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分析理论视角下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2018-03-29

关键词:英语专业云南省学习者

王 丽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

一、引言

“一带一路”,西进欧洲经济圈,东接亚太经济圈,且贯穿整个欧亚大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云南省有17个边境口岸,92个公开的边境通道,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25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居住。天然笃厚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语言和文化的互联互通亦十分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培育英语专业人才,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力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应对“一带一路”战略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研究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是云南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二、需求分析理论回顾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需求分析模式在外语教学、课程设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很多西方学者对需求分析进行了模型建构:Munby针对学习者未来目标职业或学业情景下语言要求分析提出交际能力需求模式(Communicative Need Processor),即根据学习者交际需求分析,制定学习内容、设置相应课程;Allwright通过目标情景分析与学习者当前能力的比较确定学习者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将目标需求转化为对应的教学活动的优先等级提出情景目标分析模型(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Hutchinson & Waters(1987)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的需求模式,他们认为需求分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和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获得目标情景下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需要做的,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目标需求是指在目标情景下必须要做的,关注的是语言的运用;Dudley Evans & St John则从目标情景分析、学习情景分析及目前情景分析三个维度,重点对语言主体、学生个体和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清晰地反映出各种需求间的关系,其需求模式分析由学习者职业信息、学习者个人信息、学习者语言水平信息、学习者欠缺的知识(学习者语言水平信息与学习者职业信息间的差距)、语言学习信息、目标情景中的语言信息、学习者课程需求及学习环境信息八方面构成,是较为全面的需求分析模式。

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是检查毕业生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中国教育界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与国外提倡的需求分析理论是相契合的。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习者英语学习需求,就像医生给病人下诊断前做各种检查一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教育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呈现出明显不均衡发展态势。在英语教育方面,不管是语言学习的软硬件配置,还是语言学习的环境、氛围,云南省都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媲美。首先,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云南省教学资源、教育资金等相对匮乏,英语教学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其次,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师资教学水平亟待提升,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年轻教师及5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较大,优化师资结构迫在眉睫;再者,大量用人单位及学校仍将各种英语等级证书作为考核学生英语能力的“金标准”,导致英语专业教学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魔掌”之下,严重扭曲了正常的英语专业教学秩序;最后,人才培养方案不切实际、教学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都严重阻碍了云南省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云南省英语专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现在的人才培养需求,滞后于现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应适时改变。

四、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教育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根据目前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人才培养时,应努力构建“定位合理、目标细化、技能强化、实践突出”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校内跨界融合协同育人以及“0.5+3+0.5”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政合作

校政合作,即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所安排的重点工程、计划,委托有关普通高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特定人群的教育或特定人才的培养任务。云南省政府可以将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项目与云南省各高校合作,如可在各高校设立语言服务中心,在充分利用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让教学一线的人员能在学术素养上保持时代先进性,让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者们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云南被称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2006年省内就有9所高校设置18个东南亚、南亚语种专业学习点。目前已增至43所高校62个泰语、老挝语、缅甸语、越南语及柬埔寨语专业学习点。从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及教师、学生规模来看,云南省小语种大力发展为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展开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提供了强大的语言支持,但单纯的小语种人才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云南省要更好地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加快贸易交流,必须大批量培养能够胜任贸易沟通的语言人才。英语作为国际语,再加上一门东南亚、南亚小语种,能更好地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发挥切实的作用满足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客观需求。以云南省独立学院为例,开设英语专业的独立学院中设立了英语+小语种(东南亚、南亚语种)专业方向的学院有 3 所: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设立了英越(越南语)、英缅(缅甸语)、英泰(泰国语)复语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设有英泰(泰国语)复语方向;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开设英泰(泰国语)双语方向。云南省各级政府可在高校设立多功能语言服务中心,调用教师、学生参与各种外事活动,如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选派参加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博览会、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在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纷纷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针对性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实现英语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合作形式。

实施定向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英语相关行业、企业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与高校英语专业合作,制定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定向式培养模式,明确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高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通过定向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英语专业教材资源合作开发。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教材资源的成功开始是英语专业教育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了解英语专业最新行业动态,企业介入英语专业教材开发,使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得到相应保障。

加强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受到高校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英语专业无法建立足够的校内实训基地。只有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英语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保障实训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英语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培训师资,能优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观察行业最新动态,了解英语专业实践能力需求,弥补自身实践能力不足,培养“双师”素质能力,从而有效改进教学。英语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走入课堂,对英语专业技能进行指导,使英语专业学生能密切关注实践能力需求,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三)校校联合

校校联合培养模式即在云南省内,以市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同级别高校中实现课程学时、学分互认体制,实现校际课程超市任选,从而最大程度共享校际间课程资源。云南省独立学院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内云南省目前有独立学院7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化学院),除1所艺术类院校及1所医学类院校外,其余5所均设有英语专业。以第二外语为例,受英语专业招生录取人数及办学成本限制,各校每级能成功开设的第二外语课程严重受限,因此,在修读第二外语课程之前,结合学校位置及上课时间等条件,各校可将开设的第二外语与其他独立学院共享,并认可外校学生的学时、学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校校联合培养。

(四)跨界融合

跨界,即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随机的搭配应用,可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目前跨界已经渗透各个行业应用,各行各业都在通过自己方式,演绎不同的跨界故事。融合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教育界在转型大势之下,不能一成不变,单一的英语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云南省“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应与其他专业实现跨界融合,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来应对“一带一路”给当前高素质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在当前背景下,云南省高校英语专业可以在校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跨学院(系)人才联合培养。目前在国家大力提倡抓好基础教育的阶段,云南省幼儿英语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师资,大多要么是英语专业毕业生要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又有一定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知识的幼儿英语教师少之又少,在英语专业学生中采取双向选择模式,选送一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能较好地满足幼儿英语教育需求。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英语专业为例,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阶段英语理论知识学习后,在高年级阶段在继续英语语言相关知识学习的同时,部分学时、学分在校内教育学际学前教育专业修读,相应课程由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如此的跨界融合,能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幼儿英语教师。

(五)“0.5+3+0.5”人才培养模式

“0.5+3+0.5”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英语专业四年本科教育用半年时间进行专业见习,在见习中发现学习兴趣、专业学习方向及了解市场需求;用三年时间完成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及专业方向性课程学习,从而为更好地进行专业实践奠定基础;用半年时间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以期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或再次发现专业深造方向。2014年11月,云南出台《云南省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先后分两批遴选了包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3所云南省独立学院在内的9所本科高校进行试点,拉开了推动云南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帷幕。云南省高校应以转型为契机,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措施所提供的机遇,加大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转型升级”,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云南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提出的宏伟举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云南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西南核心,云南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育应抓住这一战略发展机遇,面对挑战,不断探究如何应对大环境,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加快推进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跨界融合,以及“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为导向,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云南省学习者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