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视角下中国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2018-04-02李国锋

社科纵横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生态农村

柳 玉 李国锋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重视乡村规划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继“三农”问题以后“新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就是城市“膨胀症”和乡村“凋敝症”,“乡村衰退在当下中国表现更加明显,乡村衰退导致恶性循环”[1](P275-277),这是每一个国家必经阶段和共同的挑战。

(一)乡村可流动资源呈单一流向

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农业转向非农业,这一过程一方面,改善了就业和居住条件,促进城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但是导致人口大量涌入导致城市各个方面“膨胀化”,人居环境水平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涌出削弱了农村的运作机制,造成“农村空心化”。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不仅已有2.6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就业,而且村庄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从2000年的66万个行政村,减少到2016年末的52.6万个行政村[2],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破坏了农村发展的根本,不均衡农村劳动力流转方向对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损害较为严重,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减少。

(二)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根据国际标准,一国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12—2016年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分别为12728万人、13199万人、13815万人、14386万人和14933万人[3],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高,家庭生产由多种经营向单一经营转变,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降低,引发了农村的土地“谁来种”和“如何种”一系列社会讨论。

(三)乡村产业化难以形成

产业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又是产业稳定发展的载体,近几年政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数据显示我国2013—2017年农业总产值分别是51497.37亿元、54771.55亿元、57635.80亿元、59287.78亿元、61719.7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农业总产值是5371.6亿元,[4]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现实状况却是难以形成农业产业化和乡村产业化,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方面,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维护主要依赖政府“外部供血”,大部分村庄发展缺乏产业化意识,还是保留着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打铁就要自身硬”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村庄规划多是政府精英人员采取“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村民积极性、参与性不高、实施效果不好。

(四)乡村文化凋敝

乡村振兴不仅涉及了经济振兴、生态振兴也包括文化振兴,这是一个城乡整体融合过程。一方面,随着乡村青年知识分子的流失,农村社会出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断代、教育断根的危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无法胜任保存和宣扬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空闲时间增加,但是却缺少精神文明生活,缺少文化自信,使得乡村建设缺少精神基础。乡村文化重塑既是乡村文明发扬的无形的手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调。

(五)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根据《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多开采和破坏依然突出,据数据显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从2012—2016年分别为17081万吨、17239万吨、17860万吨、19142万吨、20362万吨[5],可以看出农村生活垃圾逐年上升,这其中不仅包括农村生活垃圾也包含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染物,城乡垃圾流动形成了“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现象。我国农业用水总量从2012—2016年分别为3903.00亿立方米、3921.50亿立方米、3868.98亿立方米、3852.20亿立方米、3768.00亿立方米,[6]农业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仍然占50%以上,农民生活、生产用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农村水质遭到破坏,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意蕴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了深厚的自然生态观,是由两条路径构成的:一条以“人由天生”为出发点,世界万物由天而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遵循规律生生不息,阐释天与人相“生”的能动的同类同质关系;另一条以“以人合天”为出发点,人是自然界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于自然却要超越自然,人与天的相“合”需要个体通过对道德、文化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才能实现,阐释天与人相“合”的内省外求的能动性关系。

(一)和谐共生之识

孔子是知者、仁者,曾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7](P8),曾对曾皙的价值观表示赞同,曾皙说道:“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7](P119)孔子明确的表达了对亲近自然、体味自然和融入自然的情怀向往,仁者需具备对山水热爱的情怀。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论语》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7](P11)在这里将人与自然关系上升到人对品行的追求,从自然之理上升到社会之理。孔子认为自然与天具有同一性,《论语》中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P11)明确指出“天”是万物产生之源、自然秩序之本,孔子从“天生万物”出发重新阐释了人与自然新关系,又从“天人相和”出发描述仁者、知者要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必须通过自然的熏陶。

《孟子·告子上》提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表明人们砍伐大城市郊外才有茂密的树木,可以看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孟子面对环境的破坏,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以“诚”来实现天与人的统一,通过对“诚”的修炼来实现“天道”与“人道”内在和外在的结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讲究宇宙整体统一,实现天、地、人的相通协调。人们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外修和内养,外修指的是尽自己的职责去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内养指的是通过修“诚”来实现天人相合。

荀子在继承孔子和孟子天人关系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天地者,生之始也”,“天地者,生之本也”[9]。天地是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的本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9],进一步阐释了“和”与“生”之间的关系,万物生存自有其内在的秩序,只有按照各自的内在机制才能够生生不息。我们在明白了“天”与“人”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各自职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不同的职责,不能用人的功能强制代替自然界的本职,只有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天与人的“和”进而实现“生”,荀子对于“人”与“天”关系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遵循自然之序

孔子提倡遵循自然规律、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深层内涵,君子对“天”的敬畏从某一方面表现在尊重自然运行规律,四季变化、日月星辰、生命更替都表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都是自然界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亘古不变的规律,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庸》引用了孔子对于“天命”的探讨,孔子认为“天命之为性”,“天命”的遵循要“率性之谓道”,自然之道是不可否认、不可违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人们在利用万物价值时要看到其自身内在价值。

孟子与孔子相比更加注重农业生态规律,这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有密切的联系,提出“不违农时”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护观来解决当时面临的农业过度开垦问题,进而增加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战争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考虑到长远发展,按照农作物生长规律进行生产,按自然运行规律进行耕作才能达到恢复地力、增加产量,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荀子认为自然万物的更替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要做到“谨其时禁”,强调“时”的重要性,对君子和圣人来说也要“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9]。顺应事物的发展是幸事,违背事物发展是祸事,我们要明白和了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荀子注意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事物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事物的变化,对天人关系新的见解创新性的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观点,认为我们要在“明于天人之分”认识论基础上“制天命而用之”,对于自然规律不仅仅局限于遵循,更要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三)节约资源之行

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P10)钓鱼要用吊钩,射猎不射在鸟巢里的幼鸟来广泛概括节约资源。一方面,强调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手段,孔子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保护还很好,那时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为了生存经常捕鱼和打猎,能够一眼看透自然本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做出长远打算。另一方面,强调不能“竭泽而渔”,对君子的行为做出规范,升华为外在的行为,做到取物有节,给自然界的发展留下空间,不能破坏生物的繁衍和再生,为自然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途径。

孟子主张“爱物”,与孔子生态资源节用观具有相同之处。君子拥有仁爱之心,仁爱的理念体现在现实中就是践行“时养”:一方面,“时养”体现在“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保护原有的生态资源;另一方面,“时养”体现在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善环境。我们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时,还要反省自身。“养心莫善于寡欲”[8],明显体现出君子“内省”的有效的行为就是“寡欲”即“取物有节”,不要过于关注外在的享乐,要更加注重内在的思想品德的修养。

荀子生态思想中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把万物的生长规律、蓄养和利用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荀子说:“于时迁徙,与世堰仰”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措施。对于资源的利用和后世的发展有其独到的见解,合理利用资源达到“长虑顾后而保万世”[9],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要战略,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10](P32)。有学者认为“农业是一种国防产业,它为社会提供粮食安全;农业也是一种文化产业,它为社会保持传统文化;农业是一种环境产业,它为社会提供绿色生态环境”[11],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注入“君子精神”活化乡村人才活力

我国是一个蕴含了丰富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第一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重要依托,农村是一个内在平衡、统一的体系,由平衡状态的老幼妇青构成转变成为现在的老弱病残和中农构成。这种乡村结构是我国农业、农村衰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主体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正如先秦儒家所讲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究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融洽与相通,自然界与人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之下才能实现和谐,乡村人口结构的构成对于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关键性要素。

乡村需要振兴的重要因素是乡村衰败现象严重,解决乡村衰败的主体就是农民和政府,关键是政府正确政策的引导和农民自身修养的丰富。荀子所说的“明于天人之分”强调,“人”与“天”要各司其职,按照自身的价值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和政府要发挥各自的职责。一方面,在解决农村人口适度就业转移的同时也要兼顾怎样“留住”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怎样“进入”农村的问题,使人才留得“舒心”,进得“放心”,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城乡人口弊病,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去振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振兴乡村需要农民也是为了农民。另一方面,作为这一战略提出和实施的主体,政府起到辅助作用,通过科学技术、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乡村整体布局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不断地挖掘乡村生态环保的内在价值实现乡村富裕,达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二)注入“绿色发展”思想活化乡村产业生机

自古以来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落后,农村农副产品以原料或粗加工为主进行售卖,导致农业竞争力低下,农产品利润低。孟子所处时期生产力低下,农作物单一,仍强调“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2](P5),不仅仅是按自然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也蕴含了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养殖模式,三产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竞争力,也是新时代小康社会建成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依托。

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农业地理状况、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条件,这给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实现三产融合带来的不同的挑战,这就要求乡村振兴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地而兴。首先,拓宽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三产融合的基本保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是增加农民和农村收益的重要环节,产业链的增加不仅仅是增加粗加工环节更应该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进而扩大农产品加工环境,拓宽农民眼界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农户和市场之间需要企业作为沟通渠道打造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品牌。其次,信息技术是实现三产融合的助推器,互联网改变了农产品的组织和销售方式,拓宽了信息共享渠道,通过网络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消费人群,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和效率,有利于三产深度融合。最后,特色农业生态基地是实现三产融合的重要保证,把乡土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体系化的生态基地,再融入当地特有乡村文化,培育生态经济理念,保持原生态,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三)注入“农耕文化”活化乡村精神

振兴乡村文化既要融合五千年深厚农耕文明又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现代文明,如何把二者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体系,需要我们进行探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本质,以农民为主体的融价值观、家族文化、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物质和精神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13](P1-5)先秦《击壤歌》中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为代表的朴素农耕文明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蕴含了深刻的哲学精髓,体现了先秦文化中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文化理念不谋而合。

乡村文化发展体现在:第一,物化乡村文化主要表现为乡村特有的居民建筑、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产业方式,特有的民俗活动和文字符号等;第二,精神乡村文化以五伦、孝道、民风、民俗为体现方式,以家风家训和村风村训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受教者;第三,灵魂乡村文化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文化表现,是乡村群体在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长久恒定的共同价值准则,这是区分每个乡村的文化的标志;第四,人本乡村文化体现在新型生活方式下创新性的人本文化,通过融合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却在日益丰富的乡村物质生活中仍然找不到精神世界的归属感。一方面,我们要把蕴含了和谐、伦理孝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乡风中,让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寻回文化基因,重新构建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生态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新回归乡村生活。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建设特色乡村传统文化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室等完善乡村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文化之“魂”与乡土之“根”相融合激发了村民心中沉寂的信仰与价值,提升村民道德素养、强化乡村文化氛围、提升乡土温度,为实现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注入“生态节约观”绿化乡村生态环境

先秦文化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与当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具有相同的哲学意蕴,孔子“仁”的思想与资源节约观相辅相成,关怀人境遇的仁爱思想拓展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P29)的借用生态观,体现了先秦生态文明中天人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元素,其中的不违农时、谨其时禁体现了发展农业遵循的生态规律。

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是构建乡村生态体系的基础,这对于乡村居民而言要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美好乡村的向往,去除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在乡村中体验较慢生活节奏的“城乡互通”的美丽乡村,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首先,“自治”体现了“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的农村主体生态意识的觉醒,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原因就是主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不高、生态消费知识匮乏、生态生活知识了解不多、对环境及其保护问题缺乏了解、环境法律知识的匮乏。这是生态破坏严重的根本原因,加强对于农村主体生态保护宣传工作,唤起乡民对于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起留住“乡愁”活动。其次,“法制”体现了“人伦纲常”的外部压力的约束,政府对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不健全,在实践当中执法人员无法真正了解和触及实际情况,司法部门对于乡村监管疏松。孔子认为,“君子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14](P25),要因势利导去鼓励和引导农民,而不是横加干涉,外部助力不到位现象导致生态破坏更加严重,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度,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最后,“德治”体现了“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乡村整体道德素养的实现,高素质的乡村主体对于乡村生态恢复具有决定性意义,法律是辅助于德治的一种手段,当自身文化素养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以后法律就形同虚设,村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乡村文化的熏陶,二者相辅相成,二者同时推进。建设宜居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既是富裕乡民的重要源泉又是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农业生态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