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故事”获奖者说宣传智慧

2018-04-02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检察官检察

深挖执法办案背后的好故事

■福建省漳平市检察院 陈建忠

2017年8月15日,《检察日报》以《古稀老人半天砍倒28棵大树?检方揭开“迷案”》为题进行报道。这是取材于我院办理的一个案件。2015年10月,我市一个偏僻的农村山场,发生了一起盗伐林木案,28棵大树被砍伐。公安机关调查时,一位74岁的老人主动投案,承认这28棵大树是自己在半天的时间里用油锯砍倒的。由于没有旁证可以证实,侦查工作一度搁浅。

公安机关久侦不结,在办案检察官的提前介入下,引导民警用“侦查实验”说话。同时,建议公安在嫌疑人的亲戚朋友中,特别是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会使用油锯的男性之中进行排查。公安机关听取检察官的意见后,组织力量排查,最终查清全案,确保办案质量。

这篇稿件最初的标题《七旬老人半天砍倒28棵杉树?漳平检察侦查实验揭开真相!》,后经报社编辑老师修改为《古稀老人半天砍倒28棵大树?检方揭开“迷案”》。修改后的标题更加贴近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醒目。修改后的文章也更好地体现了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更加注重办案细节,传播了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背后的故事。

宣传工作要讲究智慧,要聚焦检察工作重点进行策划、选题,围绕工作亮点、热点进行创作和传播,从而不断提升检察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

树立正确的“故事思维”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检察院 肖其斌

故事是一种饱含人的主观情感、情绪的载体,它可以对观念产生影响,讲故事远胜于讲道理。善于讲故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做一个有故事的人,是塑造自我价值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做好检察宣传工作,就应该讲好检察故事。

如何讲好检察故事?我认为:第一,要善于发掘故事素材。生活更多的时候是平常的,案件更多的时候是普通的,好的故事素材需要我们主动去挖掘。一件对自己有启发的事,一件让自己克服了弱点、短板的事,一件让人生方向发生重大改变的事,都可以是很好的故事。翻开你的个人经历,找到那些影响你最为深刻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故事素材。

第二,要讲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我所讲述的《100多次失望后,一个微信号出现了……》这个故事,就是我院历时14年,成功将一名贪污逃犯追捕归案的真人真事,我参与了最后4年的追逃工作,所以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事。真实是故事的前提,情节的刻画、剧情的渲染可以有,但不能失真。越是真实的细节,越能反映真情实感,越能让人听起来真实可信。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故事思维”。如果说办案子首先需要的是理性思维、客观思维,那么,讲故事的思维首先需要的是一种“主观思维”。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情感、主观表达,好的故事一下就能抓住读者的心理,这一定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读者“先入为主”的主观思维特点,让他们能够主动看进心里去,并产生共鸣。在写作《100多次失望后,一个微信号出现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就经历了这种“客观思维”向“主观思维”的转变:从前后11稿的对比发现,初稿就像一份工作总结,终稿已经改得像一部微电影;初稿几乎都是客观表述,终稿更多的是细节、心理、情感的描述。我想,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思维转变,这个故事才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宣传智慧是能力,也是艺术

■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 彭静

检察宣传智慧应该是在深入理解领会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载体、方法积极开展宣传并为检察工作大局服务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和艺术。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检察宣传工作者并非能在一朝一夕间达到这样的境界,而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地学习、实践和领悟。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宣传工作者,我想就如何在检察宣传工作中融入并实现宣传智慧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政治站位要高。检察宣传工作要讲政治顾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检察宣传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勤学习、多磨砺,做到耳聪、目明、心慧,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使命担当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检察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弘扬时代主旋律,为检察工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宣传策划要走心。用心的策划是宣传报道成功的一半。检察宣传工作要在突出检察特色、检察职能的前提下,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始终围绕检察工作重点、亮点、热点、先进典型等提前进行谋篇布局、精心策划,把握好各种宣传节点、时间节点,力求同中求异、异中求新。

检察故事要讲好。检察宣传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社会公众对检察宣传信息的需求,切忌闭门造车,要经常深入一线现场挖掘素材,充分运用多种新闻载体、普法宣传形式,改变惯有的宣传腔,告别生涩难懂的法言法语,将典型事实和真实案例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反映出来,生动活泼地宣传各项检察工作,向社会各界传播好检察正能量。

新媒体内容为王。新媒体宣传形式新颖固然重要,但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悉心打磨的“诚意之作”方得人心。认真对待每次选定的主题,从专题到篇目再到制作,讲好通俗易懂的新媒体语言,增强可读性、可视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推送信息质量。

内外联动要借力。对内,要和内部各部门、上下级以及兄弟检察院形成合力,加强互动沟通联动,倾听意见和建议,把握好宣传点的挖掘,掌握第一手素材。对外,通过加强与媒体记者合作,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实现检媒良性互动,有效地加大检察宣传的力度,促使宣传工作质量和效果提档升级。

突出主线 用好语言 写活细节

■安徽省歙县检察院 胡纯

去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检察日报社组织的“中国检察好故事”侦探团活动,赴黑龙江进行采访,感受到东北大地活力满满的检察风采,聆听到精彩纷呈的法治故事。

在黑龙江采访时,当地的检察同仁们非常热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侦探团对材料积极研讨。当时,我面对大主题和一大叠材料,不知从何处入手。大家很热心地替我出主意。我在写逊克县检察院李成全检察官办理的一起未检案件时,大家建议我突出检察官跟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一条叙述主线,主动设置悬念,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人眼球,还可以展现检察官忠诚履职、司法为民的情怀。

语言是讲述故事的载体。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些故事适合白描,有些故事适合清新文艺,有些故事适合浓墨重彩。在写黑河市检察院张文一与她的丈夫余秀淳的爱情故事时,大家建议我语言要清新自然一点,文字要有温暖如阳光的感觉,这样才能契合边防兵哥哥和检察情妹妹美好如诗的爱情。

故事需要依靠真实而生动的细节来支撑。没有细节的故事就好比是没有装修的房子。在采访鸡西市检察院李小龙检察官时,他告诉我他和儿子相处时的几个细节。在工作中,他是认真负责的检察官,在家里他是温情脉脉的父亲。他家里有个秋千,只有他一个人会组装,不用的时候就拆了放起来。有次,他答应早点回家陪儿子玩秋千,可因为工作的原因,他赶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他默默地把秋千组装好,然后又回到院里去加班,他希望儿子醒来看到组装好的秋千,知道他回来过。

突出主线、用好语言、写活细节,都是为了在故事中塑造人物,传递价值观。在黑龙江,我们深受感动,边采访、边讨论、边写作,在一个个故事中塑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检察官人物形象,在细节中展现我们检察官的人性光辉,体现检察工作的理性和温度,彰显我们新时代的检察风采。

一样的素材,不一样的处理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 郭建平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三条宣传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是内容为王。“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因为案例比文件更直观形象、更鲜活生动、更“润物细无声”地宣传检察工作、传播法治思想。我院特别重视内容宣传,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标题确定打开率、内容确定转发率”的背景下,善于选取契合检察工作、呼应百姓关注又能结合时下热点的素材并加以深挖创作,比如这次获奖的作品《技术骨干酒驾,企业怎么办》,酒驾就是当时关注度很高的点。

二是用户导向。从作者思维到作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站在用户的视角看待问题。我们常思考百姓关心什么、爱看什么,顺势推出相应的法治产品,比如我们路桥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紧贴百姓、紧贴热点的内容,获得了大量好评。公号上线以来,两次获评浙江检察系统十大最具影响力公众号、浙江政法微信排行榜检察系统百期十强。让百姓感到与我有关、为我发声、自发点赞,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产品意识。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同平台拥有不一样的受众,就需要提供不一样的内容。纸媒严谨,新媒体活泼,电视台更立体,不同媒体之间定位也不一样,同样的素材可以清蒸、红烧、爆炒。比如我院办理的“毒药安乐死”案件,刊登在检察日报纸质版的稿件,和用于新媒体的稿件完全不一样。检察日报纸质版的标题是《他们用老鼠药送走“至亲”》,而新媒体版的标题是《女儿女婿给岳母喂了老鼠药,检察官却在法庭上劝他们“过好今后的生活”……为什么》,很能抓住用户的眼球,让人有点击的欲望。

总之,我们要依托大平台打开宣传面,紧紧围绕“检察主责主业”这一核心多点开花,才能真正让检察工作深入民心,让检察形象深入民心。

把监督中的人、事、案讲清楚

■安徽省检察院 吴贻伙

去年夏天,检察日报社驻黑龙江记者站的韩兵站长带领“中国检察好故事”侦探团的成员们,走进安徽的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她们所到之处,深受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的欢迎,因此也就有了《泪目,抽屉里的“与妻书”》。在安徽的检察干警中,从来也都有讲故事的高手,我们选派的胡纯、黄河、周静雅等三位侦探团成员,深入东北的黑土地,夙兴夜寐,于是成就了《入额前后:一位检察官的心事》这样比较优秀的作品。

“中国检察好故事”侦探团的经历再次告诉我,检察题材始终是开掘不尽的故事富矿,关键是写什么,如何写,谁来写。就我个人的体会有这样几条:

首先在题材选择上,要聚焦主责主业讲故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说,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监督”和“办案”,这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好故事。只有运用宣传智慧,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把监督和办案中的人、事、案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所讲的故事才有引导力、影响力,也才能吸引人、感染人。

其次在方式方法上,要始终秉持“检察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法治化、法治新闻专业化”的采写理念。检察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法治化、法治新闻专业化,是检察日报的办报理念,细细琢磨,这“三化”理念内涵十分丰富。多年来的检察新闻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并且在采访和表达中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

第三,在传播手段上,要适应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激烈变化的新趋势,会用新兴媒体来讲述和传播检察好故事。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检察故事写得再好,讲得再精彩,没有有效的传播,也难以感动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公信力。

第四,在提升能力上,要学思践悟,精益求精。我常说,要写好检察新闻,讲好检察故事,检察日报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不怎么会写检察新闻的新手来说,天天用心去研读检察日报,哪怕是从模仿开始,去学习别人的故事意识、采访方法、表达方式,沉下心来学,不断实践,就能不断超越自己。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检察官检察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