在教学流程管理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方式
2018-04-02戴胜霞
戴胜霞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 161000)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流程,是实现学生团队参与教学的前提
“学习共同体”就是由本学科教师和班级学生组成的本学科专业性团体,他们的关系:教师助学,学生助教,师生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以本学科为基础,把学生分成英语、化学、历史等九个学科的共同体.
1.研究学情
科任教师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对本班学生各科成绩进行分析,按照学生的性别比例、认知水平、学习品质、交往技能、思维特点、兴趣倾向等等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将学生分为A、B、C三类.
2.建构组织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按ABC分类进行各种组合,通过学生自愿还有教师分配的原则来组建,其中AC类学生是班主任分配,B类学生是自由自愿组合.每班组成大概6个“学习共同体”,每组一般8-10人.然后进行组名、口号、小组公约及职责分工.“学习共同体”处于动态管理中,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六个学期里要分别参与六个学科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师“双轨备课”流程,为教师指导课堂做好充足准备
教师备课流程如下:
备课组备课流程:由年级备课组负责组织,内容是备课标、备“学习共同体”提供的问题、备教材的二次开发、备高考、备习题.流程是收集“学习共同体”问题——主备人发言——集体研究——形成共案——教师二次备课——形成个案.
教研组备课流程:由学科组负责组织,内容是解决学科内三个备课组的教学困惑,学习研究大学教材,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构建“思维导图”流程,实现学生思维的自我提升
1.课前
本环节要为本节课的教学准备至少两张思维导图,其一是教师设计的;其二在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前提下,通过“共同体”研讨,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张最佳思维导图.
2.课中
课堂上要进行思维导图展示,时间2-3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改思维导图.
3.课后
共同整理思维导图,呈现在“漂流本”上或公布在“学习共同体”展示板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抽签点名课”流程,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督导作用
“抽签点名课”是教学流程管理的内容之一,由教务处专人负责,抽签人是每天从学生中任选一人抽签.抽签方式是先抽年级,再抽学科,然后抽取教师的方式.一个工作日抽取同一学年同一学科的两名教师.被听课教师可能被重复听课.抽签结果发布在微信群和公示板上.
听课要求是每个学科没有课的教师必须听课,其他学科尽量听课.学校由教务处统计学科教研室听课率(实际听课人数/应听课人数),统计结果一周在微信群中公布.学校定期组织评课议课活动.
五、“三环节”讲评课流程,强化考试的反馈功能
试卷讲评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三环节试卷讲评课”即精心准备——精准讲评——精彩分享.
精心准备是教师梳理试卷中问题,要对试卷的答题情况、分数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试结束后向学生下发参考答案,学生自评或者互评,学习共同体互评,让学习共同体带着研究成果走进课堂.
精准讲评是教师利用5分钟时间对班级成绩进行分析,讲评要进行取舍,讲评主体是由教师向教师与学生转变,教师把试题讲评进行分工,把试题分为学生讲和教师讲的,即学生讲学生能够讲的,教师讲教师应该讲的.
精彩分享是把学生优秀试卷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展示两类试卷:得分率高的试卷和答题规范性好的试卷.
六、教师“三级考试”流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厚度,教师的自我提升需要一种促动,让教师在考评机制中实现专业自我提升.
“三级考试”即备课组考试——教研组考试——学校考试.备课组考试是一周一考,内容是学生周测卷;教研组考试是一月一次,考学科延伸内容,主要是教研组学习的大学知识;学校考试是一学期一次,主要内容是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
七、教学评价流程,彰显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教学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看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来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看学习共同体总体学习成绩.评价结果每周要在“学习共同体活动展示板”上公布,个人评价结果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指出:“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是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在共同体中,我们能够相互依靠”.“学习共同体”教学方式就是把课堂打造成温馨、舒适、互助的学习乐园.用以色列管理大师高德拉特的思想来描述“学习共同体”教学方式就是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进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