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村民心理重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8-04-02杜俞瑾

社科纵横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村民心理健康战略

杜俞瑾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10)

一、村民心理重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

(一)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18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公布。《意见》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把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生活在乡村这片土地上的亿万村民

首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种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因素,是起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亿万村民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其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中,亿万村民是最为主要力量。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生于斯长于斯。最后,亿万村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者、责任承担者、权利享有者和成果享受者,是乡村真正的主人。因此,《意见》在要求“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的同时,强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调“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强调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三)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因此,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人力资源既包括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也包括各个种类的普通劳动者。

关于人才,《意见》有明确的建议:一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二是“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包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总的来说是要“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是,乡村不但缺乏人才,而且缺乏人力。在急缺各种人才的同时,也缺乏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劳动力外流,大量精英转移到城市,致使许多村庄成了只有妇女、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心村”。其原因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城市的“虹吸效应”有关,也与农村产业不发达、城乡二元分割、各种政策制度不完善不配套有关。各种不利因素相叠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村民心理重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村民的心理重构是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村民心理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村民的心理素质、文化水平、精神风貌、“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村民心理重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铸就坚实基础。心理是行为的原因。村民的思想意识、心态观念、情绪情感、意志道德、知识技能、人际交往等心理品质,都影响着他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多大作用,影响他们是积极投身还是消极旁观、是勤奋努力还是懒惰等待、是开拓创新还是抱残守缺、是追求梦想还是得过且过的实际行动。因此,村民心理重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夯实。

二、村民心理重构的内涵

村民心理重构,是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民全面提升其心理品质,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到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动力,全面充实和完善,努力成为主体意识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建立美好家园主人翁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德才兼备,自信自尊,开拓创新的新村民的心理成长过程。

(一)激活广大村民的主体意识。

村民的主体意识,就是每一个村民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与他人平等的个体,是拥有从事生产劳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承担建设家园、保护家园、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和义务的独特个体。

主体意识虽然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它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和活动表现出来,被观察和测量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着重弘扬村民“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主力军意识、“乡村振兴,责无旁贷”的责任意识、“乡村振兴,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和“乡村振兴,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以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开拓美好生活的创新意识和投身市场经济大潮的竞争意识等。调查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一些村民身上,主体意识比较缺乏。他们沉浸在毫无目标的小日子里,对自身以外的公共事务如乡村发展等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缺乏热情,不参与、怕担责,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保守、退缩,怕担风险、不敢尝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二)大力宣扬唯物主义世界观,倡导科学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及自己的行为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三观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目前,在许多乡村村民三观不正的现象严重存在。导致乡村社会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地下宗教邪教猖獗,赌博之风盛行,金钱崇拜、权力崇拜、暴力崇拜普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因此,《意见》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设想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为而之奋斗。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分。“中国梦”就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必须内化为全体国民的个人理想。理想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灯塔和动力,指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牵引个人和社会向前发展。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制约,并自觉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和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目前的乡村,一部分人缺乏远大理想,信念不坚定,人生目标不明确。有的人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混日子,有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有的无所事事,有的人甚至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构村民的理想、信念,用“中国梦”和共产主义信念激发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四)树立村民的自信心,强化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幸福感

自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在各种心理活动之中,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有自信的人,确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具有自信心的人,为人处世积极主动、奋发向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相反,缺乏自信而自卑心强的人,为人处世则消极被动、畏惧退缩、不思进取、依赖保守。

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所取得的成功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一个经常取得成功的人,他是自信心也较强。反过来,自信心越强的人,越能够不怕挫折,不断进取,最后取得成功。中国农民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压迫,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生产生活条件差、抵御风险和抗挫折能力弱等原因,导致自信心严重不足和自卑感比较强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此相应的,是强化村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拥有感,使之体验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享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幸福感等。这一切,都会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事业中来。因此,《意见》明确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提高认知能力,充实科学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发展生产、丰富生活的能力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榨和几十年的城乡二元分割,导致乡村文化教育基础薄弱,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不高,视野狭窄,见识浅薄。尤其缺乏生产生活的科学知识,仅凭狭隘的经验从事生产劳动和开展社会活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乡村义务教育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立以及农民业余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开展,乡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村民科学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比较严重,据中国科协2010年的调查,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仅占0.4%,仅及城市居民3.1%的七分之一。

科学知识的匮乏和科学技术的欠缺,严重束缚了广大村民的创造力,制约了村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因此,《意见》明确要求,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六)培养情绪管控能力,陶冶情感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优化家风、村风

情绪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工作效率、处事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目前中国乡村,许多村民不重视情绪管理,不掌握情绪调控的方式方法,不善于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冷静,情绪冲动,泛滥失控。更缺乏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遇事不能进行理性分析和采取正确措施,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爱耍小聪明,美感停留在自然和自发状态,对艺术美认识不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村民的心理素质,必须促进广大村民对情绪情感的认识和重视,提升他们管理情绪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进而形成良好的家风村风。

(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构良好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建立起来的。中国农村的各种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不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会举步维艰。部分村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能力,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人际矛盾较多,甚至一言不合就与人打起来。也有人采取鸵鸟政策,不与人往来或少与他人打交道。要实现《意见》提出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的目标,就必须提升村民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

(八)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意志,必须把它转化为每一个村民的个人意志。个人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标支配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不良的意志品质是与其对应的两个相反的极端。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独立自主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应的是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易受暗示的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跟风学样、爱随大流;独断的人盲目自信,固执己见,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能迅速地明辨是非、权衡利弊并做出决定、采取行动。与之相应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会丧失时机,草率决定是不负责任,隐藏极大风险。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旦认准目标就能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实现。与之相应的是见异思迁和顽固执拗。见异思迁的人,目标不明确,行为不坚定,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做事半途而废。顽固执拗的人不能根据时间、地点、情景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把死板僵化当作坚忍不拔。意志的自制性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之相应的是放任性和胆怯。而在乡村,许多人具有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不良意志品质,各种极端意志品质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如遇事缺乏主见,爱跟风,生产生活都学别人的样子,甚至盲目攀比;不能正确决策,前怕狼后怕虎,思虑重重,导致时机丧失。缺乏坚持性,总是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变化周期。因此,必须重视村民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推动村民心理重构的基本策略

(一)重视村民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促进村民心理健康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探索维护乡村群众心理健康的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部分,明确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防治。这说明在国家层面已经重视村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求必须“大力推进”。然而在实践中,社会各界包括村民自身,对心理健康从整体上来说,仍然关注不够、重视不足。因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促进村民心理健康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第一,学术理论界要重视对村民心理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除了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留守儿童心理、留守妇女心理之外,重视对全体村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整个心理状况的全面调查研究,摸清现状,提出对策。第二,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乡镇党政,要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重视村民的心理健康,制定维护村民心理健康在制度,建立解决村民心理问题的机构(如村民心理健康咨询室),形成多方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机制。要为村民心理重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社会组织尤其是心理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凭借“三社联动”机制,积极投身到村民心理健康维护事业中来,以深入细致的专业工作,普及心理知识、解决心理问题、干预心理危机,探索乡村心理健康维护的模式。

(二)完善乡村教育体系,把村民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完善农村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技校、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制度。保障心理健康课程的师资力量和教材、设备设施。这样,一方面阻断乡村心理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子女、农村大学生的辐射作用,向他们的父母和广大村民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和知识,以及心理调控的简单方法。同时,在农业科技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内容,不但使参加培训者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观念,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提高村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帮助村民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控方法,解决村民一般的心理问题。

(三)构建乡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业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村民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几乎处于一片空白,村民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更缺乏有效的咨询辅导。村民的健康观念还很落后,很多村民认为自己能吃饭、能干活就没有病,认为所谓心理疾病都是由于“小心眼”或“想不开”而产生的。歧视有心理疾病的人。即使哪些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却求助无门,不得不向家人或邻居诉说。这对于一些并不严重的心理困扰或许有效,但对于比较重的心理问题非但是没有多大作用,甚至是有害或危险的。而事实上,村民的严重心理障碍如偏执、抑郁、狂躁等高发频发,自残和自杀也屡屡见诸报端。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就指出,中国的自杀死亡者80%来自农村。因此,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专业、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保障村民心理健康的紧迫任务。具体内容:一是建立村民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干预心理危机。二是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新理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疏导方法。具体机制:一是利用现有医疗卫生体系,开展村民心理健康服务。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业心理工作者,为村民开展心理辅导员和咨询。二是发挥社会组织中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作用,让他们深入农村为村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形成村民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机制。

(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重构村民心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文化事业发展对人的精神影响成本低、见效快。比如,农村的广场舞、文艺队和老人协会都能够以较小的成本使其成员获得极大的物质和精神福利感。另一方面,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发展,可以填补农民由个体的原子化、疏离化带来的精神空虚,以及由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焦虑失落,弥补物质世界中的匮乏和尊严。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村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村民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总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提高人的素质是这个工程的基础工程。生活在乡村的亿万村民是振兴乡村的主力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调动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焕发他们的无限创新能力,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乡村,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村民心理健康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