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与实践
2018-03-28秦忠
秦 忠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及思路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比较典型的有:德国的FH(应用科技大学)和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美国和澳大利亚提出的OBE模式等,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2006年,教育部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把计算机专业人才划分成: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3个类型。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1 200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
2016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现在全国约200所高校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
针对应用型办学特点及专业转型发展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转型应以“突出应用、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以“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为原则,以地方经济及社会行业对专业的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在服务中培养学生、锻炼师资,在服务中与地方和行业共生共长,瞄准区域经济、行业、企业需求打造专业特色,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应用型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即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根据转型发展需求,本专业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考虑如下需求:核心专业素质与能力需求、计算思维能力需求、较强的专业技术及应用实践能力需求、可持续学习与自学能力需求、交流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需求、必备的外语能力需求、把握前沿技术的能力需求、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需求等。本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了“一核心三支撑”的系列课程体系,一核心是指以“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中心,三支撑是指以“岗位/订单课程、认证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三类课程为支撑。课程体系中岗位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诸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嵌入式程序设计技术等;订单课程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特定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课程,诸如移动互联设备程序设计等;认证课程是让学生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使职业岗位能力得以发挥的必要课程;创业课程则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课程,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专业基础课程和第二课堂教育是为学生专业持续学习与进步所搭建的平台,让学生继承学院的优良人文传统,使其生活、道德、情感与专业技能持续和谐发展。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专业共建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共建协议。合作双方根据社会发展与IT行业需求,共同研究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其中前三年的部分实践环节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最后一年学生在“青软实训”公司完成专业模块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内容,期间大部分学生将在自己即将就业的单位进行实习。
(二)引进企业进入校园,完成实战项目育人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依托企业力量实施开放合作办学,开展“校企融合共建共享工程”,探索系统科学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专业新机制。
本专业引入了“北京七色起点公司”、“北京尼克耐特计算机公司”、“北京联创中控公司”、“长春大唐惠中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实施共建5个校内实战项目研发基地。企业全程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企业人员承担某些专业课程的授课及实践培养任务,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大力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校企合作第二课堂、“互联网+”双创实验室、各类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践及实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本专业和企业联合开发出“大数据技术”、“Java高级开发”(JSP+springmvc+mybatis框架项目:电子商务网站)、“Android高级开发”、“Web前端技术”等第二课堂。
本专业与长春优尼科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立了“互联网+”双创实验室,主要基于“专业基础+互联网思维+动手、创新能力”等思想去培养学生,坚持“厚基础、强应用、能创新”的教育理念,以“素质、知识、能力、准职业化”进行“四轮驱动”,分阶段、按层次、有重点、模块化、渐进式推进,深入探索专业教育与职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结合培养方案,“互联网+”双创实验室的实施采用4段式培养:第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全面参与工科类应用型人才推出的十万行代码育人工程,并学习其他课程知识,在大一报名并接受“互联网+”双创实验室入选考核;第二阶段是大学二年级,接受“互联网+”双创实验室指导教师(校、企)职业能力培训,初步参与项目论证、讨论,完成部分模块代码;第三阶段即大学三年级,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或案例研发(校内、假期到企业),能够完成导师分配任务并通过考核;第四阶段,按照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到企业带薪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校企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省内、国内各类大赛:第3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吉林省金奖1项)、ACM比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际的赛事,大大提高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部分实践环节工作
在本专业“Web高级开发实训”环节中,分别引进了4家企业(甲骨文公司、北京动力节点等),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实训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为:校内外教师按照实训大纲要求共同制定任务书、指导书、进度计划、考核、答辩方式等;实训内容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主,实训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实时指导(校内外教师共同参与);平时考核方式:每天均有考勤,实训过程中每周有过程检查记录。实训结束后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检查学生成果,并进行答辩。最终成绩由企业老师和校内老师共同评定。这种实训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多数同学提高了自身理论水平,对软件项目的开发、维护有了更深的体会,应用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改进专业实践环节设置、实践内容设计、实践方式、实践过程控制、实践考核,突出专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合理调整各门课程课内实验学时、精选实验项目、划分实验类型、严格实验过程及成绩评定;合理设置重点课程(如:Java语言程序设计、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发)的课程设计,优化多课程的综合实训(如:数据库综合实训、Web高级开发实训、嵌入式开发实训等);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精心设计实习实训项目(部分实训题目来自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加强实习实训过程指导、管理及考核机制,采取线上线下指导、阶段考核、验收答辩等方式;强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鼓励学生自主联系校外实习单位,并能参与完成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实践环节教学中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办法、校企双导师制、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考核制度,并且试行了学分置换,学生反映良好。
五、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育人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抽象性、逻辑性强、实践要求高,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地掌握所学。针对不同类的课程,探索并实践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项目驱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法、分散实践教学法、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等方法。其中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采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Java Web高级开发”、“Linux程序设计”、“Web技术基础”等课程中,采用了“项目驱动法”和
“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反映良好;对“Java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创建了在线开放课程,并采取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六、结语
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高校实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势在必行。专业转型以夯实基础理论、强化专业核心技术为根基,以应用、创新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探究及实施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强调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转型发展对国家“新工科”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1]蔡红梅.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研究——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电子商务,2015(9):87-88.
[2]黎永壹.应用型大学转型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1):142-143.
[3]李峰泉.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研究[J].电子测试,2015(23):87-88.
[4]潘红.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以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行政科学论坛,2016(7):15-18.