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现状与展望

2018-03-31吴剑挥李成鹏郝纯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胰体胰头胰腺

吴剑挥,李成鹏,郝纯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14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是相对罕见的胰腺疾病,占全部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9%~2.7%、囊性肿瘤的5%。SPN好发于年轻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5~1∶10[1-2]。该肿瘤最早由Frantz于1959年描述[3]。1996年WHO胰腺外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其正式命名为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并将其分类为生物学行为未定或交界性恶性潜能的肿瘤[4]。随着研究的深入,2010年WHO病理分类(消化系统)将其定义为恶性肿瘤,更名为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但仍强调其为低度恶性肿瘤[5]。随着SPN被广泛认知,国内外病例报道数量均逐年增加。由于SPN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6-7]。

世界第一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由Becmeur于1996年报道[8]。2003年Carricaburu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手术治疗SPN的病例[9]。随着胰腺领域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普及、经验积累,使用腹腔镜完成SPN切除的病例数逐年增多。虽然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显而易见,但SPN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是否足够安全,并且如何针对不同的SPN患者选择最恰当的腹腔镜手术方式目前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与阐述。

1 检索数据概览

使用PubMed对关键词“laparoscopic”、“solid pseudopapillary”进行文献检索。因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仍存在一定差异,故未纳入分析。部分针对胰腺低度恶性肿瘤的文章虽包含了少量SPN病例,但并未针对SPN进行总结分析,因此未列入统计。根据上述检索条件,截至2018年8月,共筛选出相关文章29篇,涉及腹腔镜手术切除的SPN患者共127例。其中胰体尾脾切除53例,保脾胰体尾切除40例,胰腺中段切除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肿瘤剜除(包括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11例。

2 SPN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评价

SPN多见于年轻女性,且为低度恶性肿瘤,根治术后10年生存率可达90%[10]。因此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主要在于手术切口微创、美观及保持术后正常的心理状态。但SPN不同于常规施行腹腔镜手术的胰腺癌患者,SPN往往瘤体较大、质脆呈囊实性,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肿瘤破裂及种植转移,给本来可长期生存的患者带来严重灾难。因而手术安全性,包括围手术期安全、肿瘤无复发安全两方面,更是这部分患者的首要考量因素。

2009年Fais等首次经过长期随访,总结了3例SPN腹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病例[11],肿瘤直径平均3.4 cm,经过长达38个月(32~42个月)的随访,3例患者均出现了术后腹腔内肿瘤复发。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患者均施行了腹腔镜术中穿刺活检,且1例患者因肿瘤位于胰头,为避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选择肿瘤姑息切除。但Takamatsu与Kim各报道了1例SPN破裂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案例,术后分别经过24个月、6个月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12-13]。Inoko与Tada等[14-15]术前使用了内镜穿刺活检,经过6个月、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因此多推测Fais腹腔种植来源于术中穿刺活检及气腹的双重作用[16],但亦无法排除其他学者病例随访时间过短的可能。虽然术前和/或术中穿刺活检未必一定导致种植转移,但随着目前对SPN的广泛认知,接近70%的病例可做到术前影像学确诊而无需活检。而即使需要活检病理诊断规划手术,也建议优化穿刺路径,避免直接刺破肿瘤的高危操作[17]。另一方面,Fais的病例也说明SPN作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经过腹盆腔增强CT/MRI超过3年的长时间随访才有可能充分评价SPN腹腔镜手术肿瘤无复发的安全性。但亦有学者推荐超过5年的长期随访[18]。

3 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治疗SPN的现状

SPN多发于胰腺体尾部,约占全部SPN的60%[2];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临床开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因此也是目前腹腔镜治疗SPN的主要术式。但由于SPN发病率低,难以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目前仅有2013年的一项关于腹腔镜对比开放手术治疗胰体尾SPN的回顾性临床研究[16]。手术方式均为保脾或不保脾的远端胰体尾切除术,15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肿瘤直径平均(5.1±1.6)cm,小于开放手术[(7.7±4.1)cm](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其本质上源于处理胰腺断端的方式无明显差别。本研究中腹腔镜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3~100个月),开放组为45个月(17~127个月)。开放组1例患者术后6年发现腹腔种植转移,推测系SPN恶性生物学行为导致的转移,而非手术技术因素。因此,本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筛选病例,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治疗直径约5 cm或更小的SPN,与开放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对于肿瘤直径约10 cm或更大的胰体尾SPN是否仍适于腹腔镜手术切除,目前仅有少量临床个案数据。Petrosyan等[18]报道,腹腔镜手术治疗1例直径13 cm的胰体SPN并保留脾脏,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Tada等[15]采用腹腔镜手辅助切除1例直径12.5 cm的胰体SPN,认为手辅助在切除巨大SPN时可安全显露术野,并充分把持住肿瘤,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Senthilnathan等[19]于2017年报道了一组17例SPN的腹腔镜切除病例,肿瘤直径平均(7.5±2.4)cm,最大1例为13 cm,行保脾胰体尾切除,但研究缺乏详细的分组数据。因此,目前关于体积较大的SPN能否行腹腔镜切除缺乏大样本的数据分析,且随访时间均较短,关于其病例筛选指征、手术技巧运用也缺乏详细论述,建议在有经验的诊疗中心有选择的开展。

4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SPN的现状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具有术野放大作用,因此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SPN可能更容易保留脾脏[20],而脾脏对维持年轻患者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21]。但即使Warshaw保脾术,对脾门血管的处理、保留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Cavallini等[22]于2010年报道了5例SPN保脾胰体尾切除,其中2例为Warshaw法,3例为Kimura法,术后1例患者因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并出现胰瘘,1例并发乳糜瘘,中位随访62个月(5~8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Jarry等[23]于2012年同样报道了5例使用Warshaw法的保脾胰体尾切除,肿瘤直径平均4.5 cm(2.2~8.0 cm),其中1例因术中医源性损伤未能保脾,其中肿瘤直径最大(5 cm与8 cm)的2例患者术后分别因腹腔出血、脾坏死行二次手术。但从肿瘤根治效果看,中位随访60个月(12~10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Cai等[24]于2013年报道了4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肿瘤直径平均4.0 cm(3.0~5.0 cm),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20~5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Nakamura等[25]于2015年分析了拟行保脾胰体尾切除的14例患者,如无法完成腹腔镜下Kimura法保脾,则改为Warshaw法或放弃保脾。最终8例SPN患者接受了保脾腔镜胰体尾切除术,6例未能保脾。虽然有选择偏倚,但在术者自身质控的前提下,保脾与否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 vs. 16.7%,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该文章也首次纳入了SPN恶性病理征象的因素分析,行常规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的6例患者中3例(50%)具有组织学恶性征象,而保脾的8例患者中仅1例(12.5%)存在恶性征象,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8),故不能明确是肿瘤大小还是恶性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保脾难度。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0个月(11~52个月)与39个月(10~10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上述有限临床数据显示,能完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的病例其肿瘤体积普遍较小。但在一些诊疗中心,其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仍较单纯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明显增高。虽然目前报道的SPN病例均做到了R0切除,未见肿瘤复发,但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应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更需要在超过5年的长期随访下评价具有恶性征象的SPN患者的远期疗效。

5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SPN的现状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一些胰腺中心已能常规开展,但胰头SPN胰管胆管未扩张,肿瘤周边血运丰富;患者年轻、肿瘤生物学行为好,一旦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难以处置,因此目前临床开展及病例报道均较少。2014年Senthilnathan等首次报道了为1例6.1 cm胰头SPN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访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腔镜下狭窄成形术修复;该作者于2016年另报道了4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并发术后腹腔出血[19]。Torres等[26]报道了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直径分别为3.0 cm与4.1 cm,术后随访8个月、5个月,未见异常。Namur等[27]同样报道了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直径分别为2.5 cm、8.0 cm,随访38个月与63个月,1例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上述少量临床数据显示,胰头SPN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存在胆肠吻合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可能仍需再次开腹手术治疗。因此如何评价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实际效益,仍需更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数据总结。

6 SPN保留胰腺实质的手术

由于SPN患者多较年轻,因此保留更多胰腺实质以维持术后正常的胰腺内分泌、外分泌功能也是学者们考量的因素。胰腺中段切除术后患者内分泌、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与5%,但行大范围胰体尾切除术后的患者分别为38%与15.6%[28]。保留胰腺实质主要有两种术式,胰腺肿瘤剜除术与胰腺中段切除术。剜除胰头SPN除可保留胰腺实质,还类似于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目的是避免施行胆肠吻合,以防止术后可能出现的胆肠反流、胆肠吻合口狭窄。2014年Afridi等报道了4例SPN剜除术,其中3例肿瘤位于胰头,均无梗阻性黄疸;1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10 cm,完整切除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另有1例患者联合切除了部分胆管并行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随访56个月未见异常[29]。Tsai等[30]报道了1例位于胰腺钩突的SPN剜除术,肿瘤直径5.5 cm,完整切除术后随访20个月无复发。

关于胰腺中段切除治疗SPN的最大样本量来自Chen等2014年的回顾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肿瘤直径平均5.1 cm(3.8~6.2 cm),采用胰肠吻合完成重建,术后2例(20%)患者出现胰瘘,平均随访22.9个月(3~48个月),无肿瘤复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异常[31]。因此能否完成肿瘤剜除术或胰腺中段切除,肿瘤直径不是主因,肿瘤位置及与胰腺、胰管、胆管的关系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对病例选择有较严格的要求,并对腹腔镜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小样本的研究显示,其术后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别,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随着国内健康观念的深入、体检的普及,SPN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大部分肿瘤可在较小时获得确诊。目前胰腺腔镜外科技术日益成熟,针对年轻女性的特点,对于大部分胰体尾SPN,行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即使SPN位于胰头,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成熟后,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对于直径较大的SPN,即使有成功的个案报道,也应注意到幸存者偏差的理念,在目前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的前提下,术者更应怀有“谨慎”的态度,严谨选择患者,慎重开展相关手术。

猜你喜欢

胰体胰头胰腺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胰体尾癌标准或扩大胰体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体会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