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法制新闻报道
2018-03-31王春华
王春华
所谓法制新闻报道就是:新近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法制新闻报道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承载着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又不断融入国家法治建设的软实力提升中。法制新闻报道从过去单纯的图文、语音、视频等呈现形式,到现在借助网络新媒介有了新的触角。面对今天科技的不断变现,法制新闻报道展现出的多样性、互动性、导向性更为显著,法制新闻的传播更加接地气。
一、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一直与我国的普法过程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及国家普法战略的实施,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受众了解、学习更多法律知识的心理需求凸显,法制新闻报道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1980年8月1日《中国法制报》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法制新闻事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报纸、电视、杂志、电台都设立了法制栏目,全国各地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经过多年发展,法制新闻报道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央视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济南电视台的《有话好好说》等法制节目,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
2008年之后,中国迅速进入3G时代,2009年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横空出世,2013年4G网络推出,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法制新闻报道迅速搭上网络新高速,法制新闻传播有了新的视角和探索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各级法制新闻主管单位、宣传等部门迅速入驻各大网络客户端平台,法制新闻传播普及面达到新的高度。
纵观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其报道的面越来越宽广,不再仅仅宣传报道政法系统的资讯、领导活动、案件诉讼、犯罪事件等题材,而是涉及法律制度、法律实施、法律监督、纪律监察、社会公平公正、公民权益等等题材。一些媒体的法制新闻经常报道涉赌、涉毒、涉黑、涉黄案件或热点诉讼案件,极强的现场感加上详细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读者的眼球。近几年,部分媒体不管是综合新闻栏目还是法制栏目,在对社会反响较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后,都会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点评。专家的点评往往让事件又上升到国家法治层面,深奥的道理通过专家通俗易懂的点评,既让受众学到了法律知识,又极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法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从最初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的法制新闻传播,到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新载体的加盟,法制新闻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报道质量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法制新闻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接受、喜欢,媒体法制新闻栏目越来越多,但这些栏目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总体来看,中央级媒体法制栏目的整体质量要远高于省级媒体法制新闻栏目的质量,省级新闻媒体法制栏目的整体质量又远高于市县级法制新闻栏目的质量。法制新闻选题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又要符合社会伦理,采编过程中要认真严肃,确保报道内容真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前法制专版、法制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一些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有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也导致部分法制新闻质量不高。
(二)报道结构方面的问题
虽然法制新闻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但是报道涉及面还是较窄,政法系统新闻偏多,涉及民生、与社会相关的题材较少。其次,在法制新闻案件报道上,刑事案件报道较多,而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商事案件报道较少,不利于受众法律知识的学习及法律意识的提高,与法制新闻报道的初衷不一致。
(三)采写过程中的问题
法制新闻在对涉黄赌毒及凶杀案件进行报道时,往往出现过度渲染故事情节的问题。法制新闻工作者要把握好采写分寸,不要为了追求收视率、吸引受众眼球而过度报道案件细节;不要使用夸张的标题,要通过案件尽量多地挖掘涉及的法律常识,真正达到使受众通过案件掌握法律知识的目的。
随着法制新闻报道的飞速发展和更多受众的日益关注,媒体在法制新闻报道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受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媒体不惜侵犯他人隐私来制造所谓的猛料新闻。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经常过度揭露隐私,比如对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员拍摄特写镜头,对他们的亲属不加保护地曝光等。个人隐私的过度暴露,不但加剧了犯罪嫌疑人、犯罪人员及其家属的痛苦,而且可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冷落。
三、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法制新闻报道
(一)理念上要转型,满足社会公众的更高需求
法制新闻报道“不应仅满足于给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应当承担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帮助人们提高素质的使命”,这是法制新闻报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当下,公众的普法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已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受众对于立法规定和案件情况的理解和疑问更为深入,这一点从近些年微博上对一些案件的点评就可见一斑。
因此,媒体在法制新闻报道的理念上也要进行转换。普法宣传不应局限于对法律规定的简单解释,更要注重对法律公平、正义精神的传递与弘扬。记者报道不仅要介绍案情,也要传递立意;专家解读不仅要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还要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药家鑫案,当公众对于“激情杀人”的辩护理由感到不解的时候,一些媒体就将抗辩理由的来龙去脉、适用情形和立法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及时回答了公众疑问。
事实上,新时期的法制新闻报道理念就是一种“法治精神”的传达,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启迪,既告诉公众要遵法、守法,又要在遭到侵犯时勇于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实际上是一种由“知法”到“信法”、由“懂法”到“用法”的转变。
(二)能力上要提高,谨守三个基本原则
法制新闻报道属于专业性要求很高的报道,报道内容均涉法,而法律的表述是严谨的,因此采写法制新闻,要比采写其他类型报道要求更多。在实际工作中,法制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虽然法制新闻的编辑、记者并不是法律专家,但是通过专业的指导与培训,一些最基本的不当处理是绝对可以避免的。具体来说,至少要谨守以下3个基本原则。
1.保持理性,克服报道冲动
对于政策性强的敏感话题、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采访报道时要保持适度克制,不得以引诱方式进行采访。比如2010年发生的“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一些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就泄露了警方的侦破手段,客观上刺激了劫匪。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涉及公共利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要保守秘密,媒体工作者更要注意保密,承担起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灵活应对,保证消息权威
新《刑事诉讼法》压缩了媒体获取消息源的空间,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援引公开的法律文书。做到这一点,即便有瑕疵,特许权原则也可减轻媒体责任。当然,即便来源权威,信息也未必总能准确,比如“南霸天”刘景全名誉侵权一案。因此,媒体必须灵活应对,一旦报道依据发生变化,相关报道内容也要及时跟进纠正。
3.谨守程序,警惕媒介审判
法制新闻报道要严格依从法律程序,对于未定论的法制事件,要多做程序性报道,切不可“超越诉讼程序,进行预先定性定罪式的报道和评论”,以免无罪变有罪,小罪变大罪,此罪变彼罪,最终形成“媒介审判”。近些年最典型的就是药家鑫案和李昌奎案。
(三)顺时而变,迅速融入新时代
法制新闻报道借助网络的东风,需顺时而变,进行品牌整合凝聚新能量,吸取原有传统媒体的宝贵经验,更好地打造新时代法制新闻报道的差异化品牌。数字化对法制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制新闻报道要沉下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中立性舆论监督原则。同时,法制新闻报道还要浮起来,打造新媒体微时代法制新闻报道一体化品牌,不单单局限于图文、影音传播,而是更多借助新技术、新平台,探索法制新闻报道新途径,结合法律传播的经纬度,做法制新闻传播的引领者,结合科技的不断变现,快速整合财力、人力等各方面资源,迅速融入新时代,打造法制新闻报道的新航母。
①蓝鸿文主编:《专业采访报道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姚广宜主编:《法治新闻实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③康轶捷:《报纸法制新闻报道现状与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④华而赓:《法律语言概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⑤吴飞 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⑥李成连:《新闻官司防范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⑦漆亚林:《犯罪新闻采写中应注意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⑧朱淳良:《法制新闻的崛起与人才培养的滞后》[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⑨王思达:《中国法制新闻研究现状》[J],《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5期
⑩段媛媛:《如何做好新时期法制新闻报道》[J],《中国广播》,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