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018-03-31罗继保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疗法冠心病

罗继保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2016年间门诊和住院患者46例,采用中药辨证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46例患者完成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24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辨证治疗结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从整体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痰浊体质,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疗法;通阳化痰;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分为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笔者利用中医通阳化痰、活血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该病4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46至73岁,平均62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3月;属劳累性心绞痛者28例,自发性心绞痛者10例,混合性心绞痛者8例。

1.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次/d,每次

20~4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心率快慢选择剂量;拜阿司匹林0.1,1次/d;他汀类调脂药、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

中医治疗:通阳化痰、活血化瘀法,方药如下:瓜蒌皮、瓜蒌仁、薤白、当归、丹参、川芎各15 g,赤芍、元胡、白芷、枳壳、法半夏、陈皮各12 g,桃仁、红花各

10 g。阳虚有寒者加桂枝12 g、制附片6 g;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5 g。煎水取400 ml,每次200 ml,早、晚分次温服。治疗10天为一疗程。

2 结 果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T段缺血型改变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24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ST-T段缺血型改变好转)19例;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心电图ST-T段缺血型改变无好转,或加重)3例;总有

效率93.5%。治疗疗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30天,平均16天。

3 典型案例

患者叶某,女72岁,2017年4月9日因“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9年,再发伴汗出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出血病史。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作,心电图提示:Ⅰ、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05~0.1 mv,aVL导联T波倒置,心肌酶正常,心肌钙蛋白(-)。患者伴见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舌质紫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虚血瘀,痰浊中阻,治以活血化瘀、通阳化痰,兼以健脾益气。以基本方加党参、白术各15 g,服法同上。西医诊断: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给予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次/d,每次2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2次/d;拜阿司匹林0.1,1次/d;他汀类调脂药、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10日后患者心慌、胸闷、胸痛症状消失,汗出明显减少。复查心电图Ⅰ、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小于0.05 mv,aVL导联T波正常。出院后以上方制中药丸剂巩固治疗1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4 讨 论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症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疾病。笔者认为,心绞痛发作以心阳、心气不足为病之本,痰浊、淤血、气滞为疾病之标。患者多因饮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滋生痰浊,痰浊痹阻脉络,则气滞血瘀胸阳失展,而成胸痹心痛。现代医学证实,痰症患者往往血脂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血液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则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绞痛。

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应活血化瘀,通阳化痰为原则,辅以行气宽胸,《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行”,即指化痰必需注重理气。自拟方中瓜蒌、薤白通阳化痰;胸阳充足则痰浊自消,现代中医名家朱增柏教授在《中医痰病学》谈到“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即为此意;法半夏、陈皮化痰降逆;元胡、白芷、枳壳宽胸理气止痛;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活血祛瘀止痛。诸药共奏通阳化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则胸痛自消。现代醫学认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还能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降低血液粘度作用。他汀类调脂药具有降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大都因过食肥甘导致痰浊内生、瘀阻脉道,即现代医学认为引起高血脂、高血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从整体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痰浊体质,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益萍,阮小芬,王肖龙.盾叶冠心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2376-2380.

[2] 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张丽娟,陈 锐.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03):111-113.

[3] 龚昌杰,周 亮,杨德钱.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09):875-877.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疗法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