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效“问点” 引导化学学习
2018-04-02孙永月
孙永月
课堂提问是加强师生互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就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存在诸多关键要素,“问点”就是其中一个。所谓“问点”,就是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准确把握“问点”能够让课堂教学更高效。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把握“问点”呢?
一、“问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首先必须要保证提问是基于教材和学生兴趣的针对性提问。
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这一内容时,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燃烧”这一化学概念之前,我设计了如下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可燃物的燃烧,应当具备哪些条件?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既基于教学重点,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在上述案例中,提问是基于燃烧的条件而设置的,这就是典型的“问点”,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有了明确的目标,便能够更轻松地推导出燃烧应当具备可燃物、氧气的参与以及达到可燃点三个条件。
二、“问点”的选择要有层次性
化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设计应当具有层次性。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在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就会变红,如果直接问学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必然不会理解。此时,根据教材中设计的实验环节:在三瓶石蕊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水以及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对石蕊溶液的颜色进行观察,学生便可以发现,加入醋酸之后石蕊溶液才发生了变色现象。然后,再将一朵干燥的小花用石蕊把它染成紫色,先对其喷水,再将它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发现花变红了。经过这一过程,我设置了如下提问:哪些物质可以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可以吗?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接触以后,会导致石蕊变红?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难度不同,学生可以按照观察的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回答,并且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的思考也存在一定的启发性和提示性,增强了问题的有效性。
三、“问点”的选择要有思考性
化学学科具有严谨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对于化学教师而言,在进行问题设置时,既要基于教材内容,也要紧扣学生的思维,问题具备一定程度的思考性,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化学思考能力。
例如,还是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当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发现实际的实验现象和自己之前的设想完全不同。此时,我设置这样的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低的那支蜡烛先灭?由此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怎样的性质?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就是有效的“问点”,它们切中了学生的思维转折处,是对学生化学思维的有效启发,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基于有效的“问点”设置引导式提问,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高效。同时,教师在把握“问点”的过程中应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及思考性,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功能,全面提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