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
2018-03-30张可丹
张可丹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传输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使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平台好、门槛低,学生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在学生“四自管理”的理念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起着承上启下、管理沟通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H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46-02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主要包括学院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和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教师等,而在教师队伍的身旁有一支强有力的学生队伍,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他们被看作校园里的佼佼者、老师的“左膀右臂”、同学眼中的“精英学霸”、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就是学生干部。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先天不足”,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其在学习成绩、人生目标、思想政治觉悟、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意识以及综合素质上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学生干部都是从学生中精心挑选的“精英骨干”,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部分学生干部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比较散漫,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政治敏感度的缺失也使得他们在处理学生工作的时候责任心缺失且前瞻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素质欠佳,导致部分学生干部只听得赞扬和奖励,当遇到困难和批评的时候,他们不会迎难而上,而是选择“知难而退”。
(二)“官小权微”,荣誉使命定位不明
随着“90”后学生即将告别高校的舞台,相继而来的是“00”后的新生代,加之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而这体现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干部荣誉感不强、荣誉感建设困难重重。学生工作复杂且繁琐、耗神费时,学生干部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参与了大量的学生事务,曾有学生干部就流露出“选学生干部就像抓壮丁”“学生干部就是免费劳动力”等负面思想,甚至有的学生扬言不愿做“小干部”只做“大干部”,非主席、副书记不做等极端功利思想。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干部队伍的使命感培养和荣誉感刻不容缓。
(三)“身体力行”,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的学制相对于本科高校较短,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周期会更短,这样就不得不压缩学生干部培养和历练的时间,因此,许多学生干部都无法适应,而高职院校没有一套完善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也使得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制度的不完善使学生干部的“执行力”下降,无法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建设的改进措施
(一)教育为先,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干部这个群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而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教育放在心间,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一要帮助学生干部提升学习动力、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以帮助其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干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英”“学霸”,起到身体力行的模范作用,让同学们能够见贤思齐。二要加强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教育的内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内涵;要增强学生干部对于学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从心底热爱学生工作,正确地对待这份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承担。三要强化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帮助其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自我管理是当前形势下学生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其执行离不开学生干部的参与,学生工作的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干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支素质高、思想政治水平过硬的学生干部团队对于做好学生工作至关重要。四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干部进行适度的表扬与批评、鼓励与鞭策,保证学生干部的先进性和积极性。
(二)任人唯贤,培养队伍荣誉感
针对学生干部责任感和荣誉感不强的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让学生正视自己的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积极创设培养学生干部荣誉感的特殊环境,使学生干部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与众不同”,给予他们爱和关心以及极大的信任,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被信任、被关心、被尊重,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氛围。第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中赋予学生干部一些“实权”,正所谓“用人不疑”,放手让学生干部去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被托付、被信任,意识到自己真的可以独当一面,激发他們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第三,给予学生干部特殊的荣誉,“选学生干部就像抓壮丁”“学生干部就是免费劳动力”这些负面思想就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荣誉,而荣誉感的缺失也致使学生对于成为学生干部不够积极主动,学生干部本身对这个身份不以为然。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他们的荣誉感,颁发荣誉称号和证书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个特殊的荣誉设定门槛要高、要求要多、难度要大,颁发的仪式感要庄重,这样才能体现荣誉的来之不易,带来获得后的自豪感。
(三)有章可循,健全规章制度
第一,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和考核制度来建设和培养大部分学生干部,如制定《团委(分)、学生会工作条例》《学生干部考核与评比条例》《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团支部、班委会工作条例》等,这样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就有章可循、有条可依,不会两眼一抹黑找不到方向;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角色,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经验交流,将各自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收获进行分享,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让大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工作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第二,因为学生干部任职周期短,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利用有限的时间通过培养和任用相结合的原则,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提高。另外,还可以开展“暑期干部培训班”“红色励志班”等,将这些培训班形成传统定期开展,为学生干部推荐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学,推荐书目如《辅导员工作怎么办》《给学生的100封信》等,在课程和书籍中了解到学生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工作时遇到的实例,让他们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学生工作。第三,坚持学生的“四自管理”,在已有规章制度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团队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成为一个团队要有大局意识,要懂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够高效、妥善地完成各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当然也有不同的缺点和劣势,人无完人,要根据学生干部的特点为他们安排最适合的工作。也许每一个人都不是最优秀的,但组建的团队一定是最合适、能够将专长发挥到极致的、最佳的团队。
参考文献:
[1] 王万众.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6-117.
[2] 刘广利.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提升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28-29+3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