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8-03-29范华莉高顺裕汪雅
范华莉,高顺裕,汪雅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 224007)
1 “双创”教育背景概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并指出创新创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储备力量,高校应适应“双创”需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自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停滞在课堂教学上,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多数主要围绕理论研究和试验模拟,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成功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较少。教育部专门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自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科学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全方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2.1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双创”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在努力开发、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作为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更需要全方面建设和开发。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时间比较短,课程开设主要集中在企划书撰写、企业创办流程等基础理论教学,但是在创业心理、创业精神等方面少有涉猎。从教学模式上,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课堂教授法,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不强,局限于课堂讲授的创新创业基础,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很难让学生对创业、行业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课程满意度较低。
另外,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多由各学院或系部承担相关课程,由各学院或系部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来承担任课教师。这些任课教师获得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相关培训证书的老师较少,很难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双创课程师资队伍的相对不专业,难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的相互统一,课程开设效果不佳。
最后,各地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结合度较低,在相关创新创业课程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相关的创新创业理论实践等知识,很少或不涉及学生所学专业,创新创业知识体系与专业知识体系无交叉或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移情作用,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并付诸实践。
2.2 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的教育,为保障大学生在有限学年里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积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行为。
尽管多数高校已在构建激励体系上有所尝试,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主动性较弱。在校大学生虽能接触到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初期有较强心理动力,但在真正计划中,面临资金、管理、渠道等多方困扰时,毅力不足;即便投入运营,也会因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商业模式模糊不清,盈利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等无法持续。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技术含量比较低,实践活动成果孵化成功率低。根据《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家教、零售和服务业等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行业,独立进行高精尖技术行业创业的人数较少,创新性严重不足。不少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其项目成果大多止步于比赛期间,比赛结束后无法真正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最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主管机构不清,机制不清晰。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长、分管就创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团委或其他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并开展活动,尚无专门的创新创业部门直管创新创业教育。另外,教务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参与度不高,缺乏更直接的专业技术支持。
3 “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3.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资源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第一步应该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创新创业课程目标。另外,创新创业课程按照大学生课程设计遵循的阶段性,一般放在大二到大三集中进行,但低年级学生应在早期激发创业意识,在创业知识普及方面应达到熟悉创建企业及企业运营等基础知识的目标。
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时,应针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吸纳校内不同专业教师进入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加强与各高校之间或政府创新创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鼓励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实践锻炼,从而更新实践经历,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基础。
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MOOC、“以赛代学”“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引入课堂,把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融入教学方式中,将创新创业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头脑风暴。密切专业学科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关系。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作为启蒙阶段的创新创业课程,应从低年级开始即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实际,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课堂上均能相互联系,发散思维,扎实专业学科知识基础,深化创新创业实践专业依托。
3.2 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首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由教学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联合成立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学研结合的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普及。要依托创新创业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创业基金,全面辐射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的创业资金和资源,保证高校创新创业项目资源正常运行的外部保障。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绩效评价机制,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激励上,对于有意向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的专职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量,并将创新创业指导纳入工作量考核,鼓励和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增加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生层面可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修学分的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绩效绩效评价体系,多样化容纳创新创业实践内容,专设针对创新创业环节的奖励项目,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给予学生支持。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价体系,促进项目顺利孵化和风险控制,加强风投机构对大学生项目的信任和了解。
3.3 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让学生有更为开阔的思维事业和创业空间有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应积极加强各方联动平台的建立,特别是校企联动。不同层次的模拟创业、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创新成果项目在具体实施中会出现不够深入的态势,往往脱离于实际创业真实环境。因此,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因建构教育与经济产业相联系,将学科建设与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为此,高校应大力构建更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联动平台,以专业为基础,拓展创新创业至企业与社会,强调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同未来真实发展相结合,真正致力于社会发展实际。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应依托“双创”这一有利背景,切实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引入社会力量,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引导与激励他们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