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双一流”建设中通识教育的引领作用
2018-04-01刘利琼
刘利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266071)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6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国家部委联合研究发布了“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该立足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中国元素,要坚持继承、发扬、融合的基本立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和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在全员育人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凝练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于心、外践于形”。中华传统文化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同时,“双一流”建设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重要提托和良好契机。
一、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其必然性
中央推出“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和当下现实,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客观必然性。
第一,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包含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强等基本要素,实现“中国梦”需要立足中国现实,需要凝聚中国精神,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最根本靠的是科技和人才。一直以来,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使命,是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重镇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改变和革新要求,推进“双一流”建设,向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迈进是必然选择。纵观世界,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当谈及国家实力时,总会联想到其科技、文化、人才等智力因素。一流的高等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标志,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更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第二,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助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也已经经历并将继续经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将实现稳增长作为目标追求,尤其是世界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成功引领经济“新常态”,并走向更好的“新常态”。“新常态”下,需要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1]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和完成,需要坚持走“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道路,需要坚持将产学研系统结合、总体谋划,需要坚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中的领军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有力支撑,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创新,离不开原创的学术成果和文化引领。[2]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无疑会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有力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第三,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深度质变的有效举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满足了国民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愿望和需求,也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基本协调,为立德树人、科教兴国战略做出较大贡献。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必须要与社会经济变化相适应,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高等教育从量变转化为质变、进而深度质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和新阶段下,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从“以量求大”到“以质谋强”的必经之路。[2]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扩大海外资源等诸多方面苦练内功,加快改革步伐。“双一流”建设整体方案的提出,吹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迈向质变的号角。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逻辑联系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积淀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熠熠生辉,充满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和“双一流”建设内在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积淀、涤荡、扬弃之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大学“走出去”,必须保持民族性和根本性,不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初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有助于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文化知觉和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从国学经典、琴棋书画、汉字汉语、唐诗宋词、饮食艺术等有形的文化,到民风民俗、家风家教、儒家道学等无形的文化[3],构建了一套富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民族特性。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走向周边、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软实力,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和指引方向,营造出符合国家发展、社会需求、自身定位的校园文化。大学需认真落实《总体方案》的精神要求,着力提高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觉和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华光大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更好把握方向,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成为围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社会上充斥着相差甚远的文化和价值观,精华与糟粕并存,优质与劣质混杂,在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过程中如何站稳脚跟成为亟待认真思考的问题,价值多元的世界要求大学必须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分高校存在“文化失根”的现象,盲目崇拜西方,言必称西方科技和文化“高人一等”。在世界范围内,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不仅需要全球眼光,更不能抛弃中国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点上。因此,在高校不断深化学习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第二三课堂的辅助功能,不断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践行中国文化,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
第二,“双一流”建设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重要提托和良好契机。
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伊始,中国大学“走出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大学除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功能,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特殊使命。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种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汇、冲突、磨合不断,“双一流”建设可以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代言人,让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文化增强国际传播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舞台上,坚守本土价值和精神实质,通过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多元沟通和文化碰撞、比较、扬弃、借鉴,借助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单元的融会,着力提升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话语权,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4]
“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并行,缺一不可。大学不断依托海外学术交流平台和校友资源,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学生出国交换、参与国际性学术组织等多种途径,促进中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需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引领文化方向,让世界了解中国,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初心”所在,只有不忘这个初心,才能继续前进;“双一流”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契机,只有把握这个契机,才能助推传播。
三、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案例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对应的英文可有“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education”、“the education of man”等等。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了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让人趋于智慧和完美。从这一层面上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地位都很重要,二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任何教育都只能也必须存在于具体的社会中,受到客观主观并存的社会价值所决定和引导。通过教育,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培养价值和品格,增进智慧和力量,这就需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齐头并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源头、养分和土壤,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凝聚社会共识。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世界文明、中国文明。明白当今中国道路选择具有必然性,运用全球视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专业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能克服和弥补专业教育的部分狭隘和可能偏见,让学生找到一种新的平衡,开拓视野。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实践案例,目前已启动五大通识教育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世界文明与全球视野、审判性思维与哲学智慧、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科学精神与未来趋向。每一模块都有各自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致力于传承人类文明精华,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兴趣,推动思考和激发创新创造。使学生充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传统的“修身养性”,达到“知行合一”。[5]提升学识和格局,养成勇于担当的情怀和责任。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世界各种文明以及多元世界的客观存在,立足全球,关注中国现实和中国问题,增强跨学科思考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阅读经典,涵养品性,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情趣,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具有前瞻意识。
根据这些建设目标,目前已经成功开设的通识课程有以前13门,分别为:《中华文明精粹》、《世界文明十六讲》、《全球化时代的前沿问题》、《中外法学经典导读》、《经济学经典名著选读》、《西方哲学十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老庄的思想与智慧》、《幸福心理学》、《中国文学与文化》、《中国音乐欣赏》、《英语文学经典与西方文化》、《世界科学技术史》等。课程内容能够涵盖通识教育五大板块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这些课程将在全校范围内开放,为学生提供较好学习平台。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双一流”建设中通识教育的引领实践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高校“双一流”建设中通识教育的开展,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文化知觉和文化自信,构建健康、积极、向上、向善的大学文化,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大学具备良好的条件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推广,培养高素质人才,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6]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领悟和传播,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教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引导学生接近、学习、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觉、自觉和自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性格、中国气质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有效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播育人功能,夯实引领大学“双一流”建设。
第一,加强育人师资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高校教员要讲好“中国故事”,还原“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仅是辅导员、学生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各类专业教师和通识教育课教师也都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课程教学当中,提高讲授水平和传播艺术,让学生在严肃又不失趣味中接受教育。教员要紧密围绕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将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面临的现实紧要问题相结合,与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家社会现实相结合,不断提高教授本领和育人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师资建设,切实关注和重视全体教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信心。
第二,致力课程设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以仁义礼信、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上善若水等诸多正向内容,需要高校在课程顶层设计时充分酝酿,用心谋划,在通识课、思政课、专业课等课程中相互打通,形成利于营造优质大学精神家园的课程体系。搭建以爱国主义为根本基调的通识课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内容的思政课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追求的专业课教育,[7]三位一体,形成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在接受专业课和通识教育的同时,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借助“榜样力量”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同龄人的义行善举会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正能量。选好榜样,用好榜样,学好榜样已经成为榜样教育工作的推进重点,[8]让鲜活的榜样案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容易让大学生吸收、借鉴、看齐。高校可以开展各类各层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打造榜样力量建设平台,增强榜样“外溢效应”和辐射力度,用榜样的事迹去引领、教导、规范大学生的理念和行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得到最大的“场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通识教育乃是根本之道。
第四,注重各类媒体建设。在新形势下,大学要加强新媒体建设,切实重视QQ、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关心关注点,及时引导、疏通、化解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欣赏、向往、内化和践行。当前,不少高校已经建立“易班”网络平台,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关切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成效显现。将各类新媒体运用到通识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通识课程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新媒体的力量和便利。
第五,着力校园优质品牌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双一流”建设的灵魂和“初心”,优质品牌文化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向善的大学文化,是校园巧实力的重要内涵和外在体现。高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极力营造符合国家目标、社会需求和自身定位的品牌文化。通过开展各类知识竞赛、高端学术讲座、层次较高的学术沙龙、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插其中,不断提质大学文化建设。让通识教育侵染校园优质品牌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达到“全面的人”。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高校诗词创作大赛”,正是着力构建校园优质品牌文化的鲜活案例。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尤其是大学校园,应该充分传承发展戏曲文化、名家书法、诗词歌赋、建筑艺术、传统体育等项目,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高校园的文化建设水平和软实力。
四、小结
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双一流”建设中的通识教育也是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不可小觑。在信息多元、文化碰撞的全球化时代,高校“走出去”的进程中既需要全球视野,又需要民族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灯塔和航向,也是通识教育的源头和力量。“办什么样的大学,为谁办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动力,高校需要不断增强文化知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高校“走出去”无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助推,将中国元素源源不断注入世界舞台。
[1]李佐军.引领经济新常态走向好的新常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
[2]靳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形”与“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
[3]蔺际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4]蔡红生,杨琴.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的灵魂[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5]王瑜,张晚林.从中国传统的修身精神看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维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5).
[6]何涛.大学的重要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7]韦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弘扬途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8).
[8]张国林,张伟莉.构建榜样工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者[J].中国高等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