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策略探索
2018-04-01张咪
张 咪
(新疆警察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一、公安本科院校学报战略发展要求
当前,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公安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公安院校学报和一般综合性院校学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当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缺乏特色,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存在和进一步发展所依存的根本和基础将会大大减弱。所以,公安类本科院校的校报需要将特色化发展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应扎根领域特点
1.重视公安理论研究。公安理论研究从学术领域上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是公安工作的组成内容,在整个公安事业发展当中处在理论导向地位。目前,国内的执法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成为整个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进入复杂环境,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维稳压力,各类犯罪案件高发,犯罪行为的动态化、智能化和职业化问题不断突出,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社会安全治理形势复杂。公安工作面临着紧迫的改革形势,也客观地要求了公安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
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想成为公安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阵地,必须要结合公安工作和其学术特色,以传播和展现公安理论研究成果为导向,这是这类学术期刊最显著的特征。这就要求了公安学报的论文要紧跟公安实际工作前沿,观点新颖,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和理论学习价值。当前,公安本科院校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安学术的建设亟待上一个新台阶。我国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建设相对滞后,学术实力和地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公安本科院校学报作为公安内涵建设与体系完善的理论阵地,如若用积极的态度和灵活的办刊方针,并结合自己的栏目特色和优势,也将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2.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办刊特色应为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应用性则应以专题个案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学术性侧重于公安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应用性并不是就要把理论性完全摒弃,恰恰相反,二者应当结合的更紧密,在应用当中体现出理论思考的指导性意义,针对实际问题能够抓住本质进行对策研究。针对新的视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入剖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运用创新的方法对实践操作起到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3.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栏目的策划要出新,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安实际工作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趋势要进行分析,深化研究内容。要根据选题策划,积极约稿,筛选优秀的论文,突出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方针,从而实现透过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国内一些公安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公安理论性研究类论文,《四川警察学院学报》的“公安技术”“警务实践”专栏等等,都给公安实践工作和理论学科前沿建设提供了帮助。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超越实践,而不脱离实践,并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实践,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加强栏目的特色化
1.依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各个公安类院校在各自的长期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与特色。在期刊栏目的设置上,应当立足于自身院校的专业和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性栏目,提升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影响。比如《铁道警察学院学报》推出的“铁道警务研究”栏目,结合铁路警务工作实际,反映了不少铁路警务管理系统工作中的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推出的“犯罪研究”栏目,是专业进行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理论研究的栏目。
2.与地方环境相融合。期刊所在的社会和地方环境、本地人文风情特点、历史等都是组成期刊栏目特色的元素,也是栏目立足的根基。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基于本地区各方资源的优势与特色,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建设识别度高、分辨率强的栏目与研究方向。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治安状况存在着差异,根据本地区的特色量身定制特色的栏目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样一来,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和本地警情结合起来,为地方警务工作开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比如,《新疆警察学院学报》设置“反恐研究”栏目、《四川警察学院学报》设置“藏区社会治理”栏目、《云南警官学院学报》开设“禁毒研究”栏目,引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在推进公安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借助这样的平台建设,可以给本地区公安工作实际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栏目的特色正是整个学术期刊的精华所在,公安本科院校学报也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个本地区各个公安机关单位的合作与沟通,打造公安实践和理论工作沟通的桥梁,进而将学报办成有特色、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报。
(三)实现全媒体化办刊
当今的期刊出版方式已经向着数字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改造是期刊编辑所应面对的首要问题,并能够依次为踏板最终实现办刊的全媒体化。当今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要共享共赢,公安类本科院校的编辑们在帮看过程中要以积极开放心态进行开门办刊,积极与其他公安类本科院校的刊物编辑进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吸纳其他同类刊物的优秀研究成果,倡导相关专业人员采用现代化的方式向本刊物投递优质研究成果,不断壮大刊物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在提升本刊物质量之外出版部门亦应该改变思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刊物向符合出版产品和多媒体产品方向转型,努力扩大本刊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二、当前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的困境
当前,对于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发展而言,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境。特别是对于新疆警察学院这类近些年升本院校的学报,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少因素的制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选题局限
中山大学教授郭忠华曾经说过 “假如期刊可以集中力量建设一些产生重要影响的栏目,在稿源的吸收上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学报所在的院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以及学术资源情况是重要基础,是学报质量和栏目特色的支撑。在公安警察院校里,公安类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是学报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像新疆警察学院等院校是在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扩张的背景下才陆续升本的,在学科的建设上以及学术的根基建设上还处在不太成熟的阶段。直到2011年,教育部才增加公安技术和公安学作为一级学科,这给公安理论的研究与体系建设开拓了空间。但是也客观的表明了一直以来,公安院校的科教工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能依托于具体的学科,理论缺乏具体和系统体系的研究,科研能力和学术资源的开发都不够成熟。不少院校都没有开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科研力量单薄,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匮乏,科研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一些学术研究成果不显著,导致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选题存在着局限,社会影响不足,成为这类学报发展的一大桎梏。
(二)优质稿件匮乏
从近些年来我国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的科技类论文数据显示,中国国际论文的发表数量处在全球第二名。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我国近些年的科研成绩快速发展,稿源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大多数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稿源的质量并没有获得同样水平的提高,因为不少稿件的质量欠佳,存在着较大的“泡沫”问题。
1.评价体系限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实行科研成果主导的职称晋升评价体制,而成果的体现载体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展现。国内高校的普遍标准是以国际流行的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文章情况来执行的,这一标准促使高校教师和优秀的科研人才更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论文投递至国内外知名期刊,有时甚至不惜花费高昂的版面费也不愿意将论文投递至同行业的普通期刊,这就导致了类似公安类院校的学报等的行业普通期刊稿件质量一般,难以吸引高水平或著名科研人员进行投稿,造成校内优秀稿源流失,稿件质量差强人意。
第三,包容性和保护性。作为儿童福利制度的基础,困境儿童概念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儿童保护的各个方面。尽量使用包容性的词汇,避免各种歧视性和排斥性的词汇。
2.办刊条件有限。当前部分公安类本科院校的前身都是公安类大专院校,在院校发展过程中,院校学报编辑部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在院校晋升本科后,投稿量增大,工作强度加大导致多属院校的学报编辑部出现了人手不足的现象,这是由编制名额过少造成的。这一现状也限制了编辑部在升本后的建设发展。由此导致审稿速度偏慢,存在稿件滞后发表的现象。由于人员有限,工作繁重,编辑部的编辑很少有时间参加专业业务培训以及行业内举行的相关学术活动,长此以往对稿件的编校和质量提升建设非常不利。学报刊物自身的质量提升缓慢,审稿周期久,也是难以吸引高质量稿件的原因。
3.稿源不均衡。当前,公安学科缺乏高质量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工作者多来自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公安专业背景研究的专业人员很少,科研水平和学术资源体系都较为匮乏,科研能力不足。另外,因为公安本科院校相关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纯理论的研究工作者,缺乏实际一线公安工作经验,研究的很多理论成果缺乏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这也使得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整体理论性过强,缺乏有效的实践意义,很容易被一线基层公安人员忽略。即使有一线基层公安工作者投稿,其论文的实践性与学术性关联性较差,导致公安理论与实践类栏目稿件可以刊发的论文数量很少,学报栏目质量参差不齐。
4.学术不端现象普遍。由于当前学术考核和评价的机制单一,一些人为了获得资历的提升,不惜论文造假。还有一些学术研究中,仅仅将各种现有的文章进行拼凑和简单修改,理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足。借助抄袭、复制获得的虚假学术成果充斥着不少学报的投稿邮箱中。而有创新性、学科前沿、有质量的稿件少之又少。还有不少作者为了提高投稿量和录用概率,存在着一稿多投多用的问题。而学术论文本身是凝聚很多精力和时间的成果,如果短时间内大量产出,反而会给编辑人员粗制滥造之嫌。
(三)编辑素养有待提升
1.约稿、组稿观念不科学。约稿、组稿是反映编辑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主动获得更高质量稿件的核心要素。作者在选择刊物投稿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学术传播能力强、影响力较广的期刊来投递。而当前,国内公安院校学报的学术传播能力不足,一味地等待作者来投稿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这样一来,编辑部就会陷入被动,和作者的关系也无法有效地协调。所以,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组稿和约稿能力,提高主动性。目前,很多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编辑没有或者缺少对学报的宣传意识,也缺乏科学有效地组稿和约稿计划,由此,即使学报拥有出色的特色栏目,约稿也是收效甚微。
2.退稿程序简单。在处理稿件的流程过程中,退稿是一个经常发生却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一般而言,在投稿稿件的质量不满足期刊要求的时候,退稿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简单粗暴的退稿,很容易打击投稿人的信心,采取一个合理的办法,可以在今后鼓励作者再次投稿,促进更好作品的产生。不少公安院校学报在退稿的时候缺失退稿环节、缺乏退稿意见,对文章存在什么问题、为何没有被录用只字不提,甚至连退稿通知都没有。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作者对所投期刊产生不满。一些编辑对作者的电话咨询也漠不关心,不予解释,甚至将稿件说的一无是处,这对于今后作者的投稿积极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假如编辑可以为作者考虑,妥善的处理退稿问题,便可以让作者看到期刊良好的服务形象,对今后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大有裨益。
三、今后本科公安院校学报发展策略
(一)准确定位
1.定位于服务实践。公安院学报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问题。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是高校,是履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等职能的重要平台。具体到公安院校学报上,其是公安院校主办,刊登公共安全工作、公安基层服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刊物。其核心功能是促进公安理论研究、公安院校人才建设、公安院校学科建设间的成果转化。公安学报的服务对象是公安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以及公安领域的从业者。作为学术理论性的刊物,学术性是核心,但是学术性并不简单等于理论性,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术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性。从实际经验表明,科学竞争最后都集中表现在实际应用成果的竞争上。公安本科院校学报是否具有实用性,是检验其生存与发展的试金石。在当前期刊杂志的评价标准下,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建设上,不能单一的看评价指标,还要更多地定位于为实践工作服务,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贴近学科发展变化,特别是学科建设发展和公安工作发展变化。公安学报要力求发表的稿件具有较强的警务价值,对于深化警务认识、拓展警务视野有积极借鉴,能够对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角色有所参考,重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可转化能力,促进公安科研战斗力的提高。
作为公安类本科院校的校级学报应该明确办刊主次紧紧抓住学科建设机遇将各学科统筹发展,立足公安学主业,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立足本地特色,影响覆盖全国,找到和刊物宗旨相关联的点。摆正心态,要理性客观的对待指导实践与影响因子两者之间的关系,综合全面提升学报影响力。当然,公安学报如何在期刊评价机制与为实践服务的定位之间找到最佳的发展契合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凸显特色。上文中已经提到,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应当在栏目的设置与建设中,凸显其特色。公安学报不但要明确自身的定位,还要凸显其自身的特色,实现差异化传播,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可识别度和影响力。
当前,国内几十家公安院校学报在栏目的设置上有着较强的同质化问题。基本的模式多为法学+治安、警察管理+侦查学等公安技术栏目以及一些灵活性的栏目。当然,同质化问题不但存在于公安学报中,不少社会科学类的期刊都存在着如是问题。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在相关工作会议中提出,当前不少学报缺乏清晰定位,选题和栏目设置重复、雷同,缺乏清晰的个性与特色。此后,教育部启动了社科类期刊的“名栏建设”与“名刊工程”等,鼓励期刊做出特色,走特色化路线。当前,尽管评选出的26家名刊中并没有公安学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一些公安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上文中提到了《新疆警察学院学报》《云南警官学院学报》《四川警察学院学报》等,都结合了自身地区的实际,设置了一些特色栏目。它们或借助于学科资源优势,或基于地域特色,以其独到的眼光和较强的组稿和编辑能力,让这些刊物在同类刊物中凸显别样的风采。此外,在加强特色栏目建设,与此同时创新栏目运营模式,设立栏目主持人,定期评比,争取使栏目办的更加有特色,更加有内涵,成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亦或根据行业校内或学科内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设立成专稿园地,向广大学者发出专稿征稿启事,将刊物办的更加有声有色。
有学者提出,要想在较高起点做出一份好的学报或者学刊出来,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可以准确的对学术个性和学术高度进行客观的定位,立足于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立足于本地的丰富地域特色,发掘自身的学科优势,形成优势的集聚效应,让学术个性和学术优势得到确立。各家公安本科院校学报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都应当找到自身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共同进步。
(二)拓宽稿源
1.培育核心作者群。刊物良性运转和栏目特色的维系的前提条件是本刊物具有非常充足的稿件来源,只有具备这一关键条件,编辑部才能从众多的稿件中选取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优秀文章,从而才能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公安类本科院校的学报具有别的行业期刊都没有的一个特殊性质,即内向性,该特性直接决定了此类刊物的稿件来源渠道有限,投稿人群的范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此类刊物最广大的作者群体是公安类院校的学者和教师,针对此,编辑部应该积极地与校内研究人员进行长线沟通,长期合作,积极关注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进展,定期与其沟通交流以获取阶段性成果,邀请其为刊物撰稿[1]。同时,编辑部要与学院的青年教师始终保持畅通的联系,构建合理科学的投稿梯队,保障刊物长期高效的健康发展。在保障校内投稿人群的基础上,积极联络行业内相关院校的投稿人群,积极邀请其为刊物撰稿并可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形成专栏约稿的模式,利用一切可用之机发展壮大刊物。
2.有针对性地约稿。公安本科院校的学报编辑应该经常搜集相关的学科前沿动态,关注校外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动态,并通过发函、电邮等方式,主动向其约稿。另外,可以利用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丰富作者资源,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和会议主办方合作开设会议论文专刊。目前很多刊物的做法是将会议论文作为论文集或增刊,且只在与会人员内部发行,影响力有限,因此与会专家投稿热情不高,但事实上,会议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文献源,并且多能针对当前学术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其中不乏精品。如果学报能够在会议论文中择取水平较高的论文将其纳入正常期刊发表,必定能充分调动与会人员投稿热情[2]。
(三)学报队伍建设
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灵魂是稿件的质量,这是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而决定了公安学报质量的守门人是编辑,编辑是一个融合了技术性、学术理论性、科学性以及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工作。编辑不但要做好外部工作,把握读者的需求与业内的最新动态,策划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的方向进行组稿和约稿,和投稿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还要修炼内功,提升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包含了栏目涉及到各个学科的整体关注度,学科理论的把握能力等等,对稿件质量和期刊要求的匹配程度分析,较好的文字工作能力,以及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处理大数据、复杂信息的能力。
公安学报是公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目前公安本科院校的学报编辑中,有公安类专业背景及编辑学出身的人很少。从这类学报的特点上看,编辑工作要具有跨学科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但是职责范围内的学科背景的缺失会限制编辑对稿件质量的评判。所以,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的编辑人员不但要具备创新能力、责任观念和政治思想素质外,还要把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公安理论业务知识进行良好的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其编辑加工水平。让自身成为有较强专业功底、独特眼光,还具备较强编辑加工能力的学术性编辑。编辑部在人才建设上,要多引进相关专业背景的多元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丰富编辑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利用专家的学术影响和资源,帮助编辑更好的了解本领域的人才分布和科研进展,提升和学者的交往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理解力,实现编辑水平的提高。
(四)期刊向数字化转型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下,各个行业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像期刊杂志这种传统出版业,也受到了信息化发展的深刻变革。随着当前人们阅读方式和知识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学术期刊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功能、形态和作用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数字出版业正在悄然兴起,成为今后出版领域的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数字化的进程在这些年深刻的影响了期刊的发展,但是公安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在当前现有的各个公安本科院校的学报当中,只有几家学报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使用了网上采编系统。而且不少学报的网站多是借用所属学校的网站主页的链接,没有自身独立的网站管理系统。网站上缺乏投稿系统,仅仅作为一个展示平台,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出版方式,并非数字化出版。
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向数字化进行转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数字化能够拉近各个学报之间的差距,让一些过去看上去很大的差距变得缩小。对于一些整体水平较弱的公安学报而言,成功实施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是其进行弥补差距的一个好机会。虽然公安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尽管开始的较晚,但是依然有很多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去借鉴。笔者认为,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进行数字化出版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的模式,在利用好网络媒介平台的基础上,打通网络渠道,专注于网络信息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利用微信和官网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具体有如下几点:
第一,依托于纸质的期刊,但是在内容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例如《新疆警察学院学报》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除了使用线下纸质版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快速传播的优势,灵活发布其他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多元的信息。网上稿件采编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编辑查稿和审稿的自助化,大大提高传统投稿和审稿的效率,也方便作者查看稿件的审核进度。提升交流的质量。在网络上,可以利用大数据分类功能的优势,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分类汇总,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专题浏览。微信平台更有开放性,读者可以快速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更方便的和作者和期刊人员交流。当前,国内外一些知名期刊网站与公众号还实现了语音或视频讲解文章主要观点的功能,进一步丰富了论文传播的模式。
第二,要适应当前数字化时代下读者的阅读偏好,内容尽量的浓缩精简。和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更多的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读者更期望通过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信息。而数字化阅读的载体媒体是屏幕,承载的内容有限。所以,这就要求了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注重内容的精简,便于读者快速查找信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传播速度。
第三,要突出数字信息的及时更新,确保正常的沟通。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期刊中传统“期”的概念被打破,新的学术成果与信息可以及时的呈现给读者,不需要累积一定的数量才可以推出。单一的知识点、专题甚至是一篇论文都可以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所以,这就要求公安本科院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方式要灵活,快速。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更新,保持适当的时效性,避免形式化,可以设置专业性的人才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保持和读者、作者等的沟通。
第四,建立网络联盟专家审读库。可以在科学分析各学报栏目特色及其所在学校学科建设优势和重点后,全国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统一建立一个网络联盟专家审读库,并由这个群体中有号召力的学报担任联盟主席一职,负责协调各学报之间的专家审读工作。各家学报在这个联盟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间是支持与协作的关系。在这个联盟内,要打破校际壁垒,各刊资源向联盟内的全体教师开放。避免各校之间的门户之见,并将校方和教师群体的改革阻力降到最低。同时可以建立专业学报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各学报、各专业栏目内容的开放获取[3]。
数字化发展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建立和公安智库联系的纽带
学术期刊想要获得社会的认知与认可,必须要利用各种方式来扩大影响。这种影响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体现,一种是借助研究理论成果的推动来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和社会思潮。还有一种是转变成技术成果,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公安本科院校学报主要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其最终成果转化主要是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来实现。所以,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树立大局观和灵敏的学科发展意识,从公安学科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价值观出发,树立新思路,提出新理论,并将这些新成果通过各种渠道推向决策管理层,上升成为能够为本地区乃至全国借鉴和服务的成果。当前,各个中央部门都有智库的建设,其目的是为行政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支持。当前,不少期刊杂志上刊登的文章不乏有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措施,尤其是对于当前公共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所以,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特别是其主打栏目要积极和各个智库取得联系和沟通,将一些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智库向上推送,让这些成果获得更大的关注,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四、结语
在当前学术期刊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安本科院校学报承载着越来越大的责任,只有深刻的认识到时代和公安工作的变革,才可以在当前复杂的形式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公安本科院校学报要立足于自身的地区和学校学科特色,打造特色栏目,加强对编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提升组稿和约稿能力,利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有力工具,打造线上和线下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促进自身战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 昊.新晋本科院校学报稿源困境和组稿策略[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5,(2).
[2]王 昊.新晋本科院校学报稿源困境和组稿策略[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5,(2).
[3]唐银辉.改制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办刊模式探析[J].中国出版,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