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2018-03-30李阳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舞蹈专业素质教育大学生

李阳

摘要:社会能力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本素养,这是现代大学生能够有效处理生活和社会中各种问题的基础。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的社会能力,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有效的基础指标。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对于现代高校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舞蹈能力发挥出来,更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相应的成就,这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舞蹈专业 大学生 社会能力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4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90-02

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进行解决的重要能力。但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职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能力已经不仅仅是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是在解决问题期间或解决问题后是否能保持健康心态的能力;在面对困难时,大学生能否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和做出适当的行为。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现代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进行探究,提出了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社会是人群接触的基础形式,而现代大学生想要融入社会就需要做好相应的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学习。而在大学生进行大学知识的学习时,应当熟练应用知识解决社会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就目前来说,大学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积累,更是人际关系、价值观、认知能力进行培养的平台。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到自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规范进行理解,并意识到自身能力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这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于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认为艺术类职业难以对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只能当“花瓶”,所以在学习和就业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能力。所以对于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能力的培养甚至更加重要。

(二)应对就业压力

在人才需求的竞争中,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素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学校的办学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自身的专业知识才是人才市场的敲门砖。所以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保证现代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其就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竞争更加激烈。舞蹈专业大学生要发挥自身能力,面对就业压力,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才能保证自身定位准确。

(三)促进学习能力提高

现代教育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差并非导致学生就业失败的主要因素。而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利用资源,无法发挥自身特长,从而导致自身学习成绩较差。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在对其他事物进行认知时出现偏差,难以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难以应用正确的方式学习,并且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舞蹈专业属于技能专业,其专业知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在人才招聘中,多数招聘岗位对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学习成绩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所以,对学生进行社会能力培养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

二、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目标

虽然现代教学研究中,对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显示,社会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诸多方面产生明显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现代舞蹈专业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将其引入实际教育中。而在社会能力培养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调适能力是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舞蹈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且根据舞蹈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强化社会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进行相应的成功思维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成功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建立第二课堂

由于舞蹈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所以就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应当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在校内学生可以开设舞蹈班,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使学生提早适应人际交往和工作状态,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技能。而在校外实践学习时,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在舞蹈室、文艺表演团队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并对自身状况进行准确定位。如果学生面对社会产生迷茫的心理时,教师应当予以学生指导,保证学生在进行就业的初步选择时具有相应的认知。就目前来说,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并对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人际交互能力

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是需要营造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所以学生在进行社会能力培养时,应当以他人交往为主,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他人,并将自己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换位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交往时的互动能力。教师在进行环境的设置和常规课程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和社会上进行相应的交往学习。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以情绪调节为主,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和互动学習中,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状况应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做好相应的角色定位。

三、结语

加强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主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保证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正确地认识自我。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需要面对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帮助舞蹈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社会能力培养,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良好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丹.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3):111-118.

[2]方圆妹.大学生“进社会”能力培养需要的梯级实践体系构建——基于广州工商学院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190-191.

[3]贺冬琴.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7.

[4]贾红丽.浅谈社会能力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5):131-13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舞蹈专业素质教育大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培养与就业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及反思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