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和思考

2018-04-01邹晓荣钱卫国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渔具海洋渔业渔业资源

邹晓荣 钱卫国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一、专业发展沿革

1904年上海市引进了我国第一艘机动拖网渔轮“福海”号,并在吴淞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拥有机动渔轮的海洋渔业公司——江浙渔业公司。[1]1908年上海市又引进两艘钢壳渔轮,由此开创了我国现代捕捞业,即1912年在上海吴淞建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设立渔捞科(1912-1951年)培养渔船船长,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随后几经更名,1997年,按照国家教委精简合并专业目录的精神,将原海洋渔业专业、渔业资源专业、渔政管理专业等整合,更名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2]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本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专业举办的100年来,为我国的水产生产、教育、科研和渔业管理部门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高级的专业人才。[2-5]改革开放以来,本专业在开辟新渔场、开发新捕捞种类、采用新的作业方式上做出重要性贡献。该专业的教师不仅在我国近海渔业的生产和管理方面作出了重要作用,并先后在国务院和农业部主持的远洋渔业探捕计划支持下,与上海水产总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等企业合作,对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鱿钓渔业、东海外海的围网渔业、智利外海的竹筴鱼渔业、北太平洋的鳕鱼渔业以及大西洋的金枪鱼、南极磷虾等进行渔业资源和渔场进行探捕调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联合国实施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渔业计划中,本学科多名专家、教授多次以科学家身份代表我国政府出席“白令海狭鳕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公约”“中日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国际渔业谈判和专家咨询会”“公海渔业磋商”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参与南太平洋、北太平洋等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的筹建,参与有关法规条例的起草,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渔业谈判中维护和争取我方的权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我国高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水产院校设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共有10家,各校该专业的方向涉及的覆盖面非常宽泛,包括渔业领域的渔业资源开发技术、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渔业工程、水域环境保护、渔业增养殖技术、渔业贸易、渔业信息等。因此,2009年,教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开展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和专业规范的研究,并于2011年编制发布了专业介绍,10所高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一)大连海洋大学:主要培养具有渔业资源学、现代水产捕捞学、渔业增养殖工程学和渔业航海学等的基础知识,掌握当代海洋及渔业法律法规、现代渔业资源调查及开发技术、远洋渔业捕捞技术、渔业增养殖工程技术、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技术等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远洋渔业开发、渔业资源调查、保护、监测评估与管理、渔业增养殖工程等领域,从事生产、研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海洋学、海洋生态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国际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工程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渔政管理学、航海学、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

(二)河北农业大学:主要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强;能在海洋渔业科学研究部门、水产部门和企业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技术推广与新产品开发、懂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高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海洋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海洋生态学、海洋学、捕捞学、海洋鱼类增养殖学、海洋动植物疾病学、虾蟹增养殖学、海洋法规与渔政管理、航海概论。

(三)天津农学院:主要培养在“负责渔业开发”和“可控渔业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洋渔业领域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具备渔业生物、渔具渔法理论、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与环境修复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 毕业后能从事渔业资源开发技术、渔业水环境修复、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渔业信息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能承担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语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海洋生态学、海洋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海洋法、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理论与设计、渔业资源生物学、渔场学、鱼类行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渔业资源经济学。

(四)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在渔获机理与渔具设计、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工程、养殖工程、渔业管理等现代渔业科学与技术方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活跃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从事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设施渔业工程设计、渔业管理、渔政管理与渔港监督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开发工作。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渔业技术学、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养殖水环境工程学、渔业信息系统、渔业经济与管理、渔政管理与渔港监督。

(五)烟台大学:主要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与管理、设施渔业技术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或水产品加工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海洋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浮游生物学、底栖生物学、工程力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

(六)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培养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养护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领域从事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气象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具理论与设计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渔业工程学、航海学。

(七)浙江海洋大学:主要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海洋渔业的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第一线,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开发、渔具装备设计与技术研发、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海洋渔业实用技能型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八)集美大学:主要培养具备渔业资源和渔场学、海洋环境调查、渔业法规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海洋渔业产业、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海洋环境调查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海洋学概论、环境科学导论、动物学、鱼类学、海洋浮游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渔政管理学、渔政执法与诉讼、海洋渔业技术学、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保护生物学、渔业信息技术。

(九)广东海洋大学:主要培养从事渔业行政管理、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渔业法研究与实施的高级水产科学技术与管理型人才,能适应渔业管理、渔业企业管理、海洋区域管理、对外渔业关系和行政执法以及科研、教学工作。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水化学、渔具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渔具力学、海洋生物学、航海概论、海洋生态学、行政管理学、渔政管理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会计学等。

(十)热带海洋学院: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渔业生产、渔业设施规划与设计、渔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生产、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渔业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海洋科学导论、鱼类学、海洋生物学、鱼类行为学、海洋生态学、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渔业技术、渔具理论与设计、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品冷冻与保鲜技术。

综上,从各校目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看,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集美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基本趋于一致,专业方向均为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渔政管理;天津农学院专业方向为海洋环境保护及资源管理;烟台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热带海洋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专业方向为海洋渔业和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四、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一)人才需求的规模和方向

该产业的社会需求对中级操作层面的具有一定的需求量,用来补充和更新我国远洋渔业船队和第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包括维修技术人员。目前以大专层次的教育为主,需求量较大。而本科专业的学生主要为科学研究类培养人才,或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类培养复合人才提供基础,但人才的需求量稳定,今后的本科招生数不宜扩大,以目前国内9所设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来看,每年招生总量为500人为好。同时,本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可以从事渔业及相关企业、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和海洋与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渔业设施规划与设计、海洋管理、渔业信息技术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才需求的层次

根据目前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和政府海洋发展战略要求,21世纪海洋渔业需要复合型、外向型的专业人才,需要高级的管理人才。由于渔业涉及面广,是一种后发产业,依赖许多产业的成果和发展,需要一批知识面宽的人员,组织引导各类专业的专家从事渔业研究和渔业资源开发。因此,从事海洋渔业管理的人才必须全面掌握和了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的渔场资源、捕捞技术、渔业设施工程技术、渔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从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应着重掌握捕捞技术、航海技术、相关渔业法规,了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律及海洋环境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等;从事渔业设施工程规划与设计必须了解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再造工程、海洋渔业资源增养殖工程、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等渔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从事渔业信息应用技术应具备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渔业遥感为基础的渔业信息化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五、有关建议

(一)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国际海洋渔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边研究、边建设、边实践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重组课程结构,整合和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充实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编写和出版新的配套的专业教材。同时设立管产学联合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与渔业主管部门领导和大型国有渔业企业高级管理层定期联系的制度,共同研究海洋渔业产业和远洋渔业资源开发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指导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及与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养护、海洋渔业信息等培养方向,并加强与国际著名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二)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洋渔业产业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产业链不断延长,已由单一生产型向渔业生产、产品加工、贸易、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和综合经营转变;渔业传统产业向工程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并成为世界渔业发展方向的主流;注重生态平衡和保护来发展渔业,海洋与内陆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改造、修复、保护和农(水)产品绿色工程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应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合渔具力学和鱼类行为学,完善渔具设计学和渔法学,根据“负责任捕捞”的新概念,向渔具选择性和渔业管理方向发展;以鱼类行为学、海洋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与工程学相结合,向渔业设施规划与设计方向发展;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渔业遥感为基础向渔业信息化、数字化研究与开发方向发展。

(三)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拟调整为:培养在海洋渔业领域里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高层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备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渔业设施工程规划与设计、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信息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独立承担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于该产业和学科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高校本专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有较大差异,故呈现多种培养模式,包括定向培养、双学位、本硕博连读等。因此,可制定多样化的培养方案,也可考虑设置模块式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

[1]孙满昌,杨红,许柳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4,(9):52-54.

[2]王学锋,张静,卢伙胜.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茂名学院学报, 2009,19(6):13-15.

[3]李丽,徐海龙,白东清.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5,(16):89-90.

[4]刘莉莉,郑基.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2):381-383.

猜你喜欢

渔具海洋渔业渔业资源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数据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自制渔具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农业农村部:力争2020年底全国海洋禁用渔具基本杜绝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