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权力观下的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
——以福建旅游外宣翻译为例
2018-04-01徐琪
徐 琪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福州,350108)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慢慢超越语言文字的意义来审视翻译,开始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由此,操纵学派开始活跃在翻译领域,其标志性作品是赫曼斯(Hermans)主编的《文学的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1]他们的研究推动了90年代以描写为特征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巴斯奈特(Bassnett)和勒弗维尔(Lefevere)于1990年在《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A Source Book)中正式提出“翻译的文化学转向”这一名称,开启了翻译文化转向的研究热潮。文化学派认为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上;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到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Bassnett & Lefevere,8)。[2]继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界开始用后殖民的理论观来审视翻译与权力的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权力转向”(power turn)。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学者一般公认,指具有多义性和多价性,而且无法在翻译中得到完全体现,这就意味着译者在翻译中必须要作出选择,权力运作便由此而生,选择译什么、不译什么,往往是一定的权力意志的体现。从某个意义上说,翻译实际上让译者进入了一个极其复杂多元的“权力网络”,即一种广义的意识形态活动。如果我们忽略权力与翻译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概括翻译活动的本来面目,也就不能对某些翻译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换言之,哪里有翻译,哪里就有权力的运作。翻译与权力携手共存,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话语的反映,同时翻译过程与翻译问题又是对权力的构建和权力关系体系。
二、中国国力发展带来的翻译话语权转移与挑战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 年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更加推动了中国登上国际舞台中央。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奇迹让一部分人对中国的态度由迷惑发展为紧张,甚至有人害怕中国经济发展对其民生带来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宣传变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文本翻译的文化取向和采用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不含港、澳、台同胞)2815万人次,增长8.3%;入境过夜2165万人次,增长6.7% 。[3]各旅游景点已然成为外国人接触、了解中国的直接渠道。然而,纵观国内旅游外宣翻译文本,越来越多的旅游文本都呈现趋同倾向,不外乎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地理、景点、住宿、交通等进行直观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景点文化韵味和内涵的推荐。也就是说,由于西方文化在权力上处于优势地位,使得汉语旅游文本在创作过程中受到英语旅游文本的很大影响,即更加重视客观介绍,很少关注甚至忽略文化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效果。因此,如何在新的权力背景下,做好中国文化的译介,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其他文化认同与接受,值得探讨与研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影响、交融,衍生出众多地方独有的文化,在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省有近80项,居全国前列。[4]而福建省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与历史原因,也成为海外友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因此,本文以福建省外宣材料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翻译权利观下讨论在当下国际传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做好中国文化元素的译介与传播,不管是人物译介、传统工(技)艺的译介还是反映中国传统的词汇表达的译介的过程中都应充分认识翻译与话语权力的关系,翻译中突出中国文化元素、展现中国传统的商业追求、积极采用中国特色的英文表达,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传播。
三、以翻译权利观研究福建旅游翻译材料的失误与改进
(一)人物译介应突出中国文化元素的译介与传播
关于人物译介,主要分为两类,一为福建民间信仰中的神,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包括妈祖(莆田、泉州)、保生大帝大道公(泉州、漳州)、临水夫人陈靖姑(福州)等,二为景点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福州三坊七巷的严复、林觉民、冰心,泉州南安郑成功,武夷山景区紫阳书院的朱熹等。
在第一类人名翻译中,由于读者源语言文化背景的缺失,为了照顾译语读者的理解程度,我们往往采用拼音后加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如:妈祖翻译为“Mazu,goddess of peace on the sea”,保生大帝翻译为“Dadaogong,the god of life protection”, 临水夫人陈靖姑翻译为“Chen Jinggu, goddess of women and children”。 译者通过英语中的同位结构,强调了各民间崇拜神所代表的力量和得以崇拜的主要原因,而且能够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使读者对其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但是,根据对国外游客随机访问中,我们发现游客对各民间崇拜的文化信息了解不足,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大部分游客认为妈祖、保生大帝,临水夫人等类似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分别掌管某一领域,却不知以上各神均演化自真实人物,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非但不是希腊诸神的专断与统治,而是中华文化中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因此,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如旅游手册等,译者应更加强调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如对保生大帝的说明,强调其生卒年以及生前行医救治百姓的行为。如:“慈济宫”建议译为: Ciji temple, built in honor of Wu Tao (979 AD-1036 AD, honored as“the God of Life Protection” in 1419 AD) who is a highly skilled doctor and saved many people’s lives. 这样的解释说明,也许更有利于目标读者理解民间祭祀活动,对中国文化中对“助人者”的尊敬与推崇,有利于消除对中国威胁论的负面看法。
第二类的人物翻译推介,则往往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如前所述,能指具有多义性和多价性,而且无法在翻译中得到完全体现,这就意味着译者在翻译中必须要作出选择,选择译什么、不译什么,其翻译结果是权力在翻译中的体现。以严复的任务推介为例,我们知道,其之所以在福建乃至中国历史中有重要地位,在于其翻译了《天演论》及系列西方社会学、逻辑学、法学著作,对当时中国的一整代人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收集了在2013年三坊七巷官方网站英文版[5]与2017年严复故居木质牌匾上的两段的介绍:
2013年介绍如下:
Yan Fu (1854-1921), born in Houguan County (present Fuzhou), was a renowned mod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 translator and educator.Once president of Fudan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he wa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igures to“Seek Truth from the West”.
2017年介绍如下:
严复(1854-1921),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先后出任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
Yan Fu (1854-1921), born in Fuzhou, was a great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thinker,translator and educator. He was once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and one of the pioneers who “Sought Truth from the Wes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is most famous work is the translation of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以下几处修改:一是关于出生地的表述,旧版本按字翻译为“ born in Houguan County (present Fuzhou)”, 新版本直接翻译为“ born in Fuzhou”, 从信息对应角度看,似乎缺省了部分信息,但从信息传递效果来看,此处信息省略却理由充分。因为对于受众而言,“Houguan” 这一地名既不能引起共鸣,还有可能引起信息误解,直言出生地位于“Fuzhou”,更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达。二是关于其担任校长的学校,在新版中将“Peking University”置于“Fudan University”之前。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当下外界对中国高校的认知还十分有限,“Peking University” 比 “Fudan University”为更多数的外国人所认知。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这样的调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内化信息。当然,如前所述,随着权力关系的变化,也许在未来当中国的教育行业与中国高校为更多外国民众所熟知的时候,这样的调整也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在新译中增添了其代表著作的信息。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属于翻译的范畴,但对于人物推介却有其意义。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加上该译本的时代意义。试增补为:
His most famous work is the translation of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which introduced the idea of social evolution to China and greatly triggered people to fight for national future.
(二)传统工(技)艺的译介应展现中国传统的商业追求
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它们表现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文化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至第四批)共收录815项,特色工(技)艺占101项,占比最大 。[4][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不断进入国际市场,赚取了一定份额的经济财富,奠定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和自主创新传统工艺的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早期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通过加工贸易获取利润,技术含量低,产品也往往投放于低端市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一度被等同于“质劣低价” 。再者,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国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国内外市场有部分产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因而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产品更容易被贴上诸如“倾销”“野蛮入侵”等负面标签。由此,中国传统技艺的推介意义不仅仅是某项技术或工艺或产品的介绍,译者更应当将塑造中国人重视传承、勇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外国游客,展现中国从古到今的工业发展中始终讲求质量为先、诚信为本的商业追求。下面以福州软木画工艺为例,探讨在今天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译介。
原文(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Fuzhou cork carved handiwork (which looks lik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lso called cork painting), one of the three precious handiworks in Fuzhou, was invented in the 1920s by artists of Fuzhou independently. Using knives instead of pens, craftsmen carve on imported corks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of perspective. The cork carved handiwork depicts different subject matters within the frames of a square inch or square meters,which reaches the artistic acme of perfection in combination of carving and draw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of cork carved handiwork is strict and precise, and the handiwork is categorized into semistereoscopic framed handiwork, and decorated utensils. Fuzhou cork carved handiwork enjoys the prestige of “the First Special Painting of the Oriental Artistic Treasur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纵观全段,整体行文比较流畅,介绍了该工艺的历史与工艺手法与主要特点。但从权力翻译角度思考,本段译介仍有可改善的内容。如:该工艺中文名称为软木画,较好地抓住了该工艺的独特之处,“雕”与“画”的结合,而英文名并未体现出其“画”的特质。是否可换译为“Chinese Painting in Cork”, 突出了软木画以中国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特点。另外,软木画产品以外销为主,曾经是20世纪福建省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出口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那么,是否可以加入相关信息,强调其艺术价值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并在历代传承中得以发展创新。而原文最后一句话,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有自夸之嫌,对产品产生不信任感。若将最后一句改为 ”Fuzhou cork carved handiwork is exported to more than 60 countries and enjoys the business prestige for its special oriental artistic value.”,起到的宣传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翻译中积极采用中国特色的英文表达语汇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外国人对中国特有事物的了解须得借助译者的解释与说明,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文的词汇正随着中国影响力而进入世界语言词汇,许多词汇慢慢脱去“英化”的面纱,逐渐以拼音形态进入英语词汇,为外国人所接受与理解。其中,典型代表有“Jiaozi ”(Chinese dumpling)“Doufu” (beancurd)“Kongfu ”(Chinese martial arts)等。而近些年,随着国际交流速度的提升,更有词汇直接跨过“英化”阶段,直接进入英文词汇体系,如流行语“Dama”(大妈)。这种直接进入英语语言的音译词似乎逾越了翻译的种种技巧,而有效翻译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意译为“the very rich Chinese women”,其并不能代表“大妈”们在海外投资、 购物出手豪放的典型形象,正是由于其缺乏对应环境,若是硬译,效果上反而要大打折扣。另外一类的进入方式则是按照英文的构词方法,创造新词, 如“Chinsumer” (Chinese consumer, 中 国海外购物者)“antizen” (ant citizen,蚁族),这些词汇翻译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意义一目了然,如此翻译犹如“神来之笔”,信息传递快捷有效。福建旅游外宣翻译的众多文本中,此类翻译还比较少见,大部分还是采取拼音加释义的形式体现,如福州评话,翻译为“Fuzhou Pinghua ”(Storytelliing), 肉 燕 翻 译 为“Rouyan ”(name of dumpling, rou meaning meat, yan meaning swallow)。这是因为源语文化在译入语的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译入语读者的固有认知,才能为他们所理解,达到一定的推介效果。但可以展望,在未来随着福建对外交流的增多、随着福建文化走向世界,福州的肉燕也有可能像代表中国食物的饺子一样,直接以“Rouyan”表示之,而不会因为“dumpling”这样泛泛之辞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与内涵。
四、结语
随着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学者们开始用后殖民的观点来审视翻译与权力的问题,将翻译关注焦点由原有的语言和功能的对等转向译文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以及其社会的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翻译策略上讨论,不论是向原文靠拢的“异化”,还是向读者靠拢的“归化”,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或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受众,考虑不同的翻译目的,翻译的策略与标准也会不同。译无定法,亦非无法,译者作为两个文化体系的桥梁,不仅要理解文化差异,更要处理好由此产生的差异与冲突,选择合适贴切的表达,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面对不同文化的质疑与“中国威胁论”的环境中,译者更应充分认识到翻译与权力的相互关系,做好我国文化的译介与传播工作,展现我国特色文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
[1] Hermans, Theo.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Sydney: Croom Helm, 1995.
[2]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eds)[M].London:Pinter,1990.
[3]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6年全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2017年旅游经济形势预测[EB/OL].(2017-02-24)[2017-08-30].http://www.sohu.com/a/127122743_124717.
[4] 福建省文化厅.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8.
[5] 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三坊七巷景点简介 [EB/OL].(2013-08-25)[2013-12-31].http://www.sfqx.gov.cn/ScenicSp otListEn?Code=ScenicSpot_En_State.
[6] 福建省文化厅.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