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8-03-31郭占锋

社会建设 2018年2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边民社会工作者

郭占锋 许 静

一、引言

李安宅,字仁斋,笔名任责,1924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服务研究班学习,1929年获得学士学位及相当于硕士的社会服务职业证书。①孔令春、彭秀良:《李安宅与边疆社会工作》,《团结报》,2012年5月24日。后来留校,主要从事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20世纪30~40年代,国民政府西迁,全国的经济、文化也随之西迁。因此,许多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边疆工作上,李安宅作为边疆问题专家也加入了服务边疆的队伍中。1938年,李安宅、于式玉夫妇到甘肃拉卜楞进行藏区社会调查,一直待到1941年,创下中国人类学家在一地进行调查时间最长的记录。②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第225页。1941年,李安宅受聘担任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主任,次年开始筹建华西边疆研究所。③孔令春、彭秀良:《李安宅与边疆社会工作》,《团结报》,2012年5月24日。当时,华西边疆研究所与华西边疆研究会、中国边疆学会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地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主办公开演讲、举办文物展览、出版刊物等,表现出边疆研究的繁荣景象。④汪洪亮:《李安宅边疆思想要略》,《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4)。当时的边疆实地研究促进了李安宅对边疆及边疆工作的思考。

我们现在所说的边疆主要是指邻近祖国疆土边界的区域,如远离腹心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地区。⑤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学术探索》,2008(2)。李安宅认为“边疆乃对内地而言。边疆所以不与内地相同的缘故,就自然条件而论,不在方位,而在地形;就人为条件而论,不在部族,而在文化。”“从自然地形看,高原、沙碛、茂草、森林才算边疆;从文化上看,进行粗放游牧者聚居地才算边疆。”①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6,22,18页。李安宅对边疆的定义区别于传统的定义,不仅从地理位置方面来讨论,还提及文化的因素,拓展了“边疆”的含义。由于地形的阻隔造成边疆地区与内地、沿海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文化方面,边疆地区与内地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等存在差异。通过对边疆地区的研究及实地考察,李安宅认为边疆工作主要是社会工作,②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6,22,18页。强调边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今天对于社会工作的定义有很多种,笔者在这里主要采取王思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即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最终达到助人的有效性。”③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第12页。在民国时期,李安宅经过研究与实践,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提出边疆社会工作的定义。综上,社会工作乃是一套软功夫,一套软中有硬的功夫。④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6,22,18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李安宅对于边疆社会工作的定义。

第一,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落后,边疆地区存在诸如发展、教育等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时刻关注边疆地区的问题,逐渐积累经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第二,边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到眼光长远,不只要解决边疆民众眼前的问题,而要注重发展他们的能力。第三,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职业操守,做到以人为本,平等互助,尊重差异,将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工作中。第四,李安宅眼中的社会工作不是革命,所以说它是软功夫,是在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的。软中有硬的意思是,虽然方法不是激进的,但社会工作的动态性、实务性、专业性仍然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硬的效果。⑤席婷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在当今时代中解读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2015(4)。这套软中有硬的功夫是适合边疆的,边疆也需要这种工作。最后,李安宅希望经过边疆社会工作,使内地与边疆协同发展,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才是边疆社会工作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核心特点和工作原则。⑥常宝:《从边疆到民族: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批判与想象——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目前国内的学者多从历史、民族学等方面对李安宅进行研究,笔者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论述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

二、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

李安宅在边疆服务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写出了《边疆社会工作》。这本书不仅是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思想的凝结,对于我们今天边疆社会工作者研究边疆及民族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探索民国时期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

(一)强调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

李安宅作为边疆问题专家,不仅积极投身于边疆的建设中,而且撰写了很多研究文章。李安宅强调边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边疆人民,目标是发展边疆人民的自助能力。其中,边疆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与倡导者的角色,鼓励服务对象在面对困境时自己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经过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与帮助,通过鼓励受助人发展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与方法,连接各种资源为困难人群提供帮助,此之谓‘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功能。同时,社会工作者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服务对象自己学习,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之谓‘自助’。助人自助不仅强调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困难群体获取生存资源,更重要的是发展受助者的能力,即着重开发受助者个人的内在资源,包括智力及其他自身的能力,并帮助服务对象发展能够将外来援助转化为自我发展动力的能力。①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8页。边疆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人口、福利、教育等,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工作范畴,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二)提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往的边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存在歧视边民的问题,将边疆看成敌国或藩属,从而不把边民看成国民;忽视边民生计的问题,只用军事、外交等方式管理边疆,采用形式主义,忽视边民真正的需要,从而逐渐失去了边民的信任。②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25页。因此,李安宅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倡将尊重、接纳、平等等价值观运用到边疆工作中。

社会工作者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以非歧视、真诚的态度对待,认真地倾听和感知服务对象的独特需求,采取不批评的态度,客观理性地接受其优缺点、设身处地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③陈钟林、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53页。以往的边疆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他们缺乏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导,往往采取歧视、不平等的姿态来解决边疆问题,导致很多边疆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李安宅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边疆工作之前,要深入边疆地区,与边民亲密接触,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沟通,才能取得边民的信任。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边疆地区可能与内地地区存在文化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边疆的文化及其与内地文化的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应了解边民的文化与生活背景,理解边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接纳他们的感受与想法,并给予他们肯定与关怀,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李安宅强调先天禀赋的反应,即个别化的原则。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社会工作者为边疆民众服务时,应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服务。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不要替边疆民众做决定,不大包大揽。我们要相信他们有改变自己的能力,鼓励边疆人民自己做决定。社会工作价值观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边疆社会工作者应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边疆民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主张“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一的工作理念

1943年8月17日至28日,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在成都总部召开事工检讨会,会议特别邀请李安宅、于式玉夫妇参加,李安宅在此次会议上做了《研究、服务、训练要连起来》的报告。④彭秀良、高亮:《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一个历史的回顾》,《社会工作》,2013(6)。李安宅认为,边疆工作者到边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动力的持续性问题。通常人们刚进边疆时,对周围的生活和实务持有新鲜的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李安宅提出实施边疆社会工作必须严格,将研究、服务、训练三者结合起来,从而使边疆社会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首先,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开展社会工作研究可以准确掌握服务对象的需要,促进服务活动的开展,完善社会工作理论。其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的人群克服困难,最终使其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边疆历来不被重视,导致边疆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边疆人民面临困境。因此,开展边疆服务是边疆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最后,李安宅认为仅依靠研究和服务还不够,还需要训练同工来扩大社会工作在边疆的影响力,使边疆的优秀人才成为社会工作者,达到助人自助的功效。

李安宅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用于边疆的建设工作。1939年底,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成立,开展了很多服务工作。①孔令春、彭秀良:《李安宅与边疆社会工作》,《团结报》,2012年5月24日。李安宅也介入了这项运动,帮助他后来开辟了“石羊场社会研究站”,这些实践活动,对于今天社会工作者深入边疆地区开展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四)重视对边疆社会工作者的培养

长久以来内地对边疆的认识都不够透彻,导致很多工作都不到位,对于工作者的要求也不高。但是,李安宅看到了边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要求配备优秀的人才服务边疆。他认为工作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正确的处事态度以及适用于边疆工作的技能。强健的体魄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坚实基础,正确的态度可以帮助工作者消除其在边民中的不良影响,工作技能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工作者大多来自内地,对于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等并不了解,因此要对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②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6)。和文化适应的能力。

李安宅在《边疆社会工作》一书中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提出了两点意见:第一,可以使预备工作人员在未参加边疆工作之前就得到有效的训练。为此,应该委托靠近边地或对于边疆有研究历史的大学,由于这些大学对于边地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可以为他们配备相应的资源,由他们来培养和训练边疆社会工作者,这样才能使工作者更好地适应边疆,更快地了解边疆文化。第二,对于正式的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学徒制与督导制相结合的方式,使工作人员脚踏实地,积累经验,最后开拓创新。李安宅通过自身的实践如开辟“乡村研究站”,提出了对边疆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方式即学徒制与督导制;培养设备即设立社会工作实验室;培养地点为靠近边疆或对于边疆有研究历史的大学。③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25页。通过这样的做法,使学生既可以在当地学习,又可以在当地实习,有利于培养人才。李安宅的这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创新性。

三、对于建设边疆地区社会工作的启示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在和平年代仍具有参考价值。目前来说,城市社会工作等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农村社会工作等的研究与实务开展严重不足,民族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更鲜有人提。关注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对于今天边疆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更好地建设边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培养“边疆人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工作者不仅要解决服务对象目前面临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挖掘服务对象的资源,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边疆地区面临众多问题,但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重视。边疆地处偏僻地区,经济较沿海、内地地区发展缓慢,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李安宅重视边疆社会工作的建设,提出边疆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引导边疆人民能为自己服务,即培养边疆人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李安宅设立“边疆文化团”①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68页。,由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通过分工合作扶植边疆,改善边疆人民的物质条件;通过设立边民服务馆与边疆服务队,指导边民问题的解决;同时李安宅注重教育在边疆地区发挥的作用,注重改善当地教育并启发新的教育,实现边民的自助。在市场化、现代化大势下,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要想获得较快发展,除了政府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政策之外,还必须强调人的发展,重视贫困群体发展能力的提高。②阿玛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88-89页。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边疆地区,因此,边疆的发展也要重视提高边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于今天的边疆社会工作者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边疆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社会工作者要挖掘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新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边疆地区,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很多学者将宗教功能与社会工作联系起来,认为在边疆地区,宗教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信教群众的精神心理调适、老年人服务、家庭服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工作性质的功能。③段继业:《宗教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功能》,《青海社会科学》,2005(6)。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借助宗教的力量帮助边疆民众走出困境,增加其面对困境的勇气,帮助其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同时,边疆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处于弱势群体的“边民”挖掘自己拥有的资源与支持网络,通过连接政府的政策优惠的资源,以及发挥其家人、朋友、亲戚的支持作用,使处于弱势群体中的“边民”看到自己拥有的优势,使其看到生活的希望。第二,鼓励边疆民众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的事务中,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培养边民的“参与自觉”④郭占锋:《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开放时代》,2010(1)。意识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社会工作者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促进内地与边疆地区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鼓励边民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其挖掘自身的文化优势,促进边地与内地文化的交融。第三,积极倡导和组织“边民”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文化,连接各种资源为当地民众提供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技能,鼓励其自己建设自己的家乡。如可以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使他们吸收一些新的文化与知识,如农业方面的讲座,可以使“边民”学习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将资源转变为生产力,获得经济的增长。第四,社会工作者应该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就业信息,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能力培训。第五,积极开展边疆教育活动,提高边疆人民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边疆教育不能推动,则边疆难以实现现代化,所谓边疆的现代化,就是“对于边疆文化,因势利导,使之与中原文化混合为一,完成一个中原民族文化,造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国家。”⑤吴文藻:《边政学发凡》,马大正编:《民国边政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09。对于今天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担任宣传者和教育者⑥段继业:《宗教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功能》,《青海社会科学》, 2005(6)。的角色,在当地领袖或政府官员的帮助下,宣传政府的教育政策,鼓励边地人们接受知识与教育,尤其是适龄的学前儿童,鼓励家长将他们送进学校接受教育。

(二)培养边疆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尤其是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与内地并不相同。少数民族的存在,使得边疆的文化更加多样化。对于今天来说,文化视角介入社会工作是当今很多学者都比较关注的方面。①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甘肃社会科学》, 2013(4)。王思斌曾说,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生活处境,其中包括后者的文化因素,社会工作的“人在情境中”“人在环境中”的基本观点都可以把了解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念、生活经验、习惯爱好包括在内。②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甘肃社会科学》, 2013(4)。古学斌等学者通过自己的服务实践警告社会工作者“文化识盲”的问题,指出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工作必须有文化敏感性。③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6)。文化敏感指是在开展跨民族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切实懂得服务对象文化模式及其含义,能够理解和尊重服务对象的基于其民族(族群)文化和价值观的切实需要,并用其易于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④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甘肃社会科学》, 2013(4)。李安宅说“沟通物质文化的人,对于衣食住行等不同的方式,要有设身处地的同情,才能推求其所以然的道理;沟通精神文化的人,对于宗教制度等不同的方式,也要设身处地的同情。”⑤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48页。鼓励边疆社会工作者深入边疆地区,了解边疆地区的历史背景。因此,从事边疆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培养文化能力,即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

培养边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边疆地区,积极参与其中。“参与”是一种学习,是主体或主流文化人群学习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促使其在服务时尊重文化差异,避免造成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以便提供适切性的服务。⑥常宝:《从边疆到民族: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批判与想象——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其次,边疆社会工作者应该虚心向当地民众请教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传统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文化资源,但有些来自内地的社会工作者对于当地的文化了解得并不清楚,因此需要请教当地有权威的人士或者是年长的人来了解当地的历史,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最后,社会工作者要从文化敏感性的视角看待当地的文化及传统习俗,经过培训与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可以由当地的督导或对当地有深入了解的人来为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使社会工作者了解当地环境及文化,从而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表达同感,获得边民的信任。

(三)注重“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一的服务原则

在边疆社会工作中,李安宅坚持将研究、服务、训练结合起来,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使边疆社会工作走向成功。

首先,研究是开展服务的前期工作。服务边疆,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边疆的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进入边疆之前,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历史、民风民俗等进行详细研究,了解边民真正的需求,从而为服务提供详实的资料。其次,服务是研究的目的。边疆工作与边疆研究的契合点在于采用“服务的手段”,这不仅是因为学以致用的原则,更是因为旁观式访问的原则不如同情其处境,参加其行动,更来得亲切自然而易洞明其窃要。⑦岳天明:《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兼及中国社会工作的学术史意识》,《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如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为边民提供服务,如个案方法可以调节个人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小组可以用于妇女的增权和增能;社区的方法可以培养边疆民族地区自决、自助和互助精神的建设。服务不仅解决了边民的需求,也使工作者提高技能,获得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使研究更加具体。为了更好的服务边疆,需要扩大宣传,最有效的宣传乃是使人共同参加实地研究,即培养同工。

培养同工,对于社会工作在边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地优秀的人才或领袖,他们与当地民众有相同的语言、相似的生活环境、共同的生活经历或宗教信仰,因此,介入边民的生活中,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如调节当地民众的纠纷,增强当地凝聚力等。对于服务对象来说,由于社会工作者是自己本民族或本地区的人,对当地环境熟悉,所以他们也更倾向于向其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因此,需要在边疆地区发展同工。例如,以新疆为例,在维吾尔族(也可能是其他少数民族)中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是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当地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选择。①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甘肃社会科学》, 2013(4)。在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将服务与研究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训练自我、在服务中做好研究,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同时,不断发展同工,使更多的人使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进行边疆社会工作。

(四)加强边疆社会工作者的培育

由于历史上对于边疆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内地对于边疆的认识比较简单、模糊,对工作人员要求不高。其实,建设边疆更需要优秀的社会工作者的参与。李安宅重视对边疆工作者的培养问题,对于今天边疆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有启发作用。

由于边地自然条件恶劣,条件比较艰苦,因此从事此工作的人比较少。首先,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吸引就业的优惠政策,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一些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前来边疆地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和信教群众较多的社区,可根据需要配备政治立场坚定、熟悉民族和宗教事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边疆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与福利待遇,并不断完善休假制度等。其次,专业培训方面,可以依托当地的学校或者是对于边疆地区有研究历史的学校,来为工作者进行培训,传授其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知识,不仅可以使工作者丰富知识,而且在当地接受教育训练,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更好地适应环境。再次,采取学徒制与督导制的方式提高边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社会工作督导通常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向资浅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通过定期的会谈与指导,帮助后者学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角色,将专业知识、价值与技巧内化,从而确保服务的品质。②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131页。社会工作者在督导的指导与帮助下,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累经验,挖掘潜能,不断开拓创新。最后,也可以在当地选拔优秀的人才,培养他们成为同工或志愿者。由于他们对当地比较熟悉,与当地民众文化、语言、习俗、经历等相同,有很多当地民众也比较信任他们,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视在年轻的维吾尔族青年中培养社会工作者,包括送维吾尔族大学毕业生到内地社会工作专业院校接受专业培训,用来发展本地的社会工作专业,将优秀毕业生送到社会工作岗位去锻炼,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③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甘肃社会科学》, 2013(4)。

四、小 结

李安宅对边疆工作的研究,不但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且拓展了中国早期的社会工作思想。李安宅创造性地提出“边疆工作主要是社会工作。这工作,要有平易切实的手段,宽大庄严的态度,母鸡孵卵的工夫,充实一致的机构,常期推进的计划。”①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第26页。边疆社会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需要边疆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的工作热情与踏实耐心的工作态度,深入边疆地区,与当地民众一起建设边疆。

关注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社会工作历史,阅读这个时期的著作,如李安宅、蒋旨昂的著作,对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研究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已经出版的社会学史著作中也很少提到李安宅的贡献,更不用说论及他的边疆社会工作了。②朱慧敏、彭秀良:《李安宅与边疆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2016(7)。李安宅提出“边疆需要内地的扶植与发扬,内地需要边疆的充实与洗练”。内地与边疆是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目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如边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工作的辅助,矛盾冲突需要社会工作的协调等。③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综述》,《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4)。因此,对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思想的研究对于今天的边疆社会工作乃至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边民社会工作者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