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
2018-03-28任晓霏
任晓霏
(江苏大学 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江苏镇江212013)
一、引言
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互动,在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全球商人目光,到如今大量中国制造的输出,以及欧美人频繁涌入中国为止,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经济实力的增长,渴望了解经济成长背后文明机制优势的跨文化交流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助推了“汉语热”的持续升温。
2004年,中国在韩国设立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中国国家对外发展战略由此正式拉开帷幕。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10年来,全球孔子学院和课堂累计举办文化活动20多万场,受众达1亿人。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汉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
为了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人才。
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汉硕培养单位已达到110多家,积累了丰硕的汉硕培养经验,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科定位不够清晰。国内汉硕项目的归属混乱,不少单位汉硕培养放在文学院,有些则放在外国语学院或国际交流学院,等等,还有的几个部门同时设立,说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必然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取向和质量。(2)汉硕生跨文化交际教材的知识体系不能有效满足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标准。我们在汉硕生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和相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国内主要出版社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等出版的通用教材,都没有很好地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体系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有机结合,绝大多数侧重跨文化交际理论内容的重复,对于汉硕培养的主要目标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或只是浅尝辄止。(3)汉硕生的汉语语言文化修养和外语能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跨学科特性,汉硕生源复杂,据本单位汉硕生源统计(见图1),只有一半学生本科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外语专业和其他如管理、财经、教育学等专业学生达到三分之一,且语种集中在英语;同时,仅通过CET4的占比29%。面对这样一个专业背景复杂、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群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加细致完备的架构和体系。
图1 江苏大学汉硕生本科专业统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及2020年到2035年的宏伟蓝图时,指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进一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内化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
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得到531条结果(截至2017年11月27日22:00),如图1总体趋势分析,由2001年1篇论文,增加到2015年79篇,达到峰值。
图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研究总体趋势
进一步通过关键词统计发现(见图2),选题主要涉及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留学生教育、论文选题等,其中跨文化交际只有12篇。
图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研究关键词
我们进一步跟踪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仍然是关于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王纪澎(2016)在汉硕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三大空间”理论。该理论认为跨文化的第一空间是指学习者第一语言文化构成的空间,第二空间是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文化空间与目的语文化碰撞时产生的中介文化空间,第三文化空间是在教师指导下或学习者在目的语语境下通过互动交际生成的完整的、系统的目的语文化,并能够准确恰当地解决第一空间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现象,能够自如地进行文化交流;学习者不仅能够比较文化差异,还能在文化碰撞交融中吸收外文化的长处,产生“文化混生物”。该研究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启发。但是,“三大空间”理论实际上只是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中三个阶段的总结,对于汉硕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四、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也成为学界显学。知网相关中外文献达到近2万条(见图3);但相关研究大量集中在英语教学(见图4)。
图4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总体趋势
图5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关键词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国内外学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做了大量的讨论(Chen,1989;Byram,1997;Deardroff,2006,2009等),我们认为中外学者的互动对于该课题的认识具有更好的推动。在学界影响较大的当属陈国明和Starosta(1997),他们认为跨文化能力包含跨文化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跨文化效力(intercultural adroitness)和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awareness),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见图6),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图6 陈国明和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图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实证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研究大量采用相应量表进行实证研究。
1.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与培养模式研究。
国际上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测量量表主要有Hammer & Bennet 的跨文化能力发展量表(IDI)、Chen&Starosta(1997)的跨 文 化 敏感度测量量表(ISS)Kelky & Mayers的跨 文 化 适应量表(CCSI)、Early & Masakowski的文化智力评价量表(CIS)等等。这些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经过学者们的不断验证和完善,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带来了丰硕成果。
Coffey等(2013)为了研究3D虚拟环境和2D网页环境下文化学习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选取美国东南部某所大学的159名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改善ISS,以实验干预的方式跟踪学生学习行为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影响。Demetry,C.& Vaz,R.(2017)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国外学习经历对于美国工程类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国外学习团队、美国本土学习团队以及在本土有国际学生参与团队各自完成项目的情况,评估和分析跨文化学习经历对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同很多类似研究一样,该研究发现国外学习经历并没有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值得学界和教育界深思。
2.国内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高永晨(2014、2015、2016)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基于该理论框架的知行合一模式,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ventory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对分布于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16所高校的2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总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比较理想状态(均值为3.73),其中跨文化意识最高(3.96),而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关知识储备最低(3.03);不同背景的大学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不少学者对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对比研究。周杏英(2015)、施仁娟(2016)分别运用ISS对中英学生、不同文化圈的留学生进行跨文化敏感度对比研究。发现英国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比中国学生高;来自欧美文化圈的留学生比来自其他文化圈的留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高。
综上,国内外学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学者为了收集有效数据,常根据特定研究对象,对问卷进行设当调整,并通过信效度检验;并且以实验干预的方式跟踪研究对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纵向发展,其研究设计更复杂,难度系数更高,获得的研究结果也更充实。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我们认为,可以从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效力和跨文化意识三个纬度构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汉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的理论架构
2012年12月12日,国家汉办出台新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2007标准框架进行凝练,突出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技能。而仔细思考,三项基本技能全部指向了跨文化交际能力。(1)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敏感度,分析判断教学对象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语言文化中的迁移现象,增强互动投入、尊重文化差异、互动信心、互动享受和互动专注等跨文化敏感度五个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2)中华文化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的神圣使命。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的说明中,我们发现有非常到位的阐述,即(1)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主要特点、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通过文化产品、文化习俗说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际规约、行为方式,将文化阐释和传播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掌握相关中华才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2)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能以适当方式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3)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上述(1)、(2)涉及跨文化效力,即有效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能力;(3)是跨文化意识,即汉语国际教育要培养具有全球公民意识、具有高尚国际情怀的人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关于跨文化交际本身,《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有相同的描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
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汉硕培养三项基本技能的核心,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效力相互作用,应该贯穿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培养和中华文化传播力提升的全过程。汉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的架构见图7(以江苏大学为例)。
图7 汉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
(二)汉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点要素
1.多种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决定发展潜力。牛津大学认为,发展和提升语言教育和语言学习,是大学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影响因素。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2016)提出: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他认为我们面临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出现滑坡、学校外语教学语种偏少、国民外语能力与水平偏低、民族语言研究人才缺乏、国民语言意识普遍薄弱等问题。北京语言大学崔西亮教授在2017年世界汉学会暑期研修班的报告中指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至少掌握五种语言,即普通话、家乡方言、英语、汉教所在国语言及其地方方言。高超的母语水平、熟练的外语能力,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能力,对于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华文化具有更加特殊深远的意义。
2.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理论、方法和证据,更好地服务社会实践。培养汉硕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力,引导其主动进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汉语教学比较研究等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力,更加理性地应对汉语国际传播中的跨文化交际难题。
3.汉语本体与二语教学能力。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汉语本体知识体系的深厚认知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把握。在我们的访谈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强调新时期要兼顾汉硕生汉语本体理论知识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强调加强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媒介语的研究,关注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提升教学效率。这些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培养中得以贯彻。
4.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其他文化圈都产生过深刻影响。现在的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翻译介绍到欧洲,震动了欧洲的思想界。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顶礼膜拜,认为“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伏尔泰,2003)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华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如个人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非和平现象等等难题的重要启示。但是,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所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力的培养是汉硕培养的重要内容。应着力加强他们在行为弹性、互动放松、尊重对方、讯息技巧、身份维持和互动经营等跨文化效力六个方面的能力。加强汉硕生的文化自信,深化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体验,提升汉硕生的中华文化传播力,将中华文化注重利他、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有效融入汉语国际传播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实现汉语国际推广促进世界和谐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