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2018-03-29李双
李 双
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下发了相关文件,规定各大高职院校均要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2016年,教育部确定27所高职院校作为诊改工作试点。该项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十三五”工作重点相呼应,希望提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诊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研讨。“诊改”背景下,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一、“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同样也是实践技能示范者的角色,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双重专业技术职称,这就是“双师型”教师。除了专职形式的教师以外,兼职教师也被包含在内。“双师型”教师对任职者的职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对于本专业的教学还要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的技术理论,着力于解决技术开发、转移以及咨询三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以专业建设为目标,借助实训基地,发展各类教科研项目,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通过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青年教师培养等,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培养社会认可的一流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制度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中的问题
(一)片面重视任职者的学历
部分高职院校与教师认为,“双师型”目标主要看任教者的学历是否达标,两种概念形成了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由于过于注重学历忽略了素质提升,导致“双师型”目标始终难以实现,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其改革深化的脚步也因此滞后。
(二)片面重视外部引进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过于单一,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双师型”教师只要从人才市场引进就可以,忽视了本校的教学队伍培养,并未在该领域投入相应的资金。虽然由人才市场引进的双师型人才的技术职称都较高,但他们对于每个学校的教学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即便是提前适应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要实现“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就更加困难。
(三)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
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校,教师评价机制都是学校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环,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过于片面,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组织目标实现方面,过度重视等级地位,认为学校领导者的权威不容置疑,评价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各大高职院校加大了改革力度,基于有关管理部门制定的组织目标,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发展是次要的,导致他们缺乏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直接影响到“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四)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有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所占比例最大,这些青年教师往往都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毕业后就直接任教。即便通过努力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却并未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无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距离“双师型”教师还有较远的距离。此外,就学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来说,他们虽然具备实践经验,但教育工作并不是他们的主阵地,相关基础教育学的知识理论缺少了解,使得课堂效率低下。
三、“诊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在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引进、培养、合作、融合多步骤,进一步拓宽教师来源,采取相应措施来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健全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力开展“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一)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要加大带头人培养的投入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国内学习,专业交流以及出国进修等项目。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科研开发水平,还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要全面把握工作进程,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支持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导作用,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领会各个专业的意义,从而掌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学习,深入了解各个院校的教学模式,加强交流与沟通,开展开外职业教育,牢牢把握先进的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校际之间的合作探讨,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鼓励参与企业项目实践,进一步发展专业教育。
(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于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还存在不少缺陷。就教育培训来说,其中存在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对于培训的开展十分不利,导致教师教育水平严重滞后。教育部提出的诊改方案中明确规定:考核指标以“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为标准,职业院校应当在诊改制度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师资培训项目,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训练。但随着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增加,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职业院校三个方面完善培训措施,具体如下:
1.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多元模式。“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发或购买教师教育资源,极大了便利了教师培训,且更加高效,资源也可重复使用。此外,该模式摒弃了讲座式教师培训方法,以定制课程的形式,针对教学过程的共性系列问题,聘请专业团队共同研究。
2.在培训内容的设置和选择上,应以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网络培训、专家讲座培训以及定制课程培训都必须遵守一项原则:以教师发展需要为核心,拒绝陈旧的培训内容。要避免流于形式,注重教师开拓思维,打破定势思维的僵局,以此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
3.搭建平台,积极应用。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应搭建应用平台,为教师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指导所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重视教师培训项目,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三)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
1.以发展为取向,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教师教学行为为依据,改进评价机制。“诊改”制度强调:要事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情况展开调查,以其教学实际为出发点,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共同研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从而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丰富评价主体,强调教师自我评价。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诊改”制度背景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问题,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所实行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奖惩性意图过于明显,虽然突出了教师主体的多元性,但学校管理部门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和其他同事也可以进行教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也应当作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教师真实、客观地评价自身教学行为,这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进步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当代职业教育围绕教学开展相关活动,要合理设计教师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仍处于发展阶段,而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学校今后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诊改”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诊改”制度来解决,一方面,“诊改”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评判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外部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水平。随着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序推进,各大院校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