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时代主持人的“全能化”发展
2018-04-02杨道涵
□ 杨道涵
一、什么是“全能型”主持人
“全能型”主持人是指具备多种能力的综合型主持人才。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而言,它的能力结构更加丰富和科学。“全能型”主持人具有“采编播”等专业技能,但不能简单地和“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划上等号。“全能型”主持人也不等同于“万金油”主持人。荀子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定有自己的特长节目,而不是在每种节目中打酱油。他不再是仅属于节目元素的一种,而是节目的掌控者和领导者。在传统的主持人模式下,我们习惯以节目定主持人。大家习惯提及某节目的主持人某某而并非某主持人的某档节目。在当前融媒时代十分成功的辩论类网络节目《奇葩说》里,主持人马东不光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同样拥有着观众的第三方视角以及辩手们直观辩论的话语权。除此之外,马东更是参与了《奇葩说》的策划和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没有主持稿,他一样可以流畅地驾驭节目进程,使节目可以有序地进行下去。即便是即兴环节,也会更好拿捏尺度。“全能型”主持人就是参与到节目前中后期,是拥有多种主持能力的综合型主持人才。
二、“全能型”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为媒体的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一是主体的多元化,以网络为传播基础的网络节目拥有更大的传播平台,网络视频公司和网络营销公司的合作让节目具备了多样化的主题。《暴走大事件》《奇葩说》《姐姐好饿》等节目,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实现了受众的多元化,加快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其二是交互性,相比传统节目的“闭门造车”,网络节目的传播更加注重开放互动性,节目受众在节目中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取决于网络节目的交互方式,弹幕、微信平台留言、微博等方式大大缩短了受众和节目传播者之间的距离。受众在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节目在受众的互动中实现了更广的传播。
各类媒体的转变和兴起,使传统的节目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关起家门”做节目的做法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节目形式多样,节目种类丰富,节目层次增加,在这样的融媒背景下,“全能型”主持人诞生了。
三、“全能型”主持人的能力结构
“全能型”主持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和“单一型”主持人截然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全能”。“全能”并非意味着主持人本身具备所有技能,是完美的,而是指能力结构本身是综合的、科学的、多元化的,“全能”破除了传统“单一”的局限性,又拓宽了能力适用范围,是未来主持人发展的一大方向。那么,“全能型”主持人到底拥有着怎样的能力结构呢?
(一)互联网思维运用能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传播界的一个奇迹。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须具备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能力。近五年来,是互联网媒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类网络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创造出神奇的点击量。在早些时候,反映一个节目是否受欢迎的直观标准就是收视率。同样,网络节目也有自己的直观标准,即点击量。互联网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庞大的用户基数。可以说,互联网覆盖速度之快让人们难以想象,各类媒体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破除了原有的受众局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它也带来极大的挑战性。互联网节目的准入门槛相对于传统媒体要低,这就意味着节目会良莠不齐,原本“无人问津”的节目在这样的融合环境下,本意是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却可能加速自身的灭亡。所以,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节目已经很不容易,再在此基础上收获超高的点击量,必定有自己的独家技巧。
1.用户需求分析能力
一个节目的基础就是它的受众,互联网正是放大了用户需求这个概念:在可行的范围内,用户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全能型”主持人在节目中是一个“需求总汇”的角色。传统节目受众的被动局面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新需求”。
新需求的第一点就是参与,受众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他们希望参与到节目中去。简单地说,受众需要有自己的话语权。网络提供的发声便利让受众的主体意识被真正地唤醒。主动参与和能够参与是新受众的第一大诉求。第二点是分享,单纯的发声并不是盲目成为传播者,他们同样需要节目信息的共享。例如《奇葩说》和《圆桌派》等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参与者是处于平等的话语平台上的。与此同时,作为独立的信息接受者,受众同样可以进行二次传播,例如朋友圈和微博的转发,就是受众在进行分享信息的证明。第三点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传播就是“窄播”。受众正在期待“专属节目”“定制节目”。当然,这样的节目在现阶段是无法完全实现的。但是,使节目对应一部分人群,实现节目受众区块化是可以实现的。在窄播节目中,受众可以轻易地得到自己的诉求,主持人和受众之间产生了共鸣。
2.从受众中生成节目的能力
传统媒体的立场和阵营是让观众产生距离感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兴节目的“近距离”让受众倍感亲切,原来的媒体代言人变为各方观点的平衡人,不再是传达官方观点。很多广播节目中,会选择一个固定的话题在节目中进行讨论,而节目的走向、落点等,都是根据受众的参与来决定的。甚至有时话题不固定,而采用观众的发言作为节目的话题。这样,受众的各种观点都通过互动传给了主持人,主持人对各方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设定一个节目方向,从而达到各方观点的平衡,而不是将节目观点从头至尾灌输给受众。观点平衡的方式更能使节目具有广泛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3.信息解读能力
多平台的传播方式使得各个平台提供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众的精准分层决定了节目“宏内容”向“微内容”的改变,原来“点对面”传播变为了“点对点”传播。同样的一条新闻在微信平台和节目中的表达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去学术化”也是一个明显的特点,抛弃“高大上”的繁琐表达,转而传播通俗、平民化的内容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主持人的角色由“信息发布者”转变为“信息解读者”,失去了与“公民记者”抢夺首发优势时,节目的内容将由深度主导。
(二)编导能力
具备“采编播”能力,对于主持人来说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已经成为一个优秀主持人的基本技能。编导能力打破了观众觉得主持人都是高高在上的“老思想”,主持人也站在风雨飘摇中为观众传来最新的灾情状况;主持人也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为观众变着花样地“说段子”;主持人也出现在片场指导着演员的剧本。一个优秀的的主持人,“单播”的能力并不是他的全部。
“主持人是节目的主人”,要对节目十分熟悉,如果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环节的制定者,对节目进程就会了于心中,在舞台上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应对突发状况。马东在《奇葩说》中就曾多次加入到“败方”阵营中,提供新的辩论思维。因为当一个辩题在辩论中经过多次的升华、转折、辩证,谁也不会想到最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制止奇袭成功但是使用“黑暗思维”的选手,是为了告诉受众,辩论的精神是儒辩,而且永远不能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人心,人心的爱才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节目环节本身上并未出现问题,而且在场的人没有意识到“严重性”的情况下,主持人只身出来控场,没有得到导演组的“授权”和辩手的“意愿”,但对节目做了一个良性的引导,虽然节目没有因为这个引导变得出彩万分,但至少节目发展没有往下坡走去。
(三)语言传播能力
一个主持人最直观的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声音好不好听”“嘴唇是否利索”“话语能否达意”,是观众先入为主评判一个主持人的标准。但是,传统的主持人大多是线性语言传播,是单方面的,是“你说我听”的模式。张颂老师在《语言传播文论》中指出“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格局,任何丰富多彩,任何无穷魅力,都必须融入这单向关系之中”。这就意味着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然是由传向受的。然而,在此基础上,主持人的“传”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变化,形成新的语言传播方式。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以语言为基础媒介,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运用的过程,分为两块,一块是思考,另一块就是表达。具体的表达应当做到用词准确、结构妥帖、文理贯通、合乎规范等。“全能型”主持人应当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说人话,话语出口一定要让人听得懂,不摆弄学问、不拘泥句读、不造词混义,其次表达的方式一定是简明易懂、删繁就简的,更重要的是语言的亲切感,语言应有对象并符合对象的接受习惯。
2.副语言表达能力
副语言是指不再以人工创造的语言为符号,而以其他感官感知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简而言之,就是不用嘴巴说话。人类历史上的默片就是副语言的巅峰,完全依靠无声语言来进行传达。“全能型”主持人除了有声语言的纯熟运用之外,副语言能力也要与之匹配。一个眼神读懂意思,一个手势知晓目的,这些都是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
3.交互式语言传播能力
交互式就是有来有往,打破了传统的“我播你听”模式。交互式语言的具体形式有节目中的“热线电话”,还有直播中的“弹幕”。《语言传播文论》中写道:“作为受者,通过电话向传者发问或回答、介绍、评论之时,这位受者立刻转为传者。”
交互式语言传播能力就是“对象感”的升级,真切地让对象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是存在于语言交互中的。交互式传播指的是在一个传播过程中,来自受众的实际反馈被收集,并将其加以使用,以不断地调整或修饰再次传送给受众。有来有往是交互式语言传播的一大特点,它打破了主持人自说自话的局面,“对象感”升级成为“对象回馈”,受众能够从主持人的语言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然,受众接受到的信息并非是实指,比如主持人在台上的设问“我已经看到左边的那位观众举手了”或是“某位观众说”,这些都是“台下”信息经过主持人的处理发出的“对象回馈”,“全能型”主持人是绝对不能忽略观众的感受的。
(四)节目营销能力
纵观现阶段的各类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无法避免语言传播这一形式,基于这一形式,各类媒体纷纷培养具有特色的“名嘴”们,例如有“中国好舌头”之称的华少、“机智救场王”汪涵、“段子手”王尼玛等。节目传播从现实环境到拟态环境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主持人的转型。对于现实信息,媒体具有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对采集信息进行再加工、二次编辑后才进行播出,把这一个虚拟的现实环境作为受众的现实环境。这就类似于营销过程中的优化产品结构,使产品更为人接受。主持人参与其中就是要成为一档节目的首席营销官,必须具备节目营销能力。网络节目《奇葩说》的营销能力就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特殊技能就是“花样打广告”,在节目的前期选秀和正式比赛中都能看到各种营销。马东的机智和幽默在广告花样表达的同时还将自己节目的核心辩论和语言艺术很好地结合表达,使广告特色转化为节目特色,让赞助商广告成为自己的节目广告。一提起“雅哈咖啡”“肯德基全家桶”“谷乐多燕麦牛奶”,人们也不可避免地想起《奇葩说》。这就是主持人的节目营销能力,是节目内容的运营,通过主持人的营销来展现节目的魅力。
四、“全能型”主持人的培养机制
我们一直在提倡主持人的全能化,那么“全能型”主持人究竟能否被培养,都有怎样的培养途经呢?
(一)传统机制中转型
一提到主持人,大家脑海里就涌现出很多的熟悉面孔。汪涵、何炅、华少,我们都能在电视屏幕上频繁地看到他们。他们是身处传统机制中的“全能型”主持人,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具备了优越的互联网思维运用能力、编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并非站上这个舞台就已经光彩夺目,他们能够从众多传统机制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一定有不一样的努力。汪涵叙述自己一年之内必须看到多少本书,这是学识的累积;华少告诉大家自己的“中国好舌头”是经过无数次的枯燥练习得来的,这是专业的坚持;何炅自爆研究台本、稿子到深夜,只为设计更好的台词,这是勤奋的努力。传统机制中的主持人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主持人的基本能力,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本身的稳定性很容易让自身处于一个持续懈怠、不求上进的状态,传统机制主持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才能转变为一个“全能型”主持人。
(二)改变高校培养模式
“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大家对“科班”的诟病理由。传媒高校是培养传媒后备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全能型”主持人的大后方,如果高校的培养模式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主持人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如今各个大学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传媒基地”,今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运行中心正式启用。通过自办全媒体中心和媒体实践基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最终由“一专多能”向“全能型”培养转变。
(三)自身修炼
“网络节目”为“自学成才”者提供了极佳平台,宽松的准入门槛为非科班出身的人们提供了“试水”的机会,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中进步,学得经验将有助于理解理论上的难题,可以说和高校培养模式是“反其道而行”。不管是哪一种途径,自身的努力和理论的研究都缺一不可。中国媒体优秀主持人稀缺这一现象也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多适配、广应用、多平台、精专业的“全能型”主持人将是未来主持人发展和选择的必然趋势,而培养则是“全能型”主持人发掘和诞生的最终阵地。“全能型”主持人对节目的主导能够极大地保持一个节目的原汁原味,也能让受众的反馈第一时间在节目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