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18-03-28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戏剧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2016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注重与科技的融合,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本文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谈起,分析了科技的重要作用,并就具体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科技和文化一直都是两个关键词,而且两者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的。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得益于科技的推动,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也都带来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接收方式的深刻变革。所以科技本身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意义来看,可以从双向认证和四重场景来理解和认知。所谓双向认知。第一是指文化对科技创新的软支撑作用。包含宏观上的科技价值观文化、制度文化;微观上的设计、创意等。第二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包含科技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催生新的文化产业业态等。所谓四重场景。第一层是科技变革带来的文化演变。科技已经给人类的行为文化、认知文化、社交文化等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如新商业带来的诚信体系的重构等。第二层是科技产业的文化生态营造。包含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知识分享的充分自由、对失败的宽容等。第三层是科技企业的产品文化叙事。在科技研发、科技产品制造中,融入文化因素,加入文化的力量,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价值。第四层是文化供需的科技裂变。科技对文化生产、传播、接收、消费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从而形成的新兴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业态。
二、科学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公共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科技时代下,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与传统传播模式相比,新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比如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的观看音乐会、美术展等,而且能够与传播方形成良好的互动。摆脱了在某一时间段、某一范围内只能提供有限数量的局限性。既可以长久保存,又可以反复使用。而且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缓解城乡间公共文化建设的不均衡,有效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二)有利于提高服务深读和广度
利用各类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广大居民提供信息查询、信息下载、门票预订等一系列文化服务,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服务。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各类新技术的普遍运用,已经从本质上消除了这种地域和空间上的不便。比如仅需一部手机,广大农民朋友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这在之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三)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的形成
作为一项服务,反馈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起到相应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中,虽然尽可能的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公民的文化需求,但是更多时候都是单方的考量,与实际需要之间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则可以获得速度快、结果准的反馈效果。便于边建设、边服务、边反馈、边整改,达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良好效果。
(四)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输出
当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从客观上形成了竞争的态势。也正是这种形式下,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推动沿线各国的文化发展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主题。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一些凝结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新时期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而且其本身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新的科学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交互性强等特点,可以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传承空间和路径。所以通过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举两得。同时有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
三、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进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也必须加快数字化建设,才能与整个社会同步发展,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要。具体来说,首先是加快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应与国家的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积极配合,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基地。其次是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有了资源而没有网络,传播也就无从谈起。对此要通过电子阅报屏、数字电影放映等,构建起标准统一、互通互联的服务网络。特别是在基层,更要夯实这项建设,切实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个难题。再次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能力。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应不断提升数字化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文化部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整合优秀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数字化文化产品,同时也要眼光外放,积极与其他城市进行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最后是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运用。2018年以来,全国多地都纷纷组建了全新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要通过大数据的有效利用,真正实现公共文化的“一站式”服务,尽可能多地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以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和效果为支撑的,缺少科学合理的传播,就会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却倒不出”的尴尬境地。所以要通过对新的传播技术的有效利用,构建起科学的传播体系,实现传播的时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说,首先是创新传播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新的传播技术也层出不穷。特别是网络传播,更是成为了当下主流的传播样式。对此要充分发挥出不同媒介平台的作用,如多媒体终端、移动互联等,树立起“互联网+”的思维,建立起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真正做到各类资源的随时服务,随地享用。其次是创新传播内容。与丰富的传播手段相配合,还要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新。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资源进行改造和升级。比如一些优秀的非遗资源,在数字化建设之前,是很难向公众进行展示的。但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则可以轻松地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利用移动终端向大众推送。再次是构建多元主体。“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也为公共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对此应及时转变观念,树立起“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传统化”的互联网精神,充分激发更多主体的参与性、互动性。同时,在积极引进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这些新的传播主体的管理,确保传播导向。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建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绝非是一人一己之力,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群策群力,通过协调机制的形成,才能最终有所收获。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新时期下,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其列入到整体发展规划中,并制定出科学的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等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其建设和发展。其次是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协调作用。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勇于担当总协调人,引导各部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和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再次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后,则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保障各项工作可以沿着预期的目标顺利进行。对此要求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做到党政齐抓共管,破除部门的壁垒,真正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
(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通过项目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将各类构想、计划等,落实和体现在一个个项目中,保证服务效果落实到实处。比如可以通过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供给、数字资源库建设等,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次是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新方式、新路径。在各类新技术的帮助下,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更多新的方式和渠道,对此应鼓励各个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各显其能。比如可以鼓励机构、企业、个人能等,以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赞助项目等形式,全面参与到服务和建设中来,同时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也应结合实际,向社会免费和优惠开放,由此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次,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机制社会化。从长远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在一定的监督下,才能保证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对此应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对决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承办等进行考核和评估,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治理模式。同时,还要对欠发达地区,在设施援建、人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和关照,实现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媒体、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因此应及时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科技的价值和意义,并善于利用新技术,获得创造性的新成果。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具体的方式和渠道进行了分析,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在科技的大力帮助下,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定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