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探讨
2018-06-11李勇
李 勇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与开放性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在此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呈现多样化、快捷化,数字资源成为主要信息源之一。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信息资源主要提供者,馆藏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资源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数字资源建设不断发展,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应如何建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数字资源服务,使数字资源价值最大化,更好满足用户学习、科研需求。笔者通过湖南省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探讨新形式下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创新。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笔者以网络调查法为主,登录湖南省内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主要了解其数据库建设情况(见表1),通过其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表1 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建设都比较重视,数字资源已成为其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二点:
(一)实用数字资源较少
通过对10所学校图书馆网站访问发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有9所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都在20个以上。但通过笔者逐个访问发现,在这些数字资源中,大多是试用数据库、网络免费资源链接和一些考试、考级类数据库,由于大多是试用数据库,能提供的服务有限,对读者信息获取帮助不大,实用性不大。
(二)专业、特色类数据库偏少
在所调查的10个图书馆中,对资源二次开发和自建特色数据库很少,专业视频、音像等数字资料稀缺,学术科研服务能力有限。10所高校中,只有4个图书馆提供自建特色数据库报务,数字资源服务内容实用性不强,彰显学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偏少,对读者吸引力不大。
(三)数字资源内容杂乱,检索效率较低
在所调查的图书馆发现,资源内容杂乱,数据库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读者在查找资料时,通常在一个数据库内输入关键字进行检索,然后再打开另外的数据库重新输入关键词检索。导致读者查找资料时经常要重复操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检索效率较低。
二、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直接反映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具体体现在服务能力和服务主动性等方面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资源的真正价值体现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中[1],大部分图书馆只是把数字资源链接在图书馆主页、公众号或学校网站上,被动接受用户访问,这与传统图书馆内书架上图书的借还服务差不多,用户使用效果不佳,数字资源利用率低,数字资源服务模式亟待转变。
(一)服务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服务能力
数字资源服务工作最终目的就是帮助用户迅速定位和获取信息源[2]。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简单的入馆教育或几节信息检索培训课来让用户了解和利用馆内数字资源,沿用的还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没有与用户互动交流,满足的也只是用户少量的显性信息需求,用户隐性信息需要不能挖掘,不能提供对用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服务,如网络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定题推送服务、学科导航服务、特色视频资源点播服务等。
(二)数字资源利用率低,服务主动性不够
笔者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基本上只是实行简单的数据堆积、网页链接等,并没有对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加工、主动推送。坐等用户上门,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宣传不到位,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内容一知半解,更别说对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库进行合理利用了,导致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低。
(三)传统服务模式为主,专业人才服务队伍严重不足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图书馆将面临众多信息服务商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图书馆拥有一定数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服务手段的专业人才队伍必不可少。但据笔者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类专业人才服务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有的图书馆甚至还没有一个科班出身图书馆专业人才,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也非常缺乏,大多只是受过简单的业务培训就上岗,从事的也是一些传统的借阅服务。试想,以这样的服务队伍,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和新的服务技术,能建立有效的服务模式?人才已经成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三、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创新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泛在化的数字环境已经到来[3]。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图书馆如何针对本馆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好了,图书馆前景广阔,否则,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必会受阻。
(一)整合馆内数字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模式
为了让用户能在众多数据库中最快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可以按资源类型、学科属性、主题等进行二次加工,整合在和挖掘潜在的数字资源,将专业网络检索平台、特色资源数据库、视频点播资料、专题书目推荐、学科咨询服务等集成在一个导航界面,使用户快捷利用数字资源。通过一个集成资源界面,用户方便进入图书馆数字资源入口、服务咨询入口、应用下载入口,从而实现一站式服务,最大可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建立嵌入式智慧服务平台
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技术手段建立嵌入式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嵌入式智慧导航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导航服务,用户能在智慧服务平台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实时发布信息需求和建议以及共享资源,大大提高读者参与度,实现图书馆工作和用户、用户之间的多向互动共享。
(三)开展特色数字资源服务
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可以针对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分布,开展精准宣传,定向推送特色数字资源服务,如建立特色资源库,这方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已经有了成功尝试。高职图书馆还可以以本馆馆藏文献为基础,开展数字资源和非数字资源相结合的特色服务模式,现在很多纸质文献都附带包含CD制品、视频、影像资料等内容,图书馆可以在数字化的同时将原著与这些附带资料通过标示、或者在资源搜集页面上提供链接将它们结合起来,给用户更加直观的认知感受,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又一特色服务。
(四)针对不同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认为数字阅读分为三种行为:网上冲浪型、互动型、单向度深入型。这其实也就反映了现阶段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状况。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过程中,针对这三种阅读行为可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高职院校学生课程较多,学业压力较大,图书馆可以推荐图文并茂的资源,让学生网上冲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阅读兴趣;通过微信、QQ等互动平台了解读者需求,推荐专业数据库,或整合行业资源,自行开发特色数据库开展个性化服务。
(五)完善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发展,4G的全面推广、5G的试用促进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改变,移动阅读成为阅读的新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4]。移动阅读促进了移动图书馆的出现,现在很多本科类高校已经开通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目前已有超93%(约108所)的“211工程”院校建成移动数字图书馆[5]。在省内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调查的10所高职院校中,8所在网站上有移动图书馆服务,但大部分服务是试用状态,开展移动服务的内容有限,用户体验效果欠佳。高职院校图书馆今后要加大在移动图书馆方面的投入,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建立一个信息资源互动平台,能够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价值、提供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四、结束语
从笔者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与网络时代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创新任重道远。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可以预见,图书馆占主导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将会向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发展和延伸,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服务,随身信息资源互动共享服务成为今后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目标[6]。网络时代,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必然发展[7]。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从业者,要解放思想,拥有超越传统的视野,团结协作,不断创新服务,才能适应环境和技术的变化,满足信息社会用户学习和科研需求,使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真正实现与用户的无缝对接。
[1] 严贝妮,鞠昕蓉.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与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7,(10):62-65.
[2] 袁晓园.南京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3)41-45.
[3] 张麒麟,陈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33(4):28-31+108.
[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672.htm.
[5] 茆意宏,朱强,王波.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1):85-91.
[6] 殷长庆.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9):58-61.
[7]张娣,沈艳红,巴丽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宣传与推广的调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