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戏剧: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2018-04-02侯嘉伟

走向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情柳琴五音

文/侯嘉伟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图/刘富国In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performance, music, vocal music, gongs & drums, makeup, masks, and the like, the Peking opera stage art has formed a set of regular and normalized formulas which are inter-conditioned and complementary through the long-term stage practice of numerous performers.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戏剧已经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传统艺术面临着“无人问津”和“后继无人”的尴尬境遇。于是,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发始于2006年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京剧、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茂腔、道情戏共六项传统戏剧赫然入列,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评定,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日渐充实,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初衷在十多年的努力中得到较好实现。当我们重新回望这些入列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剧项目的齐鲁瑰宝,依然被这精湛的民间艺术、敬业的传承人以及乐于其中的大众深深感动:地方小戏业已今非昔比——它们有的在当地成立了剧团和文化馆;有的走进校园、写入教科书、成立文化日,成为一方文化标志;有的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走出国门,登上了世界舞台……

柳琴戏:从民间小戏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名录,张金兰也入选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这句顺口溜,在鲁南苏北的戏迷中流传了几十年。张金兰,是柳琴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京剧《大羽华裳》作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与2006年与观众亮相。作为国内首部原创性中国古典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大型展演,显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图/刘富国As a key subject of social science planning in Shandong, the Peking opera China's Grand Phoenix Opera made its public appearance in 2006. As the first original large-scale exhibition and performance for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costume image art in China, it shows the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and extensive humanistic connotations of China.

说起柳琴戏,不能绕开拉魂腔。

拉魂腔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地方戏曲剧种,以优美动听的曲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其流行程度可以从当地盛行的顺口溜中略见一斑:“拉魂腔一来,大闺女跑掉鞋;拉魂腔一走,闪倒了十九”“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为听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这些平实、风趣的语言,正反映出人们对这一乡土剧种的深厚感情。拉魂腔在流传过程中,由于风土人情、语言环境的差异,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形成了3大分支剧种。1953年,流传于山东的拉魂腔,依其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而定名为柳琴戏。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双玉蝉》《姊妹易嫁》,再到现代的《墨子救宋》等,共创作了数百场剧目。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人士为之毕生追求,并使之不断完善。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从民间小戏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已经成为流传地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其他姊妹剧种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在新时期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茂腔:胶东之花铿锵绽放

莫言在小说《檀香刑》的后记中谈到,在他二十年前刚刚走上写作道路的时候,就有两种声音像两只迷人的狐狸一样纠缠着他——

“第一种声音节奏分明,铿铿锵锵,充满了力量,有黑与蓝混合在一起的严肃的颜色,有钢铁般的重量,有冰凉的温度,这就是火车的声音,这就是那在古老的胶济铁路上奔驰了一百年的火车的声音。”

○五音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图/吴思强The Wuyin opera is famous for its fair-sounding voices, vivid and witty language, as well as simple yet fine performance, with strong local features.

“第二种声音就是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猫腔(茂腔)。这个小戏唱腔悲凉,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简直就是受压迫的妇女的泣血哭诉。高密东北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哼唱猫腔,那婉转凄切的旋律,几乎可以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通过学习让一辈辈的高密东北乡人掌握的。”

如今,胶济铁路上依然火车疾驰,而那种流传在乡间的凄婉旋律在历经热闹和低谷后也在慢慢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十年前已经退休的夏美华,仍坚持在高密茂腔剧团和咏梅戏曲文化传承中心参加演出、排练及茂腔传承工作。夏美华是茂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从事茂腔艺术的夏美华来说,是四十年如一日早已习以为常的。刚学戏的时候,每天5点就起床吊嗓子,还不能在院里喊,怕扰了别人睡觉,走到河边或者小公园里,喊一个小时,吃完饭后再加上乐队吊嗓子,之后再练武。有时候戏要演到晚上八九点钟,结束后还得再练一个小时才能休息。做不好还有惩罚,戒尺就直接往手上打。夏美华经常在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地上,“晚上翻身掉下床,一点都不知道,累的。”

如此刻苦的习练,自然收获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在继承张(启荣)派唱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宽广、洪亮,咬字清晰的演唱特点,夏美华逐渐形成了自己唱腔圆润甜美、刚柔相济、表演朴实细腻而大气的艺术风格,在茂腔现有流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心目中公认的张派老旦风格——从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到传统戏《对花枪》中的姜桂芝,她主演了《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台大戏,所扮角色性格迥异,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立于舞台之上。其中,主演的传统戏《杨八姐游春》《寻儿记》等都是每到一个演出点的“打炮戏”,深受观众好评。

在从艺的这些年里,高密大大小小的村庄夏美华都去唱过戏,有过万人空巷的盛况,也有过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辛酸。

对于夏美华来说,最让她欣慰的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她在舞台上多为老旦。剧团党委书记史炜说,“夏老师把老旦唱绝了,很多人都冲着她来听戏。”她所领衔的《杨八姐游春》现在为剧团的“看家戏”,基本上场场必点,场场必演。

如今,夏美华并不担心茂腔传承不下去,现在高密市大大小小的茂腔队伍有上百支,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也有是村里爱好者自组队伍的。她自己也在指导着周边10余个业余茂腔剧团排练,还先后培养了孙秀芝、李玉芳等10多个茂腔老旦、青衣传人。

五音戏:鲜樱桃演绎戏与人生

“三天不吃饭,也得把鲜樱桃的戏来看”“听说周姑子戏进了庄,忘了喝饭汤”……至今,在淄博、章丘、济南一带,民间仍然流传着不少俚谣,足以见得“五音泰斗”邓洪山(鲜樱桃)的独特艺术魅力。

五音戏是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亦是先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艺术瑰宝。作为五音戏的创始人,邓洪山(鲜樱桃)的传奇一生,浓缩了旧中国名伶艺人和新中国人民艺术家的酸甜苦辣和悲辛荣辱。

2017年12月中旬,备受关注的鲜樱桃纪念馆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正式揭牌开馆,这也是山东省首家近现代戏曲人物专题纪念馆。

“鲜樱桃戏比天大的理想信念和勇于创新的高贵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在揭牌开馆仪式上,淄博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茂松的一番话,道出了筹建鲜樱桃纪念馆的重要意义。

彰显前贤,昭示来者。若要了解五音戏,鲜樱桃纪念馆是不可不去的地方。进门处赫然可见一方仿古设计戏台,也是院内平常进行小型演出的舞台。展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鲜樱桃先生晚年读书的巨幅照片。照片前面的条案上,放置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留声机以及鲜樱桃纪念馆的“镇馆之宝”——1935年鲜樱桃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的第一张五音戏黑胶木唱片《王小赶脚》。婉转缠绵的丝竹声中,80多年前的风云岁月,在眼前一一浮现。

沿着“一代宗师 五音泰斗”“德艺双馨 艺播四海”“桃李满园 梅开三度”“五音菁华 光辉历程”的脉络,借着实物以及配有视频、图片、文字等,再现了“鲜樱桃”邓洪山先生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深远影响以及由他创建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60多年来的辉煌历程。

据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光舜介绍,以“山东省首家近现代戏曲人物专题纪念馆”身份惊艳亮相的鲜樱桃纪念馆,致力于铭记五音戏发展的时代历程,彰显邓洪山先生等老一辈五音戏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与进取精神,是保护、传承、发展五音戏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而鲜樱桃纪念馆的建立,也引发了业内对保护、传承、发展五音戏这一传统地方剧种的关注。

五音戏属于“肘鼓子”声腔系统,地方特色浓郁,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同大多数珍稀濒危剧种一样,五音戏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危机。在此背景下,如何对珍稀濒危剧种进行保护与传承,成为基层戏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为保护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促进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淄博市加强对五音戏等地方戏的挖掘、保护和整理,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全方位推动五音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业五音戏表演院团,更是肩负着保护、传承、发展五音戏的历史重任。

○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图/夏晓民The Liuqin opera absorbed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sister arts in its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cess. Besides,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prevalent region,thereby, becoming the carrier of a regional culture.

“过去说起保护和传承五音戏,业内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打磨艺术精品,进行惠民演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仅有此途径,显然是不够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光舜表示,保护与传承五音戏,不能仅仅局限在小部分戏曲爱好者身上,要扩大受众面,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喜爱五音戏。

鲜樱桃纪念馆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奠基落成。除了纪念馆,经过多年实践,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还逐步探索形成了“精品创作”“理论研究”“跨界融合”“传承普及”“非遗资料数字化”五位一体的五音戏保护传承发展体系,创造性地解决了五音戏精品力作不多、理论研究薄弱、传承手段单一、历史资料散乱、受众人群萎缩等问题。

事实证明,五位一体的五音戏保护传承发展体系的实践效果是显著的。多部精品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而让五音戏走进校园、拍摄微电影、出版音像和图书等种种形式,都为五音戏的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音戏多维发展效应初显,不仅为珍稀濒危剧种传承发展开创了新的路子,同时也使剧院增强了活力。一批青年戏曲人才脱颖而出,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得以传承,一批新创作的精品力作立于舞台,一批中小学生成为五音戏的爱好者和传播者——五音戏的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茂腔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柳子戏——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山东济宁、菏泽、泰安、江苏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传统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

柳琴戏——

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链接:

道情戏——

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洪洞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五音戏——

五音戏源于山东省济南东部地区,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编辑/栾小惠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cultur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has become not only the most significant symbol identifying the person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the most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 for understanding its long tradition.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these traditional arts suffered from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s of “being unheeded” and “having no successor”.

More than a decade has passed. Now,the Fifth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assessed, and the lists of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enriche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realized through over a decade of efforts.Looking back on these Qilu gems of traditional dramas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can still be deeply moved by these exquisite folk arts, the dedicated inheritors and the masses fi nding pleasure therein. The local operas have changed.Some established local troupes and cultural centers; some entered schools to be recorded in textbooks, established Culture Days and became cultural symbols in some areas; some cultivated a lot of excellent talents, went abroad, and stepped onto the world stage…

猜你喜欢

道情柳琴五音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义乌道情:道不尽情长
临沂地区柳琴戏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承研究*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
上高道情说唱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