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研究
2018-04-02赵卫东
◎赵卫东
(南阳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二十世纪以来,“慕课”(MOOCs)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风靡全球,体现了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慕课”概念又被称为 “云课程”,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yran Alexander提出,属于网络在线系统,其教育平台完全依赖于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课程要素完整、强调交互性四个基本特征,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慕课”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存在着契合之处,它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能够为学习者提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选择课程反复进行学习,进而为构建新型的学习观念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慕课教育理念进一步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使得课程教育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能够围绕学生主体这一中心展开,为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教育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课程培养目标需要从素质型人才的培育推延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适应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更要着眼于国家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创新人才目标的培养,形成动态化、合理化的人才创新机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更高水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文学性、审美性、教育性突出的人文学科,承担着传承文学经典、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人文素质等多种任务,承载着传播历史知识、弘扬文化传统、培育创新人才等多种功能。因此,在探索和构建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慕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知识传授与创新培育、文化传承与科技引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其与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互补作用
在一些业已转型和转型中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从根本上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程改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环境,往往流于肤浅的表面,改革的深层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课程改革没有形成以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更没有建立配套的课程改革体系和培养机制。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无论教师的导向作用还是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对于教学的性质目的、教学目标、任务完成仍然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从课程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偏重于知识的接受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反思性;从课程的教学手段来看,网络、视频、微信等多媒体形式虽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手段,但只是课堂板书和教师传授知识的辅助工具;从课程的实践环节来看,学生课外学习、实训、实习、课堂讨论的课时量仍然存在不足,平均每学期古代文学课程只有4-6课时,而且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角色的转换。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缺乏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辨识力,因而尚不具备探究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此外,课程教学在教材、音频、网络等资料的选择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单一性、非适用性等现象,教学评估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改革没有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目标与地方社会的实际需求挂钩,而且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理解尚存在着误区。从根本上来说,地方性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恰恰能够为“慕课”教学模式所阐明并加以落实。“慕课”教学模式也称为“颠倒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教育模式。[1]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慕课”教学模式以“预设问题”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得现代教育理念趋向清晰和澄明。“慕课”教学模式不再把作业和问题放在课后,而是在课堂上率先提出和布置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易于构建自主性与创新性结合的新型学习观念。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把以人文本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慕课”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与现代教育理念达到了高度的吻合。
其次,“慕课”教学模式以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传输方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条件,强化了学生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现代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更具实践性和现实操作性。“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高校的“围墙”,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使得高等教育变得没有国界和地域限制,学生可以不受时空条件的局限,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自由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还可以下载资料反复学习。“慕课”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各种在线课程和网络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即时性和在场性,综合运用教材、课件、视频、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角色转换的空间,强化了学生知识的转换过程和体验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再次,“慕课”教学模式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路,而且创造性地改新了教学形式,为学生有选择地、反思性地掌握学科知识做好了铺垫。网络资源、海量信息、在线答疑、讨论交流等信息模式和行为方式,使得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得到了重新整合,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得以发生根本扭转,为构建新型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模式奠定了基础。“慕课”模式将知识点切割成若1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充分运用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游戏通关式的小测试,以及线上的问答互动,使学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甚至欲罢不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使得要培养和提炼出的主体人文素质更具现代意义。“慕课”教育把自身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对象——本科生学历水平不算太高,学生的知识文化层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慕课”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在线的形式,借助于多种媒体的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开展、多种教学途径的开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易于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构筑自主学习体系,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网络平台的构建、视频与课件等信息资源的建设、网络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等等,大大缩短了学生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增强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
上述情况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评估体系建设等领域呼唤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渗透和扩张,以此适应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慕课”教学模式恰恰在上述领域从现代教育观念的角度对传统教学模式构成了互补优势,并在现实层面更具可操作性,更能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反过来,“慕课”教学模式同样需要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传达的普世的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精神,“慕课”教学模式片面强调单纯的知识接受,忽略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传统课堂的人际交往以及经典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因而又需要传统教育模式来加以弥补和填充,两者构成了互补态势。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从人性角度来反思慕课技术创新,它是“存在于可扩展的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新兴教育学和复杂的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中的一个节点”,而非教育的全部。[2]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建构目标与实施方案
“慕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工程,“既要学习、借鉴国外设计模式,又要符合中国实际。只有遵循规范,尊重规律,兼容并蓄,才能成为兼有先进性、又有特色的课堂设计。”[3]中国古代文学“慕课”教学设计必须围绕现代教育理念,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课堂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内蕴在主体性内涵之中;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使课堂示范教学翻转为以讨论和答疑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和带领学生构建自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学习观念,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机制和评估体系的建设,确立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形成性考核方式,以保证教学导向的正确性和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一)建构目标
围绕学校转型发展理念,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体现人文性和开放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重塑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充分彰显学生自主性、思考性、实践性、创新性,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相互结合的探究型学习观念。
优化教材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学性、审美性与文化性、技能型与素质型相结合的教学知识体系。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确立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形成性考核机制,加强教学评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形成和完善与慕课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课程评估体系和教师考核机制。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探索构建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中,要着力突出课外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实践课堂为提高的新型教学体系,以保证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领会和创新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在课程考核机制与评估的过程中,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为基本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在构建新型学习观念过程中,从问题意识出发,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思考,使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诗性感受与反思探究、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树立自主、开放、创新的学习观念。
利用网络、视频、微信、博客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材料进行选择,通过课堂讨论、答疑等方式构建教师、学生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
(三)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具体说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课堂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下四个个步骤:
(1)课前准备阶段:改进教学手段,开发运用新型的微课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尝试着制作和运用微课、慕课课件,将视频、课件的片长时间限制到8—10分钟,构建网络、视频、微信、博客等多种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视频等资源,分阶段、分层次、有目标地让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课前自主学习阶段:面对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教师要设置课堂导论,布置作业并提出任务,以问题设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视频、网络课程等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交练习结果以及问题反馈,回答问题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学习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答疑解难,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3)课堂知识建构阶段:将班级学生分至3-5个小组,每组给予5-8分钟时间,介绍总结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然后以1—3个关键问题为中心,组织探究式课堂或讨论式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对个别疑难问题进行辅导解答,也可以穿插8-1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如:在学习“杜甫与诗歌创作”这一章过程中,可以围绕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设定一个“沉郁顿挫”的核心知识点,促使学生与李白“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对比、讨论,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提问,探索作者仁民爱物、心系天下的情怀和儒家的中和处事的心态。学生可以提出“为什么杜诗会积淀着深沉抑郁的情结?”,“杜诗为什么会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等问题,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掌握相应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4)课后知识固化阶段:为了固化学习效果,课后可通过网络、微信平台适时地插播10分钟左右的微课片段,并布置1-3题的实训作业;同时,可布置一定的拓展学习任务,由学生自行选择完成,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教学。不定期地进行作业评阅和任务检查,进一步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
2.构建自主性与创新性结合的新型学习观念
将学生学习过程从课堂引向课外,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四步”走的策略,即从问题意识出发,经过自主感知、积极探究、互动交流、获新知求创新四个环节,最终达到“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由此完成自主性与创新性结合的新型学习观念的构建。“四步”式学习策略,旨在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用学习等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充分彰显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例如,在学习王维的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感知和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然后探究“没有雨为什么人的衣服却是湿的?”这一问题,接下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从色彩、意境、感受、美学趣味等方面来讨论和理解,从而得出不同的阐释和结论,体现出创新型的思维方式。
3.构建并完善慕课课程考核机制和教学评估体系
改进课程考核机制,完善课程评估体系。确立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将人文性、体验性与探究性、反思性一并纳入考核机制和评估指标中,在期末考试之外,综合期中测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在线答疑等各种活动,权衡人文精神和操作技能双重指标进行考核与评价,增强慕课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估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构建并完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机制和评估体系。
4.定期对教师举办微课、慕课培训、讲座活动,建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期对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
三、构建慕课教学模式应注意把握的几点问题
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角度来看,“慕课”教学模式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承载和传播功能,突出了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慕课”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人本主义的精神目标,“慕课”教学过程体现的是“知识—技能”的转化过程,强调的是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而淡化了人文素质的培育,因而,“慕课”教学模式必须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结合起来,通过情感的体验、情操的陶冶,以洗涤人性的方式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克服技术主义造成的“速成”效应,确保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说来,“慕课”教学模式体现为以下不足:
第一,缺少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体验,忽略课程的情感教育环节。在“慕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师生的在线互动、网络答疑,还是课堂的小组讨论、课后的探究学习,“慕课”教学都把知识的接受与运用放在了课程的核心,忽略了教师赋有情感教育的责任和功能,忽略了情感在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中的位置,因而否定了情感教育在“慕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慕课”教学中,情感只是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学生更多的只是知识的选择与接受,主体与对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必要的对话和交流,更缺少情感的共鸣。因此,“慕课”教学应该在“情智兼备的教学理念下,丰富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要用知识来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也要用情感来丰富知识学习的乐趣。”[4]
第二,漠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忽略审美感知和心性体悟的学习方式。“慕课”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但其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问题。古代文学课程自身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学生主体必须以披文入情的学习方式,通过情感投入和形象感知来把握理解作品,如《诗经·蒹葭》《诗经·硕鼠》《观沧海》《登高》《岳阳楼记》《秋声赋》《西湖七月半》《项脊轩志》等诗词美文,需要师生的情感对接和学生主体的情感投入,而非单纯的知识理解和理性把握;再如《道德经》《红楼梦》等经典作品,更需要以心灵体悟的方式来感知作品的“大道”。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曾经强调,“如果内心没有音乐,就听不懂音乐。如果内心没有诗,就读不懂诗。生命里有诗,才有对诗的感觉。”[5]
第三,为学生提供大量不加分析甄别的课程信息,忽略学生自身的现实条件和思考能力的局限性。“慕课”教学模式假定了学生学习的可理解度和可思考度,忽略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现在性以及知识层次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此前设定的课程普及性与大众化目标,并与“慕课”教学模式的开放性特征自相矛盾。面对海量的课程信息,“慕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有能力对海量信息进行分类和甄别,从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慕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有能力将这些信息加以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技能。经验证明,开放性的学习模式和大众化的知识普及方式,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门槛,但无益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更难以建构起探究型的学习模式。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慕课”教学可能产生的工具理性化倾向,避免其身份、行为及其工作内容的异化,同时还需要在人文性与科学性、技能型与素质型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以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弥补“慕课”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归到自身的感性状态和生命意识。具体应对措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创设各种情景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综合运用板书、讲台、视频、幻灯、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举办诗文诵读、舞台表演、名篇赏析、即席演讲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表演舞台和角色转换的空间,强化情感体验过程,以声情并茂的表达方式和听说读写的实践形式完成文学世界的情感旅行,最终达到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把握。
对“慕课”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以适应不同层析不同需求学生的主体需求。改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课程分类形式整合“慕课”教学模式,推行分级分层教育;增开古代文学专题,如《先秦散文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开列国学经典书目,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
举办大型经典文学诵读活动。精选古代文学的经典篇章若干,每学期举办1-2次诗文诵读活动,如先秦散文诵读活动、唐诗诵读活动、宋词诵读活动等,设置若干奖项,对于优秀的诵读者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程,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6]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呼唤着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才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呼唤着专业化的、具备探究能力的创新人才,在慕课已成为全球化高校课程改革的潮流下,教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新思考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慕课”的开放性、灵活性优势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进一步推动未来高校教育教学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禹.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中旬刊)[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91.
[2冯永华.偏离与回归:基于人本价值的慕课反思———兼议c MOOC与xMOOC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6(10):80.
[3]周桂桐,张志国.中医学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61.
[4]杜世军,左世宝.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对情感教育思想的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4.
[5]刘再复.〈红楼梦〉悟·小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