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机理论视域下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

2018-03-3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驱力学习动机理论课

林 燕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96.3%,平均每人每周上网的时间长达26.5小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逐渐成为大众媒体,其影响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媒体给公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出一些社会新现象,如“低头族”现象。“低头族”现象在大学校园十分常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低头族”现象的出现,削弱了高校在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的相关研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现象的成因分析

1.1 手机媒体产品诱惑大

手机媒体时代的学习、工作、娱乐、社交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学生充满诱惑力。在校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手机产品主要包括社交产品,如QQ、微信等;娱乐产品,如游戏、购物、影视等。这些手机产品相较于枯燥的学习任务,对大学生更有诱惑力和吸引力。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些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低头率”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存在的问题相关[1]。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政治性、理论性较强。有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不实用”[2],这是学生不爱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程很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很多理论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无法深入透彻地分析讲解,导致学生不感兴趣。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属于公共课,均采用“合班”教学(即几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上课,一个大班的人数平均有100多人),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对学生进行管理。

1.3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

大学生活相较于高中生活相对自由,因此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安排在大一期间,大学新生刚刚从高压力、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自由的需要和宽松的外部环境下,其无所适从甚至放纵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思政课“低头族”现象严重,涉及手机媒体产品的诱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外部原因以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内部原因。枯燥的内容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宽松的学习环境、较弱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上众多手机产品的诱惑,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很难“不低头”。根据调查,学生去上课纯属因为“教师点名”“拿学分”的外在压力。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包含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从“低头族”现象的内外原因分析,手机媒体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原因。但深入分析后,凸显出另一个根本原因,即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偏低,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附属内驱力,总体学习动机低。哲学思维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解决“低头族”现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不仅是寻找禁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办法,而且应该挖掘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影响,探索如何利用手机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手机媒体特征

手机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通过联合内容提供、信息服务、网络运营三类商家,将信息以文字、图像、声音的形式传播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4]。其具有普及性、多媒体性、实时互动性、专属性以及休闲娱乐性等特征。

2.1 普及性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了占领高校这个大市场,竞相推出各种流量优惠产品,使大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上网畅通无阻。手机媒体相较于其他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携带方便[5]。一部手机创造了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融合的机遇。手机媒体的普及性使高校运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可能,并为其提供了设备保障。

2.2 多媒体性

手机媒体开创了全新的媒体技术时代,融合了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内容。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拥有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可以说是可移动的、无限量的、及时更新的声音、图像、文字材料的强大资源库。它能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2.3 实时互动性

手机媒体提供了一个实时互动的双向传播平台。借助于微博、微信、论坛等互动平台,每一个手机持有者均可以获取信息、发送信息。运用手机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获得最新的消息,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发布到网络上。利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热点时事分析中去,提高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4 专属性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个性化的物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和选择服务,如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各种APP;通过手机上网,创建个人网页、公众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建立自己的身份、领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等。手机媒体的这些功能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要求,使其成为个人专属物品。利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进行个性化学习。

2.5 休闲娱乐性

具备强大的休闲娱乐功能是手机媒体成为大众媒体的原因之一。手机媒体主要有录像拍照、观看视频、网络购物、游戏竞赛等休闲娱乐功能。根据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除了通讯外,最常用的功能即休闲娱乐功能,这是使大学生成为“低头族”的最大诱因。但是手机休闲娱乐功能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控因素,唯有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附属内驱力,如通过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难度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进而减少这些诱因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

由此可见,要解决“低头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思政课课堂实效性,就必须构建以教师为主导、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教学新模式。

3 以教师为主导、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结合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两者的优势,兼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6]。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即以手机媒体作为网络教学的代表,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根据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理论,手机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其特征入手,分别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下面以“蓝墨云班课”(以下简称“云班课”)手机APP为例介绍以教师为主导、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1 教学模式

1) 课前资源共享。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中的“班级资源”“作品分享”等功能推送各种文字及视频资料,也可以通过“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布置预习任务。借助“云班课”平台,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所要学习的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课中趣味互动。课中,利用“云班课”中的“投票问卷”“讨论答疑”“头脑风暴”“作品分享”等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操作实验和各种角色活动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学生能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因此,通过运用手机媒体辅助教学,让手机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而不再是社交、游戏工具,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极大的享受,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作用[7]。“云班课”软件中各种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点赞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奖励。奖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也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正确运用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7]。

3) 课后及时反馈。课后,通过“云班课”中的“测验”等功能,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是表现的结果[8]。及时的反馈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继续学习的目标,产生继续学习的意愿,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9]。这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每堂课的知识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一过程通过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考评模式

1) 内容丰富。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习效果的考评摒弃了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评模式。对学生的考评不单只是对知识领域的考评,而是逐渐向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评倾斜。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顺应了改革的潮流,通过线上累计“经验值”、获取“点赞数”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参与性,借以考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可以通过考评学生分享自己拍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视频作品,反馈其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实现程度。丰富的考评内容,更符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满足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竞争中赢得尊重、在合作中获得认同的需要。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方面提高学习动机。

2) 主体多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考评的主体比较单一,基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评结果比较主观、片面,容易消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云班课”中的“点赞”“评论”等功能,除了可以由教师对学生操作,也可以由学生对学生的操作。运用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凭借其考评主体多元性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考评过程中,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及自我提高内驱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方式多样。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评方式不断完善,目前的考评模式讲究过程性考评和结果性考评的融合,更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势而为,且更具优势。教师利用“云班课”的技术手段全面监管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平台收集、分析学生课堂内外各种学习表现及学习结果的相关数据,并能做到及时反馈,更加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综合考评方式更能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 强大的管理模式。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迟到、缺勤的情况,存在师生互动困难、课堂秩序差、学生开小差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的“签到”功能,使上课考勤变得有趣、有效率;通过增设各种活动开展合作和竞争,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利用“实时提醒督促”以及“点赞评论”等功能,使对学生的随堂监管更有力。手机媒体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更强大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增加了课堂互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中赢得地位与自尊心,帮助学生从参与课堂活动中获得教师和同伴的认可,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4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现象影响了思政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聚焦手机给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带来的弊端,不如利用其优势探索教学新模式。将手机媒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猜你喜欢

内驱力学习动机理论课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