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后”的时间指向及时间认知的古今差异

2018-03-29

关键词:前途观察者前路

何 亮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一、引言

汉语“前”“后”所反映的时间意义及其体现的时间认知方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学界做了深入的探讨。

游顺钊指出,古汉语中“前面”与过去相联系,“后面”与将来联系在一起。二战后出生的人,由于汉语文化受外来的影响,认为将来是在前面,时间是由后面向前面流动的[1]P95-96。

徐丹认为Clark的相关理论还不能解释汉语里所有与“前”“后”相关的时间词,特别是解释不了为什么大部分的“后”都可以用在未然语境,而“后来”则不能。他认为古人用“来”时,既暗含“前”又暗含“后”,所以会出现诸如“自今以来”和“自今以往”同表“以后”的情况。相对于说话者,汉语里的时间移动既可以由前向后(如“前年”),也可以由后向前(如“后来”)[2]P554-556。

张建理则认为汉语的时间认知中存在“时间右视认知”和“时间左视认知”。在右视中,“前”“后”分别为将来和过去;在左视中,“前”“后”分别为过去和将来。右视派生出左视[3]。

史佩信认为汉语“前后式”有两种隐喻方式:第一种是汉语常见的,把时间发展看作有自己方向的矢量轴线,“前”是较早的,指过去;“后”是比较晚的,指未来;第二种是把时间想象成一段路程,人行进在时间的长途之中。时间本身没有前后之分。“前”指人行进的方向,“前方”就是未来的方向[4]。

韩玉强、刘宾认为汉语“前”“后”认知表征时间较早采纳了客体参照下认知策略“时间在动”隐喻,“前”表示较早的和过去的时间,“后”表示较晚的和将来的时间。而“前”“后”在主体参照策略下“自我在动”隐喻中对时间的认知和表征只是在近代汉语以后的事,使用范围小、限制多。前者形成于较早的历史时期,其隐喻认知意义对后者在汉语言中的实现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5]。

陈振宇把时间认知与句法、语义条件结合起来研究,认为当移动或朝向的参与者是基础句( 主语—动词—宾语)或话题句中的施事或主事时,“前”指示未来,“后”指示过去;当移动或朝向的参与者是基础句或话题句中的受事或系事时,“前”指示过去,“后”指示未来[6]。

蔡淑美认为汉语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的视角,即“前”表过去,“后”表未来。但在这一总的原则之下,还有细微的区别,对某一特定语句而言,认知视角的选择受到该语句内部句法、语义关系的影响和制约[7]。

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观点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时间词往往是空间词的隐喻,汉语的时间认知中都存在“自我移动”(moving ego)和“时间移动”(moving time)两种方式;汉语中“前”“后”既可以用于过去时间,又可以用于将来时间等。游顺钊、韩玉强等认为汉语“前”“后”体现的时间认知方式古今发生了变化;徐丹认为古人用“来”时既暗含“前”又暗含“后”,时间移动既可以由前向后,也可以由后向前。陈振宇、蔡淑美把“前”“后”的时间义与句法语义限制联系起来。然而,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一)汉语中空间词“前”“后”真的有既可以表示过去,又可以表示将来这样矛盾的用法吗?

(二)它们的空—时语义转换是怎样实现的?汉语“前”“后”体现的时间认知方式古今发生变化了吗?

以上学者们没有从历时的角度来考察相关语言现象。如果我们联系汉语史来讨论这些问题,相信能给以更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前”“后”时间指向的模糊认识

人们都承认“前”常见的用法是表“(较)早”“(较)先”(常表过去),“后”表“(较)晚”“(较)迟”(常表将来)。如:从前、以前、先前、前年、前例、前愆、前人、前日、前天、后年、后天、今后、尔后、日后、往后、以后、后福、后会有期、后世、惩前毖后、瞻前顾后等等。

但是人们也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前”“后”表时的矛盾性:“前程、前途、前景、前面、前瞻”等“前”表示将来,“后来”却表示过去;“目前”“当前”等表示现在。

下面我们对所谓“前”表将来、“后”表过去的相关用例从历时的角度进行考察。

(一)关于“前”指将来

我们可以把人们所说的“前”指向将来的用例分为两类:“前途、前程、前景”等为“前+道路义成分”,“前面”之类为 “前+方所义成分”。下面是对这两类词语的历时考察。

1.前+道路义成分(前途、前程、前路)

【前途】(前塗)

汉语史上“前途”组合有两种意义:“前”为空间义,面前的路途;“前”是时间义,以前(已经行经)的路途。如:

①先驱前塗,俞骑骋路。(左思《吴都赋》)

②行人见者,莫不嗟叹,不觉白日西移,遂忘前途尚远,盘桓瞻瞩,久而不能去。(《齐民要术·园篱》)

③辰时,前途见塔。(《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

以上“前”是具体的空间概念,指面前的。尚未行经的前方路途,如果加以引申抽象,就会隐喻为“尚未经历的遭遇、境况”“将会体验到的情景”。如:

④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⑤茫茫前途,未敢自料,岂遽以一第为得丧哉。(吕温《上族叔齐河南书》)

⑥三十登高科,前塗浩难测。(姚合《答韩湘》)

⑦帝亦微笑谓阿计替曰:“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宣和遗事》后集)

以上“前途”表示面前尚未行经的虚拟的前方路途,“前”表示虚拟的空间。

“前途”也可指已经行经的道路,表示在过去的路途中,“前”是时间概念以前、过去。如:

⑧一人衣青褐衣投宿,曰:“吾前途值盗,囊资皆罄尽。”(无名氏《鬼董·沈翁》)

⑨店家道:“若是小店内失窃了,应该小店查还。今却是车户走了,车户是客人前途雇的。小店有何干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前路】

“前路”有两个意义。一是指面前的道路、在前方的路上。

⑩裕以官军在河南,恐断其前路,乃命引军北寇,及班师,乃止。(《魏书·叔孙建传》)

以上“前路”的“前”是具体的空间概念,表示面前的、眼前的。“前”也可以是虚拟的空间:

以上“前路”的“前”是虚拟的空间概念,还是表示面前的。前方的道路尚未经行,“路”发生隐喻,转指尚未经历的景况。

二是指以前走过的路,“前”表示以前的,过去的,属于时间概念。如:

“路”发生隐喻,“前路”比喻以往经历的岁月。如:

“前路”也表示序次在前。这也与时间观念有关。

【前程】

“前程”本指面前的路程,“程”指以驿站邮亭或其他停顿止宿地点为起讫的行程段落。《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苍到国后,病水气喘逆,上遣太医丞相视之,小黄门侍疾,置驿马传起居,以千里为程。” “前”是空间概念。如:

空间概念“面前的路程”隐喻化为前方尚未获得的成就。这里的“前”属于虚拟的空间概念。如:

以上“前”是空间概念。“前途”“前程”“前路”等或表示真实的空间概念,指人面前的路途,或表示虚拟的空间概念。前方的路途尚未行经,如果加以引申抽象,就会隐喻为“尚未经历的遭遇、境况”“将要出现或将会体验到的情景”。近现代出现的“前景”类此,既可以指前面(实指)的景物,也可以指前面将要出现(虚拟空间)的景象和情形。

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和我们有相似之处,他曾指出:“‘前年’‘后年’说的是时间本身,也就是我们用作比喻的时间列车,它和‘我’做相对运动。‘前景’‘前途’说的不是时间运动,而是时间运动中‘我’看到的景象,时间列车向前驶去,前面的路就是‘前程’,前面的景色就是‘前景’,这当然都是将来的事情。”[8]P459

如果“前”是时间概念,那么“前途”“前程”“前路”指的是以前的路上。但是不管“前”是空间概念还是时间概念,“前程、前途、前路、前景”本身都不表示时间概念,不是时间表达式。例如它们不能回答“什么时候”“多长时间”的提问,不能表示时间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前途”“前路”等只保留了“前”的空间义用法,表示“以前的路途上”这样的时间义用法消失了。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路、途、程”等强烈的路径、空间义限制了“前”的语义取向,使得“前途”“前路”中“前”的空间义在语言使用中巩固下来。

2.前/后+方所成分

跟前面的“前途”之类相似,这类组合中的“前”“后”也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概念两种意义。

【前面】

“面”,《说文》:“颜前也”,本指脸。“面”很早就发展出向、对着义。如《尚书·召诰》:“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广雅·释诂四》:“面,向也。”

“前”表示空间概念时,“前面”表示接近正面的空间、空间或位置靠前的部分。尚不清楚“前面”的具体演变途径,作为方所词语的“前面”应是在“面”词缀化之后。唐宋时已有不少用例,此后一直沿用。如:

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前面”用于时间概念的用例是在宋代。有意思的是,“前面”似乎有表示将来和表示以前两种看来矛盾的用法。如:

体会文意,句中“前面”似乎指的是五十以后尚未经历的时间。实际上,这里的“前面”是虚拟的空间概念,指(尚未经历的)面前道路。

“前”表示时间概念时,“前面”表示过去、以前,“面”已词缀化。如:

在现代汉语中,“前面”的空间和时间用法都保留下来,要从具体语境上去区分。如:

(二)关于“后来”指过去

梁银峰、陈昌来认为时间词“后来”由动词性偏正式短语词汇化而来[9-10]。“后来”原指迟到,后到。一般认为时间词“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有学者指出“后来”表达的是相对后时概念。我们赞成这一看法。“后来”之所以被认为表达的是过去时间,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追溯性的话语环境中。如果用以参照的相对时间是现在,那么“后来”也可以用于将来。如:

与“后来”类似的是“后边”。“后”表示空间概念时,“后边”指现实空间,犹如后面。如:

“后”表示时间概念时,“后边”指以某事为参照之后的时间,“边”词缀化:

可见“后来”“后边”并非不能用于未然的语境中,不能看作“后”表示将来时间的反例。

(三)“前”与现在时间

一些“前”还用于表示说话时的时间(即现在时间),如:当前、目前、眼前、面前。

这类表达式原来是空间概念,表示距观察者距离很近,由空间距离近隐喻为时间很近,当距离无限近时,就是现在,它们已经固化为时间词语。但是就表达式内部看,“前”仍是空间概念。“当前、目前、眼前”中的“前”本身完全没有现在或将来之时间概念。下面我们仍然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

【眼前】

“眼前”原本指眼睛前、跟前。 如:

由空间距离很近隐喻为无限接近当下的时间,即现时、目下。如:

类似的用法在方言多见。如“眼门前”在上海可指眼前、面前(方位),也指目前、现在。此外,方言中“眼目前”(东北官话)、“眼面前”(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西南官话、吴语、赣语)、“眼跟前”(晋语、西南官话的部分地方)也表示现在、目前[11]P5451。

【面前】

“面前”本指面对着的地方、脸的前部。如:

脸的前部距离人很近,由此隐喻为时间概念当下、目前。如:

上述例子反映了“当前”“眼前”“目前”中的“前”并非表示时间概念。“当前”“眼前”“目前”本是表示空间方位或空间距离,整体隐喻为时间观念。

总之,我们不赞成“前”既表示过去概念又表示将来概念的说法。对比语言生活中所有“前”构成的词语,“前”或者表空间概念(含虚拟空间),指人或事物面向的前面,或者表示时间概念“以前”“顺序在先”,“前”在时间概念里从不表示未来。“后”与此相对。

三、关于“前”“后”时间隐喻的实现

韩玉强(2007)对“前”“后”由空间到时间的隐喻实现过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他认为时空中的“前”“后”认知首先是人对自身(身体特征和自我运动)的感知,形成空间“前”“后”的认知和表征,并将其投射到其他空间物体,进而形成空间“前”“后”的两种认知选择策略(主体参照和客体参照)。在空—时隐喻过程中这种认知策略得到完全贯彻,也形成了时间“前”“后”认知的两种参照策略,因而导致时间表达中的“前后矛盾”[5]。我们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在空间域,“前”指人或事物面向的,“后”指人或事物背向的。廖秋忠曾指出,“前”所指的方向主要由三个标准来定:参考点面对的方向、参考点头对着的方向、参考点运动时对着的方向。在参考点没有明显的上述标准时,以以下两个标准来定:观察者面对参考点的方位、正常情况下接近参考点的这一面[12]。 吴福祥先生曾指出:“作为表达空间关系的方位名词‘后’主要用来指示凸体(figure) 相对于衬体(ground) 的空间位置(位置在后)。”[13]一般说来,在“前”“后”构成的方位场景中,参考点是基底,而“前”或“后”是侧面。基底和侧面都处于静止状态,形成静态关系场景。一般说来,“前/后X”的参照点就是观察者所在位置,“X前/后”的参照点就是X。

“前”“后”的时间义是由空间义发展来的,空间域静态场景中的“前”“后”映射到时间域,其空间域的结构特性保留下来。例如观察者与被观察之时(事)之间也呈相对静止状态,观察者的观察方向与所关注的时间也有同样的面向。空间概念“前”“后”隐喻为时间概念的心理基础为:前面的时间与观察者同向,对被观察的时间而言,它们已经到达观察者尚未到达的位置;对于观察者自己来说,与前面的物象之间尚有一段尚未经历的路程。当观察者关注焦点为已经到达前方的时间,已经到达前方的“前”隐喻为时间“以前”;当关注的焦点是从观察者到所观察时间之间的距离(路途)时,“前”没有发生空—时隐喻,仍然是空间概念“面前”。(我们的认识与史佩信先生有某些相通之处。但史先生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时间隐喻方式,而我们认为后者并未发生时间的隐喻化。)具体说来,如果观察者位于现在,则其前为过去,其后为将来;如果观察者要对同方向的两个时间或发生过的两个事件进行比较,则离其较远者为前,离其较近者为后,形成一个序列;对某一个时间段进行观察,则离说话时间(或观察时间)较远的时间、先发生的事件为“前”,较近的为“后”。张建理指出这一“空—时”语义转换关系为:“前”为“(较)早”“(较)先”,“后”为“(较)晚”“(较)迟”[3]。 按,吴福祥先生指出:“在先秦文献里‘后’表示空间位置的用法相当少见,大量的用例是表达时间概念, 特别是‘(之)后’用在指称某一时段( time interval ) 的时间词语之后, 表示某一情状实现或完成的时间在该时段之后。”[13]为什么在先秦文献里“后”表示空间位置的用法少见,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除上文所举的例子外,这种“前”“后”兼表空间、时间观念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前头”在东汉就有表示前部位置的用法,“前”是空间概念。如:

唐代“前头”的“头”词缀化。如:

“前头”可以是虚拟的空间概念,因为面前是尚未经历的,因而这种虚拟化的空间概念跟时间发生了直接关联。如:

“前”表示时间概念时,“前头”表示过去,“头”已经词缀化。首见于唐代,后代沿用。如:

四、“前”“后”时间认知方式的古今异同

张建理先生认为,时间右视是生成力很强的概念隐喻,在句子、篇章层面很有活力;由于该认知与运动有关,因此,主要的语言实现为动词,前、后概念往往隐含。而时间左视认知与序列相关,前、后既为概念隐喻,又为隐喻表达式[3]。例如下面的例子:

这个例子体现一种“人动时静”的认知模式。“前面”是我们运动的方向,是尚未到达的方位,因而整个句子造成了未来时间在前的印象。而“未来在前面”中,“前面”本身表示空间意义,是没有时间意义的。

如前所述,游顺钊先生认为二战后中国人因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时间认知上与过去有所不同。韩玉强、刘宾认为汉语“前”“后”在主体参照策略下“自我在动”隐喻中对时间的认知和表征只是在近代汉语以后的事,使用范围小、限制多。我们认为这不太符合历史语言事实。

很明显,当唐宋人说“三十登高科,前塗浩难测”(姚合《答韩湘》)、“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宣和遗事》后集),与“美好的前途在等着我们”二者在认知上并无不同,前方是我们行进的方向,尚未行经,都是前方将要经历的境遇,这相当于张建理先生所说的“时间右视”,古今都存在。笔者在比较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来/去/往”类时间语词的使用情况后,认为古今汉语都采用“时间在动”和“观察者在动”两种认知方式,而以“时间在动”为主[14]P118-128。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前”“后”所反映出来的认知方式。

人们之所以认为近现代以来才出现“自我在动”(或曰“观察者在动”)的时间认知模式,一是因为“自我在动”本来就是一个处于次要位置的认知方式,不易为人所觉察;二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应该说,“美好的未来在前面等着我们”之类的表述通过“未来”“前面”“等”等成分,在句子的层面更加直白显露地把“人动时静”的特征表达出来了,而古汉语则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从这点来说,在汉语史上,“人动时静”的认知方式及其表达式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发展过程。(“来”“去”等有类似现象。“来去式”“前后式”时间表达式主要体现“人静时动”认知方式。对“人动时静”由潜隐到显露的具体发展过程我们拟专文讨论。)

这里附带讲讲中古时期“自今以来”与“自今以去/往”矛盾表达的情况。

汉语史上有“自今以来”与“自今以去/往”同表将来的用例。史佩信等认为 “自今以来”与“自X以往”采用迥然相反的认知方式(“时间在动”—“自我移动”)。徐丹先生认为古人用“来”时既暗含“前”又暗含“后”。我们不赞成他们的观点。“自今以来”与“自X以往”结构相同,没理由采用相反的认知方式,而“来”自古以来都是向着说话人的位置移动,也就不存在暗含“前”又暗含“后”的问题。

笔者曾讨论过古汉语中“自今以来”“自今以去”同表将来时间的问题。其主要观点如下:(1)“自今以来”是受中古时期广泛使用的“自X以来”格式影响而类推出来的、在当时约定俗成的习语。(2)“自今以来”与其他“自X以来”一样,采用的仍是“观察者移动”认知方式。观察者想象着从“今”出发,向相对后时移动,此图式中凸显的是起点时间“今”,而其相对后时当然只能是将来了。所以虽然这个表达式用的是“来”,但表达的却是将来时间。这一表达式中的移动的起点是“今”,这与“来”的语义有抵悟之处。(3)因为“自今以来”属于不合逻辑的表达式,终因与人们的认知经验相矛盾而消亡。它的消亡也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有关。中古时期表示今后的同义格式过于复杂累赘,有“自/于/从今以后、从今去、从/自今以去、自/从今以往、自/从今以来”等形式,“自今以来”消失是意料之中的事[14]P118-128。

五、结语

许多时候,人们混淆了“前”“后”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语言生活中“前”“后”同时存在空间义和时间义,其具体意义与话语者的认知焦点有关,也与它们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的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空间义还是时间义,其语义指向是明确的。就其时间指向而言,“前”表示“以前”“顺序在先”,“前”在时间概念里不表示未来。“后”与此相对应。

(一)当观察者关注的焦点是前方(后方)的人、物、事本身时,“前”—“后”隐喻为时间概念“以前”—“将来”(含相对后时)。当观察者关注的焦点是与前方(后方)事物之间的距离时,“前”—“后”是空间概念“面前”—“身后”。“前程”等表示的是虚拟的空间概念,虽然与时间有关联,但本身不是时间概念。

(二)陈振宇、蔡淑美详细讨论过句法语义对“前”“后”时间指向的影响。我们认为除下面所谈及的句法语义条件外,所谓“前”“后”时间的矛盾表达,其实只是时间概念和虚拟空间概念的不同。在以下的句法语义条件下,“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有明确的限制。

1.在定中式“前X/后X”结构中的X是抽象名词或蕴时性名词时,“前”表示时间概念,指过去或序列在前,“后”则相反。如:前例、前愆、后福、后世等。

2.“X前/X后”格式中的X是动词性成分或内含时间性名词时,“前/后”可以看作时间构件,表示时间概念,整个“X前/后”是表时结构。“前”表示“以前”“(较)早”“(较)先”,“后”则相反。

(三)“当前、目前、眼前”这些表达式中的“前”表达的是空间义。这类表达式原来是空间概念,因隐喻而固化为时间词语。

(四)汉语“前”“后”体现的“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种时间认知方式古今都存在,而以“时间在动”为主。但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现代汉语在句子的层面更加直白显露地把“人动时静”的特征表达出来,而古代则体现在词汇层面。从这点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人动时静”的认知方式及其表达式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前途观察者前路
莫愁前路无知己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共享汽车前途未卜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那些自毁前途的明星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