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18-03-29李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8期
关键词:理念职业大学生

李慧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

人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促进着人类的发展,人在创新中充分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从中充分体验和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讨论人的发展的学科,也是高校践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剧烈变化,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特征,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迎接新的挑战,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的新一代的大学生。

1 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性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特质因素论”到现在发展为生涯选择理论、生涯发展理论以及生涯决策理论三类,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涵盖了人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人在复杂社会生存发展的有效方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位仍旧停留在解决就业问题和部分学涯选择问题,并没有上升到解决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上。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从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角色建立和平衡以及每个角色的发展过程思考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紧跟时代要求,从能力的可迁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更加开放、创新的学习、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面向社会需求,将学生个人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当中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施力点。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立足在学生的个人管理,从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角色管理、决策等方面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始终可以面向全局、面向未来。

1.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能力的提升,不是一门课一次实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只有不断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发展、牢牢把握住社会发展需求与趋势,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才能不断开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形式、内容,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定向为一个破题点,但不能只局限在这个方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出发,不能只讲理念,还有指导学生掌握实现目标的方法,让学生真学、真用、真正得到实惠,才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可。

1.3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已经无法只根据既往的经验来指导自己个人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的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大学生要跟上节奏,主动适应发展变化,传统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已经无法全部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系统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成效会越来越显著。

2 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

2.1 更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理念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根本的工作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关注,创造性地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生涯的整体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制约人发展的最本质原因是人的思想问题。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是有效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它们之间彼此的促进关系,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度和深度。最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要树立面向结果的工作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授给学生的是一门关于个人发展的技术,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能以知识的传播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实习实践,遵循教育规律,确实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技术。

2.2 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内容与形式

现在,谈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指的是学生一方面要认识自我,另一方面要认识社会,最终做出科学的决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主要面向就业服务的。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着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了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课题。高速的发展,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对现状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还需要能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判断。科技的进步,岗位的更替加快,大学生需要在原有的技术、能力基础上,不断挖掘自己新的增长点。多重职业、多元化的生活,大学生需要更加科学的平衡技术作为指导。这些内容,都是大学生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多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门技术,所以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形式也是当务之急。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互动性、迁移性,让大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要生涯教育带来的不同,才能更好地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2.3 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载体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载体主要是课堂和主题活动两个方面。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时限制,课堂上无法充分展开关于人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所有需求的讨论,也缺少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讨论与反馈,更缺少对于深层次思想问题的思考。此外,谈及人的发展,就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目前的课堂载体,无法很好地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吸引力。

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载体,一方面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关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是指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支持和有益补充,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加强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弥补线下课程不足,及时、方便、快捷地提供给学生急需的生涯发展指导,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的感染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创新发展理念,一方面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理念、内容和形式、载体等方面创新与发展,从而有力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理念职业大学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