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优先理念下的桂林城市特色建构

2018-03-28龙良初

社会科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特色

龙良初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1.引言

在当今世界,各国规划师和建筑师都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城市文化趋同,国际性带来的城市地域性衰退,以及如何体现城市特色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诸多的共同问题。

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全球化的现象,既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正在对创缔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作用。桂林市是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由于城市本身的特殊性,其城市格局、景观、风貌等都反映着地方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桂林市一直致力于城市特色和建筑地域性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桂林山水城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建筑地方特色的理论,形成了构建城市特色的基本观点,创造出了一大批经典的设计作品。

我国城市正经历快速发展,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面临逐渐衰微,城市特色亦逐渐消失,出现了城市同质化发展和千城一面的现象。虽然从宏观层面上看,桂林山水城的基本格局依然保持完整,但也同时失去了许多构成城市价值的要素,城市特色的延续和发展面临挑战,深入研究桂林城市特色本质和为之注入新的内涵,探索桂林城市特色持续发展之路,已为当务之急。

2.山水景观结构特征

桂林的山水景观结构总体特征主要概括为:五大生态背景,六条绕城水系,双环园林骨架,多条通景绿楔。

2.1 五大生态背景

指环抱城市的外围自然生态背景。五大生态背景区域自东向西依次为:东部由尧山、桂海景区构成的山体生态区,由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山体构成的峰林洼地生态区;西部由凤凰林场低丘丘陵地区构成的山林生态区;北部由青狮潭景区构成的山林生态区;中部由芦笛景区、龙泉景区构成的峰林生态区;南部由会仙、清水塘湿地景区构成的湿地生态区(图1)。

图1 桂林生态背景示意图

图2 桂林生态格局图

2.2 六条绕城水系

指流经城区的漓江、桃花江、南溪河、良丰河、小太平河、四塘河等六条绕城水系。六条绕城水系及其形成的景观空间有机串联城市各个组团,成为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自然纽带(图2)。

2.3 双环园林骨架

城市位于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景观环境之中,外围有由尧山景区、龙泉景区、芦笛景区围合的大山体绿环;内有由叠彩山、老人山、西山、南溪山、穿山、普陀山围合的小山体绿环;大小山体双绿环形成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与过渡,并成为桂林山水城市的园林骨架。

2.4 多条通景绿楔

通景山水绿楔是对城市组团有机分隔,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环境,成为城市景观开敞空间和视觉艺术走廊。桂林主要的通景山水绿楔包括:尧山桂海景区-七星岩绿楔;芦笛景区-西山飞凤山绿楔;龙泉景区-琴潭-黑山绿楔;凤凰林场-山水公园绿楔;清水塘湿地-平顶山绿楔;会仙湿地-桂柳古运河-良丰河绿楔(图2)。[1]

3.城市格局特征

3.1 中国古代城市营造模式

古代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因山水而建,因山水而兴,自然山水环境资源成为城市依托发展的重要支撑,自然山水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城市的基底,关注如何处理自然地形以进行城市建设,强调更多是对自然环境的保留,并未将自然山水环境与城市、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另一类是以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城市的构图,关注如何利用自然地形以塑造城市形态。在西方的许多城市建设中,自然山水环境主要体现为城市的基底作用,而没有成为城市的构图要素。在中国传统城市中,自然山水环境不仅作为城市基底,还是城市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山水城格局的独特形式和古代理想的居住模式。“依山面水,附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正是反映这种城市的选址、布局、融山水城于一体的思想,城市基底和构图结合的理念也契合古代中国风水理论。古人建城,关注自然属性,尊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意境。因此,研究中国传统营城模式,山水城的理念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2]。

3.2 山水城传统格局特征

桂林历经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传统格局特征也逐渐形成,其特点包括:

城市整体形态:城池选址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空间格局与结构形态独具特色,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紧密融合。

古城特征:古城居中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特征,再现历史名城核心风貌。现有的桂林旧城中心区,为明代确定的桂林城池范围,是桂林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地方历史文脉永恒的标志。

城市历史轴线:古南门-府学文庙轴线、中山路及十字街轴线、叠彩山-独秀峰—象山轴线(图3)。三条城市历史轴线是城市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其中叠彩山-独秀峰-象山轴线自唐宋开始出现,明代基本成型,清代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贯穿了桂林古城文化中心、军事中心以及生活中心的主要轴线,并奠定了桂林古城的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传统基本格局。

城市骨架:由两个大小山体绿环以及城市内外山边、水边、路边组合成城市的绿色网络,构成桂林山水园林城市的城市骨架。

城市传统格局:漓江、桃花江深入城中,桂湖、榕湖、杉湖、木龙湖环绕旧城,西山景区、七星岩景区、龙泉景区以山地绿化为主的绿楔渗透城市,形成两江四湖三楔城市传统格局。其共同限定的空间,是桂林市最具历史继承性和认知性的山水环境特征,是山水城格局的精华所在(图4)。

图3 明代桂林城市轴线

图4 两江四湖三楔城市格局

同时,在桂林城市传统格局中,以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的发展形态为主,城市与远山之间保持着天然屏障,组团与组团之间保留着大量生态环境绿地,漓江和城市周围山地起到了组团的分割作用,构建了良好的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组合关系,形成了山水优先的山水城宏观布局[3]。

4.城市特色研究

所谓城市特色,是指特定城市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它为该城市所普遍持有又为其他城市所不具备,它包括自然景观、城市空间、城市视觉、建筑风格、历史文脉、人文精神等特点。城市特色研究包括城市特色规划层面的研究和城市特色建筑层面的研究。

4.1 城市特色的规划研究

4.1.1 桂林城市特色规划发展历史

按历史时期划分,桂林城市特色规划的发展历史与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大致相同,可分为清代以前、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主要阶段。

清代以前的桂林城市特色规划主要表现在唐代以独秀峰-子城-象鼻山为南北轴线的城市格局基本显现;宋代城池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为不规整的南北长,东西窄的城市形态,构成桂林古城规划的雏形,宋《靖江府城池图》(图5)为此已详细勾绘出了当时的城池范围,周围山川、城防、街道、官署等布局和方位;明代修建靖江王府和王城,进一步丰富了叠彩山-靖江王府-象鼻山的城市南北轴线,山水城传统格局特色逐渐凸显。清代城市布局大致分为5个区域,城市主要道路、桥梁、市场、街巷等要素基本成型,清末《桂林省城图》较为概况地反映了当时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

民国时期桂林于1940年开始设市,市政府市区建设委员会拟定《桂林市区计划大纲》、《桂林市风景区建设计划大纲》等。规划采用田园都市原则,城市居民区和工业区分区设计,城市道路以放射形和环形相结合的方式。1947年桂林的城市性质定为风景旅游城市。曾提出《筹建桂林风景市之拟议》的桂林城市建设构想,北连兴安,南趋阳朔,合灵渠漓江之胜,建设为“东方公园”,其规模之宏伟,举世无其俦匹。以上计划,未成实施。民国时期桂林城市空间特色表现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桂林城市特色规划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对城市性质提出不同定义。1956年至1970年的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及修编都将桂林定性为不同程度的工业城市,1975年城市总体规划再次修编,城市性质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5年之后的桂林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桂林市的城市性质为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由此桂林融合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城市特色得以不断发展。

4.1.2 桂林城市特色的规划思想和实践

(1)山-水-城的城市规划思想

1986年9月起,由吴良镛先生主持编制的《桂林市中心区详细规划》,首次提出“山-水-城”的城市规划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悠久的城市文化融合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之中,逐渐形成了桂林极富特色的城市模式——山水城(镇、村)互相穿插,互相融合,自然山水景观与城市人文景观交织一体,和谐共存于大自然中;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引导和控制方面,保护桂林城市固有的“山-水-城(镇、村)”模式的平衡,从区域范围引导开发地区的山、水、城的新平衡;同时,从区域的宏观尺度确定自然景观保护地区,在建设地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地控制和引导方面,提高自然环境的欣赏效果,研究建筑群的空间组合与探索城市的地方风貌。

通过对桂林的历史研究及景观分析,认为历史的城市建设者,其自觉的规划和不自觉的自然调节,做到了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景观相互协调,形成了中心区特有的“山-水-城”城市模式(图6)。它概括了桂林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山-水-城城市模式是今后桂林城市必须继承和发展的城市模式[4]。

《桂林市中心区详细规划》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城市特色规划研究和设计方法,一直深刻影响着桂林乃至全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图5 靖江府城池图(宋)

图6 山-水-城城市模式

(2)构建城景融合的环城水系规划

环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传统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桂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中,古水系的恢复一直是最主要的构思之一,1985年国务院批复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古水系的恢复得到了明确的认可。

环城水系工程规划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与漓江沟通而构成的一环水系;二是桃花江与四个内湖相连通构成二环水系;三是恢复朝宗渠,沟通小东江、訾洲河构成三环水系。

桂林环城水系规划设计是以继承宋代水系传统格局为主,以现有水系遗存为基础,恢复古水系,贯通沿线节点,实现内湖水域与外江水域的贯通,增加环城水系沿岸的休闲绿带,强化水系两岸沿岸景观和开放空间的塑造,增设休闲旅游设施,扩大旅游设施承载力,形成中心城的旅游接待和服务基地。实现宏观上把握“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中观上突出重点,建造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微观上创造不同特点的园景,建成完整的城市公园。

桂林环城水系的规划以山水环境融入城市空间为设计理念,以重构山-水-城的和谐关系为研究重点,它使湮没千年的古环城水系得以全面贯通,从而梳理了城市空间,强化了历史特征,提升了环境品质,是一次全面系统和最具价值的桂林山水城保护和彰显城市特色的规划研究与探索。

(3)创造夜景特色的城市照明规划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是从另一个层面凸显桂林山水城传统格局,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在夜间的三维表现力,强化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清华大学等设计机构于2000年编制的《桂林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根据桂林城市的性质特征,深入挖掘城市肌理,开放空间,象征景观,滨水界面,生态绿地、历史风貌、景观视廊等景观元素,分析和提炼城市夜景照明载体和照明元素,运用现代照明科技,强化山水城市景观化照明特色,反映古城文化底蕴,塑造桂林独特的夜景形象[5]。

通过城市夜间照明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以白天游览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格局,形成游览与休闲娱乐并举,白天观光和夜间游览并重的旅游新格局。

(4)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城规划

临桂新城建设以保护漓江,疏解旧城,新旧共生为发展目标。《桂林市临桂新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7)提出新城规划依托桂林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深厚的历史文脉,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型山水园林景观;形成“一心,两带,双核双轴,九区”的空间布局和“生态优先,显山露水”的规划特色;构建“山—水—城—林”和谐发展的城市模式,延续和发展了桂林城市传统格局特色。

图7 临桂新区中心区规划总平面图

新城城市风貌体现地域性特色和注重个性表达的基本原则。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形成一体;建筑延续自然山水特征,借形就势,灵活布局,突显“城景交融”的特色;建筑形式传承文明,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造新的图式语言及建筑表现技法,塑造能延续传统文脉又富于时代精神的建筑风貌,将传统元素注入到新建筑之中,特别在城市空间尺度、现代人居环境、时代精神内涵等方面与自然山水环境景观有机融合上做了大胆的规划实践探索,发展了桂林城市特色,体现新时期的城市风貌[6]。

4.2 城市特色的建筑研究

4.2.1 桂林建筑地方特色探索历程

桂林城市特色建筑研究和实践探索历程可归纳为三个部分:桂林建国以前的传统民居和近代历史建筑遗存的研究;桂林20世纪50至60年代的风景建筑的研究;桂林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桂林风格建筑的研究。

4.2.2 桂林城市特色的建筑理念与实践

(1)桂林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传统民居和近代历史建筑遗存研究

由于自古以来受中原文化、岭南百越文化和本土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影响,桂林的传统民居中明显带有徽州建筑风格、岭南建筑风格、桂北民间建筑(图8)风格的烙印,但在桂林独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作用下,桂林的传统民居仍体现出其一些共同特征:顺应自然,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平面的开敞性和空间的通透性;建筑的轻巧造型和屋面的多样化组合;丰富的群体关系;淡雅的建筑色彩;地方材料的合理运用;地方建筑中传统语素,如坡屋顶、马头墙、天井、台、漏、架、挑等。

图8 桂北风雨桥

特别是桂北、湘西、黔东的交界地区侗族民间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各种类型因地制宜的民居,尤其是其他民居中少见的众多公共建筑:鼓楼、风雨桥、戏台、寨门、凉亭、井亭等,都体现出鲜明的地方传统特色。

抗战之后的桂林近代建筑和民间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现存的李宗仁官邸、白崇禧故居、省立艺术馆(图9)等为数不多的建筑一般为二、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都是基于“中体西用”、“文化本位”等主流文化观念,着眼于“固有形式”的承继,是一种文化上的国粹主义和建筑上的折中主义所交汇的建筑观。这部分建筑遗存,代表了桂林一个时期的建筑形态特征,但它们还不能足以表达桂林建筑地方特色的全部内涵。

图9 广西省立艺术馆

(2)桂林风景建筑研究

桂林20世纪50至60年代,桂林建筑创作出现了一次辉煌时期。有一批全国著名的设计院和当时顶级的建筑师先后参与了桂林重要的风景建筑的设计,涌现了一批轰动全国的建筑创作作品,有的作品被录入我国高等院校的教科书,这些设计水平相当高的建筑作品一直以来被一致公认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建筑典范。如花桥展览馆、芦笛岩洞口建筑、杉湖蘑菇亭(图10)、芦笛岩接待室等。1982年,由桂林市建筑设计室编写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桂林风景建筑》一书,是对这一时期的桂林风景建筑的一次较为完整的总结,也是最为系统地论述桂林地方特色建筑的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

这一时期的桂林风景建筑从桂林风景的特点和历史、风景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关系、风景建筑同自然基址的结合、建筑风格与自然风貌的统一、风景建筑创作中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等方面做了深入探索,是在全国较早开展的地方特色研究的重要实践[7]。

图10 杉湖蘑菇亭

(3)新时期桂林风格建筑研究

桂林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桂林建筑风格的研究,是20世纪50至60年代桂林建筑地方特色研究的延续,主要表现在80年代桂林各类酒店的建筑创作上。

这时期的酒店建筑设计,受到当时具象地域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开始尝试新时期桂林建筑风格的建筑探索,建筑创作由小尺度的风景建筑转为大型的公共建筑,建筑地方特色的表现手法亦更为多元化。但从建筑形式上可大致归纳为五类:第一类为“桂北民居式”,从桂北民间建筑中提炼出建筑图式语言和符号来塑造桂北民居风格的建筑形式。如桂山大酒店(图11)、桂湖饭店、桃江宾馆等。第二类为“马头墙式”,以桂林徽州建筑风格民居中的马头山墙作为建筑的母题语言,与坡屋顶有机组合。如重建的云峰寺等。第三类为“大屋顶式”,在建筑特定位置仿古,或以古典大屋顶作为形象的标志,如工人文化宫、西山公园大门及水榭(图12)等。第四类为“传统片断式”,选取中国传统形式的片断,或屋顶、或门窗、或细部等元素,结合建筑的形体和内容重组和再造,如桂林博物馆等。第五类为“简约式”,基本脱离了具象的传统形式,用现代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体现地方建筑传统精神,榕湖饭店5号楼等[8]。

图11 桂山大酒店

图12 西山公园水榭

2007年,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编制了《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导则寻求探索桂林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山水城市的传统格局,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引导桂林城市风貌的方向。导则提出了建筑形象应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内涵,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城市的文化品位;风格轻巧开敞,体现华南的地域性特色;注重建筑个性表达,群体统一和谐,个体形象丰富多变;按照建筑的类别、性质采用表现个性的适宜形象语汇;按照单体建筑在群体中的主次、形成风貌所起作用大小把握其建筑表现的度,同时对老城核心区及其他老城区、城市新区、城市风景区的城市建筑形象与风格做了详尽的规定[9]。

可以说,这部导则是桂林建筑创作的理论研究的一次总结,对探索桂林建筑地方特色具有深远意义。

5.桂林城市特色建构策略

5.1 保护和发展城市传统格局特色

保护自唐代以来桂林古城的叠彩山-靖江王府-象鼻山的城市南北轴线和自明代以来形成的桂林山水城传统格局,保护漓江,疏解旧城,新城旧城共生发展;

保持和优化城市组团式发展模式;保护自然山水环境所构成的独特城市骨架和山水城城市格局;优化地区生态特征和城市空间尺度,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5.2 建立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共生关系

山水是主角,建筑是配角,成为桂林城市特色理论的基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淡化界线,自然生长,构建建筑与环境有机共存共生的关系。

桂林的自然地形、地貌富于变化,特点明显,在建筑选址上,尊重地理,依形就势,寻找建筑与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桂林地方建筑形成了对基址选择的共同认知。依山傍水,顺其自然。于山建造者,多择山麓,次择山腰,少择峰顶;于水建造者,多择水边而少离水体。建筑于山麓而建者,建筑布局多以水平线条处理;于山腰而建者,建筑多以竖向构图;于峰顶而建者,关注建筑与山体轮廓线的结合;建筑于水而建者,注重亲近水体而少占水面,体态自然,空间通透,互为对景。

5.3 协调建筑群体与背景山体形态的关系

成片、成街、成组的建筑群体,其特征为建筑整体是水平式的,建筑平面是院落式的,并形成高低、大小、进退的有序变化,构筑与背景山体形态相呼应的城市轮廓线。

5.4 保持通透的城市景观视廊

注重对城市空间视觉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关注城市重要景观的视觉通道、景视网络、景观空间的延续,控制城市三大绿楔所限定的空间。通过城市建筑和建筑组合保持城市景观视廊的通透,引山水于城中,置城于山水之间,使城景融为一体。保持城市中每一条街都以山峰为对景而形成桂林的城市特色。

5.5 体现建筑造型的丰富性

桂林的建筑造型总体上表现为平和、轻巧与通透,体现透、漏、院、游、.望的风貌特征;注重城市第五立面生动性:高低错落,富有韵律;借鉴桂北、岭南、徽州等建筑风格,建筑地方特色表达多元化。

5.6 引导建筑色彩的含蓄性

建筑色彩以素雅色调为基调。“宁静的”、“隐退的”、不与山水争艳。考虑桂林特有的登山观景的视线要求,建筑坡屋面色彩多以灰色调为主,平屋面做屋顶绿化,以衬托桂林山水环境。

5.7 继承传统建筑文化

受中原文化、岭南百越文化和本土民俗文化的多重影响,桂林的传统建筑中明显带有徽州建筑风格、岭南建筑风格、桂北民间建筑风格的烙印。尊重地方建筑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富有特色的建筑元素,将这些传统特色元素有机地运用到桂林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赋予传统建筑文化生命力,创造桂林地方特色建筑。

5.8 倡导城市特色的创新性

桂林城市特色在具象地域主义领域的探索中表现非凡,而在更高层次的城市特色研究上尚显不足。走出具象领域的禁锢,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表达建筑地域性中非具象的东西,用与本土相适应的创新的方式重构桂林城市特色和诠释桂林城市山水文化,应是未来桂林城市特色研究的方向。

6.结语

一个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其间所发生的事物的良性推动,并保持着优势活力元素而延续。尽管桂林山水城的基本格局依然保持完整,但一些体现城市特色的载体亦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这是桂林城市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当今的城市,是国际性和地域性齐头并进,相映生辉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也是两者互通有无,吸收融合发展的时代。桂林这座非常独特的城市,自然山水及其背后的城市山水文化,对城市的整体格局和结构起着决定作用,规定了城市及其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走向。桂林城市特色研究应深入发掘桂林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山水城建城理念,结合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模式,保持对城市特色的持续保护和创造,实现城市发展中城市与自然山水的新平衡,为桂林山水城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爱在一湖山水间
桂林行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中医的特色
《山水》
乐!乘动车,看桂林
完美的特色党建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