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2018-03-29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冯至隔膜战争

许 贤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五四时期,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以写诗著称。他前期创作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品。《十四行集》是冯至在四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诗集也是冯至创作转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冯至在诗歌艺术上的变化,还表现出他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下写作动机的独特思考。五四以后的许多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西贯通,包括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冯至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喜欢晚唐五代的诗词,其中受到杜甫的影响最大,后来出国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是歌德和里尔克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冯至的《十四行集》,有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全部创作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平淡的生活给予作家创作的灵感,寄情于春城的山水,但是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作者没有亲历战争的场景,所以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过多的与战争相关的场面和文字,相比那些通俗易懂的“枪杆诗”“鼓动诗”“街头诗”,《十四行集》充满对生命的思考,哲理性极强,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层隔膜。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部诗集仅仅展现作者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体生存价值的作品,但事实上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独特思考,寓意深远。《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所形成的隔膜与沟通的内涵:“隔膜”是与当下创作主流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沟通”是作者对现实的观照。冯至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揭露现实,将内心的隔膜与现实的沟通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深入了解作者这一独特的创作手法,有利于读者对《十四行集》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战火连天中的隔膜:孕育世外桃源般的净土

抗日战争爆发之时,冯至在德留学,1935年回国之后,到偏安的西南联大任教。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炮火连天,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没日没夜的战斗,而昆明则像是远离战场的世外桃源。冯至从流亡到安定,环境大变样,心情也很愉悦,但好景不长,昆明很快成为日军空袭的目标,安定的生活遭到了破坏。冯至被迫搬到郊外林场的茅屋居住,那里有花有草,幽静质朴,亲近大自然,美好的自然风光为冯至的创作打下了基础。田园生活陶冶了他的性情,远离世俗,远离战乱,冯至就像古代的隐士那样,终日与书为伴,读杜甫的诗,读歌德的著作,读里尔克的诗……不同的感悟在无形中影响冯至的体验思考和创作风格。冯至除了每星期进城上课之外,就待在茅屋里,偶尔与姚可昆外出散散步,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无论是在上课的途中,还是在散步的小路上,他观察树,观察水,观察风,观察万物,周围一切安定,没有战争的硝烟,万物都在他的视野中。他静下心来,开始思考,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于是在茅屋中写出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诗组成的诗集《十四行集》。冯至结合之前的阅读,以及生活周边的事物,决定将自己的感受体验用诗记录下来。冯至说“里尔克的世界观,他对生存、生命、生死和自然的看法,以及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语言上的比喻,甚至运用十四行诗的形式,都启迪了冯至”[1]。

冯至因长期在外学习,所以在回国之后并未真正接触到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创作中涉及到的社会现实并不是很多,倒是像诗人自己所说的,“在我的十四行诗中,可以看出在抗战时期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对待外界的事物,对待自己钦佩的人物,对自然界、生物的感受”[2]。冯至在郊外的所见所感成为《十四行集》的创作素材,这不免让人感到与时代形成了隔膜,让人在战火连天的时代,还能感受世外桃源般的安定与幽静。四十年代的冯至被很多人认为是与时代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具有独立品格精神的作家,“他的诗中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并非指向民族苦难的历史,不如说更多地指向一种原初的生存‘本质’。这使他的诗有着一种脱离时代的氛围”[3]。于是,作者将“我”的个体感受作为出发点,告诉读者如何在涅槃中获得重生的价值。例如《十四行集之一》[4]: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作者究竟在“领受”什么样的“奇迹”?“彗星”的出现终究给作者带来了什么?不难看出,作者将这首诗放在开篇,是在传达一种信息,“我”要开始将自己的感受叙述出来,在漫长的岁月里,“我”的经历有喜有忧、有悲有欢,但是在经历了重重的挫折和磨难,就像“小昆虫”经历了一次“交媾”,“我”获得了重生的狂喜。这里体现了歌德的蜕变论思想,歌德通过观察植物认为,植物是通过原始植物进化而来,一个阶段过渡到另外一个阶段,然后逐渐提高,所以这样的蜕变,歌德常常用来形容动物,用来表现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诗中描述的小虫的两种经历,用来隐射个体的生存无时无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每每都在承受,最终化茧成蝶,重获新生。这里面也包含“死亡”的话题,但是作者着重强调“死亡”之后的“重生”。

经历了战乱不写战争还寄情于“山水”,这是冯至在当时最主要的创作趋向。五四时期,现代主义的浪潮不断兴起,出现了许多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的青年诗人,比如九叶诗派的作家们,他们努力想把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但由于动乱,他们不得不放弃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开始走向另外一种形式的诗歌创作,所以现代主义的浪潮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中国社会的现实注定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平息,但是冯至的大胆尝试,无疑是在中国新诗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笔,这是值得肯定的。《十四行集》的创作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者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战争场景和大力渲染战斗的文字,而是把意象转向了自然,富含哲理的话语留下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无从领略”的沟通:现实中个体存在的哲理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提出了“外部自然”“社会”“内部自然”三个世界,并把语言作为沟通这三个世界的桥梁,进一步将“世界”区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在他看来,三个世界完整地构成了一个在交往过程中共同从属的关系体系。“在交往行动中,参与者不是首先以自己的成就为方向;他们是在一定条件下遵循他们个人的目的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共同状况规定的基础上,相互决定他们的行动计划”[5]。《十四行集》就是一部用“主观世界”表达“客观世界”的作品,通过对人体存在和生命价值的探讨,加上中西思想的贯通,最终用语言作为桥梁表达出来。诗集中表面上没有选取与战争有关的意象,但事实上每一首诗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与现实有关。冯至不写战乱,不是无视战争的存在,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亲临战争场面的作家数不胜数,冯至认为有人会去描述,会去歌颂,他不愿随波逐流。

《十四行集》的价值在于作者对现实、生命的感悟用一种富含哲理的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冯至对当下社会和时代的独具洞察力的思考,一种超越现实的表现。过分的推崇这部诗集的哲理性,无形中削弱了作者对现实的关照,诗集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对现实的态度。有研究者认为冯至在四十年代没有选择写慷慨激昂的诗歌,与时代形成了一定的距离表示遗憾,“在横的方面看,冯至的十四行诗虽然在内容上不够充实维壮,但从纵的方面看,诗人的歌唱并不低沉,剔除了二十年代的感伤成分。这说明,诗人在四十年代,已从二十年代惆怅迷茫中解放出来,在清醒地认识现实、追求光明的道路上前进了。看清了诗人前进的足迹,对十四行诗也必须予以肯定”[6]。冯至自觉地远离战争的喧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个体存在的生命价值、时代和民族命运,这是对现实观照的一种特别方式。冯至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只是远离战乱,诗中缺乏血的镜头,而是透露出儒家的温柔,但是作者还是从侧面描写了战争给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造成的悲惨境遇。比如《十四行集之六》[4]8:

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

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

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

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

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

是为了丈夫的死亡,

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

啼哭得那样没有停息,

像整个的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我觉得他们好象从古来

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

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

这是战争中失去一切的“农妇”和“孩童”的悲惨境况,诗中并没有解释他们失去一切的原因,很明显这是战争之后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让读者反复阅读之后,感到是对残酷战争的一种讽刺,一种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

冯至虽然来到西南联大,远离了战场,但昆明也很快成为日军空袭的地方。为了躲避敌人的狂轰滥炸,人们必须逃到郊外, 这样的场景也被作者记录下来,“和暖的阳光内/我们来到郊外”(《十四行集之七》)。白色恐怖瞬间席卷而来,人们时刻有着一颗警惕的心,于是“有同样的警醒/在我们的心头,/是同样的运命/在我们的肩头”(《十四行集之七》)。炮火连天的日子里,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安危,但是诗人想告诉人们要团结起来,要勇于承担命运的安排,要保持随时的清醒,以便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敌人,相信胜利的曙光不久将要来临。同时,也表现出面临危机,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融成一片大海”(《十四行集之七》)之后力量的伟大,人们抛开了自私、孤独,紧紧地相互团结在了一起,其中也表达出作者希望人们团结一致共同积极抗日的愿望。

《十四行集》将冯至的创作推向高峰,在他整个诗歌创作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十四行集》是诗人对生存本质的探讨和个体生存的体验,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四十年代,是一个崇尚“集体精神”“时代主流”的时代,冯至不愿意趋势随俗,而是探讨个体生存的本质,使他的诗以一种“无法领略”的沟通形成一种脱离时代的氛围。而转向对个体生存处境和终极意义的关注。很多学者就误认为冯至是与社会形成隔膜而具有独立精神的代表作家,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属于那个时代,而是他的内心独白:生与死的探讨。但是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始终是热忱的,现实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作家的创作中去,并用自己的切身感知通过富含哲理的话语表达出来。所以,《十四行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还需客观全面地进行考量。

[1] 周棉.冯至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92-193.

[2] 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49-250.

[3]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59.

[4] 冯至.十四行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3,8.

[5]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362.

[6] 周棉.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2):63-70.

猜你喜欢

冯至隔膜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不同几何特征对大型隔膜泵液力端隔膜腔静强度影响研究
一本书的支持
被风吹“偏”的战争
最美的死亡
他们的战争
最美的死亡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
锂动力电池卷绕机隔膜纠偏系统设计
用于生产橡胶隔膜的硫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