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路径研究

2018-03-29段诗云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亲和力针对性思政

段诗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出的时代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作为重要命题被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并服务于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国家集体利益首位,其任务是巩固新中国政权不被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需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针对性。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三个贴近”的原则。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基于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期待,针对其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学生具有获得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前提。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把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搞清楚,了解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了解哪些是即时性的哪些是长期性的,有主有次、有先有后不断满足其需求和期待,提升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2 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基础

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兴奋点,化解难题,是因事而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要重点分析教师讲解程度与学生接受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政课的重要程度与学生认可程度之间的矛盾。不同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同,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例如,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讲解思政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优化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解决思政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时机,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把握时机、契机,规避不良网络信息,是因时而进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要更加灵活,教育载体要更加多样。现代大学生可谓“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要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首先,通过校园网将网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大学生青睐的“两微一端”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与思政教师的互联。同时,采用现代化手段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要使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真正用到教学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添加教学设备,开发教辅软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针对性。

精准查摆真问题,变教育“漫灌”为“滴灌”,是因势而新的要求。新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育环境面临着功利化、世俗化的难题。首先,要让大学生看清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对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正确解读。其次,要精准查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找准、找实、找透。同时,要重视调研的力量,通过大量调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掌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看法,精准解决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变“漫灌”为“滴灌”,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3 提升教师魅力、突出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关键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拥护者,要能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用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征服学生、赢得学生。同时,要形成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能够用较为轻松、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积极性。此外,思政课教师应博闻强识,要能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晦涩的理论解读成鲜活的生活实际与人生感悟,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双向互动的教学形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感和需求感。

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教师要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用“接地气”的话语阐明“高大上”的理论,把“有意义”的理论讲的“有意思”。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时代性和生活性。同时,要把握时机和分寸,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可以将教学方法与学生专业融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定的考查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在接受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悦纳感。

4 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获得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感召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学生的政治定力,引导学生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要能够让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融入大学生的血液之中。发挥先进文化传播的主导性,培养文化情感,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

通过解决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自我发展的期待较高,我们要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在改善思政课的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要将理论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全面开阔视野的同时,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和关怀。通过因材施教,增强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时代性和育人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认同度和接受度。

充分利用网络的“线上线下”新型师生交往模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网络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如时政交流论坛、定时线上答疑等,给大学生输送健康的营养。同时,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动载体,如通过师生面对面谈话、深入学生寝室等方式进行访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此外,可以在线上通过投票征集学生较为喜爱的主题,在线下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活动载体,活动结束后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收集大学生的信息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使得线上与线下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善于运用网络载体、精心创设活动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性、思想性和育人性。

猜你喜欢

亲和力针对性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