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3-28万小霞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应用

万小霞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就合作学习模式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所谓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在课堂学习或者课外学习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一些难点或者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下文就该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意义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达的知识点,这就会使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述,而忽视了自主思考,从而影响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如果运用合作学习 的模式,就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的单一、枯燥,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非常的沉闷,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的疑惑一直得不到解决,这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合理分组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在分组之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每一个小组的实力均衡。如,学优生与学差生要进行均匀分布,不能够一个组全是学优生,或者全是学差生;此外,可以将一些性格活泼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以便使他们互相影响。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要进行控制,通常以4~6人为最佳,如果人数少了,就不能够起到小组合作的效果,而人数多了,就会失控,会导致一些学生借着小组合作讨论的名义讲话,扰乱课堂纪律。当小组分组之后,再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

(二)課前小组合作预习

当进行了小组分组之后,教师可以先让他们进行课前合作预习,也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分工合作的学习模式,来完成数学内容的预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现,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教学任务,要对自己所设计的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的划分,将这些任务分为若干小型的数学内容,然后让学生去合作完成这些经过细分的数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1]。在这个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由学生自主组织,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探讨的方式,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去完成经过细分的子任务,最后由小组成员将本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以完成所设计的总的学习任务。(2)由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去完成同一个任务,然后让小组成员根据这个任务进行交流探讨,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行线的性质,是今后学习平移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依据,所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首先,笔者先组织学生去 了解直线、线段以及角的分类的基本知识,其次,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去找出平行线的实例。那么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各小组成员就会各自去课本中学习直线、线段的知识,当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各小组成员就会对笔者所设计的第二个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写在本子上,供其他成员参考,最后大家统一意见,将生活中的平行线实例写在小组会议本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就会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课内小组分析

课内小组合作分析,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秩序的讨论,以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深入的理解。

在课内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提出一些研究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轴对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找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如,自己所遇到的图形究竟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这些图形是轴对称,那么该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对于学生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探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竞争式的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中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好胜心,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小组输给其他的小组,所以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2]。如,为了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给每一组的成员发一张白纸,在每一张纸上,都写着若干方程组,然后规定每一个小组成员只能够做其中的一个题目,解题之后,将题目传给下一个组员。最后,计算各小组的用时以及正确率。然后给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奖状,或者给一个小礼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课外合作学习模式

除了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应付中考以及高考,而是要能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进行实践[3]。如,当学生对各种比例计算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去调查某个小组成员的家庭开支,调查该小组成员家中的水电费、话费、网费等,调查其家中的总开支,然后让学生求出各开支所占比例。

三、结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小组合作预习、课内小组合作分析探究以及课外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桑明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289.

[2]陈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56.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