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的策略演变
2018-11-21李志祺赵城
李志祺,赵城
(1.绿地集团北京公司,北京 101318;2.北京联合大学基建处,北京 100101)
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研究概述
1.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广受关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一系列的相关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积极扶持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中产业的空间聚集和空间布局始终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文化及创意产业开始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长期性战略产业。
1.2 西方学者对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空间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们从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空间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的一些方面:(1)文化经济要素与地理环境的聚合动因研究,以英国经济学家Allen J Scott 对文化经济的空间聚集研究为典型代表(Scott,1997,2006);(2)人力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研究,强调创意产业从业人员需求、空间环境品质与产业聚集之间的关联,以美国学者Richard Florida 的创意阶层研究为典型代表;(3)针对产业聚集地区的实证研究,以勾勒创意产业的空间聚集特征,如Currid 对美国纽约创意产业聚集地区的研究(Currid,2006)、Hutton 对设计和服务为主的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Hutton,2006)、Markusen 对休斯敦以南地区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迁徙的研究等。
1.3 国内学者对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空间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特性的研究多见之于从地理学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类型、影响因素、演化机制及政策支撑体系几个方面的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中较为集中。由于聚集区是国内城市政府普遍采用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空间策略,因此对聚集区的研究成为文创产业空间研究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主要集中在:①对聚集区特征的研究,如对北京文创产业聚集区特征的分析(唐燕,2013),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区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栾峰,2013),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对聚集区阶段的划分(王慧敏,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空间变化的研究(花建,2007)等;②对聚集区形成及演变机制的探讨,如聚集区的空间演化动力以及不同机制模式的分析(尹宏,2013),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不同城市空间演进的模式分析(肖雁飞,2011);③聚集区相关政策的探讨(黄鹤,2012)等。对聚集区的研究展示了其发展的方方面面,其发展的实效性始终受到关注。
图1 北京30个市级聚集区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北京作为中国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头城市之一,其在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方面的工作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对其空间策略及其政策机制的梳理有助于了解其发展历程,对其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供其他城市参考。
2 2006-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模式阶段
2.1 提出背景
北京从20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文化经济开始体现出其发展潜力和对城市空间环境塑造的作用,1996年公布的《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200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伴随着新的产业统计口径、相关扶持政策和一系列文博活动、聚集区认证等举措。对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扶持成为城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体现在空间实践方面,聚集区模式成为一种综合了产业政策、地区更新及文化活动的综合性空间策略开始出现。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扶持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艺术家、创意企业聚集于老厂房、村庄等低租金地区,文化创意经济的聚集萌发与地区形象的更新,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受到关注,在经历争议与博弈后,其发展模式得到政府认可,相应的资金及政策陆续出台以鼓励更多创意企业的入驻和地区环境品质的进一步提升,这以798 艺术区、宋庄画家村为典型代表。
此后,划定一定的城市空间范围集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模式,被视作为一种促进城市文化经济发展、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途径,开始为各级政府广为采用。2006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并划定了10个市级聚集区,到2010年市级数量增加到30个。
2.2 发展状况
从2006年到2010年认定的30个市级聚集区,考虑到不同产业类别的覆盖度及不同地区的覆盖度,所依托的城市空间类型主要包括:胡同街巷和四合院、工业弃置地、近郊村落、传统文化活动场所、奥运场馆、新开发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区七种类别,参见图1、表1、表2。
由于市级聚集区的示范作用,各个区县也都认定了区县层面的聚集区。到2013年,北京市范围内,市级聚集区加之各个区县认定的聚集区,总用地近500km2,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聚集区面积约为49.5k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4.5%,参见图2。
表1 北京30个市级聚集区的构成及认定时间
图2 北京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范围和分布示意图
由于创意人群对于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以激发其工作灵感,因此创意企业入驻较多的聚集区呈现出较有特色的空间环境,特别是对于工厂的改造利用和集体用地上的创意工作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体现出大量中小企业聚集的特性,加之中小企业的办公地点易于变动,因此,与城市其他地区相比,聚集区在建筑外观、公共艺术、环境小品等空间环境方面易呈现出变化较为频繁的状况。
2.3 扶持政策
目前北京主要是着力完成聚集区的认证和发展,以中关村系列园区为例,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系列园区是最早具备较为完整的扶持政策的城市地区。针对高科技企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服务产业)的产业政策使得被划定在政策区内的城市地区在吸引企业注册和经营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与中关村园区相类似,一些国家级园区(如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等)在一定的城市区域内,对鼓励发展的产业实行从迁入企业奖励、房租优惠、园区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奖励、人才户口优惠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市级、区级层面的聚集区主要执行北京市颁布的系列相关政策。与空间范围相关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入驻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租金补贴、人才认证、政府采购等方面。对于街乡级的聚集区,街乡政府则主要通过租金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解决人才户口的政策来吸引相关企业。事实上,一些自发发展而成、没有成立管委会的聚集区,并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对应到其城市空间范围之中。这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逐步解决。
在相关扶持政策出台的同时,一些现行管理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布。例如,由于对集体用地和工业厂房企业注册的相关限制政策,使得位于上述两类用地上的聚集区由于低租金在吸引企业前来经营方面具有优势,但企业无法注册因此也就形成这些地区有租金无税收的状况。一些集体用地上的聚集区,由于无法使得其环境建设、招商引企活动被认可在现行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的合法性范围之内,试图通过成为中央各部委挂牌的国家级聚集区来对相关经济活动予以保障。
更值得主意的是,北京作为首都,正在全面开展和落实“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以及位于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地生根更尤为重要。
3 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模式阶段
3.1 提出背景
2014年随着管理部门的更换和对以往聚集区模式成效与问题的评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颁布,其中提到“集聚区集聚效应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产业促进政策不到位,文化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策略从聚集区转向了功能区模式。
3.2 发展状况
功能区规划在涵盖30个市级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等政策空间的基础上,采用“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在北京市层面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参见图3),以功能区建设推动形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集聚化的空间总体布局。这20个功能区分为2条主线(文化科技融合主线、文化金融融合主线)和7个板块(文化艺术、传媒影视、出版发行、设计服务、文化交易、会展活动、文化休闲),覆盖面积441.56km2,力争在2020年功能区内的文创企业创造全市8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
图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构成
与聚集区模式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功能区模式的改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空间范围的调整,功能区较聚集区更加集中于中心城区范围,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集中的地区;其二是空间与政策的匹配,功能区划定参照中关村模式,产业政策覆盖功能区,使得空间边界具备政策属性。
3.3 扶持政策
为积极推进功能区的建设,“1+7+N”的功能区综合保障措施建立,即“一揽子基础认定政策,七项综合保障措施,若干个性发展策略”,通过法规、经济、行政三种调节手段,来引导功能区的发展,以对功能区内企业、人才、产品等一揽子认定政策和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来引导企业落户功能区内。
3.4 进一步的思考
如前文所述,北京正在全面开展和落实“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以及位于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部分产业发展的定位随着区域“城市发展正负面清单”的发布,或多或少面临调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新时代下,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政府都需要加快对新定位的思考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