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三难”及其突破
——以《孔乙己》之主线教学为例

2018-04-02陈建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孔乙己语文课

陈建源

(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永春 362600)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但在推进课程改革浪潮中,语文科被边缘化日趋严重,母语的地位丧失殆尽。语文课难教,语文教师难当,导致语文教学仍旧“少、慢、差、费”。下面以课文《孔乙己》为例,谈谈语文阅读教学难教的原因,即教学内容“多”“杂”“乱”之“三难”。基于此“三难”,笔者试以主线教学的方法来突破。

从历史学科看,当读到“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中的“进学”“秀才”“举人”时,应了解历史上有关“科举制度”的知识,即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的为“生员”,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为“举人”。

从地理学科看,当读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时,只要了解秋冬季节变换过程的特点:秋风一阵接一阵,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从数学学科看,当读到“‘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时,要弄懂“两碗酒,加一碟茴香豆,为何要付九文大钱”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读懂前面“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等内容,就可以列出简单的算式“4×2+1=9”。

而从语文学科来看,教学时同样要读懂上述的内容,但这些却不是语文课要教的重点。还有许许多多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仅孔乙己的一句话“跌断,跌,跌……”,在语文课堂上可教的就有:

1.基础知识

①注音:跌;②释义:跌断;③语法:动词;④修辞:反复;⑤标点:省略号……

2.阅读理解

①省略号有何表达作用?②这句话表达了孔乙己什么心理?(与前文比较,有何不同?)③这句话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3.写作表达

发挥你的想象力,在省略号位置补写几句话……

上述“跌断,跌,跌……”就是一个句子,属于“教材内容”,这个句子所包含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三个方面都是语文的“教学内容”。由此不难推断,一篇《孔乙己》又有多少“教学内容”呢?这也是同样是一篇《孔乙己》,可以用一课时,也可用三课时、五课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原因。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只要教言语的内容(即“写什么”),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而语文学科,既要教言语的内容(即“写什么”),又要教言语的形式(即“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语文课难教之一就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多”。面对着这些纷繁错杂的内容,语文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学段要求、单元要求、文体特点和学生情况,从中选取适合的问题开展教学。如果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教,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教不会,教学更是没有什么有效可言。因而,语文课要有效,语文教师首先应提高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孔乙己》发表近百年来,对其主题的认识,中学语文大约经历了20世纪至今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以鲁迅在作品附记中的一句话为主,即“单是在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并没有别的深意”。第二阶段是40年代,认识来自叶圣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话》一文,即“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第三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认识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课文说明”,即“控诉了腐朽的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打丁举人之类地主豪绅的冷酷和暴虐。作品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他的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而又麻木不仁的思想行为作了批判”。第四阶段是90年代至今,认识呈多元化趋势,主要有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体现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和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三种。[1]

后来,又有人对此进一步研究,归纳出五种说法,即“同情说”“凉薄说”“封建批判说”“多余人说”和“国民性批判说”等。“同情说”包含研究者对孔乙己之同情和小说中鲁迅对“孔乙己”这类知识分子的同情。“凉薄说”指明孔乙己那“使人哭笑不得”的生存环境,即冷漠麻木之大众和凉薄世态。“封建批判说”指对孔乙己的个人性格批判以及造成这种性格背后的封建制度、科举选士批判。“多余人说”指孔乙己既不能融于穿长衫,又不屑于短衣帮,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国民性批判说”认为,作品既揭示了科举制度愚弄和戕害读书人的悲剧,也鞭挞了孔乙己自身的病态性格,更痛心于麻木无聊的人们竟以观赏他人的不幸为乐的冷漠和残忍。[2]

语文课难教之二就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多而杂”,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文内涵,深究探寻,充分发现文本的价值,直达文本核心,努力发现实施课堂教学最有价值的材料[3],即“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而,语文课要有效,语文教师应提高教学价值的发现能力。

本来对《孔乙己》一文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孔乙己“死要面子”“迂腐可笑”“既穷且酸”,进而导向批判产生这些性格特点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如出版于九十年代较有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词典》中也体现了这种看法,它对“孔乙己”这一词条的解释就提到了“控诉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语文版的配套教师用书中“关于‘思考与练习’”是这么阐释的:孔乙己的这些性格特点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心灵,导致了孔乙己这种病态性格的产生。这些讲解主要是从制度方面对其主题进行探讨的,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虽也未尽合理,但给教学提供比较确定的内容,让教师操作起来有据可循。

但是,有些研究者认为,小说把叙述限制在咸亨酒店,这意味着必须在这一规定性的环境中认识孔乙己。孔乙己的潦倒,孔乙己的尊严,只能在与这一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解释。咸亨酒店的“短衣帮”“掌柜”和“小伙计”,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然而孔乙己颓唐示弱的时候,用手“走来”喝酒的时候,苦苦哀求的时候,他们除了习惯性的取笑和围观,再也不能表示任何的同情了。甚至,连孔乙己“生存还是毁灭”,都成了极不确定的、无人过问的问题。正因为这样,鲁迅最喜欢《孔乙己》是因为“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所以小说的批判,基本不指向孔乙己,而在“短衣帮”“掌柜”和“小伙计”。据此进一步认为鲁迅写《孔乙己》,意在让国民从愚昧、冷漠、萎顿的“看客”状态中超拔出来,拥有生存的尊严,实现每一个体的自由和独立。[4]因此,原来把阐释焦点集中在孔乙己“死要面子”“迂腐可笑”“既穷且酸”,进而导向某种社会政治批判,是一种无效解读,甚至是误读。如仅从“小说中一些典型细节的描写鲜明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就认为文章的主题是“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这显然是对《孔乙己》主题的一种误解”“把它们放在学术界研究现状中看,不难发现:强调孔乙己‘迂腐可笑’的教学内容是无效的;解读思路显得单一陈旧,表现为‘主题化’和‘模式化’”。[4]

语文课难教之三就体现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乱”。语文到底教什么?教材编写者如果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形成“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其教学内容变成了“模模糊糊一大片”。更为可甚的是,多元解读有时往往会变成胡乱解读、过度解读,以致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给搅乱了,导致很多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可到头来却说语文课无效的解读、低效的课堂,是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低下造成的。根本无视现在的语文教师在接受师范教育时,学到了多少文本解读的方法,接受过多少文本解读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要有效,语文教师还应提高教学文本的解读能力。

《孔乙己》这篇经典小说的教学内容多而且杂乱,教师如何根据学情精选教学内容,并且从繁杂的内容中拎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使整个课堂更有效呢?请看下面这篇《探寻“苦人”——〈孔乙己〉创新设计》。

(一)“苦人”孔乙己

“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恰恰才是理解《孔乙己》一文的关键。那么,“苦人”孔乙己“苦”在哪里呢?他为何会成为“苦人”呢?

1.孔乙己外表上的“苦”:(1)孔乙己的“苦”最直接表现在哪里?(2)孔乙己的脸色为何是“青白”的?(3)孔乙己“脸上的伤痕”是如何来的?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体现?

2.孔乙己内心中的“苦”:除了外表上的“苦”外,其实孔乙己还有比这些更“苦”的,那就是内心的“苦”,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他内心的“苦”?

如,破旧的长衫——处处显示读书人的身份;难懂的语言——处处显摆读书人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处处炫耀读书人的尊严;高傲的神态——处处流露读书人的清高;守信的品行——处处维护读书人的信誉。

(二)“苦”的原因——社会的“凉薄”

孔乙己最终落得甚至不如乞丐的下场,成为一个非常典型“苦”人,这是为什么?造成孔乙己成为“苦”人的原因有哪些?

如,短衣帮的取笑;穿长衫的摧残;掌柜的势利;小伙计的冷淡;环境的冷漠。

(三)“苦人”的意义

读下列两则材料,探究一下处于社会边缘的“苦人”孔乙己如何遭社会凉薄。(材料略)

对《孔乙己》一文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孔乙己“死要面子”“迂腐可笑”“既穷且酸”,进而导向批判产生这些性格特点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实际上,固然可以在小说中感受到科举制度的罪恶,但这样的解读,大概并不符合作者鲁迅创作的原意。孙伏园在《忆鲁迅先生》中指出:鲁迅先生最喜欢《孔乙己》,认为“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可见,“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才是《孔乙己》一文要表达的主题。

上述创新设计以“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个主旨作为切入点,紧紧拎住探寻“苦人”这条主线开展教学,通过设置“孔乙己‘苦’在哪里呢?他为何会成为‘苦人’呢?”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孔乙己外表和内心的“苦”,探究孔乙己成为“苦人”的原因——社会的凉薄,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揭示的不仅仅是孔乙己的悲剧,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作者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苦人形象,就是要疗救那些不幸沦为“苦人”的人和那些喜欢欣赏、玩味别人痛苦的人。这样教学没有面面俱到,既简化教学头绪,又突出教学中心,更重要的是探寻“苦人”这条主线紧紧牵住了每个教学板块,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要使语文课堂有效,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能从杂乱的教学内容中,理出清楚的头绪来,不能让一节语文课承担太多的东西。要能抓住重点,找准文本的切入点,设置牵动全局的“主问题”,拎出清晰的教学主线,舍弃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旁枝侧叶,使原本混沌的语文课堂变得清晰起来,进而达到“线明珠亮”的效果。

教学主线明确了,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学生就不会仅仅囿于一篇课文里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使课堂学习更系统化了,使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成为学生必须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进入的世界,这也是教师“把语文教到骨子里”的表征。可以这样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就好比是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课堂教学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进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目标顺利达成。

[1]王志蔚.九十年来《孔乙己》主题的五种解读[J].上海鲁迅研究,2015(2).

[2]倪子惠,程永艳.《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中),2014(10):18-19.

[3]张豪.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与“确定”[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4(1).

[4]郑坛建.《孔乙己》(语文版)教学内容的考察[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1(10):44.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孔乙己语文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