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道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究

2018-04-01刘迎光

社会科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刘迎光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国家的繁荣强盛,离不开文化的内在支撑。党的十九大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对文化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要求,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这些创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一、我国文化建设要坚守核心价值

我国的文化建设要有价值坚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不同的价值观组成的价值体系,当今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实际上就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当今我国的文化建设,坚定信仰、坚守价值是根本。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将引领当前和今后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一,弄清当今我国的文化状况,才能明白价值坚守的必要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并且人们更加崇尚自主与个性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风靡,广泛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发展,是当今呈现出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的多样发展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世俗生活的快乐需求,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多样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一些原本十分明确的观念、信念受到质疑,致使一部分人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在一些人中出现理想错位、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的问题。各种思想观念包括一些违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趁虚而入,侵蚀着一些人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果听之任之,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格局中,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文化统领其它多元价值体系,确保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掌握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因此我们的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十八大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我国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核心和灵魂,必须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它既以先进文化为基础,又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社会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马克思的理论大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为宗旨,应该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三,要想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掌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意义重大。这些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软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而软实力中最核心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兴国之魂”。如果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建立起来,我们的思想文化就会处于摇摆的状态,就不会是健康的,理性的。如果人们不能接受正面力量的潜移默化,负面信息乘虚而入,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健康。习近平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我们一定要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去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每个人都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践行。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居于最核心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我国文化建设要坚持辩证思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出一种辩证思维,必须进行文化的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我们要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当今新时代,面对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进行文化建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第一,文化的创新本质上就是价值的重建与整合。“文化整合,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型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1]文化整合既是一种对于旧文化的重新梳理,也是对于新文化的培土浇水,它培育出的是文化的新的形态或内容,淘汰的则是旧的形式或不适宜的内容。文化是一个以文化型式为单位的系统,不同文化型式之间可能存在着矛盾和摩擦,需通过整合达致协调与契合,以发挥文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文化整合既可以发生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接触或变迁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一种文化的各组成部分或者说各种型式之间。文化整合中的核心因素是文化上的主要目标,以及核心的价值观念。各种文化型式围绕他们构成相互协调、适应的文化系统。当今我国社会主要存在着三不同性质的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着或强或弱的影响。它们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共存于当今中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态势。文化整合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传承,对西方优秀的文化进行借鉴和创新性转化,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而不是机械地套用。

第二,从本质意义上说,一种文化的发展壮大,其实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体系愈是整合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么,其文化体系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而一个文化体系愈丰富,愈有生命力,它的整合能力就愈强。”[2]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整合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另外,对外来的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也都采取了包容的态度,通过吸纳其它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发展强大了自身。可以说,没有这种整合力,我们的中华文明不可能五千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一直延续下来的文明。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整合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整合,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重新组合。只不过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协调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以形成新的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为了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结合时代特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文化有效联结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进行综合创新,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力求三者的完美融合。

第三,文化整合总是受一定的目标导引的,是依据特定的文化目标而展开的,围绕着中心目的,文化中的各要素逐步整合成一个协调、和谐的整体。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说:“盖文化是各种要素构合而成的整体,而整体不只是部分之和,它必有其共同的价值标准、中心意义、基本状态或根本原则。如果我们把这些特征发现出来或予以把握,则文化体系的整个状貌便可厘然显露。”[3]文化系统自身具有中心目的或者说价值规范,它们是整合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把文化的各种型式或要素有机地连接起来,结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汲取它们有益的成分来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管是传承传统文化还是学习西方文化,目的都在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我国文化建设要呈现应然状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出一种应然状态,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化根本上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另外,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传承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第一,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各种意识形式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已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这也是文化的传承性,黑格尔曾说:“命运把那些古代的艺术品给予我们,但却没有把它们的周围世界,没有把那些艺术品在其中开花结果的当时伦理生活的春天和夏天一并给予我们,而给予我们的只是对这种现实性的朦胧的回忆。”[4]即使原有的社会形态已经不复存在,而流传下来的文化仍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后代、对后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要想有深刻的底蕴,就要寻找曾经孕育了它的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之根。这个文化之根存在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找不到这个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的传承性就是指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我们的文化传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我们根之所在,我们只有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新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承要结合当今的时代要求,进行合理的价值重释和现代转化。

第二,充分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我们的文化要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就必须主动面向世界,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这样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融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开放了我们的思想,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西方文化,要在灵魂深处破除封锁性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建立具有开放性和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收和融合西方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承受心理阵痛的精神准备。汤因比指出:“在文明的一般的接触中,只要被侵入的一方没有阻止住辐射进的对手文化中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因素在自己的社会体中获得据点,它的唯一的生存就是一个心理革命。”[5]在引进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尽管人们的初衷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是由于文化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许多违背人们初衷的文化因素可能会随之闯入,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在思想领域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和冲突,从而引发人们的心理失衡和迷茫。因此,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进行理性的选择,必须持谨慎的态度,充分考虑我们自己文化的特点,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当把西方的优秀文化纳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结构中来,为我所用,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有益的成分。

第三,基于文化哲学的维度,文化发展的规律,即文化的发展与人的本质实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应该能引导人超越本体性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人具有双重性,即实然性与应然性。雅斯贝斯说:“超越对我们来说就是对一切实存的突破”。[6]他认为,人应该超越有限的实存,进入到无限和永恒,他的这种生存哲学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人对实然存在的超越与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了人的超越性。正因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价值的存在,他才不满足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而要追求心中的价值与意义,对价值的追求也就达成人对实存的超越。当今世界的发展却使人逐渐背离了他的应然向度,局限于实然的存在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现实的社会中获得了物质上的极大满足,越来越沉溺于这个现实的物质世界。人成为物质的奴隶,为他创造的科学技术所奴役,为他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所奴役。许多人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精神日渐荒芜,超越性遥不可见。迷失自己灵魂的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文化,把它作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将人从物质奴役中解放出来的力量。也就是说,文化是人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设定的价值系统,用以安顿精神,引领人的现实生活,它为人们系统地提供了超越现实追求自由和应然的生存智慧。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承担起应有的使命,用人类优秀的文化去教化人,将人类的意义世界传递给个人,将个人从本体性存在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与价值。

四、我国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自觉

我国的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自觉,必须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造文化之魂。“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针对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他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7]可见,文化自觉要正确认识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还要正确处理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化,以达到各种文化和谐共生的态势,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第一,坚持文化自觉首先要认清楚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在于人本身的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积极引领新常态,就其本质而言要通过弘扬文化精神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地追求自由、实现解放。文化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而且也是人本身的生产。在文化领域人不仅表现为活动着的人,而且还表现为发展变化着的人,他既表现为主体,同时又表现为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文化观正符合马克思所表述的这样一种过程:“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8]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和它的社会意义,即文化的根本性旨趣就是要引领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尽管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由于各种经济或者政治的原因,文化对人形成了一种控制、防范和教化的机制,但这种作用与机制并不是理想文化的本意,更不是它的根本性旨趣。文化应该使人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走向自由。正如卡西尔所言:“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作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9]因此,任何形式的控制人、愚弄人、奴役人的文化都是一种反动的文化。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以及对自由和意义的追求。我们应该从文化的根本性旨趣和应然性品质中来理解文化,这样才能把握住文化的本质。

第二,坚持文化自觉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符合文化的本质,是真正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以及对自由和意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在追寻一个怎样的社会更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和谐的自由的理想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的文明的积累。文化上的任何努力,都是在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的思想所作的努力。马克思看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的。马克思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探讨个人发展的途径,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方法,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

第三,坚持文化自觉和自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只有发挥好这一传统和优势,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我们的文化强国梦。文化是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文化自觉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气度。近代以前我国的发展一直雄踞于世界前列,这种强大和繁荣,归根结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代以后我国被动挨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西方国家的近代崛起,也是与他们的文化复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党对文化自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担负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民族,曾经以它的辉煌和荣耀雄踞于世。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曾长期引领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随着西方近代文化的兴起,我国开始走向落后。经过近百年的屈辱、动荡和彷徨的洗礼,我们找到了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一个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民族,是一个有远见、有希望的民族。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支撑,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全面的伟大复兴。

[1]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

[2]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398.

[3] 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1.

[4]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62.

[5] (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275.

[6] (德)雅斯贝斯.生存哲学,载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90.

[7]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北京:群言,2003,(4).

[8]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2.

[9] (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38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