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与梦想一起飞
2018-04-02王瑶娆
文/王瑶娆
○潍坊国际风筝节的成功举办,让潍坊风筝走向世界。图/何延海The successful holding of the Weifang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enables Weifang kites to go global.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当春回大地之时,翱翔于苍穹的,必定会有那争奇斗艳的潍坊风筝。距离一年一度的风筝会还有一个月,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的风筝会,为潍坊风筝家喻户晓和走出国门搭建了平台;2006年入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风筝文化、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支持,也为其实现产业化创造了机遇。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潍坊风筝如今不仅成为一方水土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建成了非遗传承基地,更让这座有着鸢都盛名的城市成为世界风筝爱好者向往的中心之地,风筝产业也扶摇直上……潍坊风筝,成为文化与经济联姻的最好典范。
一座风筝之城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大诗人陆游如此称赞潍坊风筝。
风筝,古称“鸢”,潍坊又称潍都、鸢都,由此得名,可见潍坊制作风筝历史的悠久。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
伴随着风筝的兴盛,潍坊风筝又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糊制风筝成为一种职业,是一种重要生计。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时节在集市上摊的有数十户,外地客商在这里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
说起潍坊的风筝,就不得不提起杨家埠,这里收藏着世界最大和最小的风筝,还有着闻名的风筝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风筝的整个制作过程——画图、上色、扎架,工人们娴熟的技艺让人们看得啧啧称奇。
现在的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风筝发展的新时期。
潍坊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潍坊。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潍坊国际风筝节,都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风筝艺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创制出具有代表性的风筝作品,鸢都的高空上翱翔着无数只风筝,在长长的银线牵引下,逐风弄影,好不威风。
小风筝支撑大产业
“这2000只‘龙’风筝是美国订购的,要赶在月底前发货。”山东潍坊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的员工张菲说,她正通过公司的英文网站查收订单、核对交付日期。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张菲几年前来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的这家风筝公司,并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开设了公司外文网站。据悉,其国外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仅美国一家大型超市的订单就接近10万只。
目前,风筝产业成为了当地文化产业的主要项目之一。据统计,当地现有风筝业户120余家,从业人员1600余人,年产风筝1300余万只,销售收入1亿多元。大的风筝厂有天成风筝有限公司、天祥风筝有限公司、杨家埠风筝厂、红卫风筝厂等。天成风筝有限公司年产风筝近百万只,是当地最大的风筝生产厂家之一,产品畅销国内及欧美各地。
风筝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民俗旅游的大发展大繁荣。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是依托风筝和年画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是集民间艺术展览、民俗文化娱乐、民俗产品交易、民俗民情旅游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被命名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山东省传统工艺工作站。寒亭区也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年画风筝)”称号。
○潍坊风筝,匠心独具。图/张仁玉Weifang kites show originality.
“风筝牵线,经济唱戏”,一个小风筝在潍坊人手里不仅变成了大产业,还成了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匠心系于风筝上
纸鸯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走进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仿佛置身于年画风筝艺术的展览馆:大门上的门神年画、村子上空“翱翔”的大金鱼风筝以及各类风筝样式的装饰物等。而国家非遗传承人张效东的风筝工作室,就隐匿于此。
这个仅有1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是风筝精品、奖状、证书和参赛合影。“由于空间有限,工作室的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张效东说,他曾多次参加各级别的比赛,有国际性的,也有全国及省、市的风筝比赛,获得的奖牌、奖杯近百枚(座)。
从小就喜欢扎风筝、放风筝的张效东,天资聪颖,一双巧手似乎天生就与风筝有缘。
1984年,潍坊举办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张效东扎制了一只“春燕”风筝参加比赛。也就从那场风筝会上,他结识了许多爱好风筝的朋友。此后,他们常聚在一起扎制交流和放飞比赛,这让张效东对风筝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张效东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固守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的风筝扎制技艺的基础上,张效东不断改革、创新,他固守但不保守,精心钻研出利用齿轮的机械原理制作会动的新式风筝。
从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始,张效东成为了风筝会的铁杆粉丝,几乎每年一度的风筝会他都会参加,而为了这每一年的风筝会,张效东可谓绞尽脑汁,年年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新,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
在张效东看来,做风筝的手艺人,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做风筝,要求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气性。他说,“一个龙头要用几百根竹篾,一只金鱼风筝做半个月,这些活,心浮气躁的做不了。”跟其他手工艺不同,风筝的最大特点是能不能飞好。风筝拿在手里一看、一放,高下立见。
与风筝相伴了几十年,张效东将一颗“匠心”串联起银线,系于风筝之上,可以说,放飞的不仅是灵动的风筝,还有他的梦想——传承风筝艺术。
○让大众参与风筝制作,增加人们对于风筝的兴趣,有利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图/张仁玉Encouraging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making kites and increasing their interest in kites is beneficial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风筝节不仅是风筝间“斗技”的舞台,也成为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互相交流的平台。图/何延海The Kite Festival not only is a “competition” stage among kites, but also becomes a platform for exchanges among competito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谈到风筝艺术的传承,张效东说:“尽量培养孩子的兴趣,争取传承下去。”多年来,他教授的徒弟已不下200人,其中还有外国人,个别有出息的徒弟如今已办起了大型风筝厂,促进了潍坊风筝产业的发展。现在,他经常到学校里免费教孩子们扎制风筝。
张效东坚持认为,传统手工风筝是机器风筝永远不能代替的。他说,“传统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大技艺。当然选材必须讲究,而且年限也必须相当严格,要选用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毛竹,这样的竹子韧性强、弹性大、油性好。而这些都是机器生产所不能代替的。”
在张效东手里,传统风筝从杨家埠走出了潍坊,走向了国际。而他自己也从一名“风筝艺人”,成了“国际一级风筝艺术大师” 、“民间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效东满怀深情地说:“风筝就像我的生命一样,我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潍坊风筝在蓝天白云下越飞越高。”
编辑/栾小惠
W eifang is praised as the“World Capital of Kites” b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and the International Kite Federation is headquartered in Weifang. At the Weifang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from April 20 to April 25 every year, the delegations from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may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ite industry also promotes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boom of local folk tourism. Yangjiabu Folk Art Grand View Garden is a folk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developed in reliance upon the outstanding folk arts – kites and New Year paintings.As a national AAAA-level scenic spot integrating folk art exhibitions, folk culture & entertainment, folk product trading and folk custom tourism, it is named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Base for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Demonstration Bas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 for “Rural Memory Engineering”of Shandong and the Shandong Traditional Craft Workstation. In addition, Hanting District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Land of Chinese Folk Arts”(Kites with New Year Paintings)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