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8-03-31李莉
李 莉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党校,北京市 通州区 101100)
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基层党校建设势在必行。新时代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抓好主业主课建设是关键。根据中央精神,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应该成为党校的主业主课。但基层党校在主课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薄弱环节,这势必影响基层党校的自身建设,影响作用的发挥。本次调研围绕这一课题,从“为什么讲”“讲什么”“谁来讲”“怎样讲”等方面,深入分析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层党校主课主业的定位在认识层面存在误区
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必须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为什么”。基层党校的主课主业定位问题,在认识层面上,某种程度上讲,还存在误区。一方面,这一误区来源于受训单位及学员。从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看,对在基层党校开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看法上,有些观点制约着基层党校主课体系的建设。比如,“党性教育实用论”认为“区县级党校培训对象大多是基层党员,在培训中实施的理论教育,不能及时转化成实践,培训实效不明显”“应该缺什么补什么,多安排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这种课程效果明显”。再如“党性教育无用论”认为“党性锻炼是长时间才有收效的事情,几天的培训不可能受到成效,没有必要进行党性教育”“组织、纪检部门已经常性地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党校没必要再浪费有限的培训时间来进行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等。
另一方面,基层党校自身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偏差。在主课主业问题上,认识把握不深刻。培训班课程安排中,在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者关系的把握上,存在坚持力度不够,定力不足的现象,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偏重于个人需求、岗位需求,而轻视组织需求,导致在党校培训过程中,主课需求不明显,培训屈服于市场需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主课储备不足。可见,思想误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施训单位与受训学员的思想中,这就造成了在党校培训定位上存在部分体制机制不清晰的状况,在培训方案设计时,主业主课不突出,凸显不出党校特点、特色。
(二)基层党校主课内容体系框架不够明确
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中,主课“讲什么”是一个核心问题。党校是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围绕总体布局,按照培养“四铁”(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干部的要求,担负起培养适应新时期各项工作要求的干部。使党校教育成为从严教育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敢于担当,不辱使命,把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摆在第一重要位置决不动摇。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应该成为党校的主业主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在中央党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市(地)委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20%。这为党校今后的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这是党校教育根本和第一要义,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要。但就目前基层党校的能力水平而言,关于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具体应分解成几大板块,每一板块的具体课程如何分解,课程具体内容如何设置,缺少统一的教材为蓝本;主课框架体系中,板块与板块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顺序安排,尚待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亟需对课程设计进行科学研究。
(三)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中,主课“谁来讲”是一个棘手问题?各个党校的特色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自有教师薄弱问题。一门课程能否顺利实施,需要有相应教学能力的教师的支持,有赖于对课程研究成果的积累。区县级党校的教师大多是“万金油”式,教师开发课程相对被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培训安排。这样造成长期以来授课教师不能形成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课程内容精细化程度亟需加强。同时,由于区县级党校位于党校系统的最基层,教师受自身水平及所学专业的限制,继续学习的途径不够广泛,对前沿理论的掌握不够及时,高端对接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在外聘教师方面,虽然可选择的教师资源很多,但基层党校对外聘教师的理论素养、政治纪律、授课水平等方面的掌握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全面。这也为教师的选配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
(四)基层党校主课教学实效性有待强化
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中,主课“怎样讲”是一个重要问题。怎样让主课入脑入心产生好的效果,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学培训的方式方法。目前,基本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体验式,以学员交流为主的研讨式,这些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经过长期的探索,确实取到了一定成效。但从培训发展的深化看,这些内容还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致使培训实效打折扣。比如,课堂专题讲授中如何引导学员,真正引起心灵震撼,教学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现场教学中怎样避免走马观花,环节设计上怎样做到丝丝入扣,还需要精心研究设计,挖掘现场教学基地的深层内涵;学员交流研讨活动中,怎样避免学员黏贴复制式的整理稿件,照抄照搬式的念稿发言,这些都需要从培训方式上进一步完善细化,进而创新培训方法,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培训教育模式。
二、基层党校主课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深化认识,强化主责主业意识
基层党校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党的自身建设出发,高度认识党校在干部培训中“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要对《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对党校的定位及主课主业问题进一步明确。比如《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再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在中央党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市(地)委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20%。这些规定为今后基层党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希望这一定位,在全区层面得到强化,区委组织部、受训单位、党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学习,进一步理清思路,充分认识党校培训特点,在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理顺思路,将培训内容分类处理,理论教育、党校教育以党校培训为主,岗位技能等知识以单位自主培训为主,尽量避免“党校办学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的现象出现。
(二)突出重点,强化课程体系研究
要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一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突出重点。即在理论教育方面,要突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突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作为重要课程,突出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在党性教育方面,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党章常规党纪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方面;干部领导素养方面,要加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二是在课程形式选择上要注重综合运用。培训中要综合运用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对各种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渗透性。
(三)多方合力,加强师资建设
针对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师资建设方面,争取实现“四个结合”:一是激励与培养相结合。探索开设主业主课内容课程的相关激励机制,尝试在绩效配比中倾斜。同时,也要努力为教师提供专项培训、业务考察、课题研究等学习交流机会,开拓视野,开阔眼界。二是专业与主业相结合。鉴于基层党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所学专业不尽相同,在教师培养方向上,要夯实基础,加强学科建设,要注重在党校主课建设需求同个人专业方向相结合上下功夫,寻找切合点,为教师培养规划打好基础。三是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估相结合。每月召开教师会议,集思广益研究教学方案,同时从思想、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在新课进课堂前严格把好试讲关,以精品课的要求对授课内容和讲授方法进行评估或评比,经公开评比确定新课是否能进入课堂,从而扎实推进本校教师的主业主课授课水平。四是校内师资与校外师资相结合。建立“大师资库”,建立完备的师资遴选制度,甄选一批优秀的校外专家学者及区内领导干部,进入“大师资库”,完善校内自有师资库、校外专家学者库、区内领导授课库,统筹好“三库”建设。争取实现在党校课堂上外请教师的理论深度和思维高度与区内领导及自有教师的基层经验和“通州语言”,相得益彰,互促共济,有力推动理论课程向工作实践的转化。
(四)创新模式,保障主课实效
模式创新方面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训模式的创新,通过调研及区内外有关资料介绍,有些区县级党校的培训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结合我校多年的培训经验、培训特点,我们可进一步细化培训环节,逐层落实。比如,可以依托项目组,设置学员管理项目组、理论研学项目组、党性教育项目组、学员活动项目组,把握好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扎实做好四个“抓”:一是学员管理项目组抓紧日常管理。从入学教育入手,为学员立规矩,严抓培训制度的落实,规范考核鉴定制度,把遵守纪律、考勤情况、学习表现等方面作为考核内容,严把考核关,从而督促学员,促成学习的内生动力。二是理论研学项目组抓活理论教学。此项目组以专职教师为主要构成,研究理论课程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与交流研讨中,增强与学员互动,能够面对面的解惑答疑,真正解决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理论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实效。三是党性教育项目组抓深党性考察。掌握一批能够强化党性修养的红色教育基地,对其进行深入考察与整理,挖掘教学基地的深刻内涵,形成适合不同班次的成熟的教学环节与教学线路的设计,以丰富的形式推动党性教育内容的深入,增强党性教育实效。四是学员活动项目组抓实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学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功能,实现学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目标,以学员讲坛、交流研讨,党性分析等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三级联动”的方式,在学员活动组织程序中明确支部、党校以及组织部门的责任,各级把好关,注重在活动开展过程客观、科学、及时的对学员近距离考察,力促党性教育升华。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主动地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比如问题牵引教学法、实景模拟教学法、切身体验教学法等教学方式需要教科研部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加强基层党校主业主课建设,秉承积极探索,求实创新的态度,认真探索党校主课体系建设的规律,突破基层党校在主课体系建设方面的瓶颈,形成自身特色,收到培训教育的良好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