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理论研究
2018-03-28
(国家开放大学传媒学院,北京 100039)
一、引言
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不同,虚拟世界的人际交流打破了面对面的空间限制和即时性的时间限制,将直接传播转换为以媒介为载体的间接传播,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主体—符号—客体”的方式对现实人际传播进行虚拟空间上的拓展。加上智能移动客户端与无线互联网的支持,虚拟人际传播迅速扩大,各大交际平台盛行。虚拟人际传播要由主客体双方共同构建,也需要得到双方的正确判断和理解。
二、网络虚拟空间研究人际传播的现实意义
(一)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现实中的人际传播一般局限于亲情、事业、友情,以上述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人际交往范围在信息时代下显得更为狭窄。网络虚拟平台中的人际传播丰富了信息交流的主体,拓宽了交往范围。调查显示,以“交友”为上网目的的用户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4.6%,以“抒情”为上网目的的用户为9.5%,有97.6%的网络用户认为网络虚拟平台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由此可见,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便捷,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突破了种族、地域、文化、习俗的限制,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以相同兴趣为媒介的人际传播,能将现实交际网络化、虚拟化,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也能真实地体现在网络中,凸显了媒介平台针对性的作用,趣味相同的人联系在一起比随意添加网友更加安全、可靠。对每个用户来说,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拓展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的形成更加顺利,也少了一些刻意的姿态,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网络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具有丰富性、多样性、针对性,这也为人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支撑。
(二)交往状态理想化
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虚拟的人际传播已经备受人们欢迎,也是当代最为理想的传播形式。在虚拟空间中,传播内容是交际双方的关注重点。传统人际传播受社会地位、交流环境的影响,遵从社会行为准则,这制约了人际传播的进程。如果在交流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彼此的语言和行为,很容易让双方陷入尴尬境地,也不利于交际目标的达成。在虚拟空间中,就不再受制于这些问题,匿名技术让人际传播百无禁忌,传播结果取决于内容和实时交际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形象,不再注重现实身份与背景,双方都是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交流。
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个人化,个人不再埋没于普遍特性中,也不再是仅仅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子集,网络虚拟空间给每个人都提供了自我表述的机会。在网络发展初期,人际传播追求个性化,主体与客体的情感得到张扬。
(三)加强人际交流
新媒体环境弱化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而虚拟空间的动态交互为人与人的和谐交往创造了条件。社会心理学者对人际关系做出了研究和总结,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现实空间已不再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动态演绎变得更加频繁,也是加强人与人和谐交流的要素。人际交往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情感上的某种需求,这是在现实空间中难以获得甚至无法获得的,这也决定了个体需要借助多元化的社交圈去表现自我,参与和互动是网络虚拟人际关系得以构建的主要因素。网络平台正是契合了这类交往的需求,虚拟空间能更快帮助个体传播思想、情感,并及时反馈给自己。在拟态环境中,物理空间与关系空间属于平行关系,物理的远近不能代表关系的亲疏。个体对网络的依赖已经不单是简单的地缘或血缘关系,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人生追求等。这种自由平等的社交圈更能激起个体的交流欲望,而媒介营造的信息空间则以消除物理距离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人际传播空间,所有人都处于这个空间的中心位置,每个人都是人际传播的终端,也是传播的动力。网络还将现实社交圈虚拟化,这样既能促进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稳定,也能形成一个新的人际关系网,这对于人的精神象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际传播的精神建立在联想上,个体对新事物的认知、接纳有一定的过程。比如在网络空间中,个体首先要见解体验与陌生人交往的真实场景,再联想新媒介中将其演变为异常真实有效的互动,从而突破联想与现实之间的隔膜,使联想成为真实行为的依据,真实互动则为联想机制的成立提供空间。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传播具有真实性和虚拟性,在虚拟环境下也需要特定的声音、动作和表情,虽然其作用被逐渐弱化,时间、地点等场景的影响也被削弱,但不可否认,现实世界缺乏自由。
三、网络虚拟空间中人际传播理论框架
人际传播包括内容(交流符号的指示意义)、关系(行为假设),人际传播的理论框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判断。
(一)本质与推断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关系信息的领域可从“支配—服从”、“亲近—分离”’、“涉入”三个方面进行建构。前面两者都是对关系本质的判断,即在人们具有一定理解认知上搭建的功能性框架,帮助个体在语言、行动与环境之间寻找平衡点。前者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控制、影响或超越,后者则是个体给予他人赞赏、尊重或支持。涉入是个体直接参与或协调他人行为,是对前两种关系的推断依据。关系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人际关系确定的基础,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传播途径对外界进行感知,激活其他框架。
(二)支配、退让与消除
在网络虚拟情境中,自由是相对于支配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让个体能摆脱社会环境和背景地位等诸多因素的束缚,突破思维的限制。自由意味着支配力的弱化,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关系形成意识,这就导致人际传播的理论框架也在人的脑海中不断退让,使得不符合于自我认知的交往因素逐渐消除,这便是人际传播中对消极因素的自我消除。人际传播本没有规范的限制,是自发、非强制性的,体现为满足双方的意念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受身份地位和全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人际交往资源发生倾斜,交际圈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权威。而网络虚拟空间下,传播主体只有“网民”,只要双方遵从平等、协商、合作的原则,他们的互动便没有强制力量胁迫参与主体,给予充分的自由。同时,虚拟人际传播的约束性被降到最低,现实中的各项道德标准、规则法制不再具有强制力量,参与主体只需遵守伦理底线,就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间的自由交流。在网络平台中,参与主体可以按照所需设定选择条件,依托互联网平台强大的筛选功能从庞大集体中选择合适的传播对象。多样化的网络字体也在不断强化传播关系,在匿名技术的支撑下,主体可以根据交流的质量,决定是否保持交流关系或利用拉黑功能直接中断交流行为,这也不会带来任何损失,避免了面对面的冲突。
四、结论
网络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理论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它是个体心理、思维、态度的综合体现。在这一环境下,它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支配,网络交际关系的建立涉及多个支配因素,需要在未来的探究中一一破解。总而言之,社会信息技术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个体交换信息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述模式,网络空间具有多维度和延展性的特征,无论是对现实还是虚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