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证员职业形象的提升
2018-03-30孙丽萍
孙丽萍
职业形象是指在职场中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包括外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和沟通能力等因素。那么,作为以公正、严谨、诚信为主要特征的法律职业人,公证员职业形象应该与个人职业气质、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特点和行业执业要求相契合,通过形象表达出法律公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公证员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石,是沟通服务的有力工具,展示了所在机构的实力,还影响着国家的形象和权威。公证员的形象,应该是具备专业、公正的形象,又拥有亲和、大方的气质,将权威性与人性化进行完美结合,是执业公证员本身的要求更是公证行业的要求。公证人员越规范、专业的职业形象,往往代表着专业实力越高的公证机构。
一、培养公证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为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明确整个行业的职业规范要求,中国公证协会专门制定发布了《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公证员在履职过程中应当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尽职履责,爱岗敬业、规范服务,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职业素养,做到清正廉洁、规范服务、尊重同行,将职业道德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这对公证员自身职业形象与公证机构的形象都将会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
二、公证人应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公证员是职业法律服务工作者,所担任的职业绝不是一些人所认为仅仅在公证书上盖个章的“官行”,它的作用和责任在于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起草的公证文书,在实质上既要有与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又要反映当事人的要求和真实性,还必须不偏不倚地保证当事人之间公平和相互之间的充分了解。因此,公证员不只要在本职工作中端正态度、规范行为,并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有与其社会责任之重要性相适应的深厚、渊博的专业法律知识,同时,也意味着要有熟练的专业服务技能和深厚的工作经验,才能够满足每一个当事人的不同的公证法律需求。这时,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成为这个职业的必备要素。在遇到不能办理的公证事项,当事人不理解的时候,难免说一些苛刻或难听的话,有些态度生硬,使人难堪。这时,我们要耐心倾听、细心解说;特别是处于当事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更应该遇事不乱、审时度势、控制情绪。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当多点平和、冷静、宽容和忍耐。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公证员从事公证执业活动的前提。一方面,要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总结提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重视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更新观念、扩大知识储备。特别是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公证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知识,也应该拥有较大的社会综合知识储备量,这也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证服务水平的必备要素。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执业技能,不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和从业经验,力求达到与职业相称的知识素养和执业能力,从而提升被公众敬重的职业形象。
三、公证员应当树立廉洁自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守正不移
公证员不得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和与公证员职务、身份不相符的活动,不得索取或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利害关系人的答谢款待、馈赠财物或其他利益。在执业中依法办理公证,能办理的公证要依法及时出具公证书;如果不能办理的,一定要依法依规做出让当事人信服的解释,让当事人满意而归。只有“公信天下”,才能“正誉八方”,从根本上杜绝办人情证、金钱证和执业不公的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提升公证清廉、公信的职业形象。
四、塑造公证员良好的对外形象,展公证员职业风采
在执业时,一定要注意外在的仪表和职业气质的培养。注重礼仪,做到着装规范、举止文明,维护职业形象。因为公证员在执业中每时每刻都与当事人打交道,所以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礼仪,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彰显出公证员的职业身份和修养。在接待当事人时,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咨询,耐心细致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给予解答。公证员在服务窗口提供法律服务时,与当事人避免不了语言交流,特别是在当事人雙方对所要办理的公证事项意见不统一时,一定要注意用语适中,心平气和,说点“圆场话”,以言感人。这样不仅能缓解当事人的激动情绪,还能够消除当事人纷争。同时,还会增加当事人对公证员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我们在执业中对任何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应该尊重并平等对待当事人,切实纠正“重领导、轻群众”、 “重熟人、轻生人”、“重本地、轻外地”的执业偏见,要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平等保护各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每位公证员都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形象乃至机构服务形象,使得公证员都拥有完美职业形象、优秀职业道德、深厚职业素养、高超职业技能。用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一句话作结:“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