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个文献综述
2018-04-01黄瑞玲余飞
黄瑞玲,余飞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 210009)
一、引 言
金融发展具有动员储蓄、配置资金以及防范风险的基本功能,而是否有效配置资金更是其核心所在(Goldsmith R W,1969)[1]。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日趋成熟与完善,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金融的整体以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信贷市场和FDI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由于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由此带来的结论也是五花八门。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理应更好地为经济转型提供服务。因此,对金融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为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聚焦银行信贷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文献梳理,主要源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金融结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业已形成的文献主要侧重于对国内外理论进展的梳理,针对银行信贷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尚未形成系统的文献研究,因此,本文力求在这方面进行适当的补充。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机理;第三部分从三个基点阐述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第四部分梳理了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检验的创新发展;第五部分得出对我国的政策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二、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机理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内涵
Clark(1940)[2]和 Kuznets(1941)[3]等将产业划分为一、二、三次,初步揭示出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规律:即从第一产业为主导逐步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过渡。之后的诸多学者不断对这一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揭露了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化规律,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稍显逊色。我国早期的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此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部分学者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提倡改革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科学技术、消费需求、经济制度等因素,同时克服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孙尚清、陈胜昌,1982)[4]。此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形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成为80年代的研究热点之一。农村的产业结构反映了农村各行各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整体关系。而评价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的要求,至于衡量尺度在于它的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 (蒋励,1985;徐唐龄,1987)[5-6]。厉以宁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1988;1990)[7-8]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就是以压缩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的方式来增加另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因为产业结构既体现了不同部门的投入比例,又体现了它们的产出比例,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影响产业部门的产量和规模,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只有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资产结构的全面优化与调整才能满足经济现代化的需求(王元京,1998)[9]。而“十五”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在于内容上、组织上、技术上和效益上的根本转变,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协调发展等(周淑莲、王伟光,2001)[10]。何德旭、姚战琪(2008)[11]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在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资源再配置效应以及推动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多管齐下。当然,在如今金融乱象丛生、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强烈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意味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促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同进步、最大发挥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合理界定国有企业在产业中的定位布局(张杰,2016)[12]。
(二)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
银行信贷作为金融的有机构成,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自然在整体上遵循金融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但同时也存在独特的内在机制。
1.共性机理:金融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13]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此后麦金农(Mikinnon,1973)[14]和肖(Shaw,1973)[15]相继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赫尔曼、斯蒂格利茨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工作者展开了开拓式的探索。范方志和张立军(2003)[16]开创性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消费者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对产品的需求会从低质量、低档次向高质量、高价值转变,这就要求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同步升级,与之相适应,金融部门必然要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但是,金融并不一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只有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内容和要求相匹配,使得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以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的金融结构,才能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有裨益,否则会起到反向作用(林毅夫等,2003)[17]。另一方面,金融抑制同样会阻碍产业转型。因为经济资源会随着经济发展从工业持续流入服务业,而政府为保护工业发展采取的金融抑制政策将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并且金融抑制程度越高,结构失衡越严重(王勋、Anders Johansson,2013)[18]。 进一步地,于斌斌(2017)[19]从金融集聚的视角论证了金融集聚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创新激励效应、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和累计循环因果效应来实现。
2.个性机理: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也有诸多学者将银行从庞杂的金融体系中剥离出来,单纯地考量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如杨满仓等(2000)[20]比较关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他们强调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在于信贷结构的优化,银行在“信贷选择”机制下按业务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选择出优良的可贷企业,促使农村资源在各产业间重新分配组合,以实现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事实上,银行信贷资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银行能够通过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引导资金投向,创造信用扩张,对资源配置的结构实行再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反作用于银行信贷,使其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施刚等,2006)[21]。在国家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关于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也持续升温,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绿色信贷政策支持环保产业、限制污染产业的资金形成机制能在短期内大规模集中优势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二是绿色信贷政策能发挥对资金导向的倡导功能和矫正功能;三是绿色信贷能通过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资源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陈伟光、胡当,2011)[22]。战明华(2015)[23]则另辟蹊径,反向证明了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间错配将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于上述的阻碍效应具有进一步放大的效果,而这种效果衍生于金融摩擦条件下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差异的异质性的财务信息。针对信贷资源的错配,吴晗和贾润崧(2016)[24]的关于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助于改善信贷资源配置结构进而有效地矫正行业资源的错配。所以,银行业结构的优化对化解“僵尸企业”难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
(一)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切入
1.产业层面的研究
国内现有文献主要是从银行信贷影响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入。林毅夫等(2003)[17]对银行业的内部结构和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进行了考察,证明了一国的金融结构与产业规模结构相契合是其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是最适宜的。赵立泉和李泽广(2010)[25]通过研究信贷支持、政府支出和产业转型的关系,发现了信贷资源的产业间错配问题,而另一个有意义的结论是银行信贷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支出也起到显著作用。深入研究发现,银行表外业务融资量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生的正向影响要高于传统的信贷融资量产生的影响 (周宗安、王显晖,2014)[26]。基于 1997-2011年我国的省际数据,李勇 (2017)[27]得出了我国信贷所有制歧视存在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双重效率损失,这是因为信贷所有制歧视不仅无法矫正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偏离,还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2.企业层面的研究
银行信贷的效用在于通过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绩效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张德昌(2005)[28]构建银行贷款收益模型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期望效用模型分析得出:我国银行为避免违约风险而采取严格的抵押品型信贷配给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紧缩性货币政策期间信贷资金的增加将引致企业绩效在下一年表现更好、增速更快,同时,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上,但非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饶品贵、姜国华,2013)[29]。谭之博、赵岳(2013)[30]探究了银行集中度对宏观经济三次产业波动的影响,认为外在冲击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与银行集中度呈反向相关性,此外,企业的长短期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随着银行集中度的提高而减小。显然,银行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有关研究表明银行之间的竞争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成长进步,而且这种促进效果在无政府补贴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还显著地缓解了工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方芳、蔡卫星,2016;蔡竞、董艳,2016)[31-32]。
(二)从银行所有权性质的区别切入
1.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使国有商业银行更高效地为经济转型服务,对其经营绩效的分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针对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刘伟、黄桂田(2003)[33]认为中国银行业过高的集中度并不影响行业的竞争,金融资产错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银行经营体制不灵活,效率低,保持适度集中的行业结构反而更有利于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但是孙巍等(2005)[34]却不赞成这一观点。数据表明,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的稳步实施和新兴商业银行的陆续涌入,银行业进入到盈利阶段,但是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产业集中度与银行业整体效率无关,而生产率的下降和流动性的扩张是商业银行整体绩效下滑的关键因素。着眼于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源调配中介,能够促进实物资本的形成和催化产业发展,而这一催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央行的管制力度(邵平等,2007)[35]。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信贷配给的三种效应实现的,即信贷资源在不同区域间差别配置的区域结构效应、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差别配置的产业结构效应、利率在不同期限合理配置的信贷配给的期限结构效应(马孝先等,2013)[36]。
2.民营银行的兴起为处于“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中的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
陈先勇(2003)[37]认为我国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导致的信贷资金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市集中,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一个以民营银行为主的区域金融体系是最佳的应对之策。萧灼基(2004)[38]指出,发展民营银行有助于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地位、优化银行业结构、营造竞争性的银行市场氛围,从而达到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分散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刺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的。然而,发展民营银行虽然有为民间资本释放活力的功效,但需要解决民营银行关联交易过度、易于积累风险、发展背离政策导向和吸引力不足等问题,由民营企业集团出资重组金融机构、将现有的村镇银行升级为中小型社区银行等或许能为未来民营银行改革发展提供参考(朱孟楠等,2014)[39]。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重要实践,其成立的初衷是为“三农”提供融资服务,但由于逐利性和政策性的矛盾、村镇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抑制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在完善村镇银行支农、治理结构、关于发起机构和民间资本、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制度上多管齐下,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李明贤等,2016)[40]。
(三)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来切入
1.国有企业面临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
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效益更低,但是银行因为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信息透明度和更低的债务违约风险等因素,向国有企业发放了数额更大、期限更长的流动性。此外,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企和非国企之间的这些差异会缩小(方军雄,2007)[41]。 但苟琴等(2014)[42]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一论断,他们的回归分析表明国企与非国企之间的信贷配给并没有显著差异,企业自身禀赋和宏观金融环境才是解释市场信贷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主张不能过度强调所有制平衡观,而应该从企业自身条件的改善着手。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信贷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截然不同,在没有获得银行信贷的条件下,国企与非国企都处于投资不足的境况;而在获得信贷后,相比较于非国企,国有企业出现了投资过度的现象(解陆一,2013)[43]。 步丹璐、刁媛(2016)[44]对上市公司“国退民进”的研究揭示了国有企业民营化后,接手国有企业的大股东利用仍能以较低利率获取银行信贷的融资惯性来掏空国有资本,控制权与剩余所有权的分离以及国有资本管理、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上市公司交易监管等方面的不足为这一非法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2.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仍待破解
究其原因,发现由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民营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商业银行惜贷情绪的根源所在。要想缓解这种现象,必须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杨大楷、韩其成,2003)[45]。方军雄(2010)[46]对被业内广为接受的“金融歧视”的论断提出质疑,他选取1996-2004年IPO公司上市前后的数据回归后推测,民营上市公司银行信贷数额少且债务期限短的原因并非是银行的所有制歧视,更可能缘于企业的自主决策。政治关联作为研究转轨制国家的关键环节而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李思飞、刘欢(2014)[47]认为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取得银行信贷的效用随着商业银行的所有权结构的不同而变化,而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概率更大,但是这一效果只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比较显著,在其他银行体系中则微乎其微。江伟等(2017)[48]基于客户集中度与企业银行长期信贷关系的实证检验反映企业银行长期信贷会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同时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和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区域会更加强烈。
四、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
(一)关于银行信贷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的完善
1.银行信贷的度量指标的选择
梁琪、滕建州(2005)[49]与陈时兴(2011)[50]以及周方召等(2013)[51]采用银行机构对其他部门的贷款与GDP之比来度量银行的发展,同时选取了金融机构流动负债与GDP的比率——即流动负债比率这一传统的银行发展度量指标。但是黄伟、史忠良(2010)[52]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上述银行发展的度量指标只适用于国家层面的研究,而应用于省域层面却不太合适,所以在实证中选用了贷款余额这一绝对量指标来衡量江西省的信贷程度。在研究利率市场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时,李程、梁朝晖(2016)[53]用去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存款利率来表示利率市场化指标,使用国有银行信贷占总信贷的比重来表示金融错配的程度。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时,罗超平等(2016)[54]设置了金融经营效率、金融规模、金融产出率以及金融结构比率等四个指标来从四个不同维度分别测度金融发展,并分别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人均收入与人均固定投资的比值、股票筹资额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之比来表示。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
早期的文献多采用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相对变化作为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的解释变量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体现为其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刘宇,2007;周燕、王传雨,2008;秦柳,2009)[55-57]。但是这样并未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 因此,杨国辉(2008)[58]和黄伟、史忠良(2010)[52]设置了剔除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后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来表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所以剔除高污染、高耗能工业,是因为如果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也有不少学者基于克拉克和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以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当年GDP之比来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陈时兴,2011;聂爱云、陆长平,2012;周方召等,2013;罗超平等,2016)[50-51,54,59]。 当然,罗文波、安水平(2012)[60]和王静(2014)[61]仅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考量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而贾妮莎等(2014)[62]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度。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它由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来表示;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各产业部门产出占比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来度量。
(二)关于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回归模型与方法的演进
银行信贷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运用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相对变化作为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叶耀明、纪翠玲(2004)[63]分别对三次产业进行简单的双对数OLS回归来刻画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而陈聪(2008)[64]和查奇芬等(2009)[65]在指标设计上体现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不过模型设置与前者大同小异,只是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之上采取简单的双对数模型的OLS回归。但是这一做法未能考虑到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系统中任一分量的冲击对其自身和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部分学者提出构建动态VAR模型(如:马智利、周翔宇,2008;陈时兴,2011;罗超平等,2016;李程、王朝辉,2016)[50,53-54,66]。 为了充分借助信贷总量对各产业的信贷量的不同分位数来解释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赵立泉、李泽广(2010)[25]借鉴了分位数回归方式。而肖兰(2015)[67]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定义经济增速为门槛变量,设定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证实信贷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此外,在实证中我们往往会遭遇一方面时间序列年份偏短,另一方面总体之内各部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困境,所以诸多学者选择使用面板数据来构建模型(如:罗文波、安水平,2012;尚晓贺、陶江,2015)[60,68]。 值得一提的是,刘培森、尹希果(2015)[69]特意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五、政策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1.强化金融市场竞争,塑造最优金融结构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和相应的最优产业结构,其对金融服务的特定需求,决定了这一经济体在这一阶段的最优金融结构(林毅夫等,2009;龚强等,2014)[70-71]。我国是一个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构建一个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一方面有助于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战明华,2015)[23];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从而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拉动效应(蔡竞、董艳,2016;方芳、蔡卫星,2016)[31-32]。
2.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推动银行转型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是商业银行助力产业结构转型的职责所在,也是其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发展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恪守职责的最优路径选择。发展绿色信贷,在于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和社会环境、加大政策激励,激发银行内生动力、构建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丰富产品和工具,加快绿色信贷金融创新等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张光平等,2016)[72]。
3.积极消除信贷歧视,营造公平融资环境
银行体系对信贷投向存在显著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实表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张杰等,2013)[73]。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易于引发道德风险,进而抑制自主创新,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因此,应当一方面硬化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积极消除银行信贷针对不同企业的差别性待遇(李勇,2017)[27];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以及疏通商业信用渠道来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
4.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促进信贷分配均衡
一个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与金融深化同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向相关。此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受到临近区域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仿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的影响。所以,建立区域金融合作长效机制,求同存异,避免区域恶性竞争,给予中西部等金融薄弱地区政策支持,有效发挥生产要素的溢出作用,有助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刘培森、尹希果,2015)[69]。
基于上述综述,银行信贷无论是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框架下,还是在单独的银行业体系中,它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都是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它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如下几个方向仍具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一是关于最优金融结构的研究。虽然学界已有相关文献涉及到最优金融结构,但是基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那么在国有银行寻求转型突破,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犹如雨后春笋的背景下,银行业体系内的最优结构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以直接金融为主导是否更有利于产业升级?等等,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
二是关于绿色信贷支持产业升级的路径。绿色信贷是近几年问世的新名词,它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息息相关,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但是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是什么?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如何对接?甚至是更宽泛的绿色信贷如何支持经济增长?这些课题并未受到业内足够的重视。
三是关于银行信贷助力重点产业转型。现有相关文献普遍是研究金融或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但是有关金融或银行信贷助力具体的产业,例如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制造业的结构的转型升级的研究屈指可数。
四是关于影子银行规范发展的研究。如何引导影子银行规范发展,使其既有效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活力,又防范影子银行发展中的金融乱象和金融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Goldsmith R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J].Studies in Comparative Economics,1969,70(4):págs.31-45.
[2]Clark 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1940.
[3]Kuznets S.National Income and Its Composition 1919-1938[M].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1941.
[4]孙尚清,陈胜昌著.中国的产业结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蒋励主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6]徐唐龄主编.农村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
[7]厉以宁.经济改革、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12):3-9.
[8]厉以宁著.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经济出版社.1990.
[9]王元京.关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投融资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05):3-13.
[10]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05):70-78+89-216.
[11]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05):46-56.
[12]张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障碍、困局与改革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05):29-37.
[13]R.W.戈德史密斯(1969),《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14]R.J.麦金农(1993),《经济市场化的次序》,上海三联书店,1996
[15]爱德华.肖(1965),《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88
[16]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8.
[17]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01):3-21+80.
[18]王勋,Anders Johansson.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J].经济研究,2013,(01):54-67.
[19]于斌斌.金融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吗:空间溢出的视角——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7,(02):12-23.
[20]杨满沧,耿富欣,李鸿铎.论农村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12):37-39.
[21]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施刚,丁玉岚,葛祥,杨琳,陆知宇.银行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工商银行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J].金融论坛,2006,(06):26-33.
[22]陈伟光,胡当.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4):12-20.
[23]战明华.金融摩擦、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与信贷资源的产业间错配[J].金融研究,2015,(05):1-17.
[24]吴晗,贾润崧.银行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企业进入退出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6,(12):108-118.
[25]赵立泉,李泽广.信贷支持、政府支出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03):20-30.
[26]周宗安,王显晖.社会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度[J].改革,2014,(09):83-94.
[27]李勇.中国信贷所有制歧视的双重效率损失[J].经济经纬,2017,(01):142-146.
[28]张德昌.论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与中小银行的抵押品观念创新[J].经济经纬,2005,(06):99-102.
[29]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业绩[J].管理世界,2013,(03):12-22+47+187.
[30]谭之博,赵岳.银行集中度、企业信贷与经济波动[J].投资研究,2013,(01):15-28.
[31]方芳,蔡卫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6,(07):63-75.
[32]蔡竞,董艳.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6,(11):96-111.
[33]刘伟,黄桂田.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J].经济研究,2003,(11):14-21+91.
[34]孙巍,王铮,何彬.商业银行绩效的演化趋势及其形成机理——基于1996-2002年混合数据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5,(10):53-63.
[35]邵平,秦龙,孔爱国.商业银行对产业发展的催化——来自中国的证据(1991-2006)[J].金融研究,2007,(12):113-124.
[36]马孝先,李磊,郑萍.制度变迁与信息不对称并存环境的商业银行信贷配给[J].宏观经济研究,2013,(12):35-37+73.
[37]陈先勇.区域金融市场——中小商业银行民营化的内在驱动力[J].中国软科学,2003,(02):113-118.
[38]萧灼基.发展民营银行和资本市场 建立金融市场新格局[J].中国流通经济,2004,(09):5-8.
[39]朱孟楠,赵茜,王宇光.民营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路、对策与风险控制——以泉州地区为例[J].东南学术,2014,(05):64-71+247.
[40]李明贤,罗荷花,易蕊琦.中国村镇银行发展、制度改革与路径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6,(04):18-24.
[41]方军雄.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J].经济研究,2007,(12):82-92.
[42]苟琴,黄益平,刘晓光.银行信贷配置真的存在所有制歧视吗?[J].管理世界,2014,(01):16-26.
[43]解陆一.银行贷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J].投资研究,2013,(12):3-16.
[44]步丹璐,刁媛.融资惯性、控制权收益和民营化效率——基于星美联合的案例分析[J].财经研究,2016,(09):52-62.
[45]杨大楷,韩其成.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资金供需缺口研究[J].金融论坛,2003,(09):9-13+50.
[46]方军雄.民营上市公司,真的面临银行贷款歧视吗?[J].管理世界,2010,(11):123-131.
[47]李思飞,刘欢.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基于不同所有权结构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2):51-57.
[48]江伟,底璐璐,彭晨.客户集中度影响银行长期贷款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7,(02):71-80.
[49]梁琪,滕建州.股票市场、银行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10):9-19.
[50]陈时兴.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S2):72-78.
[51]周方召,符建华,仲深.股票市场发展、银行信贷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3,(04):100-110.
[52]黄伟,史忠良.信贷退出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J].金融论坛,2010,(05):31-35.
[53]李程,梁朝晖.利率市场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金融错配视角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6,(02):46-58.
[54]罗超平,张梓榆,王志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J].中国软科学,2016,(05):21-29.
[55]刘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01):125-134.
[56]周燕,王传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03):148-152.
[57]秦柳.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05):802-805.
[58]杨国辉.中国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9]聂爱云,陆长平.制度约束、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2):136-145.
[60]罗文波,安水平.资本市场融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证券市场导报,2012,(04):47-54.
[61]王静.FDI促进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门限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03):73-79+89.
[62]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109-120.
[63]叶耀明,纪翠玲.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4,(06):10-12.
[64]陈聪.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09):108-109.
[65]查奇芬,王亚娜,陈聪.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68-69.
[66]马智利,周翔宇.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02):18-21.
[67]肖兰.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信贷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浙江金融,2015,(10):18-23.
[68]尚晓贺,陶江.财政科技支出、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型[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12):99-110.
[69]刘培森,尹希果.银行业结构、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J].金融评论,2015,(01):51-63+125.
[70]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08):4-17.
[71]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J].经济研究,2014,(04):4-16.
[72]上海银监局绿色信贷研究课题组,张光平,董红蕾,沈澍.绿色信贷支持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6,(05):98-108.
[73]张杰,刘元春,翟福昕,芦哲.银行歧视、商业信用与企业发展[J].世界经济,2013,(09):9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