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研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2018-03-30王瑞妮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造力教学模式

王瑞妮

摘要:目前创客教育是教育研究领域及教育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其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对美国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主要分析了创客教育的起源与内涵,梳理了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成果,探寻创客教育对高校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创造力 创客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30-02

美国制造业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其制造业实力在高科技领域与其他国家相比遥遥领先。[1]全球各个国家制造业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物联网的推动下,都在不断走向数字化,使制造方式更加灵活,成本更低。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这种制造业以数字技术与个人制造的结合为特征[2],由此,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群体——创客(maker),并由他们并引发了一场令全球瞩目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创客运动就是通过自己操作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制造产品的一种趋向,在这个过程特别注重利用闲置的电子设备、塑料制品、其他原材料,同时引入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使制作过程更便捷、成本更低。创造教育正是美国教育领域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创客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创客”一词源自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12年出版的Maker: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他认为“创客是一群热爱创造并以此为目标,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源化工具等高科技技术,把创意转变为产品的人”。[3]有学者称“创客”可以说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又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4]“创客”体现了一种理性思维,它把分享和传播知识当成一种义务并从中体验到乐趣,鼓励创新同时分享创新,共享收益。由此看来,创客的本质是通过创造出具有新颖性的产品来满足社会不断出新的新需求,是热衷于创意、设计和制造的新兴群体。创客有着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创新,创客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创造性思维,他们能够设计、制造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产品;其次是分享,创客乐于与他人分享创意、技术,秉持开放、共享、合作、互利的理念;最后是实践,创客注重实作,亲身参与制作过程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打破地域与时空的限制,实现异空间之间的合作,为创客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同时为知识与技术相融合、创意设计与实际应用相融合创造了机会。创客运动的兴起在中国教育领域掀起了培养创新理念、提高创新技能、孕育创新文化的浪潮,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法。2014年美国著名教育变革家、K-12创新思维训练创始人Libby Falck指出:创客教育将是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金钥匙”。[6]同年在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支持下,美国白宫首次承办了“创客嘉年华”活动,宣布在美国实施推动创客教育的整体措施。[7] 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中指出,“创客空间”将成为加快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助推器,而创客教育则是提升学生实践力、探究力和创造力,促进高等教育革的战略性策略。[8]

二、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的现状

关于创客教育的研究,国内外才刚刚起步,它起源于美国创客运动的兴起。查阅国内外关于创客教育的文献资料后发现,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创客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二是创客空间建设问题,三是如何实现创客教育以及设计创客教学模式。这三者之间相互支持,只有准确理解创客教育内涵和本质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创客教学模式,而创客空间的建设是创客教学模式实施的有力保障,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客教学模式设计的灵魂。

(一)创客教育的定义

“创客教育”即是“创客+教育”的搭配组合,国外文献资料里主要使用的是“maker”“maker movement”这些术语,鲜少有直接使用“maker education”这一术语。起源于美国的创客教育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由美国政府发布的《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中指出创客教育就是“通过校内教育与校外资源间的合作与分享,搭建创客空间以及开发各种创客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体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与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创客”。而国内在引入创客教育这一概念后,学术界对此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形成了三种不同视角的定义:第一种是以祝智庭、黎加厚为代表的创客教育形态说,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同时融合了“从做中学”、项目学习法、体验学习等教育理念的教育形態,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操作性。第二种是以郑燕林、李卢一为代表的创客教育过程说,他们认为创客教育就是借助于创客空间,让青少年在其中制作创意产品从而体会创造乐趣的过程,它是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为目标的动态化学习过程。第三种是以傅、王辞晓为代表的创客教育课程说,他们批评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制约了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严重缺乏,因此需要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他们认为创客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它正是基于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操作技能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二)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即创造活动进行的空间场所,这个场所既可以指有形空间场地、设备,也包括无形的网络空间。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中分享、讨论自己的创意,激发灵感、创造产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世界上已经建立了两千多个创客空间,且还在持续增长。美国是最早建立创客空间的国家,目前有近百所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建立了创客空间,免费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设备支持。与高校相比,美国中小学阶段的创客教育在2013年前后才逐渐起步,创客空间建设也是美国中小学阶段创客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的带领下,世界各个国家掀起了创客教育运用的热潮,我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上海最早建立了“新车间”,这标志着创客运动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率先加入创客空间建设中,他们作为我国创客教育的先行者带领中国高校如火如荼地进入到创客教育运动中。在基础教育领域,温州实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也开始了创客教育的探索。

(三)创客教学法

将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看待是在2014年之后国内学术界出现的一种新思路。如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主题,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指导理念及教学模式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王旭卿进一步提出创客教育模式研究应着重研究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了“创意、设计、制作、分享和评价”五步创客教学法。

三、创客教育研究对我国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从创客教育研究及发展趋势来看,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解除传统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约束。[9]创客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与创新相关的能力,即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设计解决问题方案能力和实践其方案的能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年)》中提出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创客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力,正好与改革目标之相吻合,因此在我国高校逐步推广和完善创客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首先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明确创客教育在现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若要融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依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我国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将以传统教育为主。现阶段创客教育不会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辅助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不足之处的补充和改善。

(二)探索多方协作的创客教育发展模式

创客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新兴教学模式,因此创客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各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教育主管部分应该作为创客教育的引领者,通过组织、鼓励相关学者研究国外创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学习其优秀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并为我所用;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创客教育新模式。高校是创客教育开展的主战场。高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与创客教育相关的研究活动,搭建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基础设施平台,组织力量研发形式多样的创客教育课程,为创客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创客教育鼓励學生走出课堂,积极实践。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真实的土壤,而不仅仅是模拟的环境。因此,社会力量参与可以为开展创客教育提供实践的场所、设备与技术的支持与指导,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空间。

(三)加强创客教师培养,建设创客型师资团队

目前看来,国内能够担任创客教师角色的人才十分匮乏,短期内培养出大量师资的设想难以实现,因此,在集中资源对各学科挑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加强培训的同时,应积极吸纳专业以及背景广泛的跨界导师以解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参考文献:

[1]Wadhwa,V.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Is in America,Not China:How New Technology Is Driving a U.S. IndustrialComeback[J].Foreign Policy,2012-07-17.

[2]Manufacturing: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J].The Economist,2012-04-21.

[3]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究,2015(2):23-33.

[5]徐大湧.创客更是一种时代精神[J].现代制造工程,2015(2):1.

[6]Libby Falck, Beyond the maker movement: How the change makers ar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DB/OL]. http://www.forbes.com/sites/singularity/2014/07/29/beyond-the-maker- movement-how-the-changemakers-are-the-future-of-education/,2015-05-23.

[7]Caleb Kraft,White House Maker Faire Fact Sheet Has Been Released[DB /OL]. http://makezine.com,2015-05-22.

[8](美)NMC地平线项目组.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3-22.

[9](美)Ronald A.Beghetto James C.Kaufman.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6-89.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创造力教学模式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