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对现代城市“后传统”文化身份确立的作用
2018-03-29程狄
程 狄
观看部分城市的人文表现载体建设,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利用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为“名片化”的文化支撑。如何将城市的硬件设施设计与城市人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庸俗化和重复化,是现今对“后传统”时代重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理论起点和立足点。
一、城市人文建设在现实中与理想化的冲突
在探究城市传统文化如何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美学观形成影响时,“城市文化意象化”一词成为其精神纲领,美国的凯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1]他对城市意象的含义进行解读,以道路、标识、节点、区域、边界五要素作为构建城市意象的元素。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城市意象这一新生学科,但集中于理论研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有所欠缺,因此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权力审美”的利与弊
所谓“权力审美”,即政府作为审美意识主体,对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和城市人文的构建,[2]其中之利不言而喻,政府的话语权往往对城市的人文精神塑造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例如,“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将政府主导的审美意识传达给民众,统一其整体意识,成为当代城市人文健康发展的保障。但这种宏观意识在对城市“后传统”塑造的措施操作上出现了偏差,城市个性化美学的多种表现载体,由于政府权力审美过分主观干预出现了一批与期望相悖的项目。
1.申遗项目的盲目化。特别是西北偏远地区城市,为了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自己的自然优势申报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一味提升自身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后期管理埋下隐患。有的地方政府为与申报项目配套,以欠下高额债务为代价大兴土木进行城市建设;有的地方政府专注项目的申报,却对后期的维护和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保护和设计,项目变成捞取后期维修金的工具。这种出于政治和经济考量的“拼遗”活动带给城市的只是粗制滥造的人为民俗旅游点,不是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弘扬。
2.举办大型赛事。继城运会之后,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成为大、中、小城市追捧的热点。南京、广州等依靠这一类赛事,将城市的形象进行再度包装。这体现城市管理层的一种“权力审美”,但这种宏观愿望,与民众的冀望有所背离,只关注政绩,却不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城市对这种大型体育项目的适宜性。而民众在城市形象构建过程中的缺位,会导致一方面政府对权力审美意识的垄断,另一方则是高昂的经济代价,英国伦敦承办奥运会,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就是明显的案例。因此,以赛事作为现在城市人文体系的构建元素之一,要确实从城市整体规划的适宜性和人文传统文化实际出发,并确认城市未来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二)辩证对待城市文化伪传统
城市文化中的伪传统,一是杜撰的假传统;一是创新和传播方式有瑕疵的真传统。
通过杜撰的假历史文化来谋求利益的现象在现今屡见不鲜,如所谓“某某故里”,不是为了真正塑造城市对外形象,其本质是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商业利益,“传统”一词成为商业噱头。这种被商业包装过的“伪传统”带有娱乐性和消费性的成分,对城市传统的再塑造并没有产生作用。近年众多名人的古墓和遗迹被发掘,冠名和使用权成为城市之间相互争夺的焦点,出生地、游历地等项目的优化打造成为追求政绩的产物。而当下寻找城市自身“后传统”的潮流又为其提供滋生的土壤。历经五四运动、文革的“去传统”,现今对中国传统文化复苏再现的渴求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层面,“书法热”“茶文化热”“汉服热”等等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种焦躁的心态,因此“伪”传统成为时代的产物。基于商业和政绩目的所杜撰的“伪”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发展;另外要对其内涵文化进行总结,寻找“伪”中存在的“真”的文化价值。
另一类“伪”传统更加具有欺骗性,即文化内容是“真”,但以创新的面貌面世,出现“变质”。这突出表现在对旧小区和“民俗文化街”的规划改造上。民居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如北京胡同、成都宽窄巷子、苏州园林等上。但有一些城市的复古民俗街区却在运营后期逐渐走向衰败,如常州的运河民俗街项目。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商业运作和城市文化整体意象符号之间的协调。在当今现代化城市中,经济和文化应共同发展,缺乏商业支撑的文化项目无法得到长远发展。传统建筑对现今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展示,民俗建筑项目的设计不应仅是对传统建设模式的仿照和传统模式符号的提取,而应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深层次考量,“创新”要成为与传统文化相适合的可持续发展载体,在保留其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性,正如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说“每一个时代都在它所创造的建筑上留下它的自传”。[3]对此,现今学术界出现新的研究思路,即不注重对表面结构的复古,而是以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为设计立足点,通过对视觉空间的布局规划,将古代建筑群中诸如灵秀、宏伟、纤巧等气质通过“城市意象五要素”表现出来,或者缩小至某一个体建筑内部设计规划之中。如江苏南京颐和路民国风俗建筑群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房屋的民国风外部装饰、园区内民国时期审美意味的道路和规划与房屋内部的仿民式功能划分相得益彰,具有现代感的整体环境,这种从空间规划角度设计的民俗建筑项目是“后传统”城市文化如何利用审美来定位城市人文的思路。
二、城市美学对城市身份定位的参考
当下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对城市现代化程度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体征相结合。城市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科技上,还包括与之对应的教育、宗教等精神内涵。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快速,但对城市形象定位不准和文化缺失,决定着它处于过渡期,只是表面的现代化,而不是真正具有“现代性”。如何定位城市的文化形象,影响着城市现代化的个性走向,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具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形成城市身份各异的文化代表。但在20世纪的经济浪潮中,这种文化特色却在逐渐模糊消失,城市文化的定位偏向雷同,国家对传统文化复苏高度重视,所以重新对拥有地方文化传统的城市身份给予定位成为当务之急。
在借鉴美国城市学者林奇关于城市意象建立媒介五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衡量标准以及自身城市特色传统文化,重新对后传统时代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关注精神和物质建设两个层面。其一,人文情怀的感性体验。城市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中精神上的需求是现今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它强调的是人文的感悟,即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这也是城市艺术审美中情感的影响,包括城市硬件设施,如公共景观的营造,都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不是片面追求视觉冲击的效果。城市审美对城市定位影响的核心就在于可以利用艺术感性的特质培育市民审美意识;其二,城市空间设计的丰富。城市空间规划的个性化,是避免城市形像雷同的重要手段,基于城市文化传统差异性,城市“后传统”的定位依靠空间规划营造非“统一工业化”的人居环境,设计与城市传统文化、地理因素、现代化走向适宜的城市空间色彩建筑,让居民感受到美观、和谐,消除楼群压抑的心理感受;其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性的多种参数指标也是对城市“后传统”定位的重要依据。现代化城市文化形象的定位必须将城市的前传统文化以及现有城市实力放于“国际化城市”的衡量指标体系当中,要考量能否依托现有条件去争夺这一高目标,不要盲目追求表面化的经济繁华,肆意乱造大型建筑物,忽略人文环境。一方面将公共空间列入城市艺术审美的重点审视目标,杜绝复制化,利用科学的衡量标准营造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促使城市“文明”向城市“文化”的转化,另一方面挖掘城市所在地域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推动城市的对外文化形象,明确城市的文化定位。
城市文明与城市文化,分别揭示了理性约束和感性创新两种含义,世界上众多的文明古国消亡,但文化依然留存,可见过度发展的文明并不一定能带来文化的发展,要警惕城市繁华背后的精神衰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后传统”文化的准确定位,要在城市现代化与自然逐渐疏远的背景下,让艺术的审美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当中,这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