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俄童谣类型比较看两国儿童教育的异同

2018-03-30李彤彤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异同

李彤彤

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童谣作为儿童成长的启蒙教育方式早已受到了家长的青睐。在中国,童谣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尧舜禹时期,这在《诗经》中已有记载。童谣是一种民间创作,是一种口传文学,吟诵时郎朗上口、节奏轻快、便于记忆,传唱度极高,生命力和感染力极强。儿童在吟诵童谣时能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本文中国童谣部分根据金波先生编著的《中国传统童瑶书系》一书,俄罗斯童谣部分根据学者科利亚迪奇·塔季扬娜·米哈伊洛夫娜(Колядич Татьяна Михайловна)的观点,从中俄两国童谣类型入手,比较分析童谣在教育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俄童谣 异同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83-03

童谣内容丰富、短小精练,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的生活并再现了各种生活场景,对生活常识和经验进行总结,给人以启发和教育。无论中外,童谣都在儿童成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的儿童童谣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国之间教育的异同。

一、中国童谣与俄罗斯童谣的分类

金波先生编著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一书,将中国传统童谣共分为11类:摇篮曲、游戏歌、童趣歌、故事歌、谜语歌、记忆歌、自然歌、逗趣歌、绕口令、顶针歌、问答歌。俄罗斯则由于各学者之间的观点没有达成共识,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以至于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相对来说按照俄罗斯学者科利亚迪奇·塔季扬娜·米哈伊洛夫娜(Колядич Татьяна Михайловна)的观点进行分类,更加系统和详尽,本文以她的分类类型为主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她的观点,俄罗斯的童谣共有17类:摇篮曲、幼儿认知语、俏皮话、无限循环故事、逗乐诗、绕口令、儿童嘲弄别人的顺口溜、寓言故事、回文诗、呼唤诗、自言语、民诗、数数儿的儿谣、游戏歌、沉默游戏、唬人故事、谜语。从分类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俄两国的童谣中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同。

二、中俄童謠类型中的相同处

根据类型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俄两国童谣中都有摇篮曲、顶真歌、绕口令、寓言故事、谜语和游戏歌。这些童谣不仅在形式上一样而且在内容上也几乎是一模一样。

摇篮曲(Колыбельные песни)是一种古老的形式,由母亲在幼儿入睡时进行表演,通常曲调舒缓、形式简单,孩子可以通过母亲的声音得以平静、甘甜地入睡。摇篮曲既可以抚慰幼儿情绪刺激幼儿大脑成长,又可以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回文诗(Перевёртыши)不仅在俄罗斯经常使用,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但中国更常见的是顶针形式,故在中国称为顶针诗。一句话的末尾是下一句的开头,这种形式句句相连,语感连贯,此类童谣更适合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游戏歌(Игровые песни)是指伴随儿童游戏时所唱、说的歌谣。可以使孩子在游戏时更有乐趣、韵律十足。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快乐,也在游戏中学会了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相处与分享。

寓言故事(Небылицы)这一体裁通常都是生活场景加上幻想的故事情节,通过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表明一个道理或者描述一件事情后,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或启发。故事内容诙谐幽默深受儿童喜爱,情节引人入胜富有趣味性,很容易使儿童融入情节之中并产生共鸣,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开发儿童智力。俄罗斯的寓言故事通常是在儿童6~8岁左右时使用。孩子已经能够明白故事的内容以及故事中的深层寓意,可以独立分辨出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构的,寓言故事的应用重在开发儿童智力、创造力以及拓展儿童思维。

谜语(Загадки)是一种隐藏事物名称的艺术形式,它陈述事物的性质、外貌,通过对事物巧妙的、形象的描述组成谜面,供儿童思考猜答。此类童谣对儿童的思维训练非常有好处,它可以引发孩子观察事物和培养对事物的思考能力,从而建立起事物与语言的联系,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与锻炼作用。让孩子猜谜语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如果孩子回答出了正确答案会非常有成就感。

绕口令(Скороговорки)在中国又叫拗口令。无论中俄它都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它的组成十分简单。一首绕口令总的词汇并不多,但是由于词汇发音相同、相似,重叠等形式将这一系列词语集中在了一起读起来节奏感极强,语韵明朗让人朗朗上口,同时又因为需要快速而正确地读出这些词,对孩子的语言及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口才,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

三、中俄童谣类型中的相似处

中国童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童谣在中国暂时没有具体划分分类的,就像约定俗成一样,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于儿童教育中。

无限循环故事(Докучные сказки)这种故事没有结尾。故事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直重复无限的循环。该类型非常适合成年人使用,当父母身体不舒服时或是工作非常忙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该体裁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该类型非常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对成年人是一种休息,他们的大脑不需要过多工作只是重复即可。同时也非常适合晚上哄孩子睡觉时使用,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梦乡。这与中国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非常相似。

数数儿的儿谣(Считалки)可以在游戏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使用。类似中国的点红花,看谁将是第一个,帮助孩子确定顺序。“点一点二点红花,不是你来就是他。”

吓人故事(Страшилки)在俄罗斯又称现代故事。这种类型的故事主人公都是源自文学创作中的反面形象,他们邪恶、阴暗、恐怖,在父母使用中加以改编,用在不听话的孩子身上起到震慑的作用。该类型体裁在中国家长中常常使用,比如说《狼来了》《西游记》中的妖怪形象,都是家长经常使用的案例。

以上体裁在中俄两国的童谣中都有存在,也许这其中很多类型我们暂时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但是它们都是童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丰富了孩子的童年,用鲜活的形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教育和引导作用。这其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一正一邪十分有趣。

四、中俄童谣类型中的不同处

(一)中国童谣主要有以下几类

1.童趣歌

童趣歌主要描述兒童的日常生活。如《小老鼠,上灯台》。

2.自然歌

自然歌通过一年四季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展现大自然的变化以及规律。如《一把锄头两面光》。

3.逗趣歌

逗趣歌又名颠倒歌,故意把事物的属性进行颠倒,营造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孩子在欢笑声中进行思考,培养孩子判断分辨事物的能力。

4.问答歌

问答歌又叫盘歌,是一种问答形式的童谣。如《什么尖尖尖上天》。

5.忆旧歌

忆旧歌是描述旧时代人民生活苦难的童谣,让孩子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弹棉花》。

(二)俄罗斯童谣主要有以下几类

1.幼儿认知语

幼儿认知语(Пестушки)源自于пестовать一词,意为哺育、抚养,是一种俄罗斯传统的养育习惯,其中包括丰富和独特的育婴经验。在孩子出生后完全不懂语言时进行使用,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适应语言环境和发音。通常使用到幼儿一岁左右。

2.俏皮话

俏皮话(Прибаутки)这一类型短诗在孩子已经明白了一些词语时使用,帮助孩子更快地认知世界。词汇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词尾通常都使用表爱指小的爱称词汇,使人感觉温柔轻快,深受孩子喜爱。

3.逗乐诗

逗乐诗(Потешки)是父母与孩子玩耍时使用的。这是一个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孩子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此时手、脚都成了一种教具,让孩子更加直观地体会这些事物。虽然在此时孩子还并不能完全明白父母所说的话,但是逗乐诗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乐在其中,边玩边学。“不要哭,不要哭。我给你买锁形的小白面包。不要发牢骚,不要调皮,我就再给你买一个。擦干眼泪,我就会给你买三个。”(Не плачь, не плачь, Куплю калач.Не хнычь,не ной,Куплю другой.Слёзы утри, Куплю тебе три.)

4.儿童嘲弄别人的顺口溜

儿童嘲弄别人的顺口溜(Дразнилки)是在孩子与孩子间广为流传的童谣形式。通常适用于孩子之间互相指责时。如果某一个孩子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总是打扰其他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时其他的孩子可以使用该种顺口溜来嘲弄他,这将更好地帮助他成长,起到一些督导作用。“沃瓦,沃瓦,你个胖娃娃。偷吃了奶奶的大西瓜。奶奶说你,你还狡辩,说是奶奶的猫吃的。”(Вова,Вова-карапуз.Съел у бабушки арбуз.Бабушка ругается,Вова отпирается!— Это,бабушка,не я!Это — кошечка твоя.)

5.呼唤诗

呼唤诗(Заклички)在古时是人类呼唤风雨太阳的诗歌,后来这种方式逐渐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只用于大人呼唤孩子。该类型的诗歌非常丰富,可以是自然、天气等。“晴朗的小太阳!向窗外望一望!你的小宝宝正在哭泣。在鹅卵石上跳过。”(Солнышко- вёдрышко!Выгляни в окошко! Твои детки плачут,По камушкам скачут.)

6.自言诗

自言诗(Приговорки)是应用于比较大的孩子间的,在孩子玩耍时自己说的,是一种儿童与大自然亲近的体现与证明,即自言自语。“启程了,我一个人的旅行。沿着平坦的大道一路前行,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一直前行——扑通掉进了小坑中。”(Ехал пан, пан, пан,Ехал сам,сам, сам.По ровной дорожке,по ровной дорожке,По кочкам,по кочкам –Бух в ямку!)

7.沉默游戏

沉默游戏(Молчанки)也是游戏中的一种,是一种快速使孩子安静的游戏。“吉普赛人走了,他们的猫丢了。小猫死了,尾巴还在。谁再继续说话谁就要把猫尾巴吃掉。”(Ехали цыгане,кошку потеряли, Кошка сдохла,хвост облез,Кто промолвит — тот её и съест.)

五、结语

通过中俄两国的童谣类型的比较,可以看出,中俄童谣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儿童出生就一直伴随儿童的成长。童谣都注重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及一些事物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俄两国童谣在内容和应用上的差异。表现在童谣编创的内容上,受千百年根深蒂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影响,中国更加注重孩子的共性培养,更喜欢也更多地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注重品德教育和培养,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缺失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更加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培养,比较注重客观地教育孩子,注重游戏的作用。例如俄罗斯的童谣中,更多的是亲近自然、尊重生命、动手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会受到的惩罚等,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和敬畏精神等。表现在童谣的应用上,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中国的童谣没有明确的年龄使用上的指导说明,由父母或者老师凭经验和视情况使用。俄罗斯的童谣,很多都有适合儿童年龄段的使用建议,相对来说更科学和具有指导意义。

童谣是一种文化载体,好的文化是世界的,语言虽然不同但是内容和性质是相同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童谣的使用都非常广泛,我们要在互相学习借鉴中,让童谣更具生命力,让它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波.中国传统童谣书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2]张梦倩.中国传统童谣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3]Анастасия Коковина.Росский дет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EB/OL].http://www.maam.ru/detskijsad/statja-narodnyi-detskii-folklor.html.

[4]М.П.Чередникова.Дет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EB/OL].https://bigenc.ru/literature/text/1950198.

[5]Алла Туктарова.Сущность и жанровая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дет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EB/OL].http://www.maam.ru/detskijsad/konsultacija-dlja-vospitatelei-528255.html.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异同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