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思辨缺席症”成因深层分析及对策
——以大学英语教育为例

2018-04-02

外国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缺席批判性大学

马 爽

(辽宁大学 亚奥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0)

0 引言

思辨,也称批判性思维,它强调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是统一体,其中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五种性格特征(文秋芳,等,2009)。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加强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与说服的能力,培养学生提供证据的能力,促进学生做出最优的决定(个人判断力)(李琳,2013)。西方自古以来重视理性与思辨。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辩论和逻辑推理的方式为思辨开了先河,学术辩论、法庭辩论、公众辩论、总统辩论等构成了浓厚的思辨氛围,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是美国教育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支持自由表达意见和做出独立选择,而这样的自由通过其教育体制代代相传(Sonia Bodi,1988)。西方高校都非常注重辩论,校际间的各种联赛更是层出不穷。最早的高校校际辩论赛是在15世纪初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的,美国高校辩论赛则始于19世纪。在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西方国家,辩论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辩论赛,全国大学联赛每年都举行(刘宏涛,等,2011)。国外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辩论课程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剑桥大学等高校已单独开设思辨课,增进学生对思辨能力的了解和重视(文秋芳,等,2009)。而我国教育机构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和重视都远远不够,以至于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思辨能力匮乏、创新思维不足的状况。

1 思辨缺席:症状的显现

黄源深(1998)很早就指出英语专业的师生存在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的问题,并称之为“思辨缺席症”。此后,何其莘等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优势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何其莘 等,1999)。彭青龙(2000)强调:“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说、写的能力依然很差,突出表现在口语交流时无话可说,或语无伦次,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之后又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十几年过去了,连黄教授本人也发现,这种思辨缺席症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并没有消解,他不得不“再谈思辨缺席”,大声疾呼“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黄源深,2010)。事实上,思辨缺席的症状并非为英语专业独有,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同样的症状,并且一直在蔓延。甚至不少在校内英语考试中笔试成绩较高、口语也较好的学生在参加雅思、托福等国际考试中写作和口语这部分成绩都很不理想。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外语教学从小学延续到大学,甚至硕士、博士阶段仍然在学。英语占用的学时最多,学生花费的时间也最多,但是在笔者所做的大范围的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所取得的英语成就仅限于输入能力方面(如阅读和听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少学生的听力也不容乐观),而说、写、译等输出能力就差得更远。这样的结果足以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也该引发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难道是让学生们从娃娃时期就抓起、一生花十几甚至二十几年时间所获得的一种语言能力,最终只达到会阅读就大功告成了么?人们习惯于用“聋哑英语”来形容中国学生的英语现状。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只是在听说方面“又聋又哑”,而读、写、译都“很健全”的话,充其量也就是“一般残疾”,可是,中国学生的现状告诉我们:他们普遍处于英语交流的“重度残疾”状态——不会思考,说和写的东西都缺乏思想内容和逻辑推理。这样的情形在日渐盛行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益突显出来,极不协调。

实际上,思辨缺席的现象也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英语方面,它还显现于中国大学生各专业、各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就业后在研究、写作、谈判、创新等诸多方面。长久以来形成的不善于思考、不勤于思考的习惯使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中循规蹈矩、平平庸庸,无法发现问题、更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在2010年5月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几所国际一流名校校长曾就中国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一家之言。“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世界第一的梦想,但是前提是,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而南京大学陈骏校长更是一语道破实质——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人才的瓶颈。”(唐景莉,2010)

2 思辨缺席:形成的原因

关于思辨缺席形成的原因,黄源深(1998)分析了三点: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使然、教学方法上的偏执、学习方法不当;彭青龙(2000)提出四点:外语教学目标认定的误导、教学方法的不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口语教材稀缺、知识面窄……毋庸置疑,以上分析都有道理,但是鉴于思辨缺席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病”,而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所以上述分析还没有挖掘到最深层的根源。

2.1学校的保守和教师的惰性

从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来看,几十年来延续的观念和做法已经形成了惯性。没有人愿意打破它,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需要政策制定者做出大胆的决定,并且勇于承担后果的,同时需要参与实施者给予积极的配合,他们需要付出很多。再以大学英语为例,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的教法与高中无异——单词、语法、句型、段落、课文……教材也可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不变,这确实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坦言“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大学英语从业教师、主管大学英语教学的领导以及大学的教务管理者都心知肚明。他们也都清楚,就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而言,如果分门别类给学生上课,比如按学生理、工、农、医、法、文、史、哲等专业大门类区分的学术英语,再比如按英语视听、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演讲、辩论等专门技能区分的技能英语会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细分会给选课、教学、考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带来诸多麻烦不说,仅师资问题就会让管理者望而却步——有多少老师愿意放弃讲得轻车熟路的内容来重新学习、重新备课呢?尤其思辨类课程,就像商务管理课程应该不断更新案例一样,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并就当下发生的事情与学生探讨,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这些课程,而相对来讲,大学英语备课基本上相当于“一劳永逸”,那么,有多少老师愿意克服惰性、自我鞭策来迎接高难度的挑战呢?显然,如果学校不能做特殊的、大力度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以思辨为代表的大学英语的深度改革就很难落实。

除了以英语课为载体以外,思辨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哲学课、逻辑课等途径实现。但是,全国有多少高校真正重视思辨教育?2013年对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学计划的比对和研究发现,在被调研的13所大学中,“仅有6所开设与逻辑或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且其中5所都是以任选的通识课形式出现的,仅有南京大学哲学系开了选修课。在本科生多达一二万人的大学里,这种课程覆盖面确实令人尴尬”(孙洁 等,2013)。

2.2文化过滤的作用

“文化过滤”一词,常用来描述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情况或者翻译中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不对等状况。“我们所说的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分析、借鉴和重组’。”(乐黛云,等,1998)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做了选择,这期间本族文化默默起着过滤作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文化过滤的概念,因为在英语学习者中也存在着一种文化过滤现象。不过两种文化过滤之间是有区别的——文学和翻译中的文化过滤无所谓好与不好,它就是一种批判吸收的过程,毕竟任何一种外来文学都不可能被另一种文化全盘接受。而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过滤,却表现为一种排斥症,它是根据自身文化或传统而采取的选择性学习行为,会阻止学习者改变或修正当前事倍功半的低效学习方式(Sokul et al.,2014),是对学习不利的行为。

那么,学生的文化过滤到底指什么呢?先看一个例子:2015年8月,BBC(英国广播公司)的《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系列节目引起中英两国轰动。五名来自中国南方某重点中学的老师被派往英国当地一所排名较前的中学参加中英合作项目,要求他们用最典型的中国式教育去教这些学生,为期四周。视频显示,期间一位老师对学生反复强调:“No talking, no questions. Just listen to me.”这让好提问题的英国孩子无法理解。此外,中国老师对纪律的硬性要求与英国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不说话、守纪律这样的要求在中国学生看来就是天经地义的。这便是文化在起作用。

首先,中国漫长的教育文化中,学生从小到大被灌输一个重要理念——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多听多记,不许说话,这是尊师的主要表现。所以在孩子们眼里,老师是权威,老师讲、学生听理所当然,绝不能质疑老师。经常质疑老师被认为是与老师作对,是大忌。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养成被动听课的习惯。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要低调内敛、谦虚谨慎的教导,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意见会显得“不谦虚”“爱显摆”“个人英雄主义”,甚至不尊重老师。十几年中小学生涯的熏陶已经使学生们认同了鸦雀无声的课堂。长久的无声造成学生不会思考、懒得思考的后果。第三,要面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人们的自尊心或虚荣心过强。许多学生担心问题问得不恰当会丢面子、观点发表不好会留笑柄。在英语课堂上,更多人直接认为自己发音不好听、说得不流利会让人笑话……有了这么多文化滤层的“围堵”,中国学生积极思考的冲动基本都被这些文化习俗、礼教规矩给滤掉了(图1)。所以,正像在BBC节目中——无论中国老师怎样严格要求,英国孩子还是“自由散漫”“想说就说”——属于文化过滤作用一样,在中国,不管是外语课堂还是其他课堂,无论教学改革提多少遍要“以学生为中心”,还是难以让老师“一言堂”的局面得到实质性改变。想要摒弃根深蒂固的、甚至几乎成为本能的文化影响绝非易事。

2.3中庸思想的影响

中庸思想是文化滤器之外更深层次的文化影响。虽然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曾有百家争鸣,也不乏作为纵横家的辩士,但是总体来讲,自古以来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人伦关系,强调“天人合一”,信奉“中庸之道”。人伦文化的建构特点在于求得人伦关系的有效而稳定。中庸之道集中体现为“尚中”与“和同”两个方面。“尚中”是不偏不倚状态的追求;“和同”强调的是于动态中求平和,于差异中求协调。尽管中庸学说的理论奠基于儒家,但道家的“中道”观似乎倒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庸的本质。“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高楠,1998)。

图1 文化滤器对中国课堂的作用

相比之下,由于西方人从古希腊以来看重的就是理性,强调的就是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辩论或对他人观点提出批评和质疑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受到鼓励和追捧,辩论成了西方社会的家常便饭。可以说,思想、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就是建立在不断批评和否定前人的基础上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俯瞰西方文学发展历程,从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几乎都是在思辨、批判、否定、提高的过程中出现并取而代之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中国以人伦关系为主的环境更重视的是人的长幼尊卑和社会、家庭和谐,所以,学生不能质疑老师,孩子不能质疑父母,下属不能质疑上级、师长以及各级领导、专家具有无上威严,他们与低级别或年龄小的人之间不存在平等对话。他们的权威性一旦受到挑战便会不悦,甚至暴跳如雷、迁怒于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思辨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中庸之道的传统让大多数坚信“和为贵”的中国人选择折中的态度——不争辩、不思辨,只接受就好。久而久之,中国人逐渐变成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群体。

2.4功利主义的后果

中国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思辨缺席现象,还有一个原因难辞其咎,那就是应试教育。几十年来,中国孩子从一上学就开始面临着庞大的人口过剩以及优质资源不足带来的激烈竞争。考试又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从小升初到中、高考,乃至公务员等大批职位招聘,看的都是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分数成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最重要指标。学校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导致教师授课满堂灌,只要求学生记住how,不给时间思考,更不要问why;学生为了拿高分而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更谈不上运用批判性思维。

钱学森认为,中国大学缺少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所在。他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例,特别强调了大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对中国没有创新、死记硬背的所谓“优秀”现象深恶痛绝。若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的标准来审视当下的大学教育,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课堂教学、考试命题、考核评奖、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大学文化等方面,需要改变和改革的地方比比皆是,学生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不足,唯书、唯师、唯既定结论是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展涛,2010)。

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有不少经过12年寒窗苦读、奋力拼搏进入高校的学子,到了大学便觉得到了天堂,终于不用天天做题和背书了。由于缺乏在中学时代为了分数全力以赴的动力,而学校教育多数还是老师一言堂,这些不会思辨的学生们在大部分课堂上就会觉得无聊,他们中上课玩手机、打游戏、做白日梦、睡觉的人不在少数。

2.5中西思维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各自的祖先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采取的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总体来说,中西方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胡颖,2008;邵光学,2013;陈声柏,2004):

表1 中西方思维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较大,让中国学生较难把握,这对他们在出国留学或未来在涉外部门工作等任何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都会形成障碍,不利于中国国际化的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中西思维上的差异是造成很多中国学生参加雅思、托福等国际考试在写作和口语上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分,或者在留学过程中参加学校考试以及撰写各种论文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很多好学生认为自己语音语调很好,说得也流利,或者写得很多很通顺,而且考试中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当多的“重要观点”,成绩应该更高才对。殊不知,西方人重视的不是观点的数量有多少,而是有几个观点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内在的逻辑性如何以及是否有很强的说服力等。

3 思辨缺席:有效的对策

21世纪所急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多体现为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分析和解决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的弱项所在。如果想有效应对思辨缺席的顽症,就必须找到其成因的根源,并下大决心、加大力度进行弥补,以期力挽狂澜。具体对策如下:

3.1提高认识,锐意改革,克服惰性,授人以渔

美国的大学都希望他们的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大多会要求学生参加指定课程的学习。他们认为思辨能力是积极参与各类事务、追求更高教育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商场和职场获得成功的前提(Freely et al.,2009)。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危机意识,中国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要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后代必须不断创新,所以思维至关重要。思辨缺席将是阻碍中国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拦路虎。前面提到的对南京地区的高校批判性思维课程调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高校教育管理者本身必须有前瞻意识,有创新精神,从主观上认识到思辨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克服困难打破保守局面,让思辨教育走进大学课堂。

增加思辨教育相关课程可以从两方面着眼:开设逻辑思维课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鉴于该课的影响范围有限,还是建议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增加思辨内容。将辩论、演讲、写作等专项内容引进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逐渐治愈思辨缺席症,还能摆脱“大学英语教法与初高中无异”“学生英语能力没有进步”的尴尬局面。

将思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育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挑战,它需要管理者的决心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和付出。教师需要大量地学习和研究批判性思维,并且随时寻找当下话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而不再拘泥于大学英语教科书。老师们应该认识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是“授人以渔”的功德无量的行为,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它同时又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教师在备课、学习及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对学生的思辨进行点评的时候,自己也会脑洞大开,在思维上不断进步,这对教师本身搞科研、写论文也是大有裨益的。

3.2鼓励学生,给予自由,激发热情,培养习惯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具有独立的个性和个体特征的人,而不是成为模式化的、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庄智象,等,2011)。个性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面。“没有自由民主的思想,没有学术人的批判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何谈拔尖人才的培养?”(包水梅 等,2012)创新与个性化教育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的精神,关键在于突破常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研究、独立发现,而不是迷信、盲从,墨守成规。以“独创”为特色的创新思维必然是一种个性化思维。另一方面,个性发展从根本上讲,体现为人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刘献君,2011)。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同时间上课的每个课堂讨论的话题可能都是不同的,讨论的方式也各有特色,而不是几十年来千篇一律的语篇解读、词汇解析、段落分析——甚至同时上课的几十个班级教学进度都是一样的。像单词、课文等这类基础性的东西完全可以由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课堂上教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指导学生去做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针对中西方思维差异的问题,我们要看到,两种思维方式各有优势,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应当综合全面地评价,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邵光学,2013)。英国请进五位中国老师的做法便是西方人希望向东方学习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也应更多地反思我们思维方式中的弊端,然后取长补短,做到知己知彼。

著名英语专家何其莘曾指出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何其莘,等,1999)。在英语课堂上引进辩论,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会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课下积极查资料、找论据、想论点,不仅扩大知识面,而且在辩论激烈氛围的刺激下,其听力、口语、词汇量等方面的进步都十分明显,学生惊喜于自己方方面面的进步,便有更大的动力去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上不会再有人玩手机或睡大觉,因为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自然就更集中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会逐渐形成。

4 结语

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学生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学生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谷振诣 等,2010)。我们现在的学生现状与21世纪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还相去甚远。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可以作为承担解决学生思辨缺席顽症的英语教师,我们急需研究如何以英语思辨课程为载体,开启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它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之与国际接轨,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Bodi, Sonia. 1988. Critical Thinking and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the Relationship [J].TheJournalofAcademicLibrarianship, 14(3):150-153.

Freely, Austin J. & Steinberg, David L. 2009.ArgumentationandDebate:CriticalThinkingforReasonedDecisionMaking[M]. Boston: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Sokul, E. & S. Ma. 2014. English Learning Tendencies in China[J].Express, (5). [OL]. http:∥www.express-journal.com/pdf/May14Issue5/EngLearnTendencies_Edmond.pdf (accessed 06/06/2016).

包水梅,李世萍.2012.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根源与出路[J]. 现代教育管理(8):83-89.

陈声柏.2004.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85-90.

高楠.1998.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谷振诣,刘壮虎.2010.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其莘,殷桐生等.1999.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 (1):24-28.

黄源深.1998.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7):1,19.

黄源深.2010.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1):11-16.

胡颖.2008.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3):58-59.

李琳.2013.美国高等教育核心理念之一:批判性思维及其训练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1):116.

刘宏涛,刘宇慧等.201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从英语辩论说起[J].教育教学论坛(9):26-28.

刘献君.2011.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3):1-9.

彭青龙.2000.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39-44.

邵光学.2013.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90-93.

孙洁,沈召前等.2013.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加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学计划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68-73.

唐景莉.201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08-27.

文秋芳,王建卿等.2009.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界(1):37-43.

乐黛云,陈跃红等.1998.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涛.2010.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7-13,31.

庄智象,韩天霖等.2011.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6):71-77.

猜你喜欢

缺席批判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缺席的那些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