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动脉高压影像学临床研究

2018-03-31张鹏

中外医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张鹏

[摘要] 目的 總结肺动脉高压影像学研究进展。方法 随机抽取该组2014年2月—2016年11月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行X线检查的患者28例,行CT扫描检查的患者29例,行MRI检查的患者33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的主肺动脉直径及主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并且观察MRI组患者的顺应性测量值。除此之外,观察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度。结果 MRI检测结果表明,主肺动脉直径为(2.65±0.23)cm,明显小于CT检查的(3.35±0.41)cm与X线检查的(3.82±0.47)cm,并且CT扫描效果明显优于X线检查效果;同时MRI检测的主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为(1.18±0.16)cm,明显大于CT检查的(1.31±0.21)cm与X线检查的(1.59±0.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MRI检测组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分别为92.47%与90.35%,明显高于CT扫描组的87.26%、89.37%与X线检测组的51.32%、4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MRI检查法可有效的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情检测,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检测信息,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X线检测;CT检测;MRI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a)-0177-04

Imaging Clinical Study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ZHANG Peng

B Ultrasonic Room, Heze Municiple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imaging progres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6 in the hospital. Among them, 28 patients underwent X-ray examination, 29 patients underwent CT scan, and 33 patien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The diameter of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and the ratio of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to the aortic diameter were observed in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compliance measurement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MRI group were observed. In addition,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observed. Results MRI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2.65±0.23) cm,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T examination (3.35±0.41) cm and X-ray examination (3.82±0.47) cm, and CT scan was superior to X-ray effect; while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and aortic diameter ratio for MRI detection (1.18±0.16)c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 examination (1.31±0.21)cm and X-ray examination (1.59±0.33)cm,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In addition,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RI detection group were 92.47% and 90.3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7.26% and 89.37% in the CT scan group and 51.32% and 47.29% in the X-ray examin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Using the MRI tes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disease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for doctor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detection information, so as to adopt more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which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X ray detection; CT detection; MRI detection

所谓的肺动脉高压主要是指当人们休息时的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33 kPa或者在运动时的肺动脉平均压超过4 kPa[1]。临床中肺动脉平均压的计算方法为肺静脉平均压与肺血管阻力之和,并于肺血流量相乘,因此不论是其中哪一指标的数值增大,都将引起肺动脉高压[2]。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心绞痛,晕厥等,因此一旦患者的肺动脉压值升高,将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多食用降压或者软化血管的食物。目前临床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逐渐由X线发展为CT扫描,并发展为现今的MRI检测,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检测结果逐渐趋近准确[3]。现将2014年2月—2016年11月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像学临床研究进行如下报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组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行X线检测、CT扫描检测与MRI检测,3组患者均符合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症状。X线检测组患者共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2~61岁,平均年龄为(46.21±1.28)岁,其中患有慢阻肺疾病患者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CT扫描组患者共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04±1.05)岁,其中患有慢阻肺疾病患者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例;MRI检测组患者共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为31~59岁,平均年龄为(45.07±1.36)岁,其中患有慢阻肺疾病患者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例;告知3组患者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X线检测组:①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前两天内停止服用药物,在两天后行右心导管检查。利用7F单孔右心导管与PT-6检测仪进行检测,若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33 kPa,则说明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②进行X线胸片检测,主要的检测方法为对胸部前后位以及胸部右前方45°进行检测,靶片的距离设定为2 m。③由专业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CT扫描组:使用Lightspeed V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的主要范围为从肺尖至膈顶。①仪器的参数设定如下:功率为120 kV,电流为200 mA,扫描速度为39.37 mm/rot,旋转时间为0.8 s,层厚设定为5 mm,重组层厚设定为1.25 mm。②由换专业检测人员对原始图像进行重组,主要内容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与多平面重组等。同时需要对窗宽、窗位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在图像中将血管边缘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供检测人员对主肺动脉直径等指标进行测量,运用所得结果与主动脉直径进行比值得出相应结果。除此之外,检测人员需要对室间隔位置及形态进行判别,并观察患者有无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等现象。

MRI检测组:使用GE Vectra 0.5T超导成像仪进行心电门控SE与Cine MRI检测。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①获取相应的横断面、冠状面与矢状面SE T1WI图像。②依据矢状面SE T1WI图像来获得肺动脉长轴SE T1WI与Cine MRI图像。③使患者采取半坐体位,通过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分别对主肺动脉等数据进行扫描。必要时获取患者的主动脉长轴SE T1WI与Cine MRI图像,以便检测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检测并确定患病情况。④成像的参数设定如下:重复周期设定为15~20 ms,层厚设定为4~6 mm,层距设定为1~2 mm,FOV设定为30~35 cm,激励次数为2~4次。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3组患者的肺动脉直径测量值;②观察3组患者的主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③观察MRI检测组的顺应性测量值;④观察3组患者的特异性与敏感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将被录入至Excel中,采用 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肺动脉直径测量值的比较

MRI检测组检测出的肺动脉直径数据均小于CT扫描组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扫描组的检测数据小于X线组,见表1。

2.2 3组患者的主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的比较

MRI检测组的比值小于CT扫描组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扫描组的比值小于X线组,见表2。

2.3 MRI检测组的顺应性测量值

当患者的肺动脉管径值增大时,其顺应性将下降,见表3。

2.4 3组患者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与敏感度的比较

MRI检测组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分别为92.47%与90.35%,明显高于CT扫描组的87.26%、89.37%与X线检测组的51.32%、4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心绞痛,晕厥等,患者若未予以及时的治疗,则将演变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一旦患有该疾病将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主要采取X线拍胸片或者利用CT扫描、MRI检测对该疾病进行确诊[4]。起初医生采用拍X线胸片对患者进行检测[5],主要的检查内容为检查右下肺动脉扩是否出现扩张、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与肺动脉段是否产生明显突出等,主要的检测标准为[6]:当右下肺动脉的直径超过15 mm、横径与气管横徑比值大于1.07并且肺动脉段的突出>3 mm,则说明患者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在该组研究中,利用X线得到的主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之间的比值分别为(1.43±0.35)与(1.59±0.33),均>1.07,以此可说明该研究的研究准确性高于相关的研究报道,可判断出患者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利用X线拍胸片,可使医生较为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病患处[7],便于判断;然而若长时间接受X光照射,会对身体的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不论是对于患者还是操作人员将会产生不育不孕等症状,更有甚者将会产生白血病,因此切莫不可长时间的接受X光照射[8]。为减少对患者及其操作人员的伤害,CT扫描技术开始逐渐被广泛使用[9]。

依据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利用CT扫描仪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扫描可到较为准确结果,即当主肺动脉的直径>28.6 mm时,则可判定为患者患有该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10]。相比于X线照射,有相关报道指出[11],在肺动脉分叉近端3 cm范围内对主肺动脉的横径进行测量,其判别的准确率高达85%以上,同时部分专家学者还对肺上叶尖段肺动与上叶支气管、下叶背段肺動脉与下叶支气管的外径比值做了检测,得出的结论为若外径比值>1,并且主肺动脉直径大于29 mm,则可明确说明患者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12]。在该组研究中,利用CT进行扫描得出的主肺动脉直径为(3.35±0.41)cm,远大于其他报道中指出的29 mm,因此可有效的判断出患者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主要原因则在于CT扫描可使医生直接观看到相应的扫描图像,并且CT扫描仪具有一定的自动计算功能,能将图像内容转化为相应的数据,为医生提供便捷。CT扫描不仅可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进行检测,同时还能够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进行检测并预测术后疗效,其产生的作用大于X光照射[13]。

综上所述,利用CT扫描不仅能够使检测人员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肺动脉的病变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其观察到肺实质、肺间质、纵隔及心脏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14]。然而CT扫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其无法准确估计小血管径及其狭窄程度[15],同时也无法消除心脏与脉搏跳动对图像画面清晰度产生的干扰,无法使检测人员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判定[16]。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中诞生了核磁共振扫描成像技术。依据相关的研究可知[17],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横径与右室壁的厚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利用MRI检测技术可有效的检测出肺动脉横径与右室壁的厚度,依据检测结果可有效的判别出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患病情况,使检测人员得到准确监测数据。依据相关的而报道指出[18],健康人群的肺动脉横径与右室壁的厚度分别为<30 mm与<3~4 mm,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利用MRI检测出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横径为(3.64±1.17)cm,远大于30 mm,同时右室壁的厚度为(3.04±0.84),远大于健康者数值。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主要原因在于患者长时间患有高血压症状,使得右室不断承受高血流压力,因此右室壁在不断的增厚,与健康人群相比,甚至高出数十倍。MRI检测技术比CT扫描技术更为先进,更能够准确的为医生提供检测数据,使医生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不仅如此,利用MRI检测技术还能使检测人员准确的评价出主肺动脉的顺应性。人体中的主肺动脉血管属于顺应性血管,即主肺动脉血管具有弹性,其弹性变化与心跳具有紧密关联。依据相关的报道可知[19],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肺动脉血管的弹性明显比健康人群低。为就目前临床情况而言,虽然主肺动脉血管的顺应性不作为判别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要指标,但是相比于上述两种检测技术,可有效的使检测得到更为全面的检测结果。除此之外,利用MRI检测技术还能够对患者的主肺动脉血流特征、右心功能、肺血流慢流现象与室间隔形态及运动异常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测,得到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数值,使检测人员能够获得更为准确、深入的检测数据,为医生采取治疗措施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MRI检测技术是一项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使医生获得精确数据与扫描图像。然而此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仍然无法有效的显示出肺实质,并且该技术成像的速度较慢,同时并不具有较高的分辨率[20]。

该组研究中,3组患者分别对应上述3种扫描检测技术,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MRI检测技术对于主肺动脉直径的检测记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扫描与X线技术,同时还得出了主肺动脉血管的顺应值,为检测人员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与结果,使其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手段,除此之外,上述研究通过不同的检测指标得出了判定肺动脉高压疾病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扫描技术的发展已趋于成熟,相比于X线与CT技术可对肺动脉高压疾病做出准确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检测信息,并且不会对患者与操作人员产生不良危害,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检测肺动脉高压疾病的首选方式。由于所选样本与检测技术有限,因而关于肺动脉高压影像学研究进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述,如此才能完整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周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6,31(9):850-852.

[2] 李蕾.肺动脉高压影像学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2):3487-3489.

[3] 陈晓飞,俞万钧.CT在肺动脉高压诊断及右心功能评价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9):1426-1429.

[4] 尚小珂,ZHONGLiang,李丁扬,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10):692-694.

[5] 程鲁军.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方法[J].医药前沿,2012, 2(19):43-44.

[6] 王丽华,张文普,姜卫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分支形态的影像学及流态功能改变[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594-601.

[7] 张龙江,卢光明.积极开展肺栓塞临床影像学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6,31(9):802-803.

[8] 李一丹,吕秀章,吴雅峰,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3):191-195.

[9] 杨媚,黄从新,陈喜兰,等.肺动脉高压影像学改变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6):905-908.

[10] 温涛,周镔,段磊.64层CT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5):707-709.

[11] 李杰,冯艳,陈京美,等.CTP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69-1872.

[12] 梅靖,龚红萍,倪雪松,等.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与肺动脉高压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408-411.

[13] 林仙方,唐礼江,陈一二.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封堵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4):323-323.

[14] 李继忠,韩凤英,李倩倩,等.非肝病性门脉高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影像学诊断及临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190-194.

[15] 王素娟.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左下肺动脉干径的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6):724-725.

[16] 刘鹏,郭顺林,雷军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多层螺旋CT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 35(4):264-268.

[17] 韩艳,杨振文,于铁链,等.1.5TMRI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及肺动脉血液动力学[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8):471-475.

[18] 韩艳,于铁链,杨振文,等.心脏MRI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34-37.

[19] 阚英,王铁.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不同栓塞水平中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3-28.

[20] 欧阳翠微,吴宗霞,陈东明.CT肺动脉成像及心脏超声对慢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形态及压力改变监测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7):591-593.

(收稿日期:2017-10-10)

猜你喜欢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中ROCK及ET—1活性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