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课堂中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实效
2018-09-04朱小芬
朱小芬
众所周知,教学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需要秉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立足学生兴趣,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兴趣是促成学生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可以保持比较集中的注意力,参与学习的程度普遍较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与英语学习内容的契合点,设计适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一单元时,教师了解到四年级学生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学习了Story Time部分后,教师就让学生模拟教材上的内容,引导学生表演日常生活中购物的情境。教师说道:“Now boysand girls, it’s time to play and act.”学生听到要表演购物的活动后,个个跃跃欲试。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按照需要设计角色。有的小组表演了买文具的情境,A学生扮演售货员:“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B学生扮演顾 客 :“Yes,the blue schoolbag isvery nice.Ilike this schoolbag.How much is it?”学生 A 说 :“It’s 50 yuan.There are other schoolbags,the price is lower than the blue one.”学生 B 说 :“Letme see.That green one looks very nice too.How much is it?”学生 A 说:“Oh,the green schoolbag is 30 yuan.”学生B经过比较两种书包,再看看自己口袋里的钱,回 答 道 :“In fact,I like the blueone,butIdon’thave enough money.So I will take the green one.”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学习效果非常好。
在设计英语活动时,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二、关注学生发展,指导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又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一切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时,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can的用法,学会用can来表达具备做某事的能力,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Story Time部分时,教师先让学生列举出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说出了“I can eat.”“I can drink.”“I can ride a bike.”“Ican read books.”“Ican write a paper.”“Ican help my motherwith thehousework”等句型,这种开放式的举例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又做出示范:“Can you write a book?”随意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回答:“No,I can’t.”教师又问:“Can you swim?”学生回答:“Yes,I can.”教师又问另一名学生:“Can you swim?”学生答道:“No,I can’t.”在教师做出示范后,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对话,练习使用can的用法。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当学生说出“He can kick football”时,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表达错误:“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不同,所有球类运动都是用play这个词,如play football等。”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教师要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提升,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指导,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改正与完善,优化小学英语学习活动。
三、尊重学生差异,点评学习效果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活动显然不能兼顾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无法落到实处。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需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机会,设计不同的标准和目标,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相应的点评,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词汇、句型及语言表达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测试,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点评。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侧重于对mango,pineapple,grape,banana等这些表示水果的词汇进行朗读与拼写的检查,对于能够流利朗读、拼读的学生,教师进行了 表 扬 :“Congratulations.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同时,教师引导这些学生尝试用新学习的Do you have...这一句型对单词进行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让他们运用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要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引导每位学生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为了改变传统课堂对学生灵性的压抑与束缚,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学习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围绕学生的需求,设计英语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