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
2018-03-31陈棠茵
【摘要】文章阐述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主要内容和认证标准。分析了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各种有悖于认证思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培养方案的专业性,增设专业大平台;凝练课程内容,建立系统化、完整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和教学设施的工程性和创新性的改进措施。同时提倡将持续改进的教学改革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土木工程 成果导向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7-01
中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开始于2006年,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工程教育界在认证领域的通行做法,制定了一套规划、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文件体系。目的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1]。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于2017年6月首次通过国家住建部的工程教育认证评估。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取向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2]。并进一步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虽然都在宣传以学生为中心,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我校也不例外。目前还是侧重在加强督导教学制度,增加学生评教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投入等方面,很少有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标准,还是以学分绩点等量化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毕业要求。这种过于量化的教学成果,很难反映出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很难反应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清晰地阐述了,评价的重点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和投入社会后工作能力的评价。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等各方面人事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获得多少学分。是以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并且要保持这种评价机制的常态性,将学生表现作为教学成果和专业建设的评量依据,以促进专业持续性改进。
二、培养方案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根据我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学生毕业要求总学分仅为17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37学分,通识教育类必修共占用了57.5学分,工程实践与毕业论文类必修31学分,工程基础类课程为30.5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仅为18学分,专业主干课程绝大部分被列入选修课。从近几年的学生选课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学分基本满足,而较为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不再选修,导致后期的毕业设计完成较为困难。同时,也由于学生所修课程体系不够专业和完善,从而影响其就业和社会工作能力。
通过对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3]等高校课程体系的调研,以上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分要求均在250左右,且建立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群+实践课程群的课程大平台,总学分可达500以上。我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采用的是全校性的统一模式,没考虑专业的需求和专业特殊性。所以,应在全校性培养方案基础上,调整并建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工程质量认证要求的专业性的培养体系。增加主干专业课必修学分,增加专业性实践和实验环节,建设选修课程大平台。
三、凝练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大纲
我专业现有教学大纲的设计是不符合专业认证中成果导向理念的。大纲照搬教材的章节和顺序,以完成教材任务为目的。以至于部分课程教材内容重复,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堂上反复学习的情况。例如,《荷载与结构可靠度设计原理》课程的“荷载组合方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重复讲解,“风荷载”、“地震荷载”的基础内容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又进行重复教学,重要的专业知识点反而后期没有学时授课。
教学大纲的制定应对教学内容是否满足毕业要求,然后从新构建教学内容和时间体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学大纲应以达到毕业要求为目的,对不同专业分别建立每门课程的必修内容,而不是仅仅建立一个课程目录,要侧重于课程之间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凝练核心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四、加強教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
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注重科研学术,教师队伍以高学历为主,多数为学校毕业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工程锻炼。在教学中多以书本内容为主,缺少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仅从师资数量、学历、职称方面,教师队伍基本能满足本科教学要求。但是,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需培养其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具有双师资格或有参与企业生产服务的经验的教师比例很小。从这一角度上看,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还远远不够。
因此,对师资队伍应建立持续改善其工程能力的制度。对外可引进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行教学,对内支持教师直接参与工程设计、鼓励其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同时可联合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教师进行工程能力培训,改善教学中工程教育经验不足的缺点。
鉴于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安全等方面特殊性,开展长期的,人员众多的校外工程实践存在很多困难。建立创新性第二课堂[4],改变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课外书籍学习,参与一些水平较高、紧跟前沿的创新性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五、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前提下的教学改革
我校目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评价多以学生成绩、教学检查、教学评比等手段来执行的,基本上体现不出整体教学的效果,只能成为个体评奖的依据。将专业评估的结果用于指导教学改革中去,才是认证的根本目的[5]。在专业建设中,经过对所有评估数据的分析、比较和综合,得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当评价的结果不合格时,查找问题,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安排,评价教师工作状况、支持条件和对毕业生的要求等。并对改进的结果进行再评价,进行有目的地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S],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5.03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 Vo1.17,P7-10
[3]徐能雄,吕建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8,06, Vo1.66, No.2,P49-51
[4]杨焓,魏超,王逢朝.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16,03,Vo1.35,No.3,P106-109
[5]张建树,郭瑞丽.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改革[J],高教论坛,2016.06,No.6, P72-73
作者简介:
陈棠茵(1976-),女,汉族,黑龙江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地质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