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视域中的文化自信培育
2018-04-01刘畅
刘 畅
(1.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2.齐鲁师范学院,济南 250200)
文化自信,彰显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深度认同和坚定信念。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关于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如何把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我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的学者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出发来阐释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既有传统文化也有当代文化。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传统与当代最佳结合,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各领风骚。”[1]有些学者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和举措,“建构文化自信,首先就要打好‘底子’,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2]还有学者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出发论述了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定位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非常重视安顿人的身心、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这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而为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奠定牢固的基础。”[3]目前,具有共识性的观点是,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沃土和源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中华儿女在奋斗中延续下来的伦理精神、民族性格和价值追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深入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当代中国铸造新时代的文化辉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一)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厚底蕴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道德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系,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并通过道德教育使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正义感和担当意识,有效增强个体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道德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力量”。[4]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历经三千多年,围绕对道德本原、人性善恶、义利之辨等问题进行探讨,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智慧和行为品格。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仁与义的道德原则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强调仁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所处的重要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雍也》),孔子把仁作为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仁的主旨就是爱人,尊重他人,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出发点;“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张仁就是人们内心中的价值尺度,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义则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由内而外所进行道德选择的一种自觉意识,义虽表现在外,却也是人们从善的本性所在,强调了仁与义是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内在基础;荀子基于对仁义价值的充分肯定,提出了“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荀子·议兵》),用兵之道,也要坚持仁义为本,以义除害,更强调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道德准则。我国现在已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人民对于精神生活领域的需求愈来愈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道德观念和意识越来越淡化,思想领域的道德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文化自信是一个时代课题,汲取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包容开放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活力之源
从影响范围来看,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文化,不仅是凝聚炎黄子孙的思想文化纽带,更在东亚地区影响极深。由于道德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加之受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新加坡、韩国等东亚地区国家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呈现出虚无主义的态势,道德沦丧、道德滑坡等问题的出现使其国家的道德水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开始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儒家文化,积极开展儒家思想的现代化研究,并把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意识、治国之纲。为了使儒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还在各级学校中增设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课程,进行儒家传统伦理文化教育,以增强国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在韩国,孔子更是家喻户晓的圣贤,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典大祭”。韩国政府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所倡导的忠孝精神,并与本土文化融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主张要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一方面抵制西方文化在本国道德领域内的冲击与侵蚀,一方面拉动国民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优秀的道德往往扎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但又能超越狭隘的民族利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绝对的普遍性,具有最大的普世价值”,[5]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文化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能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中传承并延续至今,又具有包容开放的气度,在世界文化交流、对话中博采众长,实现创造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基所在。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贡献
“中国传统中讲道德,不像西方人讲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围内,而是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6]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当今时代,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大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濒临物种灭绝等一系列共同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开始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把人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尺度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念导致了人类逐步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的局面。而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对立的矛盾关系,而是要遵循天地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阳货》)敬畏生命,关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天地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本源,“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论礼》),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坚持道德法则和自然规律的有机统一,通过道德人格的修养和完善,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生态良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从而实现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东方生态伦理范式的代表和体现,汲取其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理念,赋予其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挑战中新的时代价值,既能够为当今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养料,更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二)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崇尚“和而不同”、“以和邦国”、“兼爱非攻”等理念,“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华人民的基因里”,[7]是中华文明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在。当今中国坚持把“协和万邦”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两个大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和平发展道路,既彰显了立足中国、拥抱世界、引领时代的大国胸襟与气魄,更是让世界走进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默觚下·治篇五》)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只有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尊重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才能在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实现和平共享、互利共赢。古代中国坚持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强调为政者必须有德行,以身作则,才能得到人民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处理国内外争端中所带有的一种和谐共生、包容互鉴的情感倾向,继承并坚持把协和万邦、善邻怀远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文化准则,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三)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和而不同,止于至善”(《论语·子路》)、“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和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既承认文化的民族性,又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辉煌至今的重要原因。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同存异,既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容纳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又要凝聚价值共识,坚持主流价值观导向,形成社会合力,让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建设。中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是中国“和”文化在价值观层面的充分体现,它将文明、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人类共同价值确立为主要内容,将不同阶层不同的利益需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整体目标,不断促进实现公平正义。这既是价值观自信的充分体现,更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念侵蚀,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传统儒家伦理重视追寻和实现内在道德向度上的至善,将人格和精神的提升视为人类的价值追求。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人生追求的旨归和最高境界。崇德向善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所特有的精神特质,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和”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气度和胸怀,那么“善”就是一种方向和力量。和善立足于人性内部,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对生命的关怀与悲悯,体现着一个民族、国家、个体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具有凝聚人心、感召人心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树立人心和善的道德旗帜,有助于培育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性,形成和谐的公共伦理生活秩序,为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内在动力,而公共伦理生活秩序的形成又为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以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以宗法等级制度及其道德原则为基础,包含道德理想、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在内的伦理体系,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剥削阶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既要看到传统道德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又要把握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主脉,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对其中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转化再造,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彰显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其对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价值贡献。
(一)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问题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对传统的尊重与认同,任何背离传统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能够实现创新的深厚精神土壤。我们要把握好文化复古与文化复兴的概念,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根植于古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中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原则,所形成的勤、俭、信、廉、忠、义、孝、悌的传统美德,能够在改善人与人的关系、重建社会公共伦理体系方面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基因与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制度对家庭、人伦、道德、价值观念的要求是相契合的,虽说传统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道德原则中“三纲五常”式的等级礼法关系都应该剔除改变,但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所强调的夫妻和睦、孝敬父母、长幼有序、舍生取义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在当今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的重要价值。中华文化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更不能把文化自信等同为尊孔、复儒、读经,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又不拘泥于对具体形式的模仿,在扬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实现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对接,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融合对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势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二)兼顾先进性与大众性,构筑生活化的话语体系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必须要改变经典文化晦涩难懂的高冷模样,让经典文化大众化、世俗化,把其中所蕴藏的思想智慧转化为能够融入大众生活文化环境的因素,将传统伦理思想打造为更具时代生命力的话语体系。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能够为人民群众所熟知接受,在提高人民的整体道德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作用,文化自信才能永葆青春,焕发生机。儒家伦理思想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核心的八德,这些传统价值观念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践行在中国人的家庭、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深厚土壤和源泉,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精神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体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自觉自信的真实表现。不断夯实传统文化基石,从核心理念入手创新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发挥传统道德文化在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方面的价值意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引领人民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助推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
(三)注入时代元素,彰显实践特色
“道德所以为道德,在于不仅是思想认识,而更是行为的规范。道德决不能徒托于空言,而必须是见之于实际行动。”[8]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实际,紧扣时代背景与民众需求去创新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德精神,为传统道德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增添内生动力。同时,要坚持在内容上、手段上、方法上、渠道上大力创新,把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运用到我们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当中,找准传统美德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交汇点。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特点和认知水平,利用现代新媒体传播媒介,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对道德领域中存在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利己主义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在学校层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段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规律,把中华传统美德中所涵纳的爱国主义、尊师重道、孝敬长辈等思想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把传统美德的优势元素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有效对接,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和脉络,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精神境界。要实现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关键还是在于实践和教育层面,只有充分发挥传统道德文化的独特优势,通过扎实措施加大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宣传力度,才能使人们自觉形成向善向好的道德境界,让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
[1]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N].光明日报,2016-11-23.
[2]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3]章伟文.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J].人民论坛,2017(08).
[4]王研.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提升道德水准—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N].辽宁日报,2011-10-20.
[5]戴茂堂.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道德与文明,2011(04).
[6]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3:58.
[7]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光明日报,2017-01-20.
[8]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