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新论

2018-03-31杨秀芝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民俗

杨秀芝

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切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增进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作为共同体成员所享用和传承的社会思想行为规范体系,是古往今来最为广泛而自然存在的教育资源。民俗文化教育与人类社会化过程相伴相随,不断渗透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广泛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万物互联”已成为时代的思维与实践基本范式,“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的理念、资源、载体和过程等方面形成多向融合,民俗文化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民俗文化教育价值更为彰显。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探索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特点、新规律。

一、民俗与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是一种范围宽泛的文化事象,是共同体成员在生产与生存中积淀下来的独特的生活文化,包含着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交流、人生礼仪等方面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和行为方式,其本质是生活和文化的复合体,具有生活性和文化性。所谓生活性,主要指民俗源自生活,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模式性形式,并以此规范和引导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所谓文化性,主要强调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传承的文化,在“人类文化意识的历史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为核心,构成的人类文化意识的意象原型,反复出现,奠定了人类文化意识的理性基调和现实的倾向性”。生活性是民俗文化事象的外在反映和体现,是民俗生存和延续的媒介;文化性是民俗文化事象的灵魂和规范,是民俗生存和延续的核心内容。民俗的生活性与文化性融为一体,共同强调了民俗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指导性和行为方式的规范性,彰显了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民俗文化教育是以共同体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生存经验、行为方式和心意习俗为内容,以程式化生活规则和日常生活形态为呈现,在自然遵从、模式规约中影响人类社会化进程的教育实践活动。

民俗文化教育较早被人们自觉意识和广泛运用,其育人功能隐喻在民俗文化传承、族群延续和社会发展之中。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曾经有过一个时候,国家并不存在,公共关系、社会本身、纪律以及劳动规则,全靠习惯和传统的力量来维持。” 也就是说,当人类还处在蒙昧状态,作为最古老的社会思想行为规范体系,民俗便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支柱。《毛诗序》就有记载,“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将“风俗”“风教”的社会治理与规范作用作了充分解释。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更是有意识地强化民俗的育人功能,《礼记》就有“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记载。一方面,“礼失而求诸野”,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吸收民俗来修订礼制;另一方面,采用“礼从俗,事从宜”,把难以遵从的繁琐礼制民俗化,用民俗来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兴起,民俗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织渗透不断强化。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教育的民俗文化教育,具备了狭义的学校教育的特质与要素,借用现代学校教育技术和手段,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广义上的民俗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狭义的学校教育无法弃置的宝贵资源和不可缺少的文化语境,它以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化、平民化和普及化的民俗文化为教育内容,通过生活化、艺术化教育手段与方法,深刻影响学校教育的形式、内容、目标与结果。如何将广义的民俗文化教育纳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视野,使之成为现代教育实践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对现代教育文化缺失的弥补、对现代教育发展现实的有效回应。这是因为:

其一,有利于回应多元文化教育发展需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璀璨绚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集大成,积蕴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以民俗文化事象为基础,通过人类理性与情感相兼容的发展路径,构建有利于各民族相互理解、尊重、交往与交流的现代教育知识体系,能够顺应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追求多元文化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也能从文化多样性视角理解和践行我国民族政策,促进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其二,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宗旨是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心发展等综合素质。强调教育目的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而需扩充为人们素质的全面提升;教育年限不能限于青少年,而应延长到生命的整个过程;教育场所不能限于课堂,而要转向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组成的综合体。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对象的普遍性和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无论是其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均与素质教育相通、一致。其中,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纷繁庞杂,囊括了民间社会活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社会关系,既包括生产生活经验,也涉及人生礼仪、习俗规范等道德伦理,甚至还可以延伸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价值层面。将民俗文化资源引入到教材、引进到课堂,将潜移默化与体验式教育理念融入学校教育之中,能让受教育者更加全面、生动、巧妙地领会民俗风范,丰富生活知识,感悟生活礼仪,规范自我言行。

其三,有利于增进和强化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民俗文化是群体性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族群性。民俗文化教育是凝结人类群体共同感和行为模式的俗成范式,规范和左右群体成员的社会思想行为,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先辈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文化教育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叠加和复制,更是文化心理的传承和皈依。比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习者在“我”俗文化体验中感受到对家乡的情和爱,增强对家乡建设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可以通过对“他”俗文化的欣赏,促进文化交流与互信,进而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育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

二、“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络不仅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也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传播媒介、思维方式和文化环境影响和改变时代发展的步伐。“互联网+”是一种创新思想和实践,“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起的新生态”。“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也是一样,其教育理念、内容、载体和过程等,都可以借用“互联网+”无限想象和发展空间,实现网络技术下的业态转换,形成具有互联网络属性、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好教育体验、创造更高教育价值的新型教育形态。

1.“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理念更新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的表现形态与传承传播形式始终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民俗文化教育是依照民俗生活和民俗活动特点,以“缄默的知识”、通俗易懂和朗朗上口的语言,以及“习而不察”、“为而不显”、形象生动的形式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理念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变化而不断更新。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涌入人类生活世界,吸引人们不断“在线”,让人们无法离开手机、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进而实现网络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无缝重叠。互联网络作为“一种生命空间,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创制了“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教育理念和思维。比如,互联网络技术以满足个人需求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编制课程体系、组建学习空间,随时随地为个体构建一个开放的、个性化教育菜单,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互助性的教育合作。民俗文化教育借用网络技术手段,树立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结合教育个体的现实需要,满足人类的学习社会化和教育终身化需求,有效发挥民俗文化教育应有的价值。同样,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之间均可实现自由、动态、有序的互联,这不仅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使得知识或学科间的互联发展获得了无限空间和想象。作为以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为基本内容的民俗文化教育,可以突破传统教育就某一“实有”事象传授知识的局限,“不再把让人实际拥有知识、能力作为唯一重要的育人指向,而是把致力于提升人的自由互联的智慧作为其核心追求”。能让学习者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把握“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在“无限互联”世界中,唤醒自我对生命的感悟、对知识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

2.“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提升

人类总是不断开发利用一切资源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民俗文化生产或民俗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凭借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分为可度量、可测定的文化资源(易于进入市场和进行产业开发);不可度量、难以测定的文化资源(难以转化为具体的包含着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但后者的资源效益则是不可忽视的”。或者说,无论是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还是家族村社、人际网络、岁时节令的社会民俗,或是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的精神民俗,都是依赖一定经济基础存在并得到滋养、承传和发展的文化象征符号,均属于资源的范畴,可加以开发和利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

在信息社会里,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核心技术,是以数字、互联、非线性为基本特征的电子文化中心,承载着文化创造、存储、传输、展现等诸多功能,具有共享性、传递性和增值性等特征,其本身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能够提升其他资源潜力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融合,不是将传统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与信息资源优势简单相加,而是将二者资源优势实现高度互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民俗文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和延伸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价值。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学校教育和民俗文化教育局限,放眼整个互联世界,将核心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集成起来,打造一个社会化的教育数据平台,让广大学习者在开放、有序的平台上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寻求有效学习帮助和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我们可以发挥互联网络交易平台的积极作用,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加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投资建设,参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分享与转让交流,进一步提升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

3.“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载体拓宽

民俗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之中,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和继承性。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是基于一定生活环境下的体验式教育,具有教育的本真性和传播的局限性。

在信息社会的当今,网络传播媒介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以信息设备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载体传输、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数字化、多媒体传播媒介。它具有信息储存数量大与时间长、信息感官体验全面与开放性强、传播形式多样与影响范围广、传播成本低与预期价值高等优点。网络传媒技术改变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体验方式,拓宽了人们了解当今世界千变万化的多元民俗文化知识的渠道,增强了对“我”俗文化和“他”俗文化的多重体验。“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教育,突破了传统民俗口授单传和实景仪式的局限性,充分运用流动性、个性化、个体化的网络传播优势和空间化、仪式化的媒介运作平台,可以通过创设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民俗文化教育场景,搭建具有信息化特性的民俗文化教育载体,构建便捷、高效、灵活的民俗文化教育信息存取、交流和传播运行体系。比如,在以节庆活动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信息或社交软件互动等形式,分享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在场”与“在线”相结合的形式,“参与”到民俗节庆活动中,增强对“我”俗文化和“他”俗文化的“真实”体验。

4.“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方法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教育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生活化的形态给予人们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沉思,既能让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获得潜移默化影响,也能让人们在生活艺术化形式中接受俗成规制的启迪。

网络是新型信息技术,也是文化现实,它同所有技术一样,从发明和应用开始就深深刻有“文化”的烙印。互联网依照某种互相通信协议,实现软、硬件及其文化的共享,建构一种超时空、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文化”环境。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张笑脸,通过表面温和或娱乐方式把大千世界直接置入人们的心里,勿需人们去理解所接触对象的抽象概念及蕴藏含义,便能获得即时冲动与快感,让人们无暇顾及那些隐藏在新技术背后的文化价值。“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能够发挥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生活化、艺术性教育形态的优势,较好地适应网络文化环境变化要求,在准确把握民俗文化本质和核心要素基础上,构建与网络文化空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民俗文化教育生态环境。通过“线上”与“线下”、“在场”与“在线”、“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化实践活动,让民俗文化教育各个构成要素、各个教育环节,能在无限可能的信息资源库、影像库、潜在的改造对象和巨大的诱因中得以有效整合、持续发展。既能让学习者在虚拟空间中轻松、温馨、愉悦地接受规约俗制的规训,又能在现实中接受民俗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沉思中感受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要略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是基于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本质与价值追求,借助互联网络平台,特别是互联网络思维、属性和功能,实现民俗文化教育在互联网和互联网在民俗文化教育中的恰切呈现。为实现互联网络与民俗文化教育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以及目标价值一体化超越,本文从构建一个教育平台、健全两大机制、完善三大教育资源库、协调四大关系等方面,提出“互联网+”民俗文化教育创新发展思路。

1.打造一个开放平台,拓宽民俗文化教育空间

“互联网+”民俗文化教育平台是其教育具体实施的基本设施和环境,具有开放、共享、共赢等特性。

首先,它是基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数据集成所构建的资源平台。“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前提,就是要把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媒介化存在形式。这种媒体化转换,不是简单的预设性教育资源转换,而是实时的在线补充、反馈和生成。要求在确保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本真性、完整性和向善性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信息转换与监督机制,能让民俗文化教育者和资源提供者便捷、灵活地提供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能吸引广大学习者和资源享用者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促进民俗文化教育各个构成要素在媒介意义下形成多维互动,促成动态的自洽行为。

其次,它是集民俗文化教育信息发布与享用、阅读与体验、交流与对话于一体的应用平台。它运用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学习者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特点,并通过平台针对性地发布教育信息,提高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效性。运用物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终端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知识积累与实践体验等相互融通、互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教育平台,使之真正成为民俗文化教育知识理解与运用、互动与交流、体验与探究的场所。

再次,它是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而构筑的民俗文化教育运行与评价平台。“互联网+”的开放、交互、融合等特质,为民俗文化教育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灵动性,为教育者、资源提供者、学习者或资源享用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教育,打破了口传身授等传统教育模式,突破单纯追求知识增长的局限,结合学习者兴趣爱好、发展需求与个人条件等,提供个性化教育。同时,“互联网+”又是实时性的互联互通,“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评价也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单向性、滞后性等现状,走向在线与实时性评价、多向与动态协商性评价的多维视野。这种及时性的多元评价,能够为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提供者、教育实施者指明教育服务方向、激发教育发展动力,为学习者和资源享用者提供多元化选择路径和广阔发展空间。

2.健全两大机制,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保障

为更好地解决民俗文化教育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数量与质量、以及民俗文化教育过程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健全两大机制。一是民俗文化教育力量的整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加强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真正形成教育部门统筹实施、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有效整体;不断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细化分层实施方案,形成业务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二是民俗文化教育规范的治理机制,这是确保民俗文化教育有序展开的政策法规与技术支撑体系。在“互联网+”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互联规则方面,需要建立完善四大规则。首先是准入规则,明确哪些资源是允许与网络互联的、哪些资源是禁止进入网络的;哪些是允许发生的行为、哪些属于限制性行为、哪些是绝对不能发生的行为。其次是配置规则,明确在民俗文化教育资源配置、生产交易、教育服务供给等方面需要遵循的规则,确保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得到最优质配置。再次是使用规则,明确学习者在使用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哪些规定和要求,确保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教育作用。最后是安全规则,这是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准入、配置与交易、开发与利用的安全保障,也是民俗文化教育者、资源提供者、学习者和资源享用者信息与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在民俗文化教育执法组织和机制方面,需要依照国家信息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管理法纪法规,充分发挥互联网络超强的数据检索和违法行为举报功能,随时抓取违规信息,并按照网络分级处理原则及时予以处置。

3.完善三种资源库,夯实民俗文化教育基础

资源库建设是保障民俗文化教育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促进民俗文化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库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资源库。它是依据民俗文化丰富内涵而建立起来的,包括教学资料、课件、电子资源、媒体素材、案例、习题、游戏、体验等在内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学科理论为牵引、学科应用为主导,采取购买、自建、二次开发等方式,实施资源库的动态生成与进化,确保资源库的有效管理和及时更新。二是开放课程库。它是秉承开放、互联、共享等教育理念,将物联网、3D技术、移动通讯、通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到民俗文化教育中,所构建的开放性教育教学应用平台。包括民俗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与分类、教学实践与运行、交流与互动、教学现状分析与反馈、教学评价与运用等庞大信息数据群,其目的是促进民俗文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序运行。三是管理信息库。它是针对学科资源库、开放课程库等庞大信息数据的集中、有效管理需求所开发的教育管理系统,其目的是统一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民俗文化教育行为,加强相关部门教育信息数据的有效对接,提升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库的运行效率。

4.协调四大关系,推动民俗文化教育有效运行

“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是跨界的多向融合体,既包括民俗文化教育与外界相关性的平衡协调,也包括民俗文化教育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优化组合。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是提高民俗文化教育运行效率的基础。

其一,协调民俗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的、有组织、有计划、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制度化教育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和人类文明成果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民俗文化教育是日常生活化形态的思想行为规范,也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能够丰富学校教育内容,改进学校教育方式方法,扩大学校教育效果。二者体现了制度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反映了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日常生活具有情感性和情景性特征,是制度生活的基点和基础。制度生活具有模式化和稳定性特点,是日常生活的升华和提炼。制度生活和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整体,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广义的民俗文化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发展研究的两大课题。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大力培养专业化的民俗文化教育者,创新和引领民俗文化教育发展,通过学校开发民俗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购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认证与互换网络自主学习成果等形式,促进民俗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其二,协调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关系。由于民俗文化是一种不断产生、演变、发展的活态文化,既是历史的、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又是当下的、在日常现实生活中续存活跃。因此,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购买等途径,调动各方面力量,在正确处理好传统民俗与新兴民俗、民俗文化传承与现代转换关系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库,保障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供给。又要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兴趣、能力、目标等进行智能分析,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和学习者的需求特点,针对性地提供民俗文化教育服务,以满足各类学习者的教育需求。

其三,协调民俗文化教育核心用户间关系。在“互联网+”时代民俗文化教育运行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是其四大核心用户。一方面,教育者和管理者是民俗文化教育的主体和引导者,需要通过专业培养和定期轮训等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民俗学科知识储备与应用技能、提高他们的人文艺术修养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民俗文化教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高民俗文化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受教育不同于传统民俗文化受教育者,他可以回避不感兴趣的民俗文化教育,也可以作为一名资源提供者随时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引导者。如何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确保资源提供者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则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信息与应用监管,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教育环境,规范民俗文化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俗文化教育核心用户的协调发展。

其四,协调民俗文化教育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关系。一方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按照互联网络思维与技术设计民俗文化教育发生、供给、运行与评价等环节,使民俗文化教育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和高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俗文化教育口传身授、潜移默化、体验式教育等传统优势,使之与网络的娱乐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生动的游戏化学习环境和借用游戏的奖励、竞争机制,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在自主、自发地学习体验中领悟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内在价值。

总之,“互联网+”以互联网络平台为基础,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不断释放无限想象和发展空间,为更新民俗文化教育理念、丰富民俗文化教育内容、提升民俗文化教育价值催生了动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民俗文化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将会有新的飞跃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