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对洪山区“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推广实验的回顾

2018-03-29

成才 2018年2期
关键词:洪山区教科研修

20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开展,教师作为改革的执行者,成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但近几十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基本属于“传授——接受”说,即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成是对外界成熟经验的接受过程。其结果是,一些本来很优秀的教师因迷信专家而丧失了对自身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及其团队认为,这主要是缘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基本忽视了教师是有“经验”的人,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面对新情景,不断产生新经验,尤其是经过反思产生“自我经验”这一事实。这也是潘海燕教授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经过十多年100多所学校的实验推广与实证研究,这一理论因其广泛的适应性而获得了蓬勃的生命力。笔者有幸全程参与其中,现对洪山区“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的推广实验做一些梳理。

一、“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推广实验的主要做法

(一)教育行政部门搭建“机构、经费、制度”多层保障体系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推广实验首先在武汉市洪山区展开。该区教育局从机构、经费、制度等多层面发力,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首先是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区推广领导小组,下设“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推广办公室,要求各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来实施,并定期发布“工作简报”;其次,区教育局每年拨专款3万元,用于此模式的推广研究工作;此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与该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各实验校培训2~3名熟知本模式理论,熟悉操作程序的业务骨干,并对学校进行跟踪辅导,每个环节都派专家到校指导,不定期举行交流研讨会,为各校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该区教育局还规定参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相关培训的教师均根据市教育局规定记入相应的学分。

(二)专家的“理论引领”与“过程性指导”双管齐下

启动之初,洪山区教育局在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13所中小学校长“师训工作研讨会”,会上相关负责人作了题为《自修——反思校本研修模式初探》的报告;潘海燕教授介绍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推广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与会校长反映热烈,一致认为此模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纷纷表示参与推广。

在“人人知晓、积极参与”的研修气氛形成后,潘海燕教授及其团队根据参与学校各自特点进行量体裁衣,每季度2~3次,通过讲座、答疑、案例分享等形式,为参研学校提供过程性指导。

(三)学校的“常规制度”和“考核评价”两手抓

在洪山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科学管理下,各实验学校也成立专班,通过各类会议制度、教研活动制度、专家引领制度以保障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主要做法有: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教科主任为副组长,学科试验组长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了计划、实施方案。

2.通过教师大会,校长对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进行动员和重要性进行宣传。

3.召开学科备课组专门会议,布置了学科实验组活动工作,对校本研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组织学习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相关知识和要求,并进行了讨论。规定集体的研修活动每周一次,教科主任或教学校长参加。

4.实验小组的的活动由教科处直接负责指导、检查、落实、监督。实验小组的活动教科主任必须到场参加。学科实验组将计划、方案在学期初上报教科处,每月定期将教师学期报告册收取检查,批阅。

5.所有研修相关的活动,均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首次参研学校包括7所中学和6所小学,在两年多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班”→专家论坛→自修反思研究→成果及评价的研修流程。

二、各具特色的校本研究成果

实践表明,“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有投入低、收效大,切入点准(以提高教师觉察能力为切入点)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开展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经过首批近3年的推广实践后,教师的觉察水平、反思能力、合作研究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学习、合作型备课组、和谐学校初步形成;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成绩有明显提高。

各校在现有资源及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个别化发展定位,呈现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成果。

楚才小学举办了洪山区小学数学单元整组教学研究活动,参研教师在第十届进取杯教学比武中取得突破,1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篇,教学案例与设计获市级一等奖3人,区级一等奖9人;数学组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初步形成了“教、学、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实施模式。鲁巷中学向区课题推广组申报了题为《初中教师潜能开发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的课题。教师上交了近40余篇课题论文和案例,其中陈芳老师的《心理健康乃幸福之源》、杨红梅老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罗云老师的《缓解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的几点思考》等论文和案例在《武汉教师教育动态》杂志上发表。英格中学依托学校所承接的市级重点科研课题《学困生转化》,确立了自修——反思的主题是《学困生转化的教师策略研究》,该课题通过“中心”专家组评审,正式立项。这一模式使“自修——反思”课题与学校市级科研课题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全校教师围绕“学困生转化”定向反思的格局。洪山中学申报了课题《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在市教科规划办立项,以反思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将自修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洪山区参研教师一致认为,“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打破了原有的闭门搞课题的现象,教师人人可参与其中,与教师教学密切相关,具有可持续研究的价值。现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个体发展日益成为校长的共识,“自修——反思”课题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在学校总目标的指导下,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确定自我成长子目标,让教师在自修和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不断合作交流,继而生长自己的思想,达到快乐共享学习的境界。

三、几点体会

1.推广过程难题不少,须精心设计与组织

俗话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课题推广更是这样,看似寻常重复的事,实则困难重重。最普遍的三个问题莫过于教师不愿意做、教师能力有限以及教师工作时间紧张。洪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曾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专题探讨。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分析,认为问题大多不出在教师们的主观方面,而是学校没有从专业上给教师们手把手的帮助。于是学校从帮助教师选题入手,进而到专题的提纲、专题的资料准备、中小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等多方面都提供贴心的支持。从联系安排教师到中小学听课、上课,取得第一手资料,到形成初稿,反复修改,最后定稿等,每一个环节都邀请专家跟踪指导,每一个环节教师们都开展互评,结果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后,教师们的能力大有提高,专题研究进展很快。教师高兴,领导满意,之前的不愿意做、能力有限、工作时间紧张等问题都一一化解。

因此,“自修—反思”看似是教师们的事情,实则是学校管理层上的事。学校管理的思路必须改进,必须营造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开发教师的氛围,必须是在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推进。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逐渐降低行政干预,激发教师们参与研修的内在动力,才是研究常做常新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2.结合学校特点,一校一策是成功的关键

每一所学校的校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任课教师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的。如何结合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特点进行研修,如何通过教师间的互动,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的思维方式,而非以获取专业知识为第一目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各校根据自己的校情和教师个人现状作出恰当的策略和引领。

因此,鉴于各校校情,洪山区参研学校各有各的课题方向,有研究“学困生”的,有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有研究心理健康的。参与课题研究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以语文研修为例,有“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进行阅读习惯培养”“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等,无论各自的目标是大还是小,都正好适合自己,都折射出教师们活跃的思维,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3.充分说明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接地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当前,校本研修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这种伴随着新课改而生的学校教师培训新模式,被称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返璞归真的智慧选择,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从初期的实验探索到如今,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实验学校也达到了100多所,继“自修——反思校本研修模式”之后,又研制了“自主生长课堂教学模式”与“自主生长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等;团队成员已经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30余本,一大批一线教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洪山区教科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武汉市洪山区市民的健身现状分析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武汉首个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研究
厘清思路巧统筹 专业行政两兼顾—以学校德育主任工作为例
不断创新 开拓进取——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委工作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